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明清时代的草原雄鹰们(一)北元 -- 坐看风起云涌时
明朝就是吸取宋的教训,才采取占据形胜、重兵戍边、首都前置、皇帝亲临的办法来巩固边防的。漕运虽然糜费,但是以全国之力来应付还是有余的。南方没有重兵集团,但是经济上的产出可以支撑北方对野蛮人的战争。
从行政安排和兵力配置上来讲,首都放在南边也是悖反的。为了巩固北方边防,必然要派亲王或者得力大将守边,全国的国防资源(名将、悍卒、锐骑、利器)都要集中在北方(仍然需要大量漕运支撑),相形之下皇帝身边的兵力就少了,形成所谓前重后轻的格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要打好仗自然必须给北方男一号以相当大的自主权和人事权,这简直就是催生独立王国。一旦北方男一号觉得南京那个小兔崽子或者老王八蛋啥屁不懂,还经常指指画画装领导腔,自己披星戴月浴血奋战反而是为他人打工,麻烦就来了——从北京到南京除了一条黄河一条长江,并无决定性的地理障碍,河防千里,北兵可以很容易选择一点突破,缺乏实战经验的南军不可能堵得住。
燕王朱棣同学起兵之时,还并不具备以上所说的“独立王国”和掌握大量国防资源等等条件——他实在是被逼得不行了,而且建文帝盯得紧,准备工作实在无从开展。刚起兵时,他的精力都放在扫平北平外围,排除后顾之忧上面,说明他已开始能够直接控制的范围相当小(连居庸关、怀来、密云、蓟州、遵化、永平这样的近身要点都不包括)。所以面对朝廷的问罪之师,朱棣开始是处于战略防御、战术进攻状态的,后来才逐渐打开局面。整个靖难之变持续四年,跟朱棣起点低是分不开的——朝廷军队一度打到北平城下,主要战场都是在河北、山东。如果他一开始就掌握了足够的人马,很可能一年时间南京就保不住了。就是看穿了这个道理,升级为皇帝(明成祖)的朱棣才绝然定都北方。
总之,
如果弃燕云不守,定都洛汴,下场参考北宋;
如果弃燕云不守,定都宁杭,下场参考南宋;
如果重兵守燕云,定都南方,下场参考靖难之役。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明清时代的草原雄鹰们(五)流星 11 坐看风起云涌时 字10447 2006-01-02 02:33:39
《英雄志》里就是以这个大时代为背景的 心文连博 字0 2006-01-04 02:26:06
于谦立景泰这个事情有没有其他的选择呢? 走过路过 字444 2006-01-03 22:48:35
南迁是绝对不能考虑的。一旦南迁,九边肯定尽失,北方就完乐
首都放在前线,一点战略纵深都没有,是明亡的一个很大原因 走过路过 字2487 2006-01-05 04:21:10
😂Faint,今天才注意到这个会贴,俺来驳三驳! 李根 字1843 2006-01-31 21:26:56
嘿嘿,你说说看有那次战争是本方将领杀了对方首脑反而要获罪的? 走过路过 字1425 2006-02-10 02:43:53
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 1 bos 字76 2006-01-06 17: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