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20大,第三轮巡视】 -- 方平

共:💬1010 🌺5707 🌵291新 💬7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太个例。而且这是中央调动地方在自己家里做事,自然有积极性,而

调动他们去其他地方做事,就听宣不听调了。

东汉政府调动袁绍认真建设青幽并三州,袁绍会很认真并显得是很听话的,其实只是因为这是在给自己干,让他抽出力量去徐州救灾可能就拖沓了。打个比方。

我觉得把H以后比作东汉是有点相似的,东汉时是中央政府吸取王莽的教训或者事实上也不能再管得住地方豪强,于是和地方豪强达成了妥协和联盟。这之后一直到唐朝的黄巢之前,中国都是这种豪强门阀社会了。

吕思勉的《隋唐五代史》里面这两段文字很好:

第一章 总论

论史者率以汉、唐并称,其实非也,隋、唐、五代,与后汉至南北朝极相似,其于先汉,则了无似处,何以言之?

(西汉不是后世能碰瓷的。)

先汉虽威加四夷,然夷狄之入居中国者绝鲜,后汉则南单于、乌丸、鲜卑、氏、羌,纷纷入居塞内或附塞之地,卒成五胡乱华之祸。而唐代亦然,沙陀入据中原,犹晋世之胡、羯也。蕃、浑、党项,纷纭西北,卒自立为西夏,犹晋世之氏、羌也。而契丹雄据东北,与北宋相终始,亦与晋、南北朝之拓跋魏极相似。一矣。

汉(指东汉)有黄巾之起,而州郡据地自专,终裂而为三国;唐有黄巢之起,而长安之号令,不出国门(唐中央相对地方无力,和东汉同),终裂而为五代十国。二矣。

不特此也,汉世儒者,言井田,言限民名田,法家则欲行均输,管盐铁,初犹相争,《盐铁论》贤良文学与御史大夫之争是也。至新莽遂合为一,田为王田,兼行五均、六是也。功虽不成,其欲一匡天下,措斯民于衽席之安,其意则皎然也。

(东汉之前,儒者还在讲井田制,讲限制兼并,还在讲国家调控。)

而自魏、晋以来,人竞趋于释、老,绝不求矫正社会,而惟务抑厌其本性,以求与之相安。(魏晋以来,人心衰微,对于社会改良或者改造全然没了心气,就练练“FL功”混日子罢了)本性终不可诬也,则并斯世而厌弃之,而求归于寂灭,为释、老者虽力自辩白,然以常识论之,岂不昭昭如此耶?常人论事,固无深远之识,亦鲜偏蔽而去实际太远之病,顺世外道之所由立也。夫举一世而欲归诸寂灭,是教社会以自杀也。教社会以自杀,终非社会所能听从,故至唐而辟佛之论渐盛(韩愈的排佛运动算是一次唐朝版文化革命),至宋而攘斥佛、老之理学兴焉。然宋儒之所主张者,则以古代社会之组织为天经地义,而强人以顺从古代之伦纪而已;人心之不能无慊于古道,犹其不能无慊于今日之社会也。而宋儒于此,亦惟使人强抑其所欲求,以期削足而适履,此与言佛、老者不求改革社会,而惟务抑厌人之本性者,又何以异?此又其若相反而实相类者也。世运岂真循环耶?非也。世无不变之事,亦无骤变之物,因缘相类者,其所成就,亦不得不相类,理也。然则自后汉至于南北朝,与夫隋、唐、五代之世,其因缘之相类者,又何在也?

(后汉一直到隋唐五代,是相似的,没有了西汉的精神了。)

人性莫非社会所陶甄,今世社会学家言:人类已往之社会,大变有四:日原始共产社会,日奴隶社会,日封建社会,日资本主义社会。

......

孔子所谓大同,即古共产之世也,其和亲康乐无论矣。

封建之世,黩武之族,虽坐役殖产之民以自活,然其所诛求者,亦税赋力役而已,于所征服之族社会固有之组织,未尝加以破坏也。以力胁夺,所得究属有限,而历时稍久,且将受所征服之族之感化而渐进于文明,故封建之世,社会之规制,尚未至于大坏,犹之人体,虽有寄生之虫,犹未至于甚病,故孔子称为小康也

至资本主义既昌,则昔时之分职,悉成为获利之彰,尽堕坏于无形之中,社会遂变而为无组织,而民之生其间者苦矣东周以降,仁人志士,日怵目刿心,而思有以移易天下,盖由于此(吕思勉认为东周以降就都是资本主义了,这个和其他人倒不一样。)然斯时之社会,其体段则既大矣,其情状则既隐曲而难明矣,而生其间者,利害又相龃龉而不可合,凡所措置,所收之效,悉出于预期之外,而事变之来,又多不可捉摸,则安得不视社会为无可控制,不能以人力改造,其惟务抑压一己,以求与之相安,亦固其所

故新室与东汉之间,实为古今一大界。魏、晋以后之释、老,宋、明两代之理学,实改造社会之义既湮人类再求所以自处,而再败绩焉者也。此又其所以若相反而实相类也。读隋、唐、五代之史者,其义当于此求之。

————————————

点看全图

蓝线在97年到2000年有想上升,但没成,2000年后就继续一路下滑,到2010年后到达新平台期,大势已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