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反右运动前的国内外历史大背景简介 -- 夜如何其

共:💬51 🌺122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讨论】反右运动前的国内外历史大背景简介 -- 有补充

最大的国际历史背景,是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做了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

然后西方阵营一片欢腾。

西欧当时的左翼力量,遭到彻底的重击。领导人见了记者,躲躲闪闪。

在中国,态度则比较耐人寻味。

苏共历史影响的残留,被一扫而空。大有松了口气的感觉。

甚至有了争夺共运领导权的打算。

小的历史背景,是东欧小国问题,主要是波兰匈牙利。共运其实没有获得认可。

最大的国内背景,是开国五年后,民主党派被踢出政府。

党内普遍极其厌恶,外部监督,包括来自人民群众的。

在这种国内外背景下,主席提议预防。

代表事件,

第一是陆定一做的百花齐放的报告。

第二是周恩来在年底对知识分子问题做的报告。

其中第一件事,在国际上影响很大,东欧国家非常赞赏。认为应该学习。

第二件在国内影响很大。

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被确定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反右之后,内部又把知识分子转而定性为,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这个转变可以理解,但为了便于现实操作,更改党的理论基础。

是不严谨的。

反右过程及扩大化,都可以看资料。

主席负责背锅。

所以历史记载都是主席的态度转变过程。

一开始主席很英明,张青山这样的,都杀掉了。让群众监督,提提意见吧。

过后不久,主席就陷入了迷茫。当时回忆录说,有人反对这么干。

主席面对完全相反的两种汇报,不知道谁说的对。

再其后,主席做出决断。

然后痛骂知识分子。

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

臭老九!

知识越多越反动。

卑贱者更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这些言论,有广泛的共鸣。

回思反右,一般都是说扩大化不对。

了解反右的历史背景,才能理解为什么土共为什么,就是无法收服知识分子。

没有真正理解知识分子的本质.

不是说高学历就是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是类似先知和哲学家的存在。

换个大白话:我们就是瞧不起你们这些普通人。

(备注:主席说的挺对的,在北大的时候,就听过这话了。)

他们往往以怀疑和批判的眼光思考问题,其想法看法与社会现实有距离,对现实有所保留,批判社会是他们的性格。

不管谁当统治者。

知识分子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保持异议。

这个有大一统思想传统的中国,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中国,本身就是令人厌恶的,上上下下都不喜欢。

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有什么办法呢?

他们就是瞧不起你。

你生不生气,他们都看不上你。

可以安慰的是,他们谁都瞧不上,包括他们自己。

通宝推:燕人,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2)
家园 "臭老九"的来历 -- 补充帖

在旧社会,臭老九的来历出于元朝.

元朝按职业把老百姓分类.

没有稳定的科举制度,但有儒户.

科举也不是完全没有过,但蒙古人始终拿不定主意.

儒户按排列,是第九类,算是技术工种.

即"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但是地位还是不太差,可以免交人头税.

但是传到后世,对儒生来说,臭老九就成了侮辱用词了.

清代文人不愿意承认这个事,托词说这是明朝人瞎编的.

就算是瞎编的,还是骂人的话.连娼妓都不如吗?

当年很多人读过私塾,知道来处.并非后来的解释.

家园 知识分子的概念:工程师,公知和理中客 -- 补充帖

在中国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普通人一般以学历来判断。

过去土工也摇摆,比如理工科,特别是工程师,倾向于他们是专业知识工匠,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建国初期,高学历大多都出身不好。换句话带着剥削阶级的印记。

政治意义上知识分子,就是“公知”。

公知特点就是高高在上,自认“先知”和“良心”

“理中客”是放马后炮为主,主要基于“事实”,没有“良心”

理中客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公知是远见卓识的模范。

两者真的同时共存一体,那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