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凹造型 -- 自以为是

共:💬232 🌺1045 🌵25新 💬93 🌺11 🌵6 待认可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谢谢来做凹造型的示范

文中之所以涉及李讷,是因为这么一句话

这些人认为“上山下乡”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大灾难,还搬出了李讷来暗戳戳地说“毛泽东就没让自家女儿去吃苦”。

但是事实却是1970年6月间,李讷在江西井冈山中央办公厅创办的五七干校”……

我指出五七干校不同于上山下乡。如果对我的观点有不同意见,可以说五七干校与上山下乡一样,或者五七干校比上山下乡更苦,任何一条都可以,但你却强调五七干校与上山下乡不同。既然不同了,就是同意我的观点了。我说农民耕田苦,你说皇上也耕田。我说皇上耕田与农民耕田不一样,你说皇上当然跟农民不一样。这是谁在黑?我的帖子强调的是

上山下乡如果是对的,绝不会因为伟大领袖的孩子下乡了就更对一些;上山下乡如果是错的,也绝不会因为伟大领袖的孩子去了就错得少一些。

所以,对于李讷做了什么,什么待遇,我根本不关心。你也用不着做义愤填膺状。

那时候上山下乡,很多人去的是边远地区,东北、西北,西南。以那个时代的交通条件和对请假的约束,普通家庭要想去看望插队的孩子,是很困难的,也许就是不可行的。我说的是普通知青父母无法探望插队的子女,而伟大领袖却可以派人去,你不说普通百姓有多少人可以探望子女,又或者说知青生活很好,可以不必探望,却来了一句煽情的

毛主席作为人父,没有亲自去看自己的孩子,是他不想见自己孩子嘛?

有关系吗?至于你家庭的事情,说实话我没搞明白,但同样对个案没有兴趣。

至于李讷在农村的生活,我的原则是对个案不关心。但既然说到,放狗一搜,果然有些故事

说是李讷怀孕后离婚,还要真正地到农村锻炼,伟大领袖派人去。

果然,在见到李讷的时候,谢静宜一眼就看出了她的困难,便对她说:“跟主席要一点钱吧?”

李讷虽然很想拒绝和父亲开口,但面对实际情况,谢静宜的提议,又让她无法拒绝,便没有说话。

见李讷没有拒绝,谢静宜转向身边的人,问:“李讷要点钱,得跟主席提多少合适?”

谢静宜的话说完后,那个人根据李讷生活的环境和她的实际情况大体估算了一下,说:“至少要8000元。”

听了谢静宜的话,毛主席感到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让他吃惊:“给那么多啊?我那个钱是供应农民队伍的。”

然而,想到女儿的确需要这些钱,毛主席只好将这些准备供应农民队伍的钱拿了出来,先用在女儿的身上,便对谢静宜说:“那好吧,给她8000吧。”

紧接着,毛主席似乎有想起了什么,又嘱咐谢静宜说:“现在给她3000,她走的时候,你再给她5000,不要一次都给她。”

后来,想到女儿一个人在江西,生活多有不便,毛主席说:“给远志、全夫打个招呼,让讷娃回家吧。在干校三年了,也该结业了。

得知父亲让她回家的时候,李讷非常感动。但想到内心还有一些顾虑,李讷一直未能成行,一个人在江西苦苦地支撑着。

1974年,得知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不好时,李讷才终于决定回到北京,陪伴父亲。

8000元是什么,三年可以结业是什么,方先生应该了解。当然,如果那段文字是造谣,也请指出。

我在后面的一个帖子里面说

如果你真的认为上山下乡很好,就请停止煽情,明确指出上山下乡运动对人民幸福生活,对广大普通知情的长远发展,对国家经济建设,对军队强大,或者其他什么方面,起到了普遍推动促进作用。

何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