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黑龙会”是个什么组织? -- 大胖子

共:💬55 🌺293 🌵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同盟会创始人的名单中间有一半是日本人

网上摘到的。你把这个线索理清了,你才能够真正理清中国革命史。因为中国革命史实际上是一个俄罗斯套娃一样的结构。

你看看同盟会组成的名单,妙处在于这个名单中间有一半是日本人。1905年同盟会创始人的名单,这个名单中间有一半是日本人。从名字上你就可以看出,我可以举几个名字:第一位,内田良平;第二位,宫崎滔天;第三位,曾根俊虎;第四位,头山满。剩下还有好多人,就不用说了。这些人在后来的历史书上,他们的身份是三杰。如果有些历史书在明治时代提到他们,那就是说他们是伟大的维新志士;如果在辛亥前后提到他们,他们是中国革命的老朋友;如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提到他们,他们是万恶的军国主义者,侵略亚洲大陆的主要罪魁祸首,中国人民不共戴天的敌人。孙中山就在这些人的保驾护航之下成立了同盟会。

日本泛亚主义者搞国际化经营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孙中山和他的朋友。孙中山搞的最初的起义,惠州起义,实际上就是内田良平和他的日本浪人在经营的。现在我们历史教科书上只会说是早期的革命烈士做了些什么什么事情,把他们背后的日本人全都抹去。其实这一点非常危险而不公正。因为,坦率说吧,早期革命党中最有实力、最有行动能力的,恰好就是日本人。中国式士大夫有一个重大特点,就是说,会写文章,不会打仗,也不会做事。他们的办法就像鲁迅很讽刺地描绘的那样。徐锡麟被杀以后,革命志士做了些什么呢?他们坐下来喝酒,撕乌贼鱼下酒,慷慨激昂地说了一阵子,然后派日本浪人到中国去把徐锡麟的家属给接出来。你不能够问一句,他们喝了这么多酒,说了这么多话以后,他们怎么自己不去接,让日本人去干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日本人的行动能力就是比他们要强。日本浪人在孙中山的革命中扮演的是最核心的角色,运送军火是他们,运送消息是他们,最可靠的是他们。孙中山背后有一个宫崎滔天,这一点都不是偶然的。他们两人都是振亚社的早期成员,也是同盟会的早期会员。没有日本人经济上的支持,来回奔走跑腿,中国这些行动能力薄弱,而且天生就相互猜忌的士大夫,不一定会团结起来。

不要说别的,孙中山的兴中会和黄兴的华兴会就很难团结起来。他们之所以能够团结起来成立中国同盟会,如果按照现在的历史教科书的话,会把它描绘成跟井冈山会师一样,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伟大领袖朱总司令一起来到井冈山,你看了这些记录以后,根本就想象不到世界上还有共产国际这个东西存在。或者你以为共产党专业撒谎,以为国民党的历史就是真的,其实国民党也是一样的。你看国民党记载的那些历史,就会发现孙中山和黄兴这两位高风亮节的革命领袖,在东京相遇以后,一见如故,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就变成了生死与共的好朋友,决定为了革命事业进一步发展,把革命事业团结起来,建立中国同盟会,在团结的过程中,有很多人不服孙中山作为革命先行者的领袖,黄兴义薄云天,高风亮节,迫使他的支持者让步,尽管华兴会在人数上占优势,还是把孙中山给捧起来当领袖了。你看了以后会觉得黄兴很伟大,孙中山也伟大。

但是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孙中山是内田良平的朋友,黄兴也是内田良平的朋友,宋教仁也是内田良平的朋友,他们三个人在彼此认识以前,都拿了内田良平的钱,分别在两湖和广东已经搞过N多次起义了,但都失败了。失败以后,他们在大清混不下去,都跑到日本来。内田和黑龙会的人合计了一下,觉得革命势力还是团结了才好,于是就做了很多牵线的工作,说服他们最好团结起来。在牵线的初期,他们谁也瞧不起谁,广东人尤其是瞧不起两湖地区的人,他们只认他们的广东老乡,但是最后之所以能够达成协议,关键问题在于,钱是日本人出的。如果日本人不出钱的话,兴中会和华兴会双方都要面临着马上混不下去的狼狈处境。所以到最后还是日本人说话算话,孙中山和黄兴热情拥抱以后,决定大家团结起来。日本人根据他们封建主义的理解,就是说,孙中山再怎么说也是长辈,既然是长辈,大家就认这个长辈当名义上的头领了。但是你这个名义上的头领,照封建主义的习惯来说,并不是说你什么事情说了都算的,做事情还是由底下的封臣去做。这是日本人对他们团体的领导。不过,这一点,同盟会成立以后从来就没有做到。

接下来就是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的故事,我们都清楚,革命爆发的当时,孙中山还在美国。他是怎么样得到消息的呢?后来有很多说孙中山坏话的人,说孙中山在洗盘子,什么什么的,后来是在报纸上看到消息的。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孙中山可能是洗过盘子,也打过工干这些事情,但是他不会说是愚蠢到非要到报纸上登出消息以后才得到这些消息的。因为有人负责给他通风报信。这两个人的名字就叫做:头山满和内田良平。这两个人都是日本的重量级人物,是他们两个首先把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通知孙中山的,也是他们给孙中山买好船票,送孙中山回国的。孙中山一开始回国下船的时候,是头山满和在中国的日本人到码头去接他的,当时武昌军政府那批人和南京临时参议院那批人还根本没有把孙中山放在眼里。首先接船的人是谁呢?是黑龙会的人。黑龙会到美国去通知孙中山,再把孙中山接回中国。然后再过了几十天,孙中山才跟南京和武昌的革命党人接上头,然后接下来才当上了临时政府的大总统。。。。。。。。。。。

还有就是顾问。孙中山开出的这个南京政府的顾问,所有的顾问都是日本人,而且全是黑龙会会员,包括我们刚才提到的头山满和内田良平。这些人在南京临时政府中间的地位,跟浪人在革命党中间的地位是一模一样的。他们隐藏在幕后,替他来回奔走,像内田、头山这种人,替孙中山跑腿,替他准备二次革命,他们是孙中山真正最信任的人。外围那些人,用现在的术语来说,是孙中山的统战对象。这些日本人才是孙中山真正信任的人

这时候,辛亥革命胜利,对于日本的泛亚主义者来说,差不多就像十月革命胜利对于欧洲社会党国际一样。尽管他们的中心是在日本,但是日本这个堡垒很坚固,推翻日本政府是不容易的。虽然他们把首相也都刺杀过了,大臣也刺杀过了,炸弹也扔过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已经干完了,但是日本政府还是很稳固,没有要马上倒台的样子。但是大清,像沙皇一样是很脆弱的,它的政府一下子倒台了。我们虽然在日本本国没有成功,但是我们的革命兄弟已经在南京成功了,无论如何这是革命势力的一个重大成就。现在是大肆活动的时候了,现在就是争取革命下一步成功的时候了。

辛亥年的外交活动,实际上就包含了两层。一层是日本的现实主义者和既得利益者跟英国配合,尽可能的维持东亚的现成秩序。因为对于英国人来说,东亚主要是有两个用处。第一个用处是国际贸易。英国是国际自由贸易的主要受益者,也是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主要维持者。它不希望爆发规模太大、太长期的战乱,战乱损害贸易,不符合英国的利益。英国希望远东的形势尽快平息下来,由大清当权还是由袁世凯当权还是由其他什么人当权,英国人并不在乎。但是有一个条件,这个当权者必须是能够维持条约体系,维持国际贸易,维护英国利益的,满足这些条件就行了。但是孙中山是不符合这个条件的。有一点很简单,就是他一个钱也没有。他没有办法实现维护国际贸易的这个任务。袁世凯开始也不是一定能维持得住的,北京的公使团在革命初期观望了很久,看看到底是谁能够支持,谁不能够支持。各省的将领各自表态通电发了很久,最后在英国公使朱尔典(原名John Newell Jordan,1852-1925,英国驻华公使,与袁世凯是多年故交)和袁世凯进行秘密谈判以后,最后袁世凯放出风声,谈判已经有了结果以后,然后各省将领的态度马上就改变了。段祺瑞那些人在袁世凯和朱尔典的联合公报发表以前,还在通电说,他们要誓死效忠大清;通电发表以后,他们就立刻表态,要拥护袁世凯建立共和政体了。南方的革命政府原先是给你许诺,只要袁世凯愿意倒戈,愿意像对付黎元洪一样拥戴他,但是袁世凯不为所动,直到他跟英国人谈出了结果以后,他才正式表示,愿意接受南方提供的总统职位。在这个过程中间,等于说英国人和国际体系起了一个关键性的作用。

而日本呢,日本官方的外交家,他们是坚持要追随英国的。因为日本在以前十年,因为追随英国已经得到很大好处,日本从小国变成了大国,变成了东亚的领袖国家,他们认为以后仍然要继续追随英国,帮助英国维持远东秩序,以前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跟着英国人走是有糖吃的。但是革命党人不是这种看法,他们认为大清帝国就不应该存在。第一,日本在满洲出了这么多血,大清倒台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满洲割过来归日本;第二,孙中山已经答应了,孙中山在南京缺钱的时候,已经跟日本人签了合约,把满洲卖给日本,让日本人再替他筹款,这个是天作之合;第三,就是满清皇室的内部的宗社党也不高兴接受共和政体,他们希望带着皇帝回老家去,回到东北去,恢复大清在多尔衮入关以前的格局。你们汉族人不要我们了,行,我们回老家行不行,你们大明朝请我们进关以前我们就在关外,关外又不是大明的地方,我们回去还不行吗,你们不要我们,我们回家去行不行。这是他们的逻辑。同时东北的将领,像张作霖这些人,在镇压了本地的革命党以后,组织了东三省保安会,他们也表示,他们不肯接受南方人的统治,希望皇帝能够回到热河或者沈阳。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日本政府的态度不够坚定,但大清这方面,无论是皇室也好还是南方势力和北方势力的力量,都会很高兴让大清沿着长城一分为二,南方革命党建立中华民国,而北方复辟大清帝国。这个大清帝国肯定要接受日本的保护的。日本人当时如果态度稍微冒进一下,东北在这个历史关口就会落进日本人手里面了。当时黑龙会是上蹿下跳,内田良平、头山满这些人是上蹿下跳,极端热闹的。像孙中山的部下,戴季陶这种人,是跟着他们到处在东北和其他地方乱跑的。你得注意革命党在东北本来没有什么太多势力,孙中山的嫡系是广东人,后来共进会那一批人是长江流域的人。他为什么要去东北?主要是因为日本在东北有势力,他们是替日本人跑腿的,想把东北分裂出来

但是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中日双方的革命志士在中国方面暂时成功,但是在日本方面失败了。日本政府最后坚定决定追随英国。他们一旦跟袁世凯达成了协议,南方的革命党就没戏了。孙中山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他没有钱。自从惠州起义以来,他有的钱还是日本黑龙会那些人给他筹的那些钱。按照孙中山自己的标准来说,这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孙中山想捞到五十万元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日本那些人,按照日本的标准来看,他们也是在野党,也是穷鬼,政府才有大钱,资本家才有大钱,他们这些革命志士,按日本的标准来看是穷鬼。但是穷鬼也有比穷鬼更穷的,在中国革命党人来看的话,黑龙会就是很有钱的了,同盟会如果不是黑龙会动不动五十万五十万的给钱,它简直当场就要饿死了,就不要说是买武器来革命了。他们就是靠黑龙会分出来的那点零钱给自己续命的。但是日本人一旦跟列强达成协定,尤其是成立了以威尔逊总统所鼓吹的六国银行家组成的银行团以后,那就没有办法了。因为政府出面一带的话,日本的大银行家都决定要出这笔钱加入银行团。这个银行团不是简单的事情,就因为这是日本的政治人物和资本家都决定用日本的外交资源和财政资源来支持袁世凯的政府。这个决定一出,孙中山就没戏了。

二次革命等于说是孙中山在绝望中的一个挣扎。可以说是,在它开始之前就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列强和国际资本主义都已经下定决心支援袁世凯了,他唯一的支持者还是内田良平这些老朋友。这些老朋友想尽办法在日本,通过日本理想主义的募捐活动,苦哈哈的给他送去了几万块钱。没有这几万块钱的话,他没有办法买到第三师,连津浦铁路这场仗他都没法打的。但是这一仗很快就失败了。二次革命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的失败,它同时也意味著是内田良平和日本泛亚主义者的重大失败。这次失败不仅花光了他们的钱,而且也使他们在日本政府和舆论内部都变得很不得人心,变成了所谓的麻烦制造分子和捣乱分子,日本政府对他们实行严格监视和严格控制的政策,以至于 1913 年、1914 年以后的十年,泛亚主义者在日本的政治活动中间,进入了最低潮。

后来国民党的抬头则是依靠它改换投机门庭的结果。孙中山开始跟苏联接洽,希望苏联给他日本所不能给的东西。我们得公平地说,孙中山开始是脚踏两只船的,他在日本碰了很多次壁以后,开始跟苏联谈判。但在谈判的初期,他是脚踏两只船的:一方面他跟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依靠苏联的支持,打回广州,建立广州革命政权;另一方面,他派李烈钧这些人到日本继续接洽。在他北上,一生中最后一次活动,到北京来参加西山会议这最后一次活动的途中,他从上海调头东渡到长崎,在日本发表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重要演说,这就是他著名的神户泛亚主义演说。在这一次演说中间,他最后一次向他在日本的朋友谆谆教导,无论西方多么强大,他们归根结底讲的是强权即公理,王道政治是只有亚洲人才懂的,他最后一次希望日本朋友们支持他,不要忘记泛亚主义的理想。

但是这个演说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不是说他的演讲搞得不好,而是因为他在日本的朋友,这时候都处在在野的状态下,没有办法帮助他。而他自己当时已经患了肝癌,所以说,他知道他自己的寿命不久了,他已经等不到他的日本朋友重新掌权的那一天了。在他能够利用的最后这几年或者几个月的时间内,因为他不知道他还能活多久,但是可以肯定他活不了三年了,也许他三个月就死,也许他三年就死,但他能够利用的也就是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在这个短时间内,能够援助他的只有苏联人。所以尽管李烈钧、张继、胡汉民这些老党员都反对他联俄,他还是在一生中的最后关头做出了联俄的决定。

联俄导致了国民党内部权力结构的迅速改变。老一派的党员李烈钧、张继、邹鲁这些人,随著西山会议派,随著廖仲恺案件后面的清洗,退出了国民党的决策层。蒋介石和汪精卫这一批新派,也就是左派人士,赶走了胡汉民和许崇智,控制了广州革命政权。他们依靠苏联的援助,赶走了吴佩孚,通过北伐,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和后来的国民党政权。。。。。。。。。。。。。。。。。。。。

有机会还有一些专门说说日本在19世纪的泛亚主义,与泛亚主义者最早期的三个组织:兴亚社、振亚社和玄洋社。它参与的人中间,有很多都是大清方面的要员,朝廷的官员和民间的知识份子都有。大清派驻日本的最早两位公使,包括何如璋,包括后来写《日本国志》的黄遵宪都参加过他们的组织。再往后,康有为和梁启超是它们的成员,孙中山和宋教仁也是它们的成员。它们出版的杂志,官方语言是汉语。当时日本的上层人物和知识份子会汉语是一个普遍现象。再加上泛亚主义的正统意识形态就是,振兴大东亚。。。。。。。。。。。

通宝推:潜望镜,Swell,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