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2008年美国是怎么救市的,新冠又是怎么做的 -- 铁手

共:💬138 🌺67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这个贴说的更本质,我赞同

你提到的

currency 和 current 相关,current 和流动有关,也就是说,钱的作用,是作为流通,方便买卖、供需双方成交的作用。

即,通过促进钱的快速流通,从而达到大家多劳动(挣钱),多享受(花钱),从而提高生活水平的路线,我是非常赞同的。

但是达到这个目的,美国人印钱发钱能成功,但这个手段并不在中国适用。

首先,美国有非常高效的行政体系,能够把钱精准的发给目标人群,这个中国做不到。不是技术问题,是社会问题。不深入讨论了,这是小节。

其次,更大的问题,是中国人,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即使得到发的钱,也没有意愿投入流通。这个我多说几句。

前面我提到的手里持有人民币的群体,虽然不是赤贫阶层(即完全手停口停的阶层),但是某种意义上是对中国付出最多的阶层。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的父母辈中【有工作】的一批人,和共和国年龄差别不大的这批人是当年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靠能力和努力,有幸得到了工作。他们在幼年经历了大饥荒,肉体上的挨饿形成了深刻的记忆。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各种苦难,每次的困难唯一的依靠就是自己的存款。所以他们特别依赖和信任储蓄。直到现在,这些人把生活水平降到温饱,然后随时存钱。他们明知道钱在贬值,越贬值越要存,因为今天存一万块钱将来能买一个馒头,存两万就能买两个。现在少吃一口肉比将来饿死强。他们比较的不是去去加勒比度假还是海南度假,而是在【死】和【勉强生存】中选择后者(针对他们的诈骗,也都是涉及生死的诈骗,比如你儿子重伤,女儿被绑架等等)。这种想法当然是不切实际的过度悲观,过去房价疯涨等等现实也狠狠教育了他们,但是他们并不改。大下岗的时候哪怕不下岗的人也是20%、30%发工资,谁有存款就可以少受很多凌辱(字面意义)。当初各种教育医疗养老产业化,如果有存款就可以不受制于人,让子女读书机会更好(很多人财力限制只能让子女报考军校和附近大学来减少花费),让自己老人多活几年(当初医保不覆盖乡村),让自己退休更顺利(很多人办退休手续,是拿自己存款补缴该单位缴纳那部分才能办成的,上班的时候单位说交了其实没有,无处评理)。特别是现在身边发生的,手里有存款,进了医院可以保命。大量身边老人不治了的例子不断给他们心理暗示要存钱保命。国家各种社会保障当然有作用,但是离充足的安全感还差的很远。那些存款“借”给子女买房升值了的,纸面上钱多了,但躺在医院的时候,子女不会卖房治病,就是子女干,媳婿也不干。在相当程度上,这些人的心理和行为扩散到他们的子女辈,就是我这一辈。

我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点,群众没有安全感,政府没有信用,所以老百姓不花钱。发钱意味着钱贬值,物价上涨。越发钱,大家越没有安全感,会更加节省。

说到炒股,我们过去的股市历史教育了大家,股市不如赌场。对于一般群众,不是零和游戏,是负和游戏。能赚钱的,凤毛麟角。我父亲是其中之一,炒股二十多年,总的来说是赚的,但收益率低于定期存款。其他的,除了被骗,没有什么看起来不赔的投资方式了。

既不敢消费也不敢投资,你想,发钱有什么刺激作用呢?

根本解决方案,当然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让大家花钱没有后顾之忧,自然就敢花了。但是历次遇到危机,实际国家做的【刺激】消费,都是反其道而行之,打蛇打七寸,逼大家剜却心头肉,去医眼前疮。每一次刺激都更严重打击群众安全感。今天有的农村人380块的医保不交,是因为:这个东西年年涨,今年我想来不会住院,不如攒下来,到自己大概率得大病的那年再交,否则到时候交不起要抓瞎。人人这么想,意味着参保人的消费缴纳比例的增加,保费必然恶性循环更要年年涨。

马上新年了,祝新年快乐!

通宝推:薄荷糖家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