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如果没有156项工程,建立独立工业体系有可能比真实历史更快。 -- 乾道学派

共:💬321 🌺818 🌵2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吉林氮肥厂一期二期、太原氮肥厂一期二期、兰州氮肥厂一期二期

吉林、太原、兰州都有可能:

【在156个援建项目中,有14个化工项目,即吉林氮肥厂(1955年后称吉林肥料厂)一期、二期工程,太原氮肥厂(后称肥料厂或化肥厂)一期、二期工程,兰州氮肥厂(后称化肥厂)一期、二期工程,吉林染料厂,吉林电石厂,太原化工厂,兰州合成橡胶厂,华北制药厂抗生素分厂,淀粉分厂,太原制药厂,保定电影胶片厂。】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4453571

156个项目中有14个化工,14个化工中有6个氮肥相关(从现有信息看,一期、二期算两个项目)。

那个知乎答主伏地躲咪喵 的父亲所在的尿素厂,最重要的是细节:

(1)素化肥这玩意现在也没太大技术含量,主要是一个规模优势。

苏联人那设备,空气压缩机三层楼高,水塔大概8层楼还是木头的,就这也能造化肥。就这设备一直运行到差不多2000年,生产了40多年尿素,顺便还搞点炸药啥的。

(2)苏联人当初比较厚道的一点是,不光教会你造化肥,还顺便把造化肥的设备怎么生产一块教会了。

不用担心技术扩散的问题,比如说制造液氮的空气压缩机,什么反应釜,化工用的管道阀门,各种配套的设备我觉得印度应该搞不定。

(3)化工制品这玩意,玩不出规模优势,成本下不来,很容易被进口化肥弄死。

我记得当初刚加入wto,美国俄罗斯化肥进来之后,化肥厂日子就很难过了,设备太旧,产量上不去,美国那化肥含氮量还更高,结果就是共和国第一家化肥厂就这么没了。。。

加上“共和国第一家化肥厂“大概率是太原。

【太原化工厂1956年开始建设,1958年7月投产。

太原氮肥厂1957年建设,1961年投产。

太原制药厂1958年建设,1960年1月投产。

……三个氮肥厂的计划投资是6.82亿元,占化学工业总投资的63.7%。

……化学工业建设的三个氮肥厂从规模上看都属于中型氮肥厂,每个厂的生产规模都是合成氨5.2万吨,硝酸铵9.8万吨。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159134

哪家厂并不重要,重要在的是知乎答主伏地躲咪喵 所说的细节里,不说其他工业母机,苏联至少是把生产氮肥的工业母机交给了前三十年,设备怎么制造都教了,但最终的结果,就像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的化肥只能堆在广场上吃灰一样,化肥工业的母机也只能在156项目的角落里吃灰。

--

如果你以为我上一条回你的回复中对前三十年”不懂装懂“的中央摘桃派的分析只是为了把责任归因到他们头上,那么,我现在可以说一下我想了两三天的最终结论了:

第一、只有组织结构落后的时候,个人的能力和操守才特别重要,更先进的组织术,不仅能让大多数管理者发挥差不多作用,而且当管理者不合格的时候能够最快发现并且更正。

第二、从建国到现在,这种办公室化、政治口号化、文科化的现象,并不能通过拆除办公室、下基层、像陈永贵一样向上挂职,通过小手段解决。

现在的互联网企业的扁平化层级结构才是最终出路,有两点关键,层级要少,每个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人要多。

第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各种毛式工作法是学不会的,只有管理者同时管理了众多的工程项目才能在实践中学会。

一句话,每个人仍给他们很多个项目、很多个人,让他们直接管理一些项目、直接管理很多人,那些滥竽充数之辈就无所遁形了。

在土地革命期间,所有的军事主官在军事能力之外都有着特别强的管理能力,但所有的政工干部,都是托了毛在军队上建立的组织结构的福,把这帮政工干部扔到社会上,他们完全玩不转。

在中央,则是别人都讲组织纪律,包括毛也讲组织纪律,但就他们不讲组织纪律,那么他们当然可以利用这一点额外捞好处。

--

所以,“实事求是”的能力、组织程度的高低,在现代可以直接量化成“直接管理多少个人”这个指标。

举例,近的话,敢于直接管理快递员的狗东,就是比将快递包出去的淘宝、天猫组织程度更高。

远的话,“点兵多多多益善”的韩信,就是直接指挥到士兵的能力,这就是在军事上的肉眼可见的组织能力;而“不善于统兵却善于将将”的刘邦,则表现出的是对于国家级的组织能力。

一句话,有些人上纲上线能够成功,是因为别人都讲组织纪律就他不讲组织纪律。当一个人觉得他具有”实事求是“或者组织能力或者马克思主义者的话,你可以直接问他管理过多少个人。建国初中央那帮摘桃派,权力斗争能力是很强,但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都很弱,跟毛比起来完全不够看的。

通宝推:拉拉的拉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