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努尔哈赤(十八) -- zzw78

共:💬23 🌺3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哪个“李老”?

我只看过姚老的《李自成》,不知李老是个什么人?

兄对明末的火炮和其它火器的威力都过于夸大了,对于后金军的数量、损失的数量也有夸张。当然,相信兄所用材料都是有出处的。但是光有出处还不够,因为许多关于这一时期的史料,和后人的一些著作,都不够严谨,在细节方面多有失实之处,所以必须多做比较,有自己的判断。

拙作中虽然也引用了红衣大炮“周而不停,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的话,但并没有将此作为一个重要的数据依据,而只是作为时人对大炮威力的描写性话语。因为这个数里显然太过夸张了,毕竟当时还没有爆破弹,实心弹不可能有这样的杀伤力

拙作《有明袁大将军》中对相关问题还有以下一些论述供参考:

“明军虽然拥有大量火器,但火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都很成问题。

  

   首先是火器射程较短,一般只有数百步,能打到一两里的很少。因此后金军只需要通过一段不长的路程就可以与明军短兵相接。

  

   其次,火器再装填困难,两次发射要隔较长时间。经常是第一次火器发射完还没来得及发射第二次,后金军就到了面前。而且明军似乎不怎么使用线式战术的轮流发射,总是搞齐射,造成了火力空当,这样问题就越发严重了。

  

   第三,火器威力不够,当时明军使用的小型火器主要是用霰弹,防御时用的大口径火炮也只是用实心弹,如果不直接命中就没有什么杀伤力。而当时的瞄准装置又很差,因此对付奔驰中的后金骑兵命中率不高。这样一来,即使后金骑兵在冲击的过程中挨上一、两次齐射损失也不会太大。

  

   第四,火器容易过热。发射次数一多就变得滚烫,“装药即喷“,无法再发射。沈阳之战,后金军就是趁着这个火力空当攻进城的。

  

   第五,火器大都是土法铸造,强度不高。往往容易炸膛,有的时候对己方的威胁甚至比对敌人还大。“说岳全传“里面就有梁红玉打炮炸了膛,把自己的城墙轰开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描述的并不真是宋朝的事情,而是该书写作的时期--明清时的情况。”

“八旗大军“于旷野布兵,南至海岸,北越广宁大路,前后如流,首尾不见“,浩浩荡荡的向西开来,如入无人之境(或者说就是无人之境)。正月23日抵达宁远城郊。努尔哈赤还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便派人给袁崇焕传信,“我率20万大军前来,宁远必破,不如投降还有大官做。“出乎努尔哈赤意料之外的是,他竟然得到了这样一个答复。“宁远既然是我恢复的地方,就有责任死守,怎么会投降呢?你说20万大军是吹牛,我知道你只有13万人,当然啦我也不会嫌少的,尽管放马过来吧!(关于这个数字,有的史学家提出了疑问,认为当时后金不可能有13万军队之多,而是6、7万人的样子。但说句老实话,宁远城并不很大,过多的部队也展不开,因此不论13万还是6、7万,对于宁远来说反正都差不多)””

“红衣大炮,又名红夷大炮,是天启初年从澳门葡萄牙人手里买来的。当时一共买了30门,其中18门留京师,1门炸膛,其它11门全部运来了宁远。红夷大炮本是英国海军的舰用加农炮,曾经有一艘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战舰在澳门搁浅,这批舰炮遂为葡萄牙人所得,然后又转卖给了明朝,但不知怎么明朝误以为这是荷兰人的火炮,因此称为红夷大炮。这种火炮射程远,威力大,使用安全,不易发热或炸膛,而且各种瞄准设备较明朝原神机火器有了极大的进步。(红夷大炮的引进与仿造是中国火器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开启了中国火器新的纪元。实际上,我们今天看到的所谓国产“土炮“都是红夷大炮的变种,其实也是洋货嘞。而真正的神机火器早已不使用了,我只是在山海关城头才看到过真正的神机火器,挂的牌子是“竹节炮“,因为即使是管理员也不知道这种火器的真正来历了)而且,为了更好的发挥红衣大炮的威力,袁崇焕将宁远城按欧式改建,城的4角筑类似棱堡的方形敌台,可以形成交叉火力。并有火器专家孙元化作技术指导。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