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上海这个厅官,也太狠了点 -- 漂浮游

共:💬1192 🌺6442 🌵18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谢兄赠言。

您说

大规模逃港的普通人也不过是要吃饱饭而已。

是的,我很理解“大逃港”中普通人的选择,只是我并不如某些“爱资病患者”一样认为这是一共时期社会主义中国的污点。

“大逃港”,它是一个专有名词,但逃港现象却不特有。可以说自1840年开始,主动或被动的逃港现象就是并不罕见的。刨除1970--1980年代这次不算,之前内地发生的持续性的逃港风潮源于以下几种历史情况:1.为躲避战乱兵灾,封建士绅地主举家来港避祸。这一批士绅地主携带了相当大量的金银细软,举家逃港,还裹挟了一大批的流民,可以说这为香港提供了大量的输入性人口红利和物质财富。这些人只要还在香港进行生产消费,这部分财富就等于留在了香港地区的社会内,并在多次经济循环以后沉降为香港的物质财富基础,这便是”肉烂在锅里“的生动体现。以南中国之半富集于弹丸一岛,可以产生多大的繁荣推动力呢?2.近代中国各种运动的失败人士来香港等租界避祸。这批人除了携带了财货物资以外,又给香港带来了各个层次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这就奠定了香港的多元化的小市民意识和城市文化内核。3.新中国成立之后,各种旧有既得利益集团的残余势力赴港避祸。劳动积累的财富是中性,参考《潜伏》谢若林的庸俗金条论——“两根金条放在这,你告诉我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龌龊的吗?”,一根金条再肮脏龌龊也是金条不会变成铜条白条,这就是客观现实。所以这同样又是一次颇具特殊性的外部财富注入。以香港一地,富集了内地如此之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怎么可能不繁花似锦?

但我认为这其实谈不上所谓“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这只不过是客观物质积累的发展必然而已。

基于此我对“大逃港”浪潮中普通人的选择表示理解。

借兄宝地,我想说我从未否认楼上的光量河友说的“跟着时代潮流顺势而上,获得发展,享受时代红利的”也是14亿人民中的一个部分。而对于他说的“在你眼里,只有和你境遇一样,在时代潮流中受苦受难的,才是你所谓的人民”我想说难道同样作为14亿人民中的一个部分的他们的苦难就要被忽视吗?他们并不在少数。

说我“用诡辩把自己一家人的不顺境遇当作全体人民的境遇”真是naive,正如之前一位匿名兄说的我父亲仍有自己的职级待遇,比起那些真正不顺受苦受难的人来我的家庭境遇已好太多,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心里想着自己家里三十年前的三瓜两枣和陈芝麻烂谷子”呢?

只不过,既已身处如兄所言的历史转折大变局时代,我还是想为我的信仰去做一点点事情,哪怕只是一点点。

通宝推:偶卖糕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