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小时候的居住条件 -- Swell

共:💬27 🌺287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 我家从80年代开始的改善

我家在我奶奶家简易的“一户建”住到我大概3岁左右。这时候叔叔也要开始结婚了。左右为难之际, 姥姥姥爷伸出援手,舅舅们都上学去了,两个屋子大多数时候空出一间。加上我爸爸常年出差,妈妈工作也忙,正好姥姥方便照顾我。我就住进了铁路的仿日建筑。 那个大院,其实和今年播出的一个铁路有关的电视剧,复原的很好。几个楼差不多围成了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人养鸡。这些鸡平时很温顺,就是看到小孩之后战斗值爆表。说实话,那些颜色鲜艳,叫声又响亮,爪子嘴都很尖的猛禽真是我的童年噩梦,我感觉我怕鸡比怕狗都厉害。 但好处也是很多的,真的有乘务员出车回来会给小孩发糖,还有人带回一些很新鲜的画片之类的东西。就连那些亮闪闪的制服都很让人向往。

大概到了5,6岁左右,姥爷恢复工作有一段了,开始高升了。于是我姥姥家开始搬出去了,到了第一个大概是现代化一点的住宅楼了。这个是一个钢筋水泥的楼房。我家分到的是一个一字型的2室房子。就是一进去就是厨房厕所,左右各是一间卧室。现代化是因为这是一个有上下水,室内厕所,室内水暖气的房子。说实话,我觉得我人生中居住质的改善就是那时了。之后都是提高了。因为第一是晚上敢起来起夜了,再一个晚上睡觉可以穿的正常一点了,大概就是穿着秋衣秋裤就行了,不用再穿毛衣了。当时的室内厕所绝对是一个新鲜东西。我记得好多年亲戚,老邻居来我家,先参观厕所。 当时我们5个人住这个两室。 舅舅放假回家,7个人。后来舅妈有时候也来,8个。 当时也简单,男的一屋子,女的一屋子。

当时奶奶家的老房子也有改善。 通了自来水,通了电。文革一过,家里有点钱了,把过去自建房拆了用砖瓦重新修了一下,起码不漏雨了。 又弄了一个电鼓风, 这样烧火一下子轻松多了,小时候用手拉鼓风机真的是很考验体力。粮食够吃了,小院子主要种菜,种水果。 真的很好吃。家里有一颗樱桃树。接的樱桃很小,也没那么甜,但是果味十足。以至于多年之后开始流行美国大樱桃,我一吃,就这,除了大也没什么优点嘛。 家里有一颗山楂树,平平无奇,就是到秋天结满了山楂。低的,矮的,够得着的大家早就摘光了(当时小孩随便去别人家去摘,都是邻居没人管的)。但是高的够不着的,淘气的小孩就偷偷上房去摘,我奶奶倒不是心疼山楂,是心疼房上的瓦。就跑出来赶。

到了我上小学的时候,姥爷家又改善了。铁路又盖楼了,领导又分到了一处三室的房子,面积大概是70多平。而且我家这回算是住进铁路区了。房子其实还是那样。而且由于当时属于大干快干,说实话房子的质量甚至相对有所下降过去的木窗木门,变成了铁窗,板门(两块胶合板中间加点木头)。而且院子也没有了, 直接就是临街的房子了。晚上调度的大嗓门我在家都能听到。我姥姥说当年都是北京的车到站了,她才能睡着觉。。当然,舅舅们都在外地,所以家里还是我们5个人。我也有了人生中自己一个房间。 所以我在小学同学中人缘一直很好。大家来我家玩可以关上门自己玩,到别人家还的盼着他们的父母别回来。

铁路区的福利是真的好,各种方便的副食店,电影院,体育场,让我也有了真正城里人的感觉。 我觉得最吸引人的还是澡堂。在大冬天,滴水成冰,每个人都捂成一个球的时候,来到一个温暖如夏,还有一大池子热水的地方洗澡。真的是我人生中第一个水上娱乐中心。大家其实都不是洗澡,都是享受温暖的气候。 姥爷很爱干净,总是领着我在最早,刚开门的时候第一波进去,诺大的水池里就几个人。后来我看“罗马”的时候特别有感觉,总想起小时候那种顶级的享受。因为人们都喜欢呆在里面不出来。澡堂不得不制定规则:每人在里面不得超过多长时间。于是总是洗着洗着,服务员进来:XXX号到时间啦,再不出来撬柜子啦。

但是就是那个时候起,治安开始慢慢不好了。过去大家家里都没什么锁。一般就一把锁,往往还不锁。平台也不封。 但是开始有丢东西,丢自行车,棚子被撬的,甚至入室行窃的。大家开始人心惶惶,各种锁,防盗门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了。

终于到了80年代末,爷爷去世快十年了。单位落实政策,给奶奶家分了楼房。 但是给你就是照顾了,也别挑了。一楼,靠边。东北房子大家不喜欢靠边的,因为冷。这个房子应该是一个T形状。进去一个走廊,然后是厨房厕所,走到头两个卧室。 面积不大,40多吧。 那时家里孩子都出去了,就奶奶领着一个叔叔在住。 但是这个都没人要的房子后来还让叔叔发了点小财。当时不是改革春风吹满地嘛。大家开始想着做生意。他的房子靠边,靠路,一楼,正是一个门市的好地点。当时管的松,把前边的一个窗户改成了门,变成了一个门市房。靠着租金还发了点小财。

后来到了九十年代,终于我爸爸单位分房了。 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他也算是单位小领导了。单位分了一个老房子,70平米,三室没有厅。 房子方方正正,分为四个部分,3个屋子加厨房厕所各占一个角落。中间一个一平米见方的,用来穿鞋出门,和从一个屋子走到另一个屋子。 这应该是我家这么多年第一个自己的房子。如果评价全家最兴奋的时刻,这个应该是排名第一,估计我考上大学排第二。当时的设计就是厨房厕所尽可能的小。厕所就是一个人进去能关上门,多余的地方没有。厨房被放在平台上。冬天太冷的时候我们需要给煤气罐下面放一盆热水,否则煤气量不够。厨房放了冰箱,洗衣机之后放下桌子就没地方走人了。所以我们要安排好,饭做好了摆上桌子,人就只能挤着洗衣机,冰箱坐着。 来客人了我们就把桌子搬到卧室吃饭。 我家把平台封上了。封上有封上的好处,多了很多地方。但也有坏处。冬天的昼夜温差会导致平台上积了大量的霜。霜多了其实就是冰。你要不管它白天还会化,就把我家的粮食之类的都泡水了。于是我的一个工作就是看霜多了就去除霜。 接一盆热水,用热水浇上去。它稍微一化,用个工具一凿,一大块冰就下来了。

虽然小,但大概那就是我心中含家量最高的地方了。住了十几年,直到10年左右才搬走。 父亲的单位也经历了改革之初的富裕,以至于家属楼的暖气烧的冬天零上20多度,和大下岗的落寞,三九天没暖气了。 大家的传统技能,贴窗户,贴塑料布又都用上了。我也是在那里,学会了换电表保险丝, 通下水道,帮邻居修自行车, 参与救火等成年人技能。 煽情一点,大概就是从孩子变成一个少年吧。

通宝推:西电鲁丁,北纬42度,不远攸高,石狼,rentg,假日归客,桥上,蛋卷俱乐部,方恨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