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人物】我们来讨论周星星吧! -- 9527

共:💬239 🌺9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刘镇伟:王家卫信铜板的一面,我信另一面

外链出处

刘镇伟,本报主办的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选的百年百大导演之一。他发掘了周星驰的喜剧天分,他与王家卫合组泽东公司。刘镇伟自己说,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被内地观众认识的,所以,很多人以为他是九十年代才出道的导演。但实际上,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他就出道了。因为《大话西游》,刘镇伟成了内地不少影迷心中的偶像,但也成了影迷心中的一个谜。为什么王家卫和周星驰那么信任他?为什么他那么喜欢时空穿梭的故事?他是怎样写下《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台词的?新作《情癜大圣》里他又会玩什么新花样?可惜,刘镇伟一直很少接受内地记者采访,即便有,也所谈不多。这一回,我们请来他的老友魏绍恩访问他。《蓝宇》的编剧魏绍恩也为王家卫做事,与刘镇伟老友多年。用不着逼供,香港半岛酒店大堂的咖啡厅里,烛光摇曳之下,刘镇伟娓娓道来,有关他,有关他的时空穿梭,有关老友王家卫和周星驰……

  ——编者

  刘镇伟:香港著名导演,本报主办的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选的百年百大导演之一。早年在英国学美术。1988年导演了其第一部影片《猛鬼学堂》,1992年与好友王家卫合组泽东电影公司。1996年凭《大话西游》获得第二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编剧奖。导演作品还有《天下无双》、《回魂夜》、《花旗少林》、《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赌圣》等。新作《大话西游》的终结篇《情癫大圣》将于年底上映。

  魏绍恩:香港著名编剧,曾凭《蓝宇》获得金马奖最佳编剧奖。喜欢读书、看电影还有上网。目前以撰写电影剧本、文化观察专栏及一切跟文字创作游戏有关的玩意为生。拍成电影的剧本包括:《愈快乐愈堕落》、《有时跳舞》及《蓝宇》。魏绍恩自《阿飞正传》开始一直贴身观察王家卫各部电影作品衍生、进化过程,至今仍乐此不疲,间中也担任中英文故事大纲撰写、字幕监修等不同琐务,发现最惬意莫过于躲在空调剪辑间及混音室内观看王家卫、张叔平将胶片串成光影声音的异域。

  魏绍恩(以下简称“魏”):刘镇伟,你当了这么多年导演,一个最佳导演奖也没拿过对吧?

  刘镇伟(以下简称“刘”):当然我从来没拿过导演奖,大的小的一次也没有。你觉得我应该拿奖吗?

  魏:我不说,你觉得呢?

  刘:拿奖不拿奖,还在其次。当导演,我觉得最基本条件是照顾票房,让观众高兴,对老板有交代。电影出来能够卖座,我已经很高兴。要说我对奖项什么的完全不动心,是骗你。(笑)

  魏:我记得那时候我还是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员,《大话西游》拿了个学会年度编剧大奖。颁奖礼当天,你才离开现场就将那个奖座遗留在的士上,害得你立刻打电话给我让学会替你补造一个。

  刘:对。过了很多年我才终于发现,原来我真正喜欢的职位是编剧而不是导演。当编剧,不似当导演的每天面对那么多事,那么多人,累得很呢。闭起门写剧本可以是一件十分个人的事,让你天马行空自由发挥,你不觉得吗?

  魏:我开始怀疑你对自己当编剧的信心大于当导演的信心。

  刘:也不能这么说。老实讲,有好些年我当导演的作品其实相当粗糙。镜头粗糙、美工粗糙、音乐粗糙。粗糙,一来是因为制作条件,二来是因为当时市场实在没这种需求,不比现在。今天,精致的镜头、美工、音乐都已经成为市场包装一部分。

  魏:名下作品中,你会将讲究production value的分水岭定在哪?

  刘:是《无限复活》吧。那以前,在《九一神雕侠侣》中我试过一次,努力将镜头前后一切想好,然后《黑玫瑰对黑玫瑰》是一次欠缺条件支持下仍然出死力的尝试。总结两次经验,是累得贼死。然后来到《无限复活》。那时我正在加拿大休养生息,一切美好,心境跟过去十多年全不一样。我记得《无限复活》出来,有个傻佬跑来跟我说:刘镇伟,怎么这出戏跟你以前的作品都不一样,你是怎么开始注意production value起来的?那一个跟我说这种话的傻佬就是你,魏绍恩。

  不再玩下去……再玩下去

  魏:我好像一直没有真正问过你,当年是什么原因令你决定归隐加拿大的?

  刘:1995年我太太怀孕,我答应她我会尽丈夫和父亲的义务,陪她回去加拿大生孩子,跟她一起带孩子。翌年完成《回魂夜》不久,我们就离开香港。算起来,我们一走,香港电影市道在1997年开始崩溃。我算走得合时。

  魏:为了孩子,就那么简单?

  刘:(笑)也不是。一来拍电影挺辛苦,走开去是让我可以真正休息的惟一选择。其次是《西游记》的失误。由构思到拍摄,我对《西游记》寄望十分十分大。我以为这戏可以将周星驰推上他事业一个高峰。我也曾经对人夸口,这戏杀出来的话悲喜剧会成为下一个潮流。孰不知我竟然大错特错,两集《西游记》香港上映加起来才卖5000万。我好伤心。感觉就好像一个以为是天才的人发现自己原来不过是人家眼中的傻佬。完全没有人认同。没有人认同可以怎么办?我的决定是走。我觉得我们做创作的,也不需要很富贵,够生活就可以。我有权选择不再玩下去。

  魏:谁知道过两年《西游记》竟然会在内地那么红。

  刘:那时我已经在加拿大生活。有天高佬王家卫在电话上跟我讲这事,我的反应是不可思议。在那边,我早习惯了跟太太一起凑女(照顾女儿),她上幼儿园每天由我驾车接送,日子充实而且开心。你知道,我其实十分享受坐在街上食鱼蛋粉的逍遥。一旦成为公众人物,在街上食鱼蛋粉会引来指指点点。加拿大没人认识我,我可以真正享受这种逍遥。

  魏:在香港会有人指指点点吗?

  刘:以前还好,现在也开始不成了。最厉害是北京。我也搞不清为什么在北京会有那么多人认得我。我特易认吗?

  魏:你一直是我口中的所谓隐形导演,是那种有本事连剧组内的小工也不知道原来你就是导演的人。为什么要将自己搞得那么隐形?

  刘:也不是蓄意搞出来。或者因为我怕冷,开工很多时戴个帽子将一张脸都盖好。

  魏:与世隔绝数年,怎么又跑回来?

  刘:向华强在2000年过来找我说想开戏。我想想,要拍也可以,但拍摄地点不能离得太远,方便我探望家人。最后敲实《无限复活》全戏在拉斯维加斯取景。拍过《无限复活》后,我知道香港电话是再不会停的了。

  魏:归隐后复出,感觉怎么样?

  刘:这几年拍一阵休息一阵,还不错,目前来说,相当享受。

  一次也不能少

  魏:我听你说,你每出戏都一定有storyboard,还是自己动手画吗?

  刘:没错。

  魏:每出戏都有?不可能吧?

  刘:(笑)你觉得哪一出没有?说说看。

  魏:当日《东成西就》赶贺岁,你和王家卫晨昏颠倒交叉作战,还有storyboard的奢侈?

  刘:有。我每天开工前画出来的。

  魏:这个storyboard,为什么对你这么重要?

  刘:我猜,是性格使然吧……我每次这么说,都给人骂我讲废话,真相是,我比较蠢,不得不靠storyboard。

  魏:废话。

  刘:对。就是这种反应。

  魏:算了,你少来。

  刘:其实呢,习惯上每出戏我都会经历4次创作过程。依次序是写剧本时候一次,画storyboard时一次,现场拍摄时一次,最后来到剪接时又是一次。

  魏:这4次创作过程中间的关系怎么样?

  刘:写剧本,是关起门凭空想象,你随心随手写下沙漠、天山什么都行。可是看景后最后敲实取景的天山原则上不可能跟剧本内的天山一模一样,storyboard就是一次由天马行空到现场环境的过渡和迁就,真正拍摄前的调整。来到现场拍摄,演员穿上戏服到场景上一站,效果同样肯定跟你storyboard想象的有差距,这时候你得赶快下决定,镜头的景深、车轨怎么放、机器速度的快慢,每个环节的变动都会有不同的效果。你只能试图做出你自以为美满的判断。很不幸,来到剪接室,我通常都会发现拍摄现场那些决定原来并不美满,于是又得想法子在剪接上补救。

  魏:王家卫相当不喜欢参与剪接的过程,嫌烦。所以有了张叔平。

  刘:剪接是很重要一个过程。我当然也想有人可以替我剪接,但找不到。这么多年惟一成功的例子,是拍《天长地久》时我请来谭家明负责剪接。那趟,人跟戏是对上了,出来的效果我十分满意。后来《花旗少林》我再请谭sir出手,他剪完两场后我一看,唔识笑(笑不出来)。我才知道他的幽默感跟我完全是两路,大家不过电,唯有忍痛跟谭sir讲声对不起。

  魏:谭家明影响那一代好多香港电影人?

  刘:家卫、阿叔……还有好多。

  

  不如再做一次

  魏:让我们谈谈一个在刘镇伟和王家卫作品中同样夺目的母题:时间的遗憾。

  刘:你讲。

  魏:由《阿飞正传》开始,“时间的遗憾”是王家卫至今不离不弃的母题。他的作品人物是永恒背着“时间的遗憾”这包袱留在炼狱的天使;而这包袱来到你手上却以不同形式可以穿梭时空的宝贝出现。最脍炙人口的例子是月光宝盒,其次还有《超时空要爱》和《无限复活》。面对同一母题,家卫悲观无奈而你蠢蠢欲动。这也是影迷将你俩好些作品相提并论的原因和乐趣。

  刘:《阿飞正传》一开始,是我跟家卫一起想出来的故事。那时候大家都年轻,对事情容易上心。《阿飞正传》以后,他一直将同一故事的精神以不同方式延续,而我随着年龄增长却选择了另一个表达方法,所以有《西游记》。当然这跟年纪有很大关系——人到中年,会觉得自己以前好多事没有做好:不够好的情人、不够好的丈夫、不够好的朋友……你会开始觉得,如果有机会再做一次,希望可以做好一点。尘世间,生、灭、灭、生,爱情、事业、生命皆如是。生、灭中间,月光宝盒的意义,是我想返转头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笑)我自己一直搞不清,到底是盘丝大仙先有月光宝盒呢,还是至尊宝?你搞得清吗?

  魏:现实中,《西游记》又带出了几年后的《无限复活》。

  刘:我一直说《无限复活》是我拍给自己看的一出戏。我觉得《西游记》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好,解释得不够清楚,所以再拍一次。

  魏:大家都踮高脚在等的《情癫大圣》,也是在时空上做文章?

  刘:你们到时一看,可能会喊:呜哗,刘镇伟,什么年代了,你还在玩这个?重点在于《西游记》第3部《天竺之战》是10年前我已经写好的一出戏,高佬和星仔也都听过故事。只不过当时来不及将它做出来,只能一直等到今日才有机会将心事了结。

  魏:时空穿梭是刘镇伟死穴?

  刘:我承认我的确对这类题材有偏爱——很有趣味的题材,但我并不特别希望给看成只会独沽一味,我宁愿观众觉得我是个相当全面的导演。

  

  信任与伤害

  魏:《回魂夜》、《超时空要爱》和很大程度上的《天下无双》,核心都环绕一个“信”字:人与人中间的信任和伤害——我相信你,由是我并不害怕为你所伤害。同一个铜板的另一面是王家卫系列:为了避免受到伤害,我并不会相信你。

  刘:很简单,那是因为他信铜板的一面,而我信另一面。大家那么熟,你也知道我和他性格不一样:家卫一向比较保护自己;而我相对看得开,金钱、权力什么的我都可以放得开一点,无所谓。我说过我对《西游记》》寄望十分大,然后出来发现自己大错特错。《回魂夜》就是在那个心态下拍成的。我当时并不清楚,隔些年重看才明白自己整个过程中早跌入戏里面周星驰的角色里:我以为自己是天才,让周星驰他们相信我,亦同时相信《西游记》是一次天才的作业,然后跌落谷底让大家发现自己是白痴。我除了伤心,更嬲(怪)自己令朋友失望——星仔口上没说,但从眼神里我可以看出他的失望。事后分析,《回魂夜》是一次谷底内的极灰作业。

  魏:将信任和伤害这深沉调子重弹一次,《天下无双》是明媚的变奏。

  刘:来到《天下无双》,要正面得多。戏中的一龙是另一个至尊宝——同样在困局内的两个人物,到最后一个发力争取,另一个后悔无奈。跟《回魂夜》没有分别的,是我想说的仍然是那一句:爱一个人而可以将自己豁出去,那是最伟大的爱。

  魏:这正是两出戏动人的地方。

  刘:哈。不过来到《情癫大圣》我又有另一种讲法。前两次的爱,他们同样追求结果;却发现原来另外有一种爱是不需要结果的。这种爱,层次更阔,更动人也更厉害。我好像又看到另外一种境界。

  

  老友王家卫

  魏:(笑)说说你的老友王家卫?

  刘:(笑)你笑得样衰。高佬,他……(作沉思状)你想我说什么?

  魏:也没什么。随便讲讲你俩25年的渊源?

  刘:没那么久。我和他,初次交手是……1985、1986年吧。那时候我还在世纪当总裁,而他是永佳的小编剧,有点不被器重。有天我监制名下一出戏莫名其妙找我客串两日戏,我又莫名其妙去了,却发现导演当日有急事,找个莫名其妙的来当替工。你知道,一般帮闲的都是交差了事,可不料当日现场我发现这位替工导演却将机器扭来扭去,煞有介事的样子。那天我跟他谈开了,我觉得这是个人才。我是这样把他留意上的。

  魏:真没想到王家卫处男导演的一天戏还是你当演员。

  刘:不久后大荣电影公司要改组,邓光荣游说我加入。我开出3个条件,一是公司要改名,二是得设立创作队伍,三是我要做导演!邓光荣竟然全答应。于是影之杰诞生,高佬在我争取下加入创作小组,我也当上导演。这中间有段小插曲,当时高佬刚在外边接下谭家明的《最后胜利》当编剧,我闲着无事又跑去跟他度剧本,两个傻佬没钱住酒店,就靠阿叔向他的富贵朋友借了赤柱一幢别墅给我们落脚,不料第一晚立即撞鬼,将我们吓跑。那些日子,挣不到钱,但开心。

  魏:然后《旺角卡门》爆出来?

  刘:是的。新公司第一年,业绩很风光。拍完《猛鬼学堂》,我就跳出影之杰。

  魏:你走的时候,《阿飞正传》已经激活?

  刘:我走之前跟高佬为《阿飞正传》故事度了九万几稿,度完又度,搞到大家几乎反面。我是电影开镜以后才离开影之杰的。

  魏:离开影之杰,然后有了刘镇伟的《天长地久》。

  刘:有《天长地久》,是因为《阿飞正传》不能满足我。看《阿飞正传》,我的反应是:怎么我们度出来的故事都不见了,跑哪儿去了?既然是这样子,我心想:别浪费,你不拍的话让我拍。

  魏:然后呢?

  刘:然后《阿飞正传》上画,全公司上下心情恶劣,包括高佬。过不久,影之杰决定放他走。他来找我跟他一起成立泽东。

  魏:我记得泽东开张,在九龙秀竹园道的办事处,人家在一边诚心拜神,你在另一边闭上眼moonwalk——笑得我……成立泽东,有什么伟大意愿?

  刘:没什么伟大意愿。别将我们看得那么伟大。高佬最初的建议,是由我和他共同拥有泽东,我拒绝了。我相信我和他这么好的朋友,还是不当利益上的伙伴比较适当——这样子可以确保友情不受利益干扰。我可以很高兴地跟你讲,在非利益伙伴的合作模式下,我和他到今日仍然很开心。

  魏:泽东成立早期,你饰演什么角色?

  刘:笼统地说,我饰演financer——就是确保公司资金流动。你可以想象《东邪西毒》赔得够惨的。

  魏:一出《东邪西毒》加一出《东成西就》,成就了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电影工业的另类神话。

  刘:《东邪西毒》最早的意念,是有一晚酒店内我心血来潮把高佬捉过来听我讲故事……就是说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那帮人年轻的日子,他们如何成长如何学晓九阴真经如何认识大家。那个桃花岛不是一个岛而是沙漠上一个地底墓宫。我清楚记得高佬听完故事后兴奋地在床上跳上跳下。

  魏:那一晚以后,《东邪西毒》的故事经历了3700次变身?

  刘:拍下拍下完全变成另一个样子。所以到筹备《西游记》时,我就决定将《东邪西毒》没拍出来的人物、元素套进孙悟空的故事。我觉得孙悟空取经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要不取经要不给压在五指山下,那根本不算选择。换转是我,山脚下给放出来第一件事一定先干掉那个唐三藏,然后走路。《西游记》的构思就由那儿开始。

  魏:昔日打算由刘嘉玲饰演的山贼至尊宝于是借尸还魂,变成周星驰?

  刘:对。慕容燕、慕容嫣就是紫霞、青霞。

  魏:你退出泽东又是什么回事?

  刘:《重庆森林》出来后,大家可以清楚看见王家卫已经打出香港、进入国际,他的事业正稳步上扬。我觉得自己也是时候退出。今日泽东搞得很不错。

  魏:分分合合,事隔数年又出现了《天下无双》。好像说是家卫一通电话把你拉回来的?

  刘:他只说了一句,我需要你帮我。

  魏:《天下无双》由前期到后期制作,家卫这个监制全程落手落脚,紧张程度不下自己作品。理论上,这是影迷梦想中的双剑合璧。可是《天下无双》以后好像再没听见你们合作的消息?

  刘:不着急,适当时间做适当的事。看着办好了。

  

  战友周星驰

  魏:香港公映后两三年间,《西游记》竟然在内地红火,刘镇伟你说说,是怎么一回事?

  刘:我猜呢,最大关键还是timing——主要在于大学生那时候正经历一次破旧迎新的心态,他们急切需要寻找话题,让他们冲破他们可能正觉得十分沉闷的氛围。而《西游记》刚好对上号。你说这戏要是今天出现,我看未必会引起多大兴趣。

  魏:戏中对白有两年广被大学生和网友捧成天书般背诵。

  刘:对白成为经典,我当然开心。不过这话我说了又说,写那些对白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把它们设计成经典的野心,我不过在拿我一位高佬朋友开玩笑,再没其它,就好像最近不停有人问我《情癫大圣》对白会不会成为下一次经典潮流,我都答:拜托,我不会给自己这种包袱的。

  魏:由《西游记》而《回魂夜》,我一直说你和周星驰的作品中,《回魂夜》都是最underrated(低估)、最受忽略一出戏。

  刘:《回魂夜》午夜场,戏院内观众反应十分好。我们以为这戏一定卖座,原来不是。原来观众看完戏出了戏院才觉得不舒服,觉得难受。别忘记,《回魂夜》播出时正值香港处于一个十分郁结的时代。观众没有义务付钱进入戏院观看这么深沉的一出戏。

  魏:那戏不单卖座不好,评论口碑也不好。

  刘:那年代,香港影评人一般不大接受刘镇伟这名字。像你们这样子的只是一小撮。内地有人开始注意我,也不过因为《西游记》。很多人以为我是90年代才出道的导演。

  魏:《回魂夜》以后你远居加拿大。《西游记》内地红火,算撮合你跟周星驰重新合作的背景?

  刘:筹备《少林足球》,星仔的脸孔跟《回魂夜》时的彻底是不同的样子,我可以看见他对我的信心回来了。

  魏:《少林足球》你参与多少?

  刘:纯粹度剧本。他最初跟我讲故事,我告诉他故事不成,要大刀阔斧地改,并且建议他一切从特技着眼。回到加拿大,有天早上醒来,一屋子地上都是传真,原来是《少林足球》剧本。就这样子接下来两星期连续每个晚上用长途电话跟他讲剧本。话筒握在手上都热了。小朋友好聪明。

  魏:《少林足球》叫好叫座,周星驰更加不会放过你。

  刘:《功夫》筹备初期,星仔到加拿大3次找我帮手,我都推了。到最后哥伦比亚由崔宝珠出面,我一来因为以前欠她一个很大的人情,二来前一年动过心脏手术,健康情况已经稳定下来,所以终于答应再玩一次。从加拿大回来,我行李中有一个这么厚的活页夹——上机前我给自己的功课,是将《天下》漫画400多期全看一次,挑出里面视觉震撼的场面撕下来合成图集。回到香港后讨论剧本,这活页夹就是我和星仔的沟通资料。

  魏:《功夫》在上海拍摄,你以监制身份全程参与。准确地说,你在拍摄现场有什么贡献?

  刘:我最基本的功能,是饰演心理医生,保证星仔在拍摄现场情绪稳定。其实呢,要一名演员同时兼当导演是不可能的。每次你走到机器前,你的身份就是演员,你不可能同时跑到机器后边以导演的身份做出适当的判断。拍摄现场,我就是星仔留在机器后边的眼睛,代替他做出判断。难度不在于做判断,而在于我不能够简单直接向他说“这个做法不对,让我们换一个方向”,毕竟星仔才是导演,我需要将意见以一个婉转圆滑的方式提出来,让他觉得舒服。拍摄到一半,我和他建立好默契,沟通就容易多了。

  魏:先有《功夫》,再有《功夫Ⅱ》,你会又多玩一次吗?

  刘:不会了。一是因为这阵子我必须集中精神先做好自己的事,将《情癫大圣》弄完,分不出身。二是因为我不觉得续集有趣。前不久我也这样问过星仔:上一集结尾如来神掌已经打出了,已经惊天动地了,下一集开场你怎么样将前面这一掌压下去?又怎么样挨到收场?最好的已经做出来,再拍续集,好辛苦。

  

  《西游记》不是我的

  魏:《情癫大圣》是刘镇伟《西游记》系列总结篇?

  刘:是总结。我在10年前做故事分场,已经很清楚特技占了很重要的制作位置,也很清楚当时我们的特技水平满足不了我的要求,所以还是搁下来。一搁搁到现在。

  魏:你每出戏都会经历4次创作过程,今日《情癫大圣》加入大量后期特技制作,特技制作可以算成第5次创作过程吗?

  刘:不能这么说。特技制作是我跟特技公司在互相影响、互相刺激下,由第二个人的手负责做出来的,不能算入我的创作。

  魏:暂时经验怎么样?今日我们的特技水平可以满足你吗?

  刘:我觉得这一次我将本地的特技制作推了一把。以前,特技公司对特技制作的概念就是执行——你说要一把剑飞过来插下去,他们就给你一把剑飞过来插下去。我跟他们说,创作跟执行是不一样的,我要的是创作。当我说一把剑飞过来插下去,我希望你可以给我10个不同的选择。其实也够惨的,本地的特技人一直不受尊重,来到现场大家特技佬、特技佬地叫他们。我希望看见香港可以有自己的特技导演。

  魏:从《花旗少林》到《情癫大圣》,你一直陆续有在内地取景拍戏。

  刘:没办法。一出戏涉及的是那么一点点中国文化、历史背境的话,你就一定得到内地取景。内地很多地方、建筑物,你随便将镜头一放,电影感已经来了。这感觉是你花多少钱也做不出来的。

  魏:除了某些题材不能拍以外。

  刘:对。不过比起20年是开放多了。制肘是有,但不是大困难。

  魏:《西游记》系列总结过,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刘:还是那一句,不着急,看着办好了。或者先回加拿大休息一下再说。

  魏:最想做的已经做了?

  刘:最想做的已经做了。那天有人问,徐克想拍《西游记》,我怎么说?我说,《西游记》不是我的,谁都可以拍。

关键词(Tags): #刘镇伟#王家卫#周星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