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1962年抓获3968名印军俘虏,有不少人曾图谋不轨 -- 忘情
作者:忘情
1962年,面对印度尼赫鲁政府咄咄逼人的“前进政策”,忍于可忍的我军被迫打了场规模有限的边境自卫还击作战。这一战,彻底砸烂了印度“不结盟运动领袖”的金字招牌,一度粉碎了印国的“大国迷梦”。这一仗给印度人造成的心理阴影,一直延续至今。
1962年这一仗,前后只打了1个月。我军公布共击毙印度4885人,俘虏3968人。实际上,印军的损失远不止这些。因为我军控制了战场,共数出了4885具尸体,俘虏也是按人头挨个点数的。但是,战斗进行过程中,诸如印军第4师师长帕塔尼亚少将以下不少负伤印军官兵被后送走了,数量我军没法掌握。而反击战第二阶段,不少印军部队被击溃后,官兵逃入不丹的高山密林中,有很多人再也没能活着走出来,因此这部分数据我们也没法统计。
我军从红军时代起,就一直执行优待俘虏政策。如今有些人对此有这样那样的不理解,但来自敌人的“此招甚毒”评价,则是该项政策正确性的最好证明。不过,拥有丰富对俘经验的我军,在管理近4000印军俘虏时,还是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当时,我军各个战俘收容所均不设铁丝网或围墙,只是在远处隐蔽之处设岗哨,战俘们活动范围较大。我军管教干部采用“以俘管俘”的办法,在战俘中挑出一些对我军政策有所了解,对华态度较为友好的战俘,担任战俘班长。
这个办法的大方向是对的。但印度人却不像表面给人印象那般忠厚。一些战俘中的坏分子伪装积极,取得战俘管理权后却利用语言不通这一有利条件,不但在其他战俘面前作威作福,还暗中搞破坏。有个印军战俘进入战俘营之初,就主动接近管教干部,声称自己家中有不少直系亲属是印共党员。结果没经验的我军管教干部还真信了,很快便让他担负管理其他战俘工作。结果后来我军经过调查后确认,此人原是印军宪兵,极为反华反共。他取得战俘管理权后,没少在背后威胁其他人,不许他人听信“中共宣传”。核实这一情况后,我军立即撤剥夺了他管理职权。
被俘的印军官兵来自12个民族,分别信仰5种宗教。不仅官兵之间等级森严,而且各族群之间矛盾极深。
刚设立战俘营那会儿,我军不清楚这一点,而且条件也不允许,于是便采取了大锅粥式的混编方式,结果没过多久,我军便发现出现了很多问题。那些印度军官们,思想上普遍顽固反动。在我军管教干部面前,他们往往沉默不语,装成非常配合的样子,但却在背后利用自己的“余威”,唆使、恐吓印俘士兵,采用破坏战俘营规章制度,围攻印俘士兵中向我接近的积积政策等办法,对我军对抗。
发现这一问题后,我军改变了管理策略,通过俘虏身份登记,将印军将校军官、尉级军官、军士和士兵分开编队,彼此间隔离开来,以方便针对不同群体特点,有的放矢地实施管理,同时也彻底消除印度被俘军官对士兵的威慑力和控制力。
除了军官的问题,印军中的民族矛盾也没让俘虏营管教人员头痛。锡克族战俘非常仇视战俘中的穆斯林、泰米尔族和高尔瓦族。他们好勇斗狠,没少与其他族群战俘打群架。而且锡克族战俘爱吃白面、留长发、天天要擦头油。战俘营条件有限,他们没少偷、抢其他印俘的生活用品。这就造成了无数矛盾和冲突。此外,拉吉普特族印俘成天自夸比别人的民族“文明先进”,成天岐视、辱骂那些被他们认为是“愚味落后”的山民。相较而言,印俘中的尼泊尔籍和巴基斯坦籍战俘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受到的欺压最为严重,而且因为人数少,因而往往敢怒而不敢言。
了解到上述情况后,我军在对战俘士兵进行重新编组时,尽可能按民族成分编成单一民族战俘中队。中队规模大体在120人左右。下设3个区队和1个炊事班。每个区队下设3至4个班。印俘士兵中有一些印籍廓尔喀人,其民族特点与尼泊尔籍战俘相近,加之人数不多,我军就将其编入尼泊尔籍印俘中队。至于巴基斯坦籍战俘,由于其数量更少,因此也被编入尼泊尔籍印俘中队中。
经过此番官兵分开、民族分开编队后,我军战俘管理工作顺利走上了正轨,而且对战俘的教育感化工作变得越来越顺利了。但是,这些在印军这个杂色大染缸中待得时间太长的俘虏们,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脱胎换骨的。因此分开编队后,战俘营中仍然出了一些违纪事件。
对此,我军根本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总的原则是以教育为主,辅以必要的纪律和行政措施。但对那些严重违反纪律,影响恶劣并引起俘俘公愤的首恶分子,我军则毫不犹豫地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这样才能有效震慑坏分子,维护战俘营的纪律和秩序。处分手段包括服劳役和关禁闭两种。为慎重起见,对印俘士兵、士官和尉官的纪律处分,需由西藏、新疆军区批准。对少校以上军官的纪律处分,决定权在总政治部。
有一次,有个印俘调戏驻地附近的藏族妇女,我军立即召开大会,宣布判处他7天劳役。后来,因为他在服劳役期间表现良好,并有悔改之意,战俘营决定将其服劳役天数从7天减其4天,并在事后对其不岐视、不苛待,此人从此表现大有进步。
在遣返战俘时,不少印俘向我军管教干部献花、拥抱,普遍反映:“中国人宽厚仁慈,既严肃又和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