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资料】王芗斋(请勿跟贴) -- 朴石
拳学要义(王芗斋)
问:先生为大成拳宗师,对于本门拳术,必有卓诫,请赐其详。
答:拳学一道,万头千绪,繁难已极,择其大要亦极简单。然吾人学拳,应先研究为何学拳?始易于认识,而有所得。大都学拳,一为卫生、二为自卫。身体健康为人类一切事业之基础,故养生保身之道,实不可忽。夫锻炼之法,学之得当受非浅,学之不当乃能致死。凡剧烈运动者,绝少享寿高年。至拳术家因锻炼之不当而损命残身者,更不知凡几。诚可怜亦可笑之拳术也。既知学拳之利弊,应在用功时,动静之间加意体察,非仅使身体外形上为多种情形之运动也。应用神意,观察全身内外,一举一动是否符合卫生自卫之条件,动为甚么?静为甚么?结果是甚么?中间过程的现象是甚么?如此体认操存,庶乎近矣!至于精微道要,方可继续研求,否则未易有得。兹简述大成拳之要义,并质诸同道,而为拳学上之探讨。前言学拳阶段。以上所谈卫生、自卫二者有互为之不可分离性,’失一则流弊生而人于歧途。应首先使气质本能加以精神的训练、培养,而后始谈到发挥神经肢体的本能力。学拳第一步就是锻炼神经为基础练法,体认四肢百骸蠕动的工作。第二步为试力、试声的练习。第三步为自卫。分述于后:
①基础训练:吾人在日常生活中,欲使行、站、坐、卧、随时随地可以得到适宜训练,须先从桩法作起。将全身间架安排得当、使身体端正,意念空洞、从静的状态中去整饬神经,调息呼吸,温养肌肉,使各细胞自然的发动,力由内而达外,通畅全身。如此,筋骨不锻而自锻、神经不养而自养、尤须体察其细微动静。功夫一到,当知如此一站,大有无穷的妙趣。欲当拳功之妙用、应先致力桩法。
②试力与试声:学拳已有基础训练,其本能当日益增强。对于运用须严防人欲的支配,引起幻象之误用。往往本能力量因人欲支配,而反为不合本能需要之运动。故子舆有勿助长之戒。如何运用方能适于需要,须先认识方之动的情态,可以继习第二阶段。试力为拳功入门最重要事,试力为得力之由,力由试而得知,由知而得其所以用。初试须使浑身气力均整、筋肉灵活、骨骼支撑,故能筋肉收、放、松、敛而互用。力应于内而外发。动用时慢优于快、缓胜于急、动愈微而神愈全。欲动又止、欲止而又行,更有动乎不得不止、止乎不得不动之意。试力不许有偏面力,更不许有绝对力。首先要体认全身之气力圆满否、力量能否随时发出、自身能否和空气发生应合作用,更须意不使断、神不使散,轻重操持而待发,动一处牵全身。气力一致,归于虚灵沉实而圆整,上下左右前后不忘不失。总之,非达到舒畅有趣而得劲者不足曰拳。试声为辅助试力之不足;盖人之生理构造因先天关系各有不同,故人生亦各有难通之点,所以试声即用身内呼吸之功夫以辅之。又名内呼吸,亦名脑(腹)背呼吸者是矣。
③自卫:即技击之谓也。须知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要知不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如有形之动,正是不动无力的表现。所谓不动之动,动犹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其运用之妙,多在神经支配,意念领导,及大小关节韧带伸缩之互根作用,和支点坚强,螺旋的争力,与枢纽之转移,重心路线之稳固,及运用呼吸所发之弹力,能用之得机适当,则技击之基础备矣。以上所言多系抽象之语,然其中有许多意义非言语所能形容者,若能习行不辍,自不难领悟也。所谓大动小动之别,实在乎个人之基础功夫,对各种力量身得意领否。如能抬手动足混身处处都含有力学的本领,大动亦可,小动亦可。不大不小均可。若根本无力学的能力任凭怎么都不可。至于用力与不用力之分亦如是矣。夫常人之动,非注血不得有力,凡注血之力皆板滞失和而不卫生。不注血而有力,即不用力而有力,用时得力,乃为本能之力也。他如虚无假借而求实当之种种微妙,则尤非简易笔端所能写于万一。总之大成拳不在外表形式之优劣,实在一意之应付。一言以蔽之、有形有质都是幻技到无心始见奇。意即此也。
问:前次报端发表谈话,想近日来访者必不在少,其中有无高明奇士?
答:承诸位关心提倡,鄙人甚慰,京师方面之同仁仍无一人肯来赐教?惟各地来函表示同情者尚多。并有数处来人商讨,愿聘任教授,更有一事堪为知己者告,近今京中真研拳学就教者甚多,多系自动请求,经人介绍者亦有之。盖提倡之唯一宗旨,即在此点,并非与人有所争,而更不屑以竞,愿使国人对于拳学都有相当认识,亦希望拳学之立法根本改善,莫以胜负为荣辱,愿拳术同仁勿以盲掺胡练为自是,尤盼同仁都为卫生之拳学家,不愿尽流为江湖之把式匠。但今之习拳者,百无一是,大有举目全非之感。至赖此谋生之拳师,只要不以任教后,复从人学为可耻,而精神中能不自苦,应以优于我者当力从之,须时刻存莫误人子弟之良心,今之拳师既不知拳学精神之所在,只得以此谋生活,但万不可以神秘及刚暴语人,则庶不致天渊大谬。不过此中人识见薄弱者太多,一时不易悉数感化,惟希望渐渐使其觉悟,自省而已。
问:武道起于何时?门派之多,各言其是而学者终有茫无所从之感,究竟如何为合法?
答:世界一切学术都是藉比较而后可以分优劣,否则各云其是,门外人难能辨也。然拳不能就以胜负之一点即为定是非之准则,要以合理与否,与人之需要适合与否。所谓合理者,非达到舒适得力而有趣者不足曰拳。至拳术的历史知道与不知道无甚关系,只看学术方面有无研究价值与合乎人生的需要与否。不过说到我国拳学,虽说有很悠久的历史,而战国时始露头角,逐渐推进与演变,直到唐宋时始汇成斯技而有流派,元、明、清初为最盛,习者甚多,只因工力造诣之不一,识鉴智愚之不同,故随之分家别派各言其是,即所谓今之各家者也。清康雍时代火器尚未盛行,恐此道将于国不利,欲使斯道崩溃永坠而不拔,以倡重文而轻武,一方面提倡飞仙剑客,故示神秘,一方面倡导拳套招法以走歧途。
中庸大道无以问得,复利用戏剧和小。说为宣传工具,更以使习此者,为士大夫所不齿,始有而今每况愈下,丑态百出之日矣,诚可惜而复可痛之事也。幸我拳学前辈,秘有传人,遂留一线光明。近二十年来各地虽设立专科提倡,而提倡越快破产越速,永不得走上拳学的轨道。其实学本不难,因世人仍是小说荼毒的头脑,更有今之拳师,大都以此为为生,对于拳学根本然,即有觉悟再加羞从人学,亦就无可如何。近半载以来,同仁常有来我处作零星之身手之试,余不愿指明其人,以留谋生之道。现在大家亦多知自己错误,然为何不肯作公开讨论之举,而更不肯作身手之较,以求学术之增强而竟良心扭转,反谪他人之非,只知暗地妄造蜚语,而表面却装聋作哑,是何理欤?至无职业的以为能武,欲假此以作神秘之拳阀者,如研戏剧欠通之票友只会妄加批摘以炫其能,诚不齿之至。倘以余言为谬,敢请无职业之研拳者能肯赐教一谈乎?更希作友谊的小试身手,于人格饭碗,一切都无问题,如不堪屈驾赐教,请示知地点、时间,我当遵时往谒。倘有微长,定当竭力为之宜传,如无可取,亦绝口不谈。若总闭门称帝,此真不值一文也。
问:与闻先生之论,道破国术之要道,别开生面,另辟别开一新途径为同人谋幸福,但亦有云指谪太极拳仍有过当之处。
答:鄙人识道尚浅,非敢云别开生面,不过遵前辈传统推广而已。在太极门中,余之好友极多,而尚有好多不好意思之处,亦因该拳较之其他流弊少,明理者较多之故,尚不吝指谪,否则亦早不屑论矣。谈到实在批评的话,吾恐太极门中,从未认识拳学者颇多,至通家更谈不到。余幼时闻有丹士张三丰先生之名,及长外游,得识各家同仁亦惟习太极者多,故对该拳怀疑已久。闻该拳为张三丰先生所传,故余早有卑视三丰之意,后来读三丰先生全集,始知先生乃为一贯大道之先进,已深入法海,博得要道,可是余更深信该拳绝非先生之传。其实是与不是没有一些关系,就即便是三丰后裔未得其要亦无足论,三丰先生之传人不知为谁,想当不及三丰有道又何用假借其他,要在个人得传之真伪与否。况今习该拳者,各人各样,理论不一,任意伪造者乎!曾记三丰先生云:离开己身不是道,执著己身事更糟。太极拳百四五十式之多,有没有一式一法不被执着。用这些姿势作甚么?而精神方面牢牢绑定不可解。实为妨害神经肢体之自由,遥想三丰先生高明若是,当不致传有如此欠通之太极拳。就以该拳谱文字方面论,单双重不偏倚种种尽善尽美的意义,亦仅不过拳学一部分的初步。就以拳谱论,请问太极名手扪心自问,能否有一式一法,合谱之所论者?既是自以为无上拳学,为甚么实际上不生效果?更闻该拳有机坛扶乩而学技者,此更荒天下之唐矣。纵使该拳一切法则优于其他,技能亦高出一般,然在精神方面而言之亦是错误,无他疑意,况皆不如是矣。太极拳不过人多势众,擅广宣传,其实明理人早知不攻自破。余言或有不当,甚愿同仁不留丝毫客气的质问,如有见教,我更当扫径欢迎也。
问:先生批评太极拳之错误,自当承认,然友中习拳而得健康者亦尚多,恐先生之所批评似有失当。
答:拳学之价值,不仅轻松而微末。要知拳学乃人之需要,不可须臾离一贯之学也。故庄子说:技也进乎道矣。诚文化艺术之基础,禅学哲理之命脉,若仅以此微效而可以代表拳术,则拳学当无考究之必要矣,习拳之拘泥若此而能生效,更应知道,若能将习拳时间,不用一切方法,任意慢慢的体会操存,而收效之大,吾敢深信更有胜于此者。
问:拳术的门派太繁,理论不一,知友中习者尚多,亦有照书练习者,然皆不生效,未知何书可采?
答:拳学无所谓那一家,拳理亦无中外新旧之别,只查其是与不是,和当与不当可耳。社会普遍各家,大都以拳套手法为习拳途径,要知此种作法都是后人的伪造,不是原来拳学精神,虽稍有偶知认讲些枝节的力学,及技术的片面,然而总未离开方法和套子,所以终是无用。至于著作者,亦不出此范围。此道虽是学习很易,但亦非如此盲从之简单,往往经名师之口传心授,尚有数十年而是非莫辨者,岂刻板文章所能济事。凡一件学问应先明理,由基础体认工夫渐渐作起,再加以慎思明辨及多方实验的证明,然后方可进研其技。且锻炼时有忌对镜操作之戒,恐流于形似而神不真,况照书本练习者乎?此真盲人骑瞎马也。不过看书是博探各项理论之结晶,非注意其姿态如何耳。余据卅年教学的观察,这件学问是极难亦极易,倘遇天才的学生,不满百日之工,则有成通家大器之望,然于百中未有一二,大凡天资聪敏者,多欠惠厚,且虚伪而欺诈。故中道多为业师弃之,此亦可惜乎!如社会之一般学者,其困难诚可怜之至矣,多人总是以耳代目,岂知名实二字根本不能并论,且世之拳师多若牛毛,得要者如麟角,凡得其要者,个性多异常人,不为名诱不为利招,当然不原与伪君子为伍矣!甚矣哉:得师之难也。即遇明师何以能辨,即或能辨,则未必肯如所请,如肯应请亦未必有效学的良法,假使得法而学者亦未必能领略,种种困难,非过来人不能知也。不过现在比较以前则易于学习者,因值科学倡明的时代,对理解拳学原理当得帮助不少,然尚不能以此范围拳学,若以科学之层次及局部剖析之解释,则当推为求学之阶梯不二法门。惟我拳学中尚有许多原理,而不可以解者,但若干年后或可得证明。夫学术本无止境,或永无以名之,亦未可知。总之,在此时而论,应以拳学之精神加以科学的方法,则当不难解决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5
压缩 2 层
【资料】站桩功(初稿) 朴石 字11617 2005-08-30 05:09:48
【资料】站 桩 功 要 点 朴石 字3040 2005-08-30 05:07:47
【资料】养生桩简介 朴石 字4226 2005-08-30 05:06:52
【资料】拳学要义
【资料】断手述要 朴石 字42979 2005-08-30 04: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