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魔改”《白蛇传》 -- 给我打钱87405

  • 共: 💬 269 🌺 743 🌵 10
再谈科层制

我前面说,科层制是珍珠,等级制是鱼目,想来大家都听得熟了,可是,你知道为什么要取名为科层制吗?今天我换个角度来谈这个问题。

点看全图

看完上图是不是明白了?科是横向分工的产物,我们这个处下面有三个科,一个科是什么什么,一个科是什么什么,还有一个科是什么什么。层是纵向分工的产物,我给你介绍一下我这个单位的情况,厂长是总负责人,厂长下面设了三个副厂长,这三个副厂长相当于厂长的秘书,受厂长直接领导的是各部门经理。我们来对比一下。还是先说科:我们这个处下面没有设科室,所有的活都是我们自己干。再说层:我们这个厂子啊是厂长管副厂长,副厂长管部门经理。你看,是不是不一样了。

现在,你有没有意识到等级制这种说法其实是不科学的?那么真正科学的说法应该是什么呢?圈层制(圈层化),圈对科,层对层。等级制只说了一半,只说了纵向,没有说横向,但这个词已经深入人心了,我也只好用这个词,使用的方法就是总要来一段名词解释,等级制实际上是圈层制(圈层化)。

下面我就具体说的一下圈层制、圈层化的危害,并且今天是侧重于谈横向,圈子化。

先说现象。这几年我们的电影总票房坐了一趟过山车,之前是600亿,后来跌到了420亿,今年才过了2个半月,从春节票房的情况来看,预计全年总票房会有一个上涨(较之于420亿)。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观众不满意。

这是怎么造成的呢?

大家应该听说过一个词,小众市场,对吧?大家应该还听说过一个词,宠粉,对吧?这都是圈子化的产物。什么叫小众市场呢?就电影而言,主要指的是以大众不太熟悉的行业、职业为题材进行创作,比如医生,比如飞机驾驶员。之前赵某主演过一名医生,电影叫《三人行》。这部电影我之所以记得住,是因为里面有一个人受伤后天天坐轮椅,后来康复了可自己不相信死活不愿意自己下地走路。我总拿这个情节来说邯郸学步。再后来有一部电影叫什么什么机长,我没看过,这些都是小众(题材)电影。从表面上看,小众电影的出现是为了创新,给观众换个口,但实际上远没有这么简单。我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呢?理由如下:科层制中的分科是横向分工,圈层制(圈层化)中的搞小圈子是唯我独尊。什么叫宠粉呢?宠粉有两个内涵,这两个内涵是一体的,宠我家的粉,踩别人家的粉,一拉一踩。

不管是圈层制(圈层化)中的横向小圈子,还是纵向等级化,都是一个目的,我要踩在所有人的头上。你看,一神制这个词才点中了要穴,对吗?即是说,一神制就是圈层制(圈层化),包含了横向的搞小圈子和纵向的等级排序。那为什么我会有两个词,一个叫圈层制,一个叫圈层化呢?圈层制就是已经定型了,美西方包括日韩,他们已经定型了。圈层化是专门针对我们国家的情况而言的,圈层化指的是正在往圈层制那个方向发展,ing。

我前面说过,怎么区分科层制和圈层制,都还有印象吗?

科层制是对事不对人,我说的【位置】其实说的就是对事,你是因为分工的需要才会建立科层制的嘛,科层制建立起来之后一定有很多【位置】嘛。

圈层制是对人不对事,因为他要的就是唯我独尊,他不是为了分工。

然而但是,在现实中可没有这么简单,你不要以为泾渭分明,珍珠是珍珠,鱼目是鱼目,一目了然。事情恰好相反,水平不够的话你很难把这两者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呢?鱼目他要混进珍珠里去,他会干什么?他一定会骗瞎话。怎么骗瞎话呢?两套,一套是污蔑珍珠,一套是美化自己,不信你来看:

点看全图

有人指着这张图说,这不是妥妥的金字塔吗?而金字塔的内涵已经深入人心了,就是等级制,就是人踩人,对不对?这就是在污蔑珍珠。与此同时,他们是如何美化自己的呢?他们会说自己是在捍卫真理,他们绝不会承认自己的真实动机是踩在别人头上。即是说,他只说事,不提人。我前面说科层制是对事不对人,你看,他们很清楚如何衣冠禽兽。那么在早前的时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古代,近现代以前,西方人是怎么说的呢?他们说自己是上帝的使者。“我是上帝的使者”跟“我在捍卫真理”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是两个不同时代的版本罢了。

鱼目一共就两大招,一是污蔑珍珠,一是美化自己。我前面谈过给别人扣大帽子,其实就是既在污蔑对方又在美化自己。因此,衣冠禽兽、沐猴而冠这些词是不够充分的,因为缺一个重要内涵:窃(权)。即是说,科层制原本是自然而然的产物,你一群人要去干一件事,就必然会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工,科与层其实对的就是(纵向)柱与(横向)梁。有的人,他来偷梁换柱,打着干事的旗号窃取权力(本质就是利益)。为什么要衣冠禽兽、沐猴而冠呢?就是为了偷梁换柱。为什么要偷梁换柱呢?就是想窃取利益啊。

正因为太多的人搞不清这个问题,所以才会出现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之现象。这样,我们就把前一种衣冠禽兽、偷梁换柱、窃国大盗说成坏,把后一种不明就里瞎模仿胡照搬说成蠢。然后呢?然后就是窃国者侯,然后就是窃钩者诛啊,一些蠢人全成了坏人的白手套、替死鬼啊。

讲完了“理论”之后,我们再回头来看电影市场。

为什么我们的总票房坐了一趟过山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观众非常不满意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打着开发小众市场招牌而实际上却是在搞小圈子的电影伤害了许多观众。这一类电影的排异性特别强,比如女性题材电影。在许多女性题材电影中,里面所有的男人都被描述成渣男。有时候,为了掩 人耳目,还会把其它女性角色也描述成渣女。这其中的代表作,就是去年春节档的那部某女减肥成功的电影,具体名字我就不提了。有相当一部分观众直接看吐了,太糟践人了。

请看清楚上面这段话里的关键词:排异性特别强。你搞唯我独尊,你当然就是吹捧自己、贬低别人啦。你搞唯我独尊,那么在你的看法当中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我+非我】,除【我】之外的所有【非我】都得被【我】踩在脚底下。

除了这部代表作之外,还有很多这样的电影,有各式各样的手段。比如,有意的把他们想贬低的对象之角色,选长相普通甚至说得上丑的演员来扮演,又有意的把他们想吹捧的对象之角色,挑俊男美女来扮演。再比如,在台词设计上,有意的把不堪入耳的台词“送”给他们想贬低的对象之角色,有意的把听着舒服的台词加给他们想吹捧的对象之角色。如果你仔细 看过,你就会发现《新三国》电视剧就是这么个手法。就拿其中的张飞来说,一是造型特别丑陋,二是台词污浊不堪,三是行为特别滑稽。他们这么做,并不是在贬低张飞这个角色,而是像我之前提到的那样,有意的把匈奴人——即收入较低人群、生活在文化较落后地区的人群——给描述成嗜血狂魔。你来看:新老三国对比

丑化低收入人群、生活在文化较落后地区的人群这是其中一种,还有一种就是丑化当家人,把当家人描述成野心家

这里顺带说一句,演员接了这种戏之后,他自己是没有办法的,他不可能通过自己的表演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简单的说,在导演、编剧、服装、摄影、音乐的共谋下,你接的这个角色就是渣男渣女,你再怎么发挥出你的演技,你也不可能改变这个角色的定位 。因此,有一部分演员很是苦不堪言,比如在《新三国》中扮演刘备的演员,扮演诸葛亮的演员,扮演曹操的演员,他们是为了糊口,然而糊口的代价就是相当一部分观众当中口碑极速下滑,以后这些演员的戏别人就不看了。

我说到这,恐怕有些朋友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在“下大棋”。这是第一步,把真正有表演功底的老演员给毁掉;第二步,捧红无脑的新演员,某些人就可以更加肆无忌怛了的操纵这些无脑的新演员了。大家不知道的是,老演员是抗争过的,他们看到剧本之后他们就会说“这个剧本不对啊”,他们看过样片之后他们就会说“怎么能这么拍呢?镜头怎么能这么给呢?”某些人不喜欢这些老演员。更令人发指的是,后来推出了一系列电视节目,大致内容就是老演员来当新演员的老师或者是当评委。那么在这种电视 节目中,故意的让老演员来批评新演员,用这样的手法来引发争议,叫一部分观众对老演员心生厌恶。

我天天给大家讲偷梁换柱,然而大家只有一个概念,我今天讲的是【某些人他们究竟是怎么具体的操作的】。

那么可能有人读到此处,就会说拍《新三国》的导演太坏了。嗯,你有这样的想法很自然,但这种自然是原始的。某些导演他们已经心甘情愿的拜倒在资本家脚下了,他们甘愿成为资本家的走狗打手,这才是你需要明白的。

这里面有非常微妙的区别,而这种区别却有本质 的不同。一种情况是为了谋生。有人可能会说,“有的人他挣得不少了啊,他可以不干这个活啊”,可是,你想过没有,他不干这个活他干什么去呢?他的职业就是演电影、拍电影,这是他的事业啊。即是说,不完全是为了钱,还包含了他的事业心。一个人如果被剥夺了劳动的权力,那是极其痛苦的事。还有一种情况是自己甘愿为奴。显而易见,这两者又再一次的鱼目混珠了,对吗?所以说,如果你不了解内情,你最好不要对某个人指指点点。你看,我前面都没有指名道姓,就是这个原因。若简单的打比方来说,那么前一种情况就是王耀武,后一种情况则是陈诚。作为一名局外人,不到最后水落石出,你是分不清谁是谁的。

刚刚说的是有一些观众极不满意,还有一些观众恰好相反,他们是不停的叫好。为什么会这样?有人“宠爱”他们啊。这样一来,就再一次爆发了口水战,“受宠”的粉丝们就会狂喷另一些不喜的观众,而不喜的观众又分两大类,一类就是“不开窍”的“老古董”,其实是较为正常的观众,还有一类是跟他们一样的粉丝,只不过是属于另一个圈子的。我们所见的、所听的,什么自己掏腰包刷票房、刷评分,全是这个。局面更加混乱,板砖满天飞:一神教下不同教派的教徒们发生内讧,一神教的教徒们又跟较为正常的人发生激战。

事情走到今天一步,能清醒的认识到这是邪教入侵的人,屈指可数,我刚刚【只是】以电影市场为例。即是说,即便是电影这一行的业内人士,他们也不是太能搞得清根源在于邪教入侵,或者是他们不敢说,因此他们说出来的话又再度引发争议。其它行业也一样。

我在这里劝大家一句,不要去理睬这些事,不要卷进去。原因就是我反复强调的,鱼目混珠,就算你知道了整体情况,某个具体的人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是很难确定的,你能见到的、听到的,都是他的只言片语,你不了解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更重要的是,像这样的混战,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不可能跳过这样的历史阶段。若你被卷进去,那么你的结果 有可能是稀里糊涂的成为祭品。

目前这个阶段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正本清源,抱一守中。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影视行业的业内人的【说法】,请看明白了,我用的词是说法,不是观点。看完之后你能确定他到底是什么人吗?如果你自认为能确定,那么我就可以断言,你非常危险,你身处险境而不自知。

对科层制的一些补充说明

前面有一段话我是这么写的:

科是横向分工的产物,我们这个处下面有三个科,一个科是什么什么,一个科是什么什么,还有一个科是什么什么。层是纵向分工的产物,我给你介绍一下我这个单位的情况,厂长是总负责人,厂长下面设了三个副厂长,这三个副厂长相当于厂长的秘书,受厂长直接领导的是各部门经理。我们来对比一下。还是先说科:我们这个处下面没有设科室,所有的活都是我们自己干。再说层:我们这个厂子啊是厂长管副厂长,副厂长管部门经理。你看,是不是不一样了。

画成组织结构图就是这样:

点看全图

你看,职务名称都一样,可是,内涵一样吗?上一种结构中,厂长显然很忙,所以他要配三个副厂长,这三个副厂长其实是秘书,他们手里没有实权。下一种结构 就一样了,副厂长手里有实权的。你也换一个角度看,上一种部门经理跟下一种副厂长是平级的,但叫法不一样。如果你要去办事,你搞不清这个组织结构,你压根就不知道找什么人。

再来看:

点看全图

左边这个处下没有设科室,右边设了三个。如果这个组织结构是合理的,那么【往往】就意味着右边这个处室的业务量很大,并且还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处理。可是,这难道是在说左边这个处室不重要吗?未见得。业务量虽然不大,但有可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还有一种就是左边这个处室干的活还处于含苞待放的阶段,发展起来之后他会招兵买马的。有的人自作聪明,就愿意去右边这个处室,原因就是下面科室有人跑腿,然而后来肠子悔青,左边这个处室慢慢的后来居上,之前的处长就被提拔上去了,甚至单开出来“独立成章”,独当一面。

这个社会上有太多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科层制的,但你如果跟他说,厂长直接管部门经理,一个部门设了好几个科室,这他是知道的,因为他参与了相关的实践活动,但也就仅限于此,糊里糊涂干了一辈子。科层制跟怎么【分工】是绑在一块的,不管是谁,如果他不懂科层制,那么就意味着他确实是牛马,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如果不懂科层制,也不可能知道某些人是如何偷梁换柱的。说个最为世俗的话,如果你不懂得科层制,你都不知道如何往上爬,你就是一天到晚瞎拱、乱窜,无头苍蝇。

这是说,你去参加工作。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创业,比如你开一家奶茶店。如果你不懂科层制,你创业就叫100%失败。你在开店之前一定是去跟别人学过的,偷师过的,可你不知道看什么,你学的全是皮毛,你创业其实就是自己挖坑自己往里面跳。

第三种情况,就是你的学习。如果你不懂科层制,你完全不知道这么多学科,互相之间都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就一个科目而言,如果你不懂科层制,你也不知道这里面的若干分支都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就一个科目下的某一块知识而言,如果你不懂科层制,你的学习就是一锅粥,乱炖一气。

总而言之,如果你不懂科层制,你就是个妥妥的傻boy,傻波一,波一bi。

用过电脑吗?硬盘需要区分,每个分区当中都建有文件夹和文件,每个文件夹里面装了文件或者又了若干个文件夹,这就是科层制,科层制的结构一定是树状结构,而这个树状结构被人丑化成金字塔结构,你听了某些人蛊惑之后,就是要反对这个金字塔结构,你天天讲平等自由,就是在反对这个金字塔结构,是不是让人卖了还替人数钱?这不是金字塔结构,这是必然的树状结构,只要是一群人一块干活,就一定会纵向和横向的分工。是某些人偷梁换柱成了窃国大盗,才叫你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