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吴克同学啥意思啊,不敢大大方方亮个相吗? -- 不远攸高
您这位河友,一直喜欢“匿名”回复。好些精辟之点,都被无意埋没了。当然,这也许就是您之所以B]有心[/B]匿名,必须尊重。
然而,看得懂读到位的人不多,确实可惜。还是由我冒昧的越俎代庖,做一点阅读理解罢。
您这篇回复中有三个点:
一、温与李调研风格
二、温与李用人风格
三、温与李执政权威
从本质上说,前两点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第三点,第三点是前两点的必然延伸。
温当年拜相时,世人少有看好,却有诸多疑问:
1、他属于谁的派系?
2、他当年由谁提携?
3、他当过谁的中办主任?
4、他是否主政过任何一地(无论是县还是省)?或者任何一部部长?
5、国务院中,他有执政团队?
以上诸点,与接替的李相比,可谓十足的弱势 。而李敢在18大上同时挥手,不是没有底气的,更不是没有条件的 ---- 他有派系、有班底、有支持。
然而,同样是当了十年的总理,一位以“胡温”留世,一位郁郁独终。说明神马?决定的因素不是起点,而是能力。
坦率说,我个人非常不赞成温,尤其是其政治倾向(对待重庆)与管束家人方面。但是不得不承认:同样十年总理下来 ---- 温的政治水平、政治遗产、政治队伍,比李高得不要太多。
拿个最直观的对比:人事
1、温退后,安排了多位身边人进入正省部 ,有的甚至直接主政一方(一辈子坐办公室,之前没有任何地方执政经验)
2、李退前,连最近的身边人(又是安徽同乡),居然被提前免职,至今不明(河里有明白人提过一二,这里不多说)
难道这全是因为胡“谦和”,习“霸道”?难道就没有温与李自身的能力区别?
李在地方上也曾遭遇过“坑”,譬如河南的“血”,辽宁的“棚” ---- 这放在任何其他地方大员身上,都是极难挺过的“难关”。但是,都有人“帮”李太太平平的“绕”过去了。其实这些个坑,直到今天有的还没填完、还在发酵(譬如河南XXXX事件),有的还在继续倒茶、抓当事人(譬如辽宁XXXX案)。
李说到底,就是一路被"培养"得太顺了,之前没吃过的“亏”,绕过去的“坑”,都在总理任上绕回来了:
1、21岁:入党、旋即当大队党支部书记
2、23岁:考入北大,任校学生会会长
3、27岁:北大团委书记(当年北大是正部,李毕业就是厅官)
4、38岁:团中央第一书记,正部级
5、43岁:人口大省省长
6、49岁:工业强省书记
7、52岁:入常、常务副总理
8、57岁:总理
于他自己当年的“抱负”,用您的话说,固然“引人叹惋”。而他主政的那些个的事(譬如上面提到的那个至今不明的身边人),对国计民生的影响,远不止可叹可惋。
人这一生,该吃的亏,想侥幸绕过去,最终都会绕回来,一个跑不掉;
居官执政,其权其威,得凭真本事挣,别人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5 层
🙂些许误解 11 匿名 字682 2024-03-12 05:50:38
🙂您太客气了!难得在讨论问题时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17 凤城 字1346 2024-03-12 10:36:05
🙂哗众取宠的表演性人格,这个点评太到位了 14 mhymark 字205 2024-03-12 20:23:11
🙂又是匿名,又是隐喻,没来由埋没了好帖
🙂有时候看到这样有理有据的分析 2 121gdi 字123 2024-10-07 11:13:43
🙂这个履历感觉这辈子一路顺利送上去啊 3 晚春荷塘 字156 2024-04-10 05:28:38
😄最后两句很有哲理,我续一条狗尾 7 懒厨 字320 2024-03-17 22:38:38
🙂程序员深有同感 2 假设 字54 2024-04-18 01: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