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上海这个厅官,也太狠了点 -- 漂浮游

共:💬1192 🌺6441 🌵18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又打着大明白的旗号来忽悠,但你一个字也没说清任何事

河里对医药圈了解太少

郑的问题,如果仅仅是贪腐问题,何至于整个中国医药界到今天仍旧如此被动,中国医药在创新药领域是比芯片受美国控制更深的领域,一旦美国通过《生物安全法》,对整个中国创新药领域可能都是灭顶之灾(可以阻止任何医药人士赴美参加学术活动)

仅这一段里就多处概念混乱。医药圈、医药界到底指什么?众所周知中国早已医药分离几十年了,医疗归卫生健康委管理,药品安全归药监局管理、药品行业发展归工信部、药品定价归市场总局跟发改委、医保归医保局,你所谓的了解医药圈是了解哪个圈子?是医疗还是药品,是药品的研发、生产、经销还是药品定价、保险?全中国也没人敢说这些都了解吧。你不过就是认识个药厂的朋友,就号称了解医药圈?

郑的问题,如果仅仅是贪腐问题,何至于整个中国医药界到今天仍旧如此被动-----------------这种脑补就别出来现眼了。且不说郑就是贪腐,哪怕还有其他问题,他也退休死了近20年了,一个药监局长能有何能耐死后仍影响“整个中国医药界到今天仍旧如此被动”?你除了用这种危言耸听来为郑叫屈,这么多文字也看不出你说出一句真凭实据来。

一旦美国通过《生物安全法》,对整个中国创新药领域可能都是灭顶之灾-------------药品分化学药、生物制品、中药、天然药物,美国的一个《生物安全法》顶多影响生物制品,如何会影“整个中国创新药领域可能都是灭顶之灾”?这种危言耸听除了替美国人吓唬人,有任何其他价值吗?中美脱钩的大背景下,无论美国是否通过《生物安全法》,都会打压中国生物制品研发生产,这个早就是明牌,也早有准备,疫情期间美国领着一堆西方国家围攻中国,国内同时研发生产多种疫苗,就是这种打压的极端现象。未来美国如何打压,也不过就是疫情那时候的再现,当时的中国都不怕,你觉得以后会怕吗?

剩下的4点,看不出一点了解医药圈的感觉,除了你这个自诩的大明白,随便一个人都能编出比你这4点更靠谱的东西。

1.“医生的晋升、地位、资源配比等极度依赖国外期刊发文或国外留学经历。”----------这种废话跟郑晓庾有什么关系?

2.

郑提升了药价,确实开启了利于贪腐的“潘多拉之门”,但当年郑是可以关闭这个门的,打掉了郑,也就丧失了关门的机会

这什么狗屁逻辑?郑提升了药价开启了贪腐的门,他死了反而丧失了关门的机会。为贪污犯叫屈洗地能洗到你这样奇葩的程度,也是罕见了。

3、郑倒卖批文的做法,主要目的是建立GMP体系,其成效有目共睹,印度从此丧失了世界第一大基础药、原料药供应国地位。同时国内医保目录里的基础用药保证了老百姓用药(价格低廉,质量极速提升)。进口药的地位也开始被国产药层层进逼(郑以前,进口药因此超卓的疗效、质量,地位极其尊崇,部分老百姓甚至倾家荡产也要用进口药)。但是这一切随着郑的倒台而部分逆转,进口药重新站稳脚跟,并开始变相大规模贿赂医学界(邀请医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供高额出场费),但是基础药市场,国药站稳了脚跟,国外再也无法涉足。

这种颠倒黑白,连基本的逻辑都不讲了。郑倒卖批文的做法,主要目的是建立GMP体系?不倒卖批文就建立不了GMP体系也就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你这荒唐逻辑郑晓庾承认吗?

关于当年的药品乱象,现在依然能找到无数的文章在描述

彼时,仿制药审批极其宽松,说明书等内容要求也都是按照原研照搬。按照系统内人士的话说,国外批了什么,我们就批。当时,药品审批的人员技术水平十分欠缺,对看起来没什么风险的进口药几乎是不眨眼就批了。

按照初衷,药监局独立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审批,但当时从卫生剥离药监系统另一个目的是鼓励产业发展,解决市场用药不足的问题。于是,药品审评部门“快”字当头,在几年的时间里,批出了十万余个批号。现在看来是不折不扣的“大|跃|进”一位审评员回忆,不追求疗效、只管安全性曾是全行业“潜规则”甚至整个社会都在容忍这种现象。一次在审评某儿童药的专家会上,一位大牌专家促,“这有什么不能批的?用过那么多,从来没出过事。"审批乱象下造成的现实是:以批代管,只批不管,该批不批,该管不管,批管脱节;一些没有审批但亟须纳入管理的无人过问,因为“谁审批谁监管”,不管有了充足理由;一些审批了的也无人过问,因为已经以审批实施了监管.…

而医保目录里药品保障百姓基础用药,众所周知是医保局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的成果,你却把这贴金到郑的脸上,是他不要脸还是你不要脸呢?

4、可以想见,郑当初的策略持续下去,中国医药的态势将远超现在的情况。虽然现在的药品一致性评价,基本在国内干翻了欧美大药企,大致就是郑路线的部分延续。郑当年有钱有团队,下一步就是逼迫药企进行研发升级,强攻国外创新药市场

这段又是闭眼瞎编的东西。郑当初的策略是什么?你到现在也说不清楚。药品一致性评价是被免职的毕井泉推出来的,跟郑有一毛钱关系吗?郑的侧重点是在大量审批药品,而不是关注其疗效。

印度之所以成为仿制药大国,一般都归于其曾经长期对外国药品专利的不支持,以及对国际「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执行力度。所谓「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简单来讲,就是当重大公共健康危机发生——比如说传染病、发病率高的重大疾病,而该国又没有能力生产「救命药」时,就可以通过一系列法律框架和谈判,强行取得专利。事实上我国也有法规支持,但从未得到运用,即使在被你吹捧的郑任上。在 2005 年禽流感肆虐的时期,中国也没有批准广州白云山对「救命药」达菲的强制许可请求,而是通过谈判,让罗氏把达菲的生产授权给了其他两家企业。

中国仿制药的参照药,很多都是国内其他厂家较早做的仿制药,而非原研药,以至于“越仿越走样”。很多人买到同样化学名称的药品,药效却大不一样。作为全球第二大的医药消费市场,中国目前约18万个药品批准文号中,化学药有12万,而其中95%以上为仿制药,如阿司匹林的批文高达688个,其中一部分可能“安全却无效”

搞医药审批大跃进,最终造成绝大部分药品是“安全却无效”的,这就是你嘴里虽死犹荣的郑局长的功劳吗?

结果郑一死,国内创新药大旗重新又回到卫生&卫健,这货一贯尸位素餐,于是中国本土创新药裹足不前,只能到处高薪挖角欧美的二流人才,给国内医学界洗二茬脑,因此整个国内医学界基本膝盖生根,唯美国马首是瞻。

这段话更是医药不分的外行脑补文。无论郑死不死,国内创新药审批注册都是在药监局,何来重新又回到卫生&卫健?一个创新药的问题,又关国内医学界何事?

你通篇不过就是无脑吹捧一个死刑犯,把他说成一死影响中国药品发展几十年。只不过你这所谓的医药圈大明白人,既不懂医又不懂药,说了一堆都是一眼假。菜不是你的错,但不停出来秀自己的菜来污染论坛,只能证明你的脑子该吃药了。

通宝推:qiuqiu,和平共处,寒冷未必在冬天,大道至简,方平,投桃报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