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世界三大文明体系:选民一神、光暗双极、三生万物 -- nobodyknowsI

共:💬2 🌺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世界三大文明体系:选民一神、光暗双极、三生万物 -- 有补充

“专业摘桃97年的摘桃仙人”和“笔杆子蜕变成的熟女真”是我对三共的定性:对内,“中央摘桃派”至少摘了8次桃子了,每12年一次;对外,“与内外熟女真共治天下”是他们在国内外的行为准则,不是熟女真,就不被看作是人。

这里面问题大了,马恩派从诞生之初就带有极强的让别人背他们过河的摘桃属性,这种属性强到连列斯毛都扛不住。很简单,马恩正用不太行,逆用短期内无敌,信了马恩的人辛辛苦苦种的树,不信马恩的人只要逆用就可以摘了桃子。

马恩的框架先天就是有问题的,所有无法超出马恩框架的尝试都会失败,所有的努力和牺牲都会被人摘桃,这是历史的结论。同样,单一阶级的尝试大多数情况下毫无意义,哪怕暂时成功,后续只要选择专政一定会失败,而选择联合政府但组织方式不恰当则会陷入低效和内耗,下限比专政更低。超阶级的尝试,超阶级的联合政府,才是历史的结论。

与其说是马恩的框架中有坑,不如说马恩的框架本身就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投影,所以才会正用不行,逆用特别厉害,所以所有的尝试才会必然失败。当我采用东方的历史来校正马恩的框架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件特别搞笑的事情,马恩的框架可能就是某个一神教,只是在外面刷了一层新漆,内在的逻辑一点都没变,所以才会出现特别严重的“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

“说一套做一套”在短期是近乎无敌的,但在历史面前就有些搞笑了,我这篇文章是只是将世界三大文明体系列在一起比较,你很容易看出来,马恩派说辞和做法属于哪一个,为什么说法和做法出现了严重的背离,马恩派的每一个说法后面没有说出来的那句话是什么。

三大文明体系,相当于三种社会组织形式,各自的组织术的核心是各自的社会哲学。从现有历史上看,文明的一元、二元、三元的三个解都是唯一的,你选择了什么道路,你就和同一条道路的所有文明高度相似,这种相似并非表面上刷了相同颜色漆,而是内在的逻辑高度一致,所以,用到的话术、背后没说出来的话,都是高度一致看,唯一区别是用词不同。

“选民一神、光暗双极、三生万物”是我为了写小说随便起的,网文写不出来只好先写个帖子,文明的一元、二元、三元唯一解才是真正的名字。

--

《社会哲学的一元、二元、三元》

首先,社会哲学的零元解对应“部落制”,部落制没啥值得讨论的。单一部落有着各种各样的组织方式,有狮群形式的部落,有军事贵族化的部落,但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哲学上的上限都很低。从我们东方历史上很容易看出来,只有组建部落联盟才能慢慢进入文明时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被锁死在“部落制”上,除了埃塞俄比亚等少数几个例外。

** 地理划线

一元:埃及--耶路撒冷附近地区--西班牙--荷兰--英国;印度。

1.5元:叙利亚-意大利--法国;巴基斯坦。

二元:伊拉克--土耳其--德国。

2.1元:伊朗--俄罗斯。

2.5元:中国(整个华北;整个华中=江淮-荆楚-汉中-巴蜀;华南=两湖+两广+客家)。

三元:曾经达到过三元但后来跌落的地区(河北邯郸--山东淄博--山东曲阜--安徽蚌埠)。

** 社会哲学的起源

一元,选民一神。产生自古埃及,历史上经过地中海西岸的耶路撒冷附近地区(新月沃地西)、定都意大利半岛的西罗马帝国,最终在南欧发展起来,形成荷兰-英国-美国的海洋系,法国-西班牙的海岸陆权系。

二元,光暗双极。产生自古波斯,历史上经过两河流域(新月沃地东)、定都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最终在西欧发展起来,形成了普鲁士-德国、奥匈帝国-南斯拉夫、西斯拉夫-波兰、波罗的海沿岸、俄罗斯的内陆陆权体系。

三元,三生万物。产生自中国,从女娲部(河北邯郸的磁山文化)到伏羲太昊部(山东淄博附近山丘地区)到少昊部(山东曲阜附近丘陵地区)到神农部(安徽蚌埠涂山附近地区)在华北地区初步成型,在经过江淮-荆楚-巴蜀的华中地区的巫文明和巫文化时代,最终经过两湖这样的中国南北主干道,传播到长江南部支流,最后,珠江流域的两广客家地区在由明清之时收尾,中国所有地区的底层才彻底陷入内卷,整个中国的文明时代才彻底结束。

--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社会所处的文明度,和所曾经达到过的文明都特别大的关系但不是严格对应的,因为跌落特别容易,所有输掉的关键之战不论是真实战争还是道路之争都会导致跌落,只有重新赢了关键之战才能慢慢爬起来,只有连续赢得多次关键之战才能彻底回复曾经达到的上限,只有赢得更多的关键之战才能超越当初的上限。

举个例子,在三皇时代,伏羲从太行山东麓东迁到泰山山脉附近的时候,整个华北地区还是沧海横流、一片汪洋,遍地内海、大泽,部落被山海隔绝,部落之间的关系是“远亲”,不存在复杂的矛盾,部落内部也不存在多少内卷的成分,因为人和自然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在三皇时代我们的文明达到了“三元”的层次。三皇时期公有制占主体不是因为生产力低下,而是因为人和自然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内卷自然不是主流。

但神农氏之时,随着冰川融水的减少,随着内海和大泽逐渐退去,露出大片平原,华北人口迎来了最迅猛的一波爆发,这次爆发最终决定了中国和东亚的人口比例,但随着远亲变成近邻,随着人和自然矛盾的减弱,部落之间的冲突增加,部落内部的内卷成分增加,华北从文明时代逐渐过渡到文化时代,文化在发展,文明程度却在跌落。

注意:五帝时代,华北的五帝是三皇在文化上的继承者,但华中横跨江淮-荆楚-汉中-巴蜀的巫文明才是三皇在文明上的后继者。

与西方比起来,一方面,中国文明起源地、初期的爆发地、初期的成型地距离特别(黄河中下游地区),另一方面,中国有着足够的纵深不断接力文明时代(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上游-->两湖主干道-->长江南部支流-->珠江流域),使得中国的文明时代总的持续时间超越了单一文明的层次。

在黄河中下游爆发、在五帝时代结束的文明叫“黄河文明”,在黄河中下游爆发、在西周时代结束于长江中上游的文明叫“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上游文明”,但只有在黄河中下游爆发在两广客家地区结束的文明,叫“黄河-长江-珠江文明”的才是我们整个文明的全部。对整个时间线的起点和终点精心选择,然后塑造对自己有利的舆论,这是文化小偷们特别常见的手段,但从文明角度看就特别搞笑了。为什么两湖是南北主干道、两广客家是我们文明的末裔,近代史不是看得很清楚吗?不服气也来一个太平天国,也像两广、两湖对近代史做出那么大贡献,像常凯申汪精卫这种拖后腿的可不算贡献。

与中国比起来,西方的地理就特别的支离破碎,起源地、爆发地、成型地距离太远,起源于西亚和北非,爆发于地中海东西沿岸,成型于南欧和西欧。西方地理,各种支离破碎的地区更多,也因此保留了文明传播和社会哲学一步一步演进的痕迹,这是西方历史的优点。我们的文明,爆发太过迅猛,整个持续时间又太长,前期没有留下多少文字记载,虽然我们的文明持续到明清之交,后期文字太过专注于记录文化而忽略了文明,对两广客家地区的记述特别少,所以也需要利用西方历史校正。

以上两点,是比较东西方文明史和社会哲学的意义。

----

(1)一元,选民一神:埃及--耶路撒冷附近地区--西班牙--荷兰--英国;印度。

因为马恩派的关系,我们对于“神选一神”这种文明体系,对于社会哲学的一元解才是最熟悉的,但这种熟悉特别流于表面。

(1.1)“神选”

“神选一神”的重点在于前者而不是后者,有没有神选是“1神”和“1.5神”的区别,有神选哪怕是多神教也属于“1神”文明体系,没有神选哪怕是一神教也属于“1.5神”的文明体系。

“1神”文明体系当今世界只有两个,第一是流浪了两千年的某族自带的宗教,第二是以种姓制度闻名的印度教,印度教是由婆罗门教发展而来的。这两者的说辞是不一样的,但内在的逻辑是一样的,你们仔细比较这两者,你就知道为何“神选”为何比“一神“更重要了,因为,神是人创造出来的,人创造神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抬高某一部分人。

世界三大宗教,都是由“1神”的文明体系改良而来的,就像佛教是由婆罗门教改良而来的。这种改良不是一神变成了多神,并不是把一神教改成多神教,而是把“神选”给该没了,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把“神选”的概念给改没了,宗教才能从氏族长老的手里,变成普世宗教,普世宗教是掌握在教士阶层手里的。

比较改良前后,你就知道,“1神”体系中的神是不普世的,是氏族神,另一个说法就更清楚的了,“祖神”。

就像婆罗门教和印度教,即使祖神变成了整个天竺地区的神,但这个神对天竺地区不同氏族是不公平的,被创造出来的神,偏爱创造了这个神的氏族,也就是“神选”。

另外一神教的神,氏族神的成分更多,一神是氏族生造出来的,一神的最重要的作用,是抬高这个氏族的祖先,抬高创造这个神的氏族,这就是“神选”。

一句话,因为氏族需要“神选”的地位,在这种需求下氏族才创造了氏族神。

“1神”文明体系诞生于狭隘,诞生于循环论证,这是一元社会哲学永远的缺陷。对于一元社会哲学的诡辩逻辑,都可以归结为“先有鸡还是现有蛋”,陷阱不在于问题而在于问题的框架,只要你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默认了这个框架,你就输了,这个问题潜在的前提假设才是关键,也就是“只有鸡才能生出蛋,只有蛋才能生出鸡”,这个不是让你去考察进化过程中恐龙是一步一步进化成鸡的,而是在循环论证“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血统论,产生于氏族时期的“神选”血统,才是最早的血统论。

(1.2)一城城邦制

从社会角度,“1神”文明体系对应只有一个城邦的城邦制,而城邦制还有一个大家更熟悉说法,奴隶制。“1神”体系很多莫名其妙的说法,其实是有着深刻的恶意的,你只有代入一城城邦制,代入奴隶制,你才能明白其中的恶意。

在中国最典型的例子是商朝,所有东西方的“1神”文明体系,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不论国家大小,最典型的城市形态是“单一城邦”和“单一巨城”,最典型的社会形态是奴隶制和种姓制度。早期的小国,就是单一城邦和奴隶制,现今的大国,就是“单一巨城”和种姓制度,从古到今,从东到西,没有任何例外,这就是我说为何是唯一解,不论他们怎么各自刷漆,他们的话术、他们的内在逻辑都是高度一致的。

其中,一座城市是塑造社会形态的关键,奴隶制和种姓制度是结果。

一座城市,意味着垄断,只要当前技术不容许出现第二个中心,出现第二个城市,那么垄断的秩序就是无比稳固的。

一座城市,垄断的最终结果是,整座城市的所有人都会变成城主阶层的奴隶,而在奴隶之下,是城池之外茫茫多的野人,野人只能算牲口,连奴隶都不如。

氏族长老充当奴隶主,也就城主,这是核心;氏族其他人充当奴隶,也就是百工、私属,这是外围;其他氏族部落,只能在城外,成为“1神”文明的牲口。

只有理解了“1神”文明体系,你才能明白马恩派对“农民、殖民地、落后文明”最深的恶意是从哪里继承来的,马恩派仅仅把“1神”体系从“氏族外围”角度陈述一遍,自带的狭隘、自带的循环论证当然一点也没改。

只有放在“1神”文明体系下,你才能理解了马恩派的其实是在大喊“全世界一神氏族的底层联合起来”,“你们失去的只是枷锁你们获得是整个世界”,农民、殖民地、落后文明千万别自我感动,你们不属于这句话中的“你们”,你们属于这句话中的“整个世界”。

马恩派从来不觉得“农民、殖民地、落后文明”算人,这也是列斯毛失败的根源,接受了马恩的“1神”文明的框架,就再无法摆脱,无法超出这个框架,就必定会失败。

(1.3)狭隘

“1神”文明体系最大的特点是狭隘,狭隘到连氏族都无法超越,在同一个氏族内部依然要搞“长老奴隶主阶层”和“底层奴隶阶层”这种二元区分。

“1神”文明的狭隘,是所有奴隶制、种姓制度、种族主义的最早起源,从终点角度,“1神”文明体系是粪坑中的王者,比烂道路的终点。

从文明最终形态角度,“1神”文明体系是所有比烂道路最终通向的终点,也就是所谓的“粪坑中的王者”,最终形态也有人描述过“一只沉睡的蛆,当它醒来时,整个世界都会感到恶心”。

“1神”发展到最终形态的时候,社会就从“奴隶制”过渡到最终形态“种姓制度”。

(1.4)“1神”文明体系的优点和缺点

“1神”文明体系的优点是简化,有公式做题特别快,缺点是简化太过,扭曲了真实,所以不能持久。

“1神”文明体系从垄断一座城市的“氏族长老”角度描述,是短期无敌的;从“氏族底层”角度描述,短期的煽动性特别强,但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原旨主义的马恩派等着别人背着他们过河,所有氏族底层也是一样,氏族长老可是手握他们的的狗粮,所以氏族底层的最大愿望是被赎买,而不是和一群精致利己主义一起在那里等别人背他们过河。

“氏族底层”能够形成一个稳固的生态位是因为城市外茫茫多的“野人”充当“牲口”,所有马恩派都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是绝对不会把农民当人。

“1神”文明体系对于生活在城邦之外的农民、野人只会引起“这是啥”的疑惑,在我彻底想明白“1神”文明对应的社会之前,我根本想不明白,这么幼稚的理论怎么会有人信。

(2)1.5元:叙利亚-意大利--法国;巴基斯坦。

从宗教上,对应的是超出了氏族部落层次的“普世教会”,比如世界三大宗教,我的观点是,消去了“神选”的概念,从“1神”改良成“1.5神”了。

从社会制度上,对应的是“多城市城邦制”,也就是“联邦”和“邦联”,多中心取代了单中心,垄断程度大大降低了,魔怔程度比“1神”大大降低了。

像意大利这样城邦密布才是“1.5元”的原始形态,像法国这样“多城市但巴黎比其他城市重要很多”并不是“1.5元”的更高级形态,而是“1.5元”在往“1元”摆动。

(3)二元:伊拉克--土耳其--德国。

从宗教上,对应的是彻底世俗化,宗教成了名义上的。以德国在宗教改革之后为例,新教在宗教改革之后迅速衰落,而英美在宗教改革之后,新教是重新“1神”化的带有“神选”特征的魔怔宗教。

社会组织上,对应的是“城邑制”,对应分封制。

社会制度是,对应的是“宗族-部落制”。“宗族-部落制”就是马恩派口中的“农奴制”,但“农奴制”是“1神”体系下的马恩派对历史的错误认知,农奴主对农奴只有权力没有责任,但宗族对部落可是有责任的,不能代领部落兴盛的宗族,会被其他宗取代。

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就是“宗族-部落制”对“奴隶制”在社会制度上的碾压,只要科学技术没有农业工业那么大的代差,那么“宗族-部落制”打“奴隶制”在社会制度上就是碾压,所以罗马帝国就被众多日耳曼人部落围殴了,死得特别滑稽。中国,对应的是西周代商,商朝可是和同氏族同部落都发生连绵的战争,商周的科学技术也没有拉开农业工业那么大的代差,然后就被西周联合诸侯围殴了,也死得特别滑稽。在中国,商朝变成宋国之后,除了学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周礼,依然没有任何反省。

“宗族-部落制”在近代有另一个名字,“普鲁士的容克地主(军事贵族)制”,这涉及到“宗族-部落制”的本质,同民族多部落的军事贵族制。

(4)2.1元:伊朗--俄罗斯。2.5元:中国。

从社会组织上,对应郡县制、行省制、国家制。

从社会制度上,对应地主制。

最终,建立一个多民族国家。

但严格说来,我们都未彻底成功,所以才出现各种“摆动”。以沙俄的原地爆炸举例,沙俄的资产阶级改革就是从“2.1元”到“1神”的摆动,沙皇本来是军事贵族,要承担相应的民族责任和国家责任,但资产阶级俄改革的优点在于,沙俄的部落制底层就真的变成“农民”和“地主”了,所有军事贵族只有权利没有责任,这想得太美了,所以在“斯托雷平土地改革”之后,已经彻底摧毁了沙俄的部落制(村社制度),沙俄就已经坐上火药桶了,最终在一战的时候,外部矛盾引爆了内部矛盾,沙俄原地爆炸。

所有的列式政党本身就是我们自带的,这些列式政党去掉所有马恩派的内容,才是正确的组织术。

第一代列式政党是列宁特有的速胜论组织术,为了收拾沙俄原地爆炸的烂摊子。

第二代列式政党是斯大林特有的激进工业化组织术,因为距离欧洲火药桶太近且无险可守,如果工业化速度不够快二战会被平推。

第三代列式政党是毛特有的农运根据地路线和持久战组织术,为了以弱胜强,也因为中国有足够多的人口足够大的纵深,必须充分发动底层。

第四代列式政党是伊朗特有的教士监国模式的联合政府,这真是特别厉害的突破,是我们在联合政府上从未想过的道路。

第五代、第六代列式政党在南黎巴嫩和加沙,军队的模式结合了伊朗和朝鲜,组织术的真正教员是美以半个世纪以上的疯狂毒打,但我现在还看不清楚。

从第四代组织术开始,列式政党彻底超越了马恩派的层次,这算是现实给我们打的一个样。

(5)横向比较

零元:部落制。

一元:氏族单一城邦制。

1.5元:氏族联合城邦制。

2元:单民族,宗族部落城邑制;多民族,普世帝国(奥匈,奥斯曼土耳其)都解体了。

2.1元,2.5元:多民族国家制。

--

中国的社会进程是比伊朗和俄罗斯多迈出很多步的,中国的纵深也比伊朗和俄罗斯更大。但中国的组织程度已经被伊朗拉下一截了。

更为严重的是,中国社会的核心,被某些“1神”文明体系入脑的国产鱿鱼窃居,把整个中国社会往“1神”文明体系的路上疯狂带。

只有真正的“三元”社会哲学,才能实现真正的总体战,社会哲学越简单,越会限制底层的力量,距离“总体战”的层次越远,所以国产鱿鱼是能够看到中国国际形势特别安全,所以他们一边渲染外国威胁论一边限制中国底层的力量。

中国这么大的基本盘、这么大的纵深,国产鱿鱼只想吸血,先是弄出了一个类似巴黎的超大城市,然后又弄出个“示范区”。要知道,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也是从“1.5元”向“1元”摆动,巴黎那么大,最终导致内爆,这就是法国大革命。

(6)对马恩派和“1神”文明体系的总结

只有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马恩派和“1神”文明体系的这套伎俩才是无敌的。不要看今天在各种媒体的加持下,各种“1神”文明体系的伎俩貌似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像阿拉伯之春,像颜色革命,真的赚了吗?自从有了文字,有了历史,这套伎俩不仅赚不到短期利益,后续的麻烦可是一大堆。

在西方历史中,马恩派只能活在沙龙里,希特勒这种街头政治家已经比他们更进一步了。现今,马恩派只能成为狭隘利己者抱团取暖的松散联盟。马恩派的最大特点的足够狭隘,因为狭隘而狂热,因为狭隘而短暂——从谋取短期利益角度,越是狭隘越成功,从谋取长期利益角度,越是狭隘越失败。

马恩派最成功也是最失败的理论,阶级斗争理论,就是这种狭隘的集中体现。

首先,消灭阶级是它吹出去的天大的牛皮,大到马恩派无法兑现。重塑生态圈可以改变生态位,但无法消灭生态位,单靠社会哲学既无法重塑生态圈也改变不了生态位,马恩派也没有什么真正的理论突破。所以,不论当时牛皮吹得多响,不论短期声势多大,最终只会归于皇帝轮流做的历史周期律,因为过于狭隘,潮来时特别急,潮退时更急,最终什么都改变不了,什么也留不下来。

其次,同一地缘、相对孤立的地区,所有国家、民族、阶级无法彻底消灭彼此,只能暂时休战,彼此妥协,以某种形式组成联合政府,将彼此的利益诉求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暂时解决。专政政府和秘密政治就是一个偏心的裁判,导致问题只能通过规则之外的方式解决;无法妥协的矛盾、对彼此力量定位不清会导致休战结束,联合政府解体。

最后,即使解决了当前地区的国家、民族、阶级等所有本土问题,依然面临着本土和外来的问题。传统的,比如土客矛盾,新的,比如本土资本、别国资本、无国籍游资之间的矛盾。所有的外来人员、外来文化、外来资本,不仅会导致本土和外来的矛盾,而且会激化本土各势力之间的矛盾,存在很多坑。

(7)矛盾论

但从历史上看,超越马恩的框架是有迹可循的。

同一地区的城邦之间差异减少,当前地区和其他地区的民族矛盾激化,城邦就会合并成为单一民族国家。

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减少,同一民族内部的阶级矛盾激化,多民族就会组成联合政府,超越民族界限的的联合政府最终只能二选一,要么共同压制统治阶级,要么共同压制被统治阶级,但刚建立的时候这两种效果都有。

同一地区,多民族联合起来组成的国家,阶级矛盾减弱,或者,本土势力和外来势力的矛盾激化,那么,本土势力的超越阶级的联合就会建立起来,以总体战的形式,按照地区形成组织起来——此时,所有外来势力、所有无国籍势力都会被排除在外,这就是一战二战期间的世界局势。

全世界范围,不同地区的国家,国别势力的矛盾减弱,国别势力和无国籍势力的矛盾激化,那么,不同地区的本土势力就会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无国籍势力——此时,无国籍势力成为各地区本土势力的公敌,这就是现在这些年的世界局势,近些年,各国所谓的右转,就是无国籍势力在退潮、本土派势力在增长。

从矛盾论角度,以上的主次矛盾,并不是媒体和新闻学宣传出来的那些表面的矛盾,而是指的是真实存在的、深层次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以上所有矛盾都是同时存在、同时消长,谁主谁次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看时局的演化。并不存在什么“外部矛盾可以压制内矛盾”的规律,能压制住只能说明“外部矛盾大、内部矛盾小”,反过来“外部矛盾小、内部矛盾大”就压不住,现象也就成了“外部矛盾引爆内部矛盾”。所有主要矛盾都是客观存在、无法回避的、无法转移的,能够转移的矛盾就是还没有激化,还没有成为主要矛盾。

通宝推:拉拉的拉拉,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二元社会,按照总路线分成正反方,打出猪脑子 -- 补充帖

不论是近代史中大革命中正方、反方的总路线,还是2015年末2022年末的资本、民本总路线之争,都只是二元社会、二元文明的层次。二元社会,矛盾激化之后,会根据主要矛盾分成两个超越阶级的对立阵营,决定哪一条路线才是正确。

https://www.cchere.net/article/4984947

这帖子很多内容我其实仅仅是感觉到。

比如,一元社会是短期、二元社会是中期,崩溃是必然的。

比如,只有权利和权益分开,才能超出内卷,建立三元社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