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美国航母发展简史 -- szbd
这是小弟两年前写的,当时也没怎么设计,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给一些朋友科普用的,偶一边写他们一边看,也没想到写这么长。现在转来欢迎大伙指正。
美国海军一向对在大洋上空使用飞机比较有兴趣,甚至设计过航空母飞艇,就跟protoss的航母差不多,不过是用于侦察的。后来因为安全性太差取消(两艘试验艇都起火焚毁)。
大概是一战刚结束不久,一个美国军官驾机从一艘巡洋舰顺着主炮炮塔搭的台子(那时候大型军舰的主炮炮塔都是个火柴盒形)上起飞,不久又实现了从甲板上降落。接着美国人把一艘运煤船改装成航母,就是兰利号。这是美国第一艘从甲板起飞降落的真正概念上的航母,在这之前已经有了水上飞机母舰并且在一战中投入实战。同时英国人建造了百眼巨人号航母,日本建造了凤翔号。兰利号在二战中用于运输,42年2月被日本飞机击沉,也是美国损失的第一艘航母。
20年代在美国主导下签了个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了各国海军力量的比例和各种舰艇吨位,主炮口径等详细参数。不过对航母限制不大。根据该条约,美国正在建的一级战列巡洋舰要取消,于是就被改成航母(日本的赤诚和加贺号也一样),共建两艘,分别是莱克兴顿号和萨拉托加号。这两艘航母设计成功,起点很高。标准排水量3万多吨,最多可以带90多架飞机。日本的赤诚和加贺也差不多,但是主机功率比美国航母小很多。
30年代,美国设计制造了新一级航母约克城级,共有约克城号,企业号,大黄蜂号三艘。该级舰比莱克兴顿级瘦很多,飞行甲板略短,标准排水量2万吨,载机数量不变。同时日本建造了苍龙级,这回日本航母的主机功率大,双方航速相当。
约克城级是吸取了突击者号的教训建造的。突击者号建于30年代初,设计者希望能用尽量小的排水量实现莱克兴顿级的载机数量,结果排水量太小,只有1万5千多吨,使用起来很勉强,航速过低,适航性差,起降飞机对海况的要求很高。后来在二战中被发配去大西洋护航,一度交给英国舰队指挥。此外还有胡蜂号(wasp),该舰是利用华盛顿海军军备限制条约规定的剩余吨位建造的,因此虽然很新(40年服役,42年进行了改装),但标准并不高。其设计基本沿用了约克城级,但因为吨位的限制, 排水量少3000吨,水下防护大幅度缩减,操纵性也差。战争初期在大西洋上执行护航和运输任务。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候,以上就是美国全部的航母,其中约克城号和胡蜂号还在东海岸,突击者号根本没有参加过太平洋战争,大黄蜂还在舾装。
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十分被动,西太平洋的基地全丢了,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都完了(珍珠港的军舰后来被修复了不少,不过需要时间)。约克城和胡蜂号被调到太平洋,大黄蜂造好以后也来了。但此时美国的主力航母还是少于日本(6:8,莱克兴顿,萨拉托加,约克城,企业,大黄蜂,还有刚被提升为主力的胡蜂。日本的8艘中有两艘并不比胡蜂强)。
这期间美国人只能做一些面子工程,用航母到日本防守薄弱的岛上炸一炸什么的。最著名的一次是轰炸东京。有大黄蜂号和企业号参加,时间是1942年4月。由于舰队的明显劣势(主要是战列舰和驯养检差得太远,胡蜂号还没有到,主力航母是5:8,日本还多几艘轻型航母),和海外基地丢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在菲律宾的美军于5月初全军覆没。
此时美国人从一艘被击沉的日本潜艇上得到了日本的密码本,开始逐渐破译日军密码。四月美国人得到情报,日本要在墨尔兹比港(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部海岸,距离澳大利亚很近)登陆。尼米兹(太平洋舰队司令)决定派航母拦截。大黄蜂和企业号太远,萨拉托加号被日本潜艇击伤在修理,胡蜂号还没有到,就只有约克城和莱克兴顿可用。日本派出的是第5航空战队翔鹤号和瑞鹤号。
这次海战被称为珊瑚海海战是历史上第一次航母对决,反映出了很多很多的问题。
首先是情报,由于航母之间的交战距离在数百公里,情报就非常重要。一方面是战略情报,本来美国人占优,但由于指挥官弗莱彻中将不够敏锐,错误地攻击了日本对一个小岛登陆的偏师,暴露了实力,结果双方持平。另一方面是战术情报。双方进入预测的交战海域都起飞了侦察机搜索,但可能经验不足,双方都误判。日本侦察机报告发现一艘航母和一艘巡洋舰,结果实际上是一艘油船和一艘驱逐舰。美国人虽然误报但吃亏不大,他们发现了日本的登陆编队,包括祥凤号轻型航母(实际上侦察机误报两艘轻巡洋舰为两艘航母,攻击编队在附近找到了祥凤号)。
第二天双方才发现对方主力,这就引出第二个问题,集中兵力。这一点上双方都做得不错。交锋只一个回合,都投入了能投入的最大规模兵力,占总载机数的2/3。第三个问题是具体的战术问题,在进攻中配合和训练非常重要。比如美国人先攻击,但只击伤翔鹤号,日本人击沉了莱克兴顿号击伤了约克城号。另一方面,由于美国舰上有雷达和空战管制官,在防御中击落的日本飞机更多。
这次海战挫败了日本继续向南进攻的企图,加上轰炸东京的影响,使山本五十六认为有必要进行一次战略决战摧毁美国的航母部队。
珊瑚海海战后尼米兹说这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胜利,偶觉得他完全是打肿脸冲胖子,尽管很多战史作品同意这个说法。偶猜他当时肠子都悔青了,假如不去炸东京,四艘航母去珊瑚海,美国人假如仍旧能先动手,很可能击沉日本的两艘航母,也就没有损失了。现在倒好,原来的5艘(胡蜂号还没来)一沉两伤,算上日本的轻型航母,美国的实力还不到日本的一半。
山本五十六应该意识到了这暂时的兵力优势,因此才不等第5航空战队恢复实力,在不到一个月后就发动中途岛战役。
这次战役在战略情报上美国人占尽先机,连对方所有舰长的名字都知道。而南云(日本机动舰队,也就是进攻前锋兼主力的指挥官)到了战区连附近有没有美国航母都不知道。战术情报上,美国人在已经知道日本进攻的时间和大致方位的情况下还从航母起飞了12架飞机并从中途岛也派了飞机侦察,而南云到了战区,先去攻击中途岛,同时只用7架重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侦查。结果当然是美国人先发现日本航母,并且中途岛上的美军飞机事先起飞,日本的攻击就没有什么效果。而日本利根号巡洋舰弹射器故障,它的水上飞机起飞晚了半个小时,就是这架飞机发现了美国航母。
结果日本人遭到了六拨攻击,从中途岛和航母起飞的飞机中途失散,先后到达。前五波都全军覆没,没有战果。最后一波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终于得到了机会,这个时候日本所有护航战斗机都降落回去加油了,结果赤诚,加贺和苍龙号被击沉。
然后飞龙号1对3(企业,大黄蜂,和带伤作战的约克城),此时日本人才发动了对美国航母的第一次攻击,击沉了约克城号(实际上击成重伤,后来被日本潜艇击沉)。接着飞龙号也被击沉。
这次海战是一次标准的以弱胜强,其中的原因被强调了很多。比如情报,山本五十六分兵太多,南云的鱼雷换炸弹炸弹换鱼雷的蠢命令,企业号俯冲轰炸机的运气等等。其实这场战役还是符合一般战争规律,对比双方航母挨的攻击架次,结局就一目了然。何况,美国人准备周密,英勇顽强,几乎所有攻击机都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裸体冲锋,进行自杀式攻击(不是往上撞),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是在飞行了近三个小时,反复搜索以后才发现日本舰队的(南云机动了一次,几乎就取得效果了)。
中途岛之后,美国一举扳回劣势,双方机动兵力基本持平。
中途岛战役后,日本联合舰队大为削弱,被迫放弃了战略决战的企图。然而还是没有放弃进攻,或者说扩大防御圈。他们决定进占所罗门群岛(顺着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的海角向东南延伸出去,拦在澳大利亚东北方向),进而占领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在的岛,一半属于印尼),威胁澳大利亚,切断美国到澳大利亚的交通。
所罗门群岛最大的岛叫瓜达尔卡纳尔岛,面积几千平方公里,上有一条小河冲击的平原,以及丘陵和原始热带丛林。日本人决定上去建个机场和港,在附近的岛建立驱逐舰和鱼雷艇基地。结果刚去就被发现了,机场基本完工的时候就被美国抢了。于是从42年8月到43年初,双方就在所罗门群岛反复争夺,打了一场大规模的消耗战,双方各损失了十几万吨的舰船。
日本在这个时候还不收缩战线是个很不明智的选择,然而美国人在获得有限的优势(并不是美国的实力强,而是美国没有一个大防御圈要保,机动部队多而已)时没有集中兵力打击敌人最薄弱的环节,而是去敌人兵力部署的重点地区跟敌人主力拼消耗也不大聪明,尽管美国的工业能力更强,有利于消耗战的取胜。
此时美国在太平洋上有企业号,萨拉托加号,大黄蜂号加上新调来的胡蜂号4艘航母。日本有6艘,但是他们最好的4艘都已经沉在了中途岛。几个月的争夺中,在岛上美国海军陆战队一直占有优势,损失也少得多。在海上双方反复争夺极为激烈,大小海战几十场, 不过大多是驱逐舰和巡洋舰之间,航母对决主要是圣克鲁斯海战。类似珊瑚海,美国的大黄蜂号被击沉,但日本损失的舰载机更多。此外胡蜂号在另一场海战中被潜艇击沉(刚来就被击沉,荣获美国最衰航母称号)。日本也沉一艘轻型航母。美军一直没能歼灭日本的瑞鹤和翔鹤号,使得战役拖得很长并且一度非常被动。当时在战区的有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师长,后来中国在朝鲜的主要对手之一范德格里夫特,当时他手下的一个排长是罗斯福总统的儿子。年轻的鱼雷艇艇长JFK中尉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随时准备在夜晚拦截日本的驱逐舰,后来他的艇被击沉,他用牙齿咬住一名受伤部下的救生衣带子游上了一个荒岛。由于当时美国海军还不很重视这类艰难救活战友的贡献,JFK并没有获得很高等级的勋章
一度美国在太平洋上只有一艘航母可用,有时候是企业号,有时候是萨拉托加号。海战中双方都有完败和完胜。最终日本放弃瓜岛全线收缩,美军取得胜利。
尼米兹终于熬过了困难的1942年。珍珠港事变之后,美国批准了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建造,整个战争中批准计划32艘,实际建造24艘,17艘参战,7艘完工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这是当时非常先进的一级航母,设计开始于1937年约克城号刚服役的时候,但是计划一直没有批准。不过有关人员一直持续对设计的改进,在计划批准的时候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周密计划了标准化生产的流程,从螺丝钉到雷达,从钢板到整个船体都是流水线式的生产。平均工期不到一年半。
该级舰标准排水量接近三万吨,机库升降机等安排合理,作战反应迅速。防护设计和损管手段优秀,没有一艘被击沉。曾经有一艘被打成重伤,舵的功能大部分失去,临时装了个帆开回了珍珠港。载机的标准数量达到103架,实际作战中还可以更多。正好在瓜岛系列争夺战结束,美国转入战略反攻的时候大量服役。
此外还有罗斯福总统亲自过问下由原来设计的巡洋舰改建的9艘独立级轻型航母,载机只有30-45架。老布什在其中一艘上服役,并作为出色的轰炸机机长(也是当时美国海军最年轻的轰炸机机长)获得过优异飞行十字勋章。他战斗出击50多次,这本身就值一枚勋章或者奖章,多次击毁重要目标,4次被击落,先后有多名部下阵亡,但他本人福大命大,连严重的伤都没受过。首舰独立号1943年新年服役,其他8艘也同年参战。
这个时候,实力对比改变的巨大速度已经使日本的战败成为时间问题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美国航母发展简史
🙂美国的海军实力令人咋舌 曾自洲 字0 2011-09-06 05:12:53
🙂暇不掩玉, 一个小错 1 curious 字194 2007-01-23 01:59:21
🙂还有别的错 1 szbd 字100 2007-01-23 06:47:38
🙂还有伯克只有四颗星,55年当的海军作战部长 1 霜迹板桥 字0 2007-01-25 15:24:03
🙂花原创 黄有财 字0 2007-01-23 00:45:49
🙂It's USS Intrepid w "quilt sail" 1 bangels 字932 2007-01-22 12:51:20
🙂三万吨的大帆船! 请尽量 字0 2007-01-22 23: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