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密码传奇(三):8、有问题的花名册 -- 1001n

共:💬27 🌺5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密码传奇(三):8、有问题的花名册

谢谢各位的热情支持,花多得我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虽然有炸版的嫌疑,不过还是打算就这样,以一天一篇的速度继续发下去(周六日休息)。否则,预算中庞大的左一个系列右一个系列实在是写不完了,我自己也不打算把这些一直写到明年去

也算对自己的考验吧。就是不知道这样好不好?

无论如何,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热情支持!我虽然回复的很少很少,但是都看到了;在这里,也向各位鞠躬了……

---------------------------------------------------------------------------

说到侦察意义上的情报整理,似乎还是举例说明比较好。1001n在不多的报道中,倒是找到了一个很有启发意义的事例;现在就稍微扯远一点,来说说当年中国大庆油田被日本情报机关分析的往事吧。这里也说一句,日本人是日本人,分析思路是分析思路,各位兄弟可别给我扣个啥啥的帽子啊

1964年的人民日报上,发了篇《大庆精神,大庆人》的报道;之后在1966年的《中国画报》上,又出现了铁人王进喜在钻井旁边的那张著名照片;1966年,《人民中国》杂志上,再次出现对铁人精神的报道,其中有这么两句话:

最早钻井是在北安附近开始的。

王进喜一到马家窑子,看到一片荒野说:好大的油海,我们要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抛到太平洋去!

文中为了描述创业的不易,还专门提到:为了把沉重的设备运到油井的位置,采用了人拉肩扛的方式。

大庆油田的具体情况,当时并没有公开。但是有心人确实能从这些公开报道中,分析出大庆到底是个怎样的油田——而这,就是情报整理的重要性所在了。具体到这个例子,我们还是来看看日本人当时是怎么分析和判断的吧。

1、从《人民日报》的文章可以看出,大庆油田果真存在;

2、从《中国画报》的照片上,可以看出当地气候寒冷;

3、从《中国画报》的照片上,铁人的衣着相当厚实;不仅再次证明大庆在寒冷地区,而且,即便在北纬46°到北纬48°的苦寒之地,如此衣着也只是在冬天才会出现。所以,大庆油田很可能在齐齐哈尔到哈尔滨之间的中国东北,因为这里冬天的温度一般在零下三十度左右;

4、从《人民中国》的报道中,有“人拉肩扛”这个说法,说明油井的位置应该离某个车站不远,否则,断然不会采取这样的办法;

5、从《人民中国》的报道中,找到了马家窑子北安两个地名;马家窑子这样的地名,日本人并不陌生,中国东北到处都是;而北安,则又是一个明确的提示。

根据以上分析,日本情报人员很快就在保留的旧伪满地图上,找到了这个叫马家窑子的地方。它位于黑龙江省海伦县东南,北安铁路一个小站往东十公里处——至此,大庆油田被清晰定位。

根据对铁人事迹的报道,知道王进喜是玉门油田的工人,1959年志愿去了大庆——这就是说,大庆油田的开工,至迟不会晚于1959年。

从《中国画报》刊登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大庆油田炼油厂的设施;其中,一座建筑明显是反应塔。在这座反应塔上,可以看到扶手栏杆;这样的栏杆,一般也就是一米多长。根据栏杆与反应塔的比例,可以推断出塔身直径约为5米。而如此规模的反应塔,年加工原油能力,应该在100万吨上下。

报道中还说,当年大庆“已有820口油井出油”。经过综合分析,日本人估算大庆当年年产原油应该能达到360万吨;而油田显然没有得到全部开发,因此,总产量必然会逐年递增——日本情报机关根据石油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再次做出预测:五年之后,也就是到1971年,这个原油生产数字,应该增加到1200万吨左右。

——几篇报道,几张照片,放在我们的手里,也就是看个新鲜——没见过油井,没见过铁人嘛;而在专业人员眼中,这都变成了千金难买的情报。

最后,再简单提一下这个故事的尾声吧。日本情报机关已经知道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惊人,但通过照片判读,发现炼油能力明显跟不上原油生产的速度;因此,大庆油田必然会设法补上这个缺口。从技术上讲,他们应该需要日产量万吨左右的炼油设备;果真如此的话,日本生产的轻油裂解设备就不愁卖不出去——看似智力游戏般的情报整理,到这时才显现出它的经济价值。

正如照片告诉日本人的那样,中国的石油工业部很快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招标,购买日产量万吨的炼油设备——而日本人早就有所准备,以低价加现货,一举中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通过什么手段弄来的原始情报信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整理,不形成最后的系统性情报,那么它就无法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实际上也是在浪费情报资源本身。经济情报如此,军事情报自然更是如此——在一战期间,暴露了旅部所在地的那只懒洋洋晒太阳的宠物猫,就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问题。

说到底,情报整理这个工作,既好干,也不好干——情报信息被浪费的程度,很难被正确评估出来;而想要干好,非得具有相当的智慧和分析判断能力才成。

还是把话题拉回布莱奇利庄园,看看这里的人是怎么进行情报整理的吧。

显而易见,如果说翻译这活儿,有点底子的人多少还都可以上手的话,那么负责情报整理的,肯定就不能是外行了。在负责整理陆军和空军情报的三号棚屋,里面就有堪称专业的人士;说到这个,就又得稍微把话题拉开一点点了。

在这个棚屋刚刚组建、还没有正式开始进行密码分析的时候,皇家空军驻军情六处的情报官员,空军上校温德博瑟姆(F.W.Winterbotham),就已经颇具前瞻性地看到这个问题了。为此,他在征得自己的上司、军情六处主管孟席斯的同意后,自己出面向空军部要人了——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精通德语。为了不让战时的空军部为难,温德博瑟姆上校又很体贴地加了一条要求:来几个人就够,而且不要承担飞行任务的。

空军情报署署长被说动了;次日,三位年轻的空军军官就被派来了。看到空军点了头,温德博瑟姆上校信心大涨,又开始忙活陆军这头儿——他找到了陆军情报署长,继续伸手要人——上校又成功了;只过了两天,两名军官、一名中士也带着他们的行李来三号棚屋报到了。

上校把他们安顿好以后,专门抽调了手下,负责给他们介绍德国军队的详细情况,包括驻地、人名和一些细节,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只不过,这位介绍人同时还有另一项没公开的任务,就是默默地对他们进行最后一次政审——说起来,新来的这几位过去一直在各自军种的情报部门工作,只是对三号棚屋来说,他们才算是“新人”罢了。即便如此,情报部门的惯性思维还是要发作一下,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一切就绪后,温德博瑟姆上校还是挺高兴的。他很希望有这么一天,那就是三军能够打破军种界限,来共同处理情报;而这个念头,在他脑海里盘踞了可是一天两天了。

二战爆发前,在和同事一起研究1934年德国陆军军官花名册的时候(鬼知道这花名册是怎么弄来的),他就发现了一个别人没发现的问题。花名册里有几个名字,跟上校可算是未曾谋面的老相识了;在一战中,英国空军情报机关日夜研究的对象中,就包括这几位原德国空军的战斗机飞行员。

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军是不准发展空军的;那么,这几个失业的飞行员没有退役,摇身一变成了陆军军官似乎也没什么不对。不过,他们真的只是转行去干陆军了么?一个两个这样的不奇怪,好几位认识的名字都是这样,难道又只是巧合么?上校对此很重视,马上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一如黑格尔告诉我们的,“存在即合理”——不好理解的现实背后,必定有令其顺理成章的原因,而这次的情况也是如此。研究得出的结论很简单,也很令英国人震惊:德国人并没有老老实实地按照和约规定,放弃发展空军;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把空军人员分头秘密地编制在陆军中,进行训练。研究结果还表明,此时的德国陆军内部,已经隐藏了一个完整的空军机构。

——如果这位空军上校不去研究“份外”的陆军军官名册,这样的问题还会被发现么?进而,这样的情报还能分析出来么?

也因此,上校坚定了各军种联合处理情报的想法;他认为,各军种情报军官一起分析处理情报,将比各自为战能够获得的信息要多的多。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他开始在各军种间积极奔走;也是出于策略上的考虑,他才会选择先去争取自己的本家——空军——的同意,然后以“空军已经同意了”为由再去争取陆军点头。待两家都批准了以后,再以“只差海军了”去说服最难被说服的海军。

上校的方法是对头的:海军最后也同意了,尽管只派来了一名少校军官。但是,“三军联情”这个想法,总算是实现了。

这样,陆、空军的三号棚屋,和海军的四号棚屋,就成了情报的最后生成地。关于它们的情报整理,由于跟战争的关系相当密切,只有等后面的章节再具体介绍了。

情报生成了,总还得提供给该看的人去看,才能发挥作用。于是,流程进入了第五个阶段。

五、情报分发

情报分发,就是把整理好的情报,一份份发送到上至首相,下至获准阅读的人手里。这个工作说起来简单,但是细细一想就会发现:里面技术性的问题多得很,而且有的问题还相当棘手。。

比起密码破译来,难度似乎低的可笑的最后一步竟然会平生波折,也实在是让人没想到。

关键词(Tags): #密码#破译#二战#布莱奇利#ENIGMA元宝推荐:ArKrXe,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