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苍狼与白鹿4中的历史 -- 五藤高庆

共:💬627 🌺3400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英国 剧本1 奔驰于草原上的狼 4

约翰:这位更不用多说,中文世界里最有名的英王之一,金雀花王朝的三代目,绰号“无地王”的约翰(John Lackland)。其实就以一个统治者来说,他不算差,甚至以英国标准来说可以算仁君。但是作为金雀花王朝的国王,他对于政治的理解实在粗浅,而且他和他哥哥一样,也是很有个性,而且非常专注自己个性的那一面,只不过俩人个性的发展方向不一样。所以最后他变成了一个喜爱玩弄权术的小策士式的人物。而过于专注自己擅长的那一面,让他在不擅长的那一面上表现差劣,结果最终把他坑了。而且他和他哥哥一样,投身在在一个复杂的时代里发生的复杂运动中里,然后他的偏科发展意外的开创了金雀花诸王的另一个流派,而这个流派的发展由于在天生上就需要一个独立的英格兰国家,所以他等于是在偶然意义上推动了英国国族的发展,并为日后英国宪政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所以他也因此被列为金雀花王朝的典型国王之一。

1166年生于牛津的博蒙特宫殿。他是亨利二世和埃莉诺最小的儿子。他得了“无地王”这个绰号其实很早,大概出生后不久就被人这么称呼了。所以一般来说不应该叫他“无地王”,而应该叫“无地者”。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他年幼时,金雀花王朝的封地已被几个兄长封完了,因此他并没有封地。而且作为最幼子,按照当时的惯例,不出意外的话是要去教廷当主教的。所以也没人琢磨给他封地,因此他就得名“无地者约翰”(John Lackland)。

约翰的老爹亨利二世和他老娘埃莉诺都是热衷权势的权力动物,而且为了夺取权力往往什么手段都敢用。甚至最后闹到夫妻父子之间拔刀互砍。但是这对夫妻到底也还是人,多少还有点人性。加上没人想过给约翰弄封地,利益纠葛比较少。所以这对夫妻对约翰这个儿子还比较好。亨利二世因为觉得自己的几个龟儿子不听话不懂事,所以想在小儿子身上找点父亲能有的慰藉。而埃莉诺则因为是自己的幺儿,倍加宠爱。所以夫妻俩对约翰是吵架不当面,干仗去门外。因此约翰的童年过的很舒坦,没有经历过什么腥风血雨,他也跟着自己的太傅格兰维尔()学文武本事,这段时间里显示出他对于文艺的偏好,他虽然和其他中世纪的欧洲封建贵族一样也学武,狩猎。但他更多的时候是读书和欣赏音乐。不过同时他也开始沾上恶习和社会混子的毛病,比如他喜爱美食华服。十分热衷赌博。还贪财好货,很会玩珠宝,并将此视为终身的乐趣。这都是当时社会道德里看作是不入法眼下九流的本事。不过既然约翰没有封地,所以人们也不对他有什么期望,加上父母基本上是宠溺他,既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来管束他,因此他各种玩也就没人管。约翰在这种管束不足,期望又不高的情况下成长起来,既束缚了他的眼界和气量,又使他养成了工于心计,贪图享乐的性格。这种性格让他反感于进教会做牧师的未来规划。在约翰看来,自己尘缘未尽,游戏人间才是乐事,为何要去教会里面受约束的僧人呢。所以随着约翰长大,他越加不想去接受自己要出家为僧的命运,而是想去做一个世俗的诸侯来享受人生。但是要想做诸侯得有领地,于是乎他在长大后开始参与到老爹的家产争夺之中。

亨利二世虽然是个执着权力的人,但他治下的金雀花王朝其实一直是一个诸侯联盟。其内部虽然公推亨利二世为盟主,也愿意让亨利二世的子嗣继承他的王朝,但联盟内部各成员彼此间仍要保持独立。如果亨利二世不是因为家里儿子多,以至于分国都可以分到自家孩子头上,他薨逝后其实这个王朝是很难保住其地盘的,因为下面各个分舵都有充足和现实的理由给自己找新的宗主。所以亨利二世经过斗争后,最终他自己也认定只能依赖猛生娃,然后想辙把联盟各成员的领地分给自己的娃的方法来保持金雀花王朝的延续。这就是为啥他和埃莉诺疯狂造人,新娘子过门五年,连生四个娃。亨利二世的考量很有效,他通过各种手段,尽可能的把金雀花王朝的领地整合成几个部分,然后都分给了自己的孩子。但是约翰出生的太晚了,亨利二世一生费尽心力才把“百花齐放”的金雀花王朝整合成几块,要为了约翰就再拆开一部分,很容易闹出事端。但看见约翰闹情绪,一定要当诸侯,宠孩子的亨利二世又就只能想办法在别处弄点地产给自己的幺儿。由于亨利二世自己在整合国家时整的太好,所以他只能找点边角料的地方给约翰当封地。约翰虽然从老爹哪里也拿到一些比较肥的田庄的收入,但他自己正式的封地要么是康沃尔伯爵领,要么是萨伏伊伯爵领地,甚至是爱尔兰勋爵领。这些领地要么是金雀花王朝的边境地区,要么在这个时候发展程度都很有限。真正的好地盘约翰分不到。如果约翰本人要是很能打,那么自己当个边防贵族来搏个出身也不是不行,但问题是约翰不是很能打——作为金雀花王朝的国王,他的武力值只能说凑合,他一生打过很多仗。也不乏出彩的情况,但离一位伟大统帅来说则差得很远。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的爱好和品味又需要他过奢侈生活,所以他靠一哭二闹三上吊想办法让老爹给他真正的肥缺。而好巧不巧的是老爹还愿意给他肥缺——亨利二世是个光顾着生不关心养的爹,由于对家庭很不负责,所以跟约翰的哥哥们关系都不怎么样。这家人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父子夫妻,倒不如说是党内同僚。但亨利二世为人恋栈权位,死死把着权力不松手,结果最后惹怒了自己的老婆和儿子们——因为他们的权力欲和亨利二世一模一样。所以为了夺取权力,在埃莉诺的串联和领导下,亨利二世的几个儿子团结在长子“幼王”亨利的旗下,向老爹发动叛乱,打算弑了亲爹夺取各自的鸟位。这就是所谓的1173大叛乱。

亨利二世最终挫败了叛乱,但这次叛乱让他陷入到了所有贪恋权位的人必然会遭遇的无解僵局里——他清楚自己不是长生不老的,在他死后,无论是当时的习俗惯例还是现实需要,他的基业都必然落在他孩子们的手中。但他仍然想掌握一切的权力直到最后一息,哪怕这会导致他的孩子们对他的极度不满。他清楚他的孩子们对他的怨念,也未必没反思过自己,但他仍然不想放弃,因为他作为一个权力动物,和一个凭借婚姻建构偌大基业的君主,如履薄冰的人生使得他把权力视为唯一的安全感的来源。二来亨利二世并不信任自己的孩子有自己一样的才能,心里一贯不怎么赏识自己的儿子们。三来他心里多少有点父亲对于孩子的期待,但被孩子这样刀剑相向的对待,也确实让人伤心。而吊诡的是,后世历史证明亨利二世对于他的儿子们的评价其实是对的——他的这些孩子们在日后表现的要么是个庸人,要么像个匪首,几乎都没什么九五之气,至尊之相。但他的孩子们并不认可这点,这导致父子之间很难相互理解。得不到理解的亨利二世心里更加失落,认定他的儿子们都是“朽木不可雕也”。但此时约翰对他来说是个例外,因为本来就是老幺,年纪比较轻,所以还没有显示出到底是“朽木”还是“栋梁”。加上他一直很宠约翰,经常出行的时候带他在身边,父子感情要好很多。所以在大叛乱之后,失望至极的亨利二世就真的开始给自己的小儿子谋肥差了,打算让唯一的一个让自己看得顺眼的孩子成为一方的大诸侯。到了1183年这件事变得急迫起来——这一年他的长子“幼王”亨利死了,二儿子“狮心王”理查顺位继承,这样等于把亨利二世之前的策划给打乱了。所以亨利二世既需要约翰就封,来完成自己的策划,又很愿意让自己很喜欢的约翰去就封,让他成为当诸侯的梦想。于是他打算把阿基坦公国交给约翰。但理查拒绝了老爹的决定,因为理查毕生都把自己看作是阿基坦的公爵,而不想当英王。为此多次跟老爹对着干。所以要把自己的地转出去是绝对不行,亨利二世为此组织了人马,让约翰和他的三哥若弗鲁瓦一起去夺取阿基坦。金雀花王朝的两只军队在同一面旗下互相厮杀连场,但谁都奈何不了谁。于是乎亨利二世决定自己下场对付理查,把约翰改易到了爱尔兰。约翰在爱尔兰的就封,是他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当一个封建诸侯,结果显示出了他完全不是那块料——由于当时爱尔兰岛是一个落后地区,所以约翰很不喜欢这里,看啥都不顺眼。而且他也和金雀花诸王一样十分缺乏政治才能,不懂怎么团结自己的封臣。这导致他经常口无遮拦得罪人,而且对于封臣们的种种需求也不闻不问。这让他很快在爱尔兰失去臣下的拥戴。因此在之后爱尔兰人开始反攻驱逐岛上的英系势力的时候,约翰由于不受臣下欢迎,所以组织不起来抵抗,被迫开溜回家。这个时候约翰仍然认识不到自己没有能力,还是在琢磨能在大陆领地里面分一块。而他在1187年时得到了一个好机会。1186年若弗鲁瓦因为玩骑兵枪战失手,受伤死掉。这让约翰又有了继承金雀花部分领地的合理理由。这个理由对于亨利二世有效,对于理查也有效——理查作为王太子,虽然没有当英王的觉悟,但亨利二世如果薨逝,英王王冠依照传统依然会落到他头上,而作为将来的英王,尤其是一个完全没有当王的觉悟的英王,将金雀花领地分给自己的兄弟是符合封建传统和自己的认知的。所以理查也在想万一能战胜父亲,是不是可以将金雀花王朝的核心领地分给约翰一部分。与此同时理查又开始和法王腓力二世勾结起来,结成一个反老爹的阴谋集团,目的是赶紧逼死老爹,让自己当上戴着英王王冠的阿基坦公爵。腓力二世看出来金雀花家族当时的“父慈子孝”的问题,遂一方面安排和理查演鸿门宴,准备逼宫。另一方面又出了个招,他说服理查把约翰也拉进这个阴谋集团里来,条件是一旦逼死老爹,可以让约翰当上大诸侯就封。约翰面对这样的条件没能把持住,立即暴露了他刻薄寡恩和反复无常,他不顾亨利二世对他多年的宠爱,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利益背叛了父亲,投靠了哥哥。约翰的背刺彻底粉碎了亨利二世心中最后一点期待,完全绝望的亨利二世健康恶化,很快就病死了。死前他令人画了一幅画——一只老鹰被四只雏鹰啄击。随后遗言要求把这幅极具象征意味的画永远挂在宫廷之中。而他最爱的小儿子约翰,也毫无疑问的被他言中——也是一只忘恩负义的、喂不饱的鹰。这就意味着金雀花王室内部尔虞我诈,家族相残的历史,将继续会被这只喂不饱的鹰承继下去。

1189年理查继位英王后,他立即开始搞起来“君主离线制”,由于他本来就想当一个“有着英王王冠的阿基坦公爵”,加上他之前已经受领十字,要准备参加十字军东征去战个痛快。所以他并不打算真正去治理领地,而是打算分封给自己一伙人,并通过分封来获取经费和忠诚,保障他东征的顺利。约翰因为诚心投靠,所以理查决定要给他领地让他当大诸侯,但他又不舍得割自己的阿基坦和北方的诺曼底的领地给约翰,于是乎他觉得横竖自己不想治理英格兰,干脆把英格兰这个新领地交给约翰算了。在他的分封下,约翰成功在英格兰拿到很多地盘,成为英格兰的一位显赫的头面大诸侯。不过约翰到底也是后投靠的,而且背刺老爹也实在是不忠不义。加上他不怎么会打,所以尚武的理查看不起自己的这个弟弟。而且理查自己也还是需要英格兰出军费,所以理查保留了英格兰的主要城镇为王室财产,让自己的东宫旧臣们组成一个内阁来管理英格兰。还同时让自己的老娘埃莉诺作为太后去英格兰垂帘听政,约翰则一度禁止就封,仅享受同等岁入。最后又立了自己的侄子阿蒂尔当继承人。理查的一系列决策,让英格兰的国家权力开始下放到高阶贵族的手中,而且他分权很有诚意,自他决策后,英格兰贵族开始逐步掌握国政,最终推动了英格兰国家的形成。在做完这些决定后,理查利用这些高阶贵族的感恩心,让他们掘地三尺,把英格兰搜刮一空后召集起来一支强兵。然后带着这支强大的军队东征去了。

理查一走,约翰的小心思就开始活泛起来。约翰虽然心愿得偿,成了大诸侯。但是理查临走前的安排让他很不满意。因为一来约翰太想进步,得陇望蜀。觉得大诸侯坐得,英王王位也可以坐得。二来理查是“戴着英王王冠的阿基坦公爵”,而约翰则是“英格兰的爵爷”,他的地盘是在英格兰的。所以理查可以对英格兰不上心,约翰不能不上心。加上理查猜忌约翰,一度不让他就封,最后是埃莉诺劝理查,约翰才得以真正就封,成为一方大员的。约翰不可能对这种猜忌无动于衷。三来约翰不是理查这样的武痴,理查根本不想管地盘上的事,只想带兵打仗。而约翰既然做不到这种武痴精神,他就得做个实权的诸侯。而不管是从身份血统上来讲,还是从实力地位上来说,约翰都是理查走后英国王廷的一方大员,是有参政议政的实权派。既然参与到了政治里,就必然要争权夺利。而争权夺利这件事也很对约翰的脾胃——他是一个既不通政道,也不知晓轻重,更不明白大义所在的,专擅玩弄权术和阴谋的小策士。他好赌,也会赌,然后就把政治看作是一场大赌局。所以参与这种“赌局”本身来说就对他是一种极好的消遣,甚至可以看作是人生意义。因此约翰在亲娘的帮助下成功就封后,他开始利用自己的实力和老娘的庇佑逐渐提升自己在英国王廷中的地位,加大对政治事务的参与程度,想法夺取权力。他敏锐的抓住了理查的失误——理查不懂政治,没有识人的才能,所以走之前任用郎香和普伊赛特做左右二相以相互制约,并使用两个相国来制约约翰这个王弟。结果这俩人之间因为出身不同,完全处不来,日常只是忙着抓对方的痛脚来争权夺利搞党争。这种党争很快就瘫痪了英格兰的行政。由于两人忙于互撕,也就没人去真的制约约翰,所以约翰抓住机会,打出要匡正朝廷的招牌大肆揽权。借机招募人手,安插党羽。甚至在自己的领地上搞起来小朝廷,并开始在民间散布谣言说理查已经任命他当英格兰的摄政。约翰的做法颇为成功,由于党争导致国务瘫痪,使得贵族圈里的一些英系贵族对约翰还有一定期望,因为此时大政操于埃莉诺王太后为首,理查钦点的这些廷臣中。而这些廷臣大部分都来自大陆领地。所以英格兰本土的贵族是有在王廷里面找个靠山的需求的。约翰打出招牌想做这个靠山,自然就获得一些贵族的青睐,随后他们就和约翰结成了一个新集团,这个阴谋集团因为出身原因,逐步和普伊赛特开始合作,使得英系本土派的实力开始增长。郎香也想在王廷里面拉关系,但自己这一派的大靠山埃莉诺王太后比较宠儿子,逢事举棋不定,于是郎香一派就渐渐落了下风。1191年,郎香为了去抓敌对派系的成员,让人强闯了著名的“至圣避难所”圣马丁修道院。这在当时是非常坏规矩的,故引起社会的广泛愤怒。约翰见机会到了,就给自己这伙人撑腰,让一些激进的贵族青年抄家伙去冲郎香。郎香被迫逃进伦敦塔避难,约翰一党迅速接管了伦敦城市。然后约翰就开始以摄政的姿态出来平事。一时间约翰成了实际的英王,并被很多人认为是理查的继任者,声名一时无两。

但是约翰算漏了一点是他只是王弟,反对郎香当首辅可以,取代理查那是另一回事。加上他执事这段时间里也没做出什么特别的成绩,而且理查毕竟头戴英王冠冕,留下来的大臣也不都是像郎香一样作风刻薄,热衷权斗。所以理查在得知国内生变后,就立即向教廷请托撤下来郎香,并让鲁昂大主教沃尔特-孔唐斯回去掌握局势。孔唐斯回来的时候手里握着理查的全权委托书,而且还有埃莉诺王太后的支持,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当众宣布了理查已经在东征途中结婚。由于理查尚还年轻,有很大可能有合法的孩子来继承家业。所以留守政府的群臣人心遂定,随后就团结在新的核心周围。郎香虽然之后回到留守政府里,但已经声名狼藉的他已经没有权威,只是靠孔唐斯等人撑着一个首辅的架子来唬人而已。而约翰也没得到他想要的——理查留下的廷臣们有了新的领导,很快就把政局再次经营的针插不进。约翰名声虽然搞好了,谶纬造出来了,也拉起来一个班子。但还是得不到留守大臣们的支持。他只能开始从别的地方插手,于是他去找外援,结果很顺利的和东征回来的法王腓力二世接上了头。腓力二世本来就想谋夺金雀花帝国的大陆领地,又在东征中跟理查起冲突结怨仇,看见约翰来求,立即就开始勾搭。不过由于埃莉诺王太后的反对,加上俩人起初就是想要相互利用。所以约翰和腓力一时之间也只能讲讲空头话。不过腓力十分看得开,而且他要应对的敌人很多,并不着急先抢夺金雀花帝国的盘口。而约翰则想出来一个计策——他再次利用郎香。郎香被约翰冲了之后找机会逃离了英格兰,在局势稳定后他又回来,但是由于此时政府的新核心是孔唐斯,他自己名声又差,所以实际上是个徒有虚名的留守大臣。这让他非常不爽,于是他又闹着要当首辅。约翰见此则提议帮忙彻底搞掉郎香,然后让留守政府支持他上位做英王。但是留守政府的诸大臣们也不乏权谋,而且他们的团结和对理查的忠诚是超过约翰预料的,于是乎他们一方面提出理查此时虽然杳无音讯,但也不能随便就看作是死了,应该多派人打探。另一方面则同意让约翰帮忙搞掉郎香。约翰为了急于上位称王,就中了留守政府诸大臣的计策。一方面他答应给孔唐斯等人撑腰,使得郎香最后在批斗大会上被破门出教,再也不能在英格兰做官。另一方面他面对留守政府的质疑,公开大讲理查已死,这就把把柄落在留守政府手里了。于是留守政府一方面应付约翰,另一方面赶快派人去送信让理查赶紧回家。结果这个使者带了非常意外的消息回国——理查让仇人利奥波德五世绑进了秧子房,然后又被转卖给了神罗皇帝海茵里希六世勒索钱财。随着勒索信送到英格兰内阁里,各方势力全都蠢蠢欲动了起来——留守政府诸大臣这下是确定理查活着,而且知道在哪里了。但这件事确定了却带来了更大的麻烦,因为约翰虽然也知道理查活着,但弄死理查也变得更容易了。于是乎约翰加紧和腓力二世勾连,迅速组成一个联盟。一方面不停发消息让海茵里希六世想办法弄死理查,另一方面加紧武装自己的党徒派系,预备作乱。留守政府这边十分清楚约翰的阴谋,于是他们也一方面组织人马保王,另一方面拼命去和海茵里希六世谈判赎身。由于海茵里希六世只是想要钱,并不是真跟肉票家里过不去,所以在留守政府的椎肤剥髓之下,终于凑出来了一笔钱,换的理查顺利回家。而在留守政府和海茵里希六世谈判期间,由于留守政府刮地皮,引发民怨。约翰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乎立即通知党徒们动手。但是约翰的兵马很少,加上留守政府里有马歇尔这样的百战宿将,所以他的造反基本上没闹出太大动静。理查顺利回国后,约翰的剩余军队就投降了。约翰本人逃亡到了英属大陆领地的诺曼底。理查很想干掉约翰,但埃莉诺王太后死活不准兄杀弟的丑行上演。加上约翰又懦弱无能,把责任推到了腓力二世头上。而理查则正是要跟腓力二世开杀的时候,他琢磨少一个由头比多一个由头好,于是咬着牙原谅了约翰。但又学起来自己老爹亨利二世的行径,指派约翰做主将,指挥一支金雀花军队去杀自己的原来的盟友腓力二世做投名状。约翰在诺曼底地区领着人跟腓力二世的人打了几仗,表现的还可以,甚至靠偷袭还击败了腓力二世一方的博韦主教。但这就等于和腓力二世撕破了脸,坚定了腓力二世要把金雀花家族一锅端的决心。理查看见约翰真拿着昔日盟友的人头做投名状来了,也就论功行赏,将原来没收的约翰的封地还给他一部分。这样约翰在英格兰就又有了一定的根基。

时间到了1199年的时候,理查因为没钱去抢劫,中了流矢,然后被蒙古大夫治死。他的死一下把金雀花帝国给干分裂了。理查是个武痴,不好女色。所以也没有子嗣。因为他没有儿子,而此时金雀花家族还有两个分支。一支是约翰,另一支是约翰的另一个哥哥若弗鲁瓦的儿子阿蒂尔(Arthur 1er de Bretagne阿蒂尔就是英语的亚瑟)。在当时的传统中,如果长房没有子嗣,其他偏房可以袭位以保障家族传承。但传统上又有分别,如果按照诺曼人的传统,是年齿为尊。所以约翰应该继承。但是安茹家族的传承中是按照各房先后相次继承。若弗鲁瓦是约翰的哥哥,长房没了,他的这一支就是长房。而阿蒂尔就是长房长孙。而约翰则是二房,所以以安茹家族的传统来说的话,阿蒂尔的继承权比约翰更优先。而且理查一生都很喜欢他的侄子和外甥,对他们多有照顾,帮自己的侄子们谋地盘,最后甚至直接立了阿蒂尔当继承人。所以阿蒂尔觉得理查死了,法理上他就应该继承。但他也知道还有另一个法理线的存在,于是乎他开始招兵买马拉外援,准备靠武力来决定金雀花家族应该按照那个法理来延续。他很快就拉到了一个大金主——腓力二世正愁金雀花帝国不内讧呢。于是腓力二世就马上出人出钱出枪,扶植阿蒂尔和约翰打内战。而约翰听说理查死掉后,马上也开始在英国夺权,他顺利拉到了埃莉诺王太后的支持,然后以此为凭依来收买各地贵族。族内两支各自抢班夺权立即把金雀花帝国带入内战状态。而在选边过程中,位于大陆领地的法系的贵族,既不熟悉也不太喜欢常居英格兰的约翰,所以倒向阿蒂尔的人颇多。而英格兰系的贵族则倾向于他们更熟悉的约翰。而且他们原本在金雀花帝国里面属于贵族中的下层,上层的贵族们大多是来自大陆领地的。现在约翰以愿意升高他们的地位为筹码收买他们的忠诚。他们自然也更愿意团结在约翰身边。阿蒂尔的举旗,标志着地方主义因素成为了国家分裂的肇始,这既是金雀花帝国地跨海峡带来的先天的地理分裂,也是不同语言文化族群相互间的利益矛盾难以调和的结果。

不过约翰虽然主力是英格兰的贵族,但大陆领地上支持他的人也还是不少。尤其是有埃莉诺王太后的支持,使得大陆领地南部的阿基坦和加斯科涅等地都是支持他的。反对它的则主要集中在北部的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于是约翰在加冕为英王后,立即开启对法战争来平叛。他带着部队来到诺曼底,和阿蒂尔对攻。但是两方打的都很谨慎,只是打了几个小仗过了几招。约翰的力量虽然强过对手。但是他的下属是依照封建传统来服军役的,到期是要回自己领地处理家务的。而阿蒂尔虽然力量比较有限,但是核心战斗力是来自布拉班特公国的雇佣兵队,在大金主的支持下更能久持。所以两家都小心翼翼的打,但是约翰觉得打不过的话可以玩弄计谋。他利用法系诸侯对于腓力二世这个强势法王的忌惮,拉拢阿蒂尔的盟友反叛。他在这一点上干的很成功,顺利拉拢了佛兰德斯和布洛涅来帮他站台。最后成功赢得了自己老爹的老班底,金雀花王朝的内务大总管德罗切斯家族的忠诚。。腓力二世和阿蒂尔见状不妙,就同意不打了。1200年,两家达成和议。阿蒂尔承认自己只是法系诸侯,不能承继英王大统。而约翰则要保障阿蒂尔的安全,腓力二世是中保。而约翰则要对腓力二世行臣礼,而且不再和佛兰德斯与布洛涅一起反法国中央,以作为对中保的酬劳。这就是《勒古莱和约》(Treaty of Le Goulet)。

《勒古莱和约》总的来说就是个临时性的停战和议,各方其实都不满意。腓力二世没能拿到金雀花家族的地盘,而约翰也没能杀掉威胁自己王位的竞争者。而且还给腓力二世留下了干涉金雀花家族内政的借口。于是这个和约只维持了3个月就濒临破产,起因也很简单——约翰看上了昂古莱姆家族的伊莎贝拉-昂古莱姆。昂古莱姆家族是法国的大诸侯,这家人的地盘就在金雀花的传统核心领地阿基坦的边上,而且这个家族素来跟法国中央十分看不过眼。约翰第一是喜欢上了伊莎贝拉这个幼齿。二是想弄到昂古莱姆领地作为阿基坦的边墙。通过昂古莱姆领地,他可以很容易的把金雀花帝国的重要据点普瓦图和加斯科涅连起来,这样就加强了对大陆领地南线的控制。三来约翰忌惮腓力二世,既然通过《勒古莱和约》放弃了自己在北部的盟友,那就在南部再找一个能制约法国中央的盟友是很自然的事情。但这样腓力二世就不能忍了,于是乎腓力二世就开始想办法给约翰找麻烦。结果又有人瞌睡就送枕头——另一个法国大诸侯吕西尼昂伯爵领的首领于格九世向他提告,要求他管管约翰。于格九世是伊莎贝拉原定的老公,结果被约翰横刀夺爱,他十分气愤,遂在大陆领地里掀起叛乱。约翰率军镇压,于格九世吃了亏,就闹着要去巴黎上访。这下腓力二世就挥舞着《勒古莱和约》以宗主的身份要求约翰这个封臣来巴黎打官司。约翰丢不起这个面儿,拖着不来。于是腓力二世立即定了个封臣忤逆宗主的罪名,宣布将金雀花的大陆领地都转给阿蒂尔。阿蒂尔遂再次扯旗造反,约翰也只好组织兵马,开始了第二次的对法战争。

1202年约翰再次出兵征法,不过他这一次和上次一样打的很谨慎,因为诺曼底某种意义上是阿蒂尔的盘口。所以约翰对当地的贵族并不很信任。因此也尽可能不寻求决战,对于阿蒂尔和腓力二世的攻击都是想办法赶走了事。这让腓力二世在诺曼底取得很大进展,一时间夺了不少地盘。但是腓力二世也没得意太久。7月31日左右,阿蒂尔听说了约翰的母亲,他的祖母埃莉诺王太后正在诺曼底的米河伯地区(Battle of Mirebeau)开会说服贵族投效,就组织了人马去劫持祖母,约翰听说后立即让德罗切斯家族带着兵去救援,结果救援部队趁对方不备打了个突袭,成功捕获了阿蒂尔和其一党人。这下约翰就成功扳回了劣势。腓力二世见自己的棋子被吃,不得不承认失败。改为约翰进行军事对峙。而另一面约翰则因为巨大的成功而志得意满了起来,结果连出昏招——首先是没有好好犒赏德罗切斯家族这个首要功臣。德罗切斯家族见恩赏不够,顿时就和约翰离心。其次是约翰见抓住反贼全伙,使得金雀花家族的传承就等于只剩他这一支,所以心中大定,于是乎他决定对反贼一党搞清算。遂下令对捕获的阿蒂尔的党徒实行政治报复。这导致许多俘虏被虐待致死。而这些俘虏都是很有背景的——当时贵族家庭间相互通婚很常见,彼此间本就沾亲带故。而一家人的两个人各自投入相互对立的阵营,其实是在乱世里保证家族传承,无论谁上台我都能赢的两面下注的政治手法。所以参战贵族彼此间虽然战场厮杀,但认输了之后往往都以向俘虏勒索赎金赎身了事。俘虏后又杀掉,就等于是掀桌子,告诉这个人的家族我要跟你不共戴天。所以约翰这么一放纵,立即逼反了许多两面下注的家族,使他们都去投靠腓力二世了。而两面下注的诸侯里,就有德罗切斯家族。这家人有好几个亲戚跟着阿蒂尔蹲了大牢,于是他们拿出功劳簿,希望以此让约翰帮忙赎身。但是约翰丝毫不理,依旧沉迷于政治报复之中,这让德罗切斯家族更加离心离德。由于自己最主要的支持者也不想打了,这让约翰虽然赢得胜利,但却不败而败,在这段军事对峙期间中反而加强了腓力二世的力量。约翰意识到了下属们的离心离德,但他误以为这是贵族们对此时在蹲大牢的阿蒂尔有盼头。既然贵族们只是忠于金雀花,并不管是金雀花的那一支。那么如果他把阿蒂尔弄死,让金雀花家族就剩他这一个独苗。那么至少金雀花家的“历来朗从”,也就是金雀花家族家仆出身的诸侯们就只能忠于约翰了。而如果这些金雀花家族的“谱代大名”们愿意忠于他,剩下的其他诸侯皆不足虑。于是最后约翰下定决心,想办法处死了阿蒂尔。约翰杀死阿蒂尔,的确是在短时间里逼得金雀花家族的“谱代大名”们没得选了,只好跟着约翰去搏。但大陆领地里面的的“外样大名”们就更有离开约翰,投靠腓力二世的理由。因为这种阴谋暗杀,甚至可算是虐杀,是很不体面的。贵族们虽然日常相互封建混战厮杀。但也已经形成了一些所谓的“体面”的潜规则。约翰暗杀阿蒂尔这个时期是中世纪封建社会的一个高潮期。贵族们此时还非常看中体面。理查一世虽然为王不谨,恶政频出。但是为人处世在贵族标准中是十分体面的,所以被捧成“狮心王”。约翰这些黑帮流氓风格的做事方法就极不体面。而且这些“外样大名”本身就愿意两头下注。约翰把阿蒂尔弄死,他们就只能再找一个“阿蒂尔”来继续两头下注。既然约翰做事如此不体面,那么贵族们就更有去投靠腓力二世,“帮约翰体面”的理由。所以约翰的做法坚定了“外样大名”们的心,让其更加亲法。这让两家的力量对比开始显著倾向于腓力二世。接下来约翰和腓力二世继续在诺曼底地区进行小规模战斗,这些战斗中约翰的表现总的来说还可以。但是他得到的支持更少,而且金雀花军队一贯是对于军纪不怎么管束。所以虽然打了几个小胜仗,但还是不得不转入守势。1203年末,腓力二世率军开始围攻诺曼底地区的关键据点加莱尔城堡(Siege of Château Gaillard)。约翰组织水陆两军来救援,但是因为行军计划考虑不周,导致法军可以分别应付来救援的部队。一场激战过后,两军都损失严重。但法军是连着两次多打少,因此虽然损失很大,但仍有余力保持围攻的态势。随后约翰又试图用声东击西的办法来救援,但是腓力二世不上当,坚持围攻。由于手上力量有限,此时觉得束手无策的约翰打算先回去英格兰再整点援军来。但是他一撤走,加莱尔城的守军顶不住了。特别是腓力二世在东方学了不少攻城术回来,所以在他加强围攻之后,终于第二年攻克了这个金雀花家族在诺曼底最坚固的军事据点。消息传出后,诺曼底地区的诸侯们遂纷纷倒向腓力二世。金雀花王朝遂丢掉了诺曼底这个自己的老家。

回到英格兰求援的约翰发现自己正面临着一个极为困难的局面。首先作为他的基盘的英格兰,在中世纪本来就是一个资本短缺,发展落后的地方,再经过先王理查的种种横征暴敛之后,此时英格兰社会经济已经崩溃,国政混乱,匪贼横行,罗宾汉的传说,就是这个时候诞生的。约翰登位伊始曾经尝试治政,但一来他忙于对法战争,让他无心治理。二来此时金雀花王室的治政方法还是游牧式的,很多时候需要国王跑现场,效率非常低下。三来约翰的治政大量任用王室直属官员下去,对贵族权力起到了很大约束作用,这让贵族群体对他逐渐不满。所以当他回到英国后,只有一个烂摊子在等着他。由于国家混乱,人心也逐渐离散,起异心者遍于朝野。首先是约翰为了筹措军费,曾经向诸侯放高利贷。现在他为了继续对法战争,打算逼债凑钱。这就让本有异心的债主们起了用非常手段赖债的心思。其次是约翰回国没多久,埃莉诺王太后病逝了。这让大陆领地南部地区的诸侯们开始叛离约翰。因为金雀花帝国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个“老大哥老大姐”联合而成的产物。大陆领地南部,例如阿基坦,加斯科涅的诸侯们,之所以服从亨利二世和其子嗣,本质上是认埃莉诺为老大姐。亨利二世的子孙对他们来说,首先是埃莉诺这位大家姐的孩子,然后才是亨利二世的后代。亨利二世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一直拼命生娃,然后分封诸子,打算把大陆领地南部真的纳为自己的盘口。埃莉诺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指使儿子反叛自己老公,努力让儿子独立于丈夫,进而保住独立的大陆领地南部。理查或许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努力去做阿基坦的公爵而不是英王,视伦敦为一件货物。而阿基坦的诸侯们通过跟着他去东方获得了财富和荣誉的情况下,愿意把理查看作是“亲侄子”、“自己人”。而约翰可能是第一个真的不清楚这一点的金雀花家主。他觉得阿基坦和加斯科涅忠于他是理所应当的,所以他在欠考虑的情况下娶了伊莎贝拉为王后,惹怒了吕西尼昂的同时,也不一定能得到昂古莱姆家的青睐。因此在埃莉诺王太后病逝后,见“大家姐”不在了。阿基坦和加斯科涅的诸侯们就开始不听约翰,自行去找新的宗主了。而腓力二世很愿意充当这个角色。约翰面对这种离心大为震怒,但他到底还是输掉了诺曼底,这让他没有底气和实力去跟阿基坦与加斯科涅开战。因此他就只能默认这种情况。最后是约翰和英格兰国内的贵族与教士阶层处的都不怎么样。约翰为了搞军费,大量派出王室官员下到地方上搞钱。而这些王室官员有两个问题,第一是他们的水平普遍都很一般。金雀花王朝自亨利二世起搞了一些政治建设后,长期是停滞不前的。约翰可以算是第二个认真推进政治建设的金雀花国王。所以他执政时期,金雀花王朝的治政开始摆脱早期游牧的风格,也开始设立专职的文员,依靠案卷文牍来治理国家。但在起步阶段这种文官体制还是非常幼稚,而且以英格兰当时的发展水平,连语言都不完善,以至于日常还要大量依赖引自法语,乃至拉丁语的词汇,书都不同文,想找个合适的文员实在是太具有挑战性了。而且约翰给这些官员的任务就是大力搞钱,因此就引出来第二个问题——由于缺乏适合的官员,加上财政艰涩,约翰就靠卖官挣钱,而且他还把官位当做恩赏赏给自己的支持者,而他的支持者们很多都来自大陆领地,比如他后来任命的首辅德罗切斯,就是诺曼底地区的法系诸侯。这就很不得本土英系诸侯们的喜欢。在英系诸侯眼中,约翰封地在英格兰,就本应该扎根英格兰,却引进一堆连英语都讲不出来或说不利索的法系诸侯来作为枢密大臣。这本来就十分让人厌恶。加上这些官员要么是被派来搞钱的,要么是花了巨资买了官,下来搞收入让自己回本的。所以下来搞钱的王室官员们花样百出,甚至要朝寡妇收“单身税”( 所以成4说他“课重税”)。这就让本已疲惫至极的英格兰各阶层都对于王室的行为感到厌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