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周末看了一个黄奇帆的讲话 -- 思想

共:💬280 🌺939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某种意义上说,分田单干带来增产效应是个不可证伪的命题

中国农村从生产队体制变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变迁效应是十分显著的。1979—1984年,中国农业产出年均增长7. 7%,当然,对于这一高速增长,这一时期农村同时推出的其他几项改革也作出了贡献,它们包括农产品定购价格的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市场的放开、农业投入的增加等。但在所有这些改革中,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产出的贡献还是最重要的。

研究中国农业产出只研究政策影响,而不考虑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这个研究的可信度可想而知。

什么是农村生产力?

经过农田基本建设比如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经过平整的土地;

包括大中小型水库和配套灌溉渠系直至最后毛细血管的农田水利设施;

大量提高亩产的良种;

大量的化肥。。。

不看这些,只看政策?

某种意义上说,分田单干带来增产效应是个不可证伪的命题。

相反,

农田基本建设带来增产效应是可以证伪的;

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的增产效应也是可以证伪的;

杂交水稻、杂交小麦的增产效应也是可以证伪的;

大化肥带来的增产效应也是可以证伪的。

本来分田单干的产出效应应该也是可以证伪的,比如条件相近的社队单干与不单干的比较,或者有统计意义的大量单干和不单干的社队的比较,但感觉有人刻意要全国一刀切,结果让分田单干变成不可证伪的命题。

而且,任何措施都不能只看短期效应,更要看中长期效应。

所以,分田单干的鼓吹者们的论据始终是,分田单干的时候吃饱了。

但因为良种、化肥的大幅提高、国家减少农村征购和提升征购价的时间点都指向1978-1980,这个时间点也恰好是持续20多年的农田水利建设的高点,所以“分田单干的时候吃饱了”的说服力就严重不足了。

有人把

“为什么分田单干前吃不饱,而分田单干的时候就吃饱了”这个命题换了一个说法——

“为什么改造农田、大修农田水利设施、培育良种、建设大化肥工业。。。的时候吃不饱,而这些都弄好了就吃饱了?”

通宝推:青青的蓝,审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