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塑造反天性的习惯 -- 西瓜子
人天性就是爱玩,不想做事,偷懒,躺平,得过且过,马马虎虎。
相反,要想有点成绩,就得把玩的时间省下来用在学习工作上,不能偷懒躺平,不能得过且过,反而要事事较真,硬刚到底,认真负责。我们把这个称之为有利于成功的良好习惯。
很明显,这些良好习惯都是违反人的天性的。
儒家讲究克制,讲究克己复礼,实际上就是用伦理(对或不对)来压制内心的天性,以此尽量靠近良好习惯。
如何判断对或者不对呢?董仲舒提出了“天不变道亦不变”,所以儒家的道是毋庸置疑的,就是正确的。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理”,所以记住就行,不用质疑。
但是这个很不靠谱,因为天性会时时反抗,你就得把大量精力时间放在压制天性上,所以儒家多出伪君子,或者可以说,自从儒家登上官方显学之位后,所谓大儒个个都有伪君子的嫌疑。
比如上次写过《世说新语》里的陈纪(见前文陈纪的死和陈寿的难,就是伪君子之中的典型。其人之外,多有同侪,比如与其伯仲之间的郭泰,比如更加无耻的、陈纪的老前辈关西大儒马融。这些伪君子都要等着之后慢慢去写。
所以儒家的路不可取,我曾经一开始取儒家的路,但是很快就发现这种克制功夫的反噬。
后来在复旦大学校园闲逛,买了一套二月河的《雍正王朝》。里面借老八胤祀之口,把用克制功夫的李祓和纯任自然的李卫区分的很清楚。我马上清算这一套。
在封建王朝,克制功夫可以带来儒学修养的精进,可以带来功名利禄,所以压制天性可以期待获得丰厚的回报,但是现在显然不具备这种条件,所以大约在大学二年级初,我就把有意识清理这个模式。
允䄉见李绂辞了出去,丢了手中的书站起身来,说道:“我觉得此人才学好,良心也不坏,八哥你怎么尽打官话?”……“李绂不是我这池中之物。”允禩盯视着窗外荡漾的碧波,对岸一片桃林映在水中摇动着,像是地中燃着粉红的云火。允禩眼中也是波光幽幽,良久方徐徐说道,“外形于强,中必有不足。你们留心没有?这书房中摆着这么多的珠玉古董,李卫进来看了这件看那件,啧啧称羡,却又漫不经心地放下。李绂却是目不斜视,从头到尾正襟危坐——看着是不为物欲所诱,其实用的是克制功夫。这种假道学,我收过来能派什么用场?”说罢深长叹息一声,“论起用人,毕竟我们逊了老四一筹——你看看李卫就知道了,一个地道的叫化子,硬是调教得成了伟器!…”
《雍正王朝》第十四回
当日是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的日子。当日朱相在位,他的举措,一举把全球制造业工资砸趴下了,直接令此前的全球低端制造业中心东南亚失去竞争力,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把国内卷的欲仙欲死,更是把新自由主义的大本营美国都卷到了死路上。
所以当日想都不用想,直接拿起自由主义。具体做法,就是从金庸武侠小说里学习思维方式,原因就是金庸将其思维方式、学习方法渗透到武侠小说的情节中,而金庸本人是学霸,又在事业上很成功,故而拿来当教材来学。
的确获益良多,比如张无忌学武当剑法,只学剑意,不学招数。我领悟到之后,看书就不再管文字如何,而只顾去理顺思路,于是效率精进几倍。
然而金庸并不能解决动力问题。学他的东西,只可以在思维方法和提高效率方面,有些助益。所以后来我又反思,并且开始批判。当然批判他最大的点,是其立场问题,在前文关于金庸的去世中已经写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即使是学霸金庸,也受限于其立场和屁股,选择了错误的反东大立场。他的立场令其以个人利益为一切导向,其选择最终害人害己,其不能找到出路,为了解脱自己内心,只好在晚年转向佛教麻醉自己。
所以他的东西只能借鉴一二,不能继续学下去。故而后来还是拿起少年时反复读过的教员来。
教员可以解决动力问题,也可以解决学习方法、思维方式问题,比如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然而二者之间还缺一个东西,就是探索的主动性。说白了,就是将探索和解决未知领域成为乐趣来源。
因为教员的世界观占据了主流,所以无法长期贪玩享乐,因为那意味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几个小时没有做有突破性的探索事,人就会很不舒服,这时候会主动找事情去做。
因为教员的教导被认为是至理名言,是真理,所以无法低水平做重复性劳动,因为这样做你会觉得有负罪感,是在浪费生命。
这里需要澄清一下,这里的低水平工作,和高度主动性的工作,其区别在于主动性和探索性,比如抄课文、读文献,很焦躁的完成任务那是低水平工作,一边读一边寻找突破点和线索,每次抄读都有不同的体会和提高,那就是主动性和探索性的高水平工作。比如我中学看毛选,虽然是看着好玩,那也算高水平的脑力劳动,因为看的遍数多,所以后来查文献省很多劲,这就是早年积累的成果。
做事的目的,在于寻找可能存在于一个一个细节中隐藏的突破点,这样就可以做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长此以往,打游戏,看电影啥的,真是不足以引诱。
2000年上半年,考研成绩下来后,我请班里同学看电影,反正电影票不贵,是青岛建工自己放的。片子叫做《南海十三郎》,之所以请看这个电影,是因为看名字以为是武打片,年轻人爱热闹嘛。
去的时候大家兴致勃勃,但是看完电影后我就直接哑了。后来自己脱离大队,自己走回来的。一边同学向我招手,想聊着天回去,我摆摆手,让他们先走,大家知道我坏脾气又犯了,见怪不怪,所以不再勉强,一起聊着天走了。影片让大家感慨,但是令我震撼。
其人才华横溢,但是过于任性而行,所以最后下场很惨,这也是一个警示。我虽然没有他那么才华横溢,但是任性妄为是一样的,所以立刻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避免落到南海十三郎一样的下场。
这事考虑了好久,很多年之后,才寻到出路。在此之前,已经吃了很多苦头了。看完电影后几个月,到了毕业离校的日子,关系很好的一个女同学抱着我脖子嚎啕大哭,说你这个脾气,将来到社会上怎么办啊?这同学是好朋友,不是女朋友,所以是好朋友的感情真情流露了。一边不熟的别的班同学看得神情凄然。我却没啥危机感,自顾自大言不惭地说:“这不是结束,这是开始。”然后拉着行李去火车站。
解决的方法,就是低调。然后找个靠谱的稳定点的工作苟着。庄子说,处于“材”和“不材”之间而已。
何解?人是处于社会中,从社会劳动中获取生存资源,所以人必须有用,必须“材”,必须能够完成工作。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 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 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 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 ,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 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
《庄子.山木》
但是人处于社会之中,社会是按照社会的规则来运行的。社会规则是基于绝大多数人是普通人的现实制定的,要用奖惩方法鞭策之,要用典型来树立模范,要用刑罚来警戒不良。为了这个目的,就得牺牲很多实际的东西,而做很多表面文章。
然而,你致力于追求突破和探索,根本不会去触犯社会的底线,也没必要因为奖赏而刻意追求社会制定的表面文章的上限。所以这个规则,对于你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你不会追求显达,不会随着社会指挥棒旋转,这就是“不材”。
追求突破和追求探索未知领域,沿着教员指出的道路进行研究,对人类的解放事业提前做出探索。同时,对所在的社会规则做出妥协,完成世俗社会的任务,本着本心将本职做好,这就是处于“材”和“不材”之间。
实际上,这也是偷懒了。
教员本人绝对不会选择这条路。而我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教员已经解决了民族危亡问题,我只需要托庇这个良好环境,做一点边角工作好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塑造反天性的习惯
🙂知音、同志,🤝 3 xiake 字456 2024-12-04 13:20:54
🙂明白低潮,走进低潮,适应低潮 1 nevermind 字54 2024-12-04 00:01:20
🙂有些像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里讲的意思了 7 pandaly01 字3605 2024-12-02 14:37:13
🙂极好的文,让我对一句诗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3 121gdi 字201 2024-12-02 03:47:25
🙂好文 1 开车去中亚 字27 2024-12-01 23:21:01
🙂材和不材之间,机会主义味道浓呀! 3 不远攸高 字299 2024-12-01 22:20:29
🙂秉着本心做事嘛 1 西瓜子 字69 2024-12-03 11: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