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们给黄旭华同志送行的方式 -- 达萨

  • 共: 💬 105 🌺 844 🌵 9
  • : 💬 28 🌺 8
邓的问题

在于基本面的判断以及随之而来的政策和操作,而不是简单的外部市场问题。

军工体系是依赖于国家订单的,至少在中国是如此。军工体系的研发和生产都高度依赖于国家层面的任务。

邓当时的判断是未来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流。这个基本面判断没大问题。

但是接下来的政策与实操就成问题。他认为依赖于教员那一代的基础(主要就是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威慑力量),国家的安全已经不是一个问题。所以就没必要维持一个高度消耗资源的军工体系。所以在整个国家层面,军工体系哦度面临着无米下锅的尴尬。即使有一些外部市场需求,也是对存量的消耗(开发层面)。所以当时国家的军工体系的技术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从飞机到军舰到潜艇,都处于难以为继的状态。

当年我正是热血,报志愿想去西北工大学航空。老师一句话就灭了我。他说,学这个专业基本都分配到沈飞,那个地方工资都发不出来,你确定要去?

这就是当时军工体系的状态。我们厂整整10年,没接到海军部的订单。国家给出的指示就是:自谋生存。逼得一个核潜艇生产企业,满世界找订单,造散装货轮。当时我们厂只有主厂能够保证工人工资,十几个分厂(大集体企业,非国营。不知道河里兄弟是否理解国营和大集体的区别?)基本工资都不能保证。那真是一个暗黑的时代。

河里的fakeone网友还振振有词的说那个时代依然有军工的发展,说的煞有其事,我差一点就信了。

那个时代,军工企业活下来的都是转型成功了,我们厂和大连造船厂都是造散装货轮,南方的军工企业很多都转民品,造洗衣机,电视机。。。。。。

没活下来的就 散了。我一个师妹,她的父亲是在一个造枪管的军工企业,最后就只能破产买断。家境艰难,导致我师妹的自卑心理很重。

通宝推:潜望镜,何求,exprade,时间的影子,起于青萍之末,落木千山,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