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拜山贴:平凡一生 -- jazz98

共:💬151 🌺42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平凡一生(三)--爷爷的民国学生生涯

今天先跟大家侃一下六十年前的中学生的普通一天。我相信很多人对49年以前的学校生活一片模糊,就像我一开始听爷爷说他们上课内容,竟然惊讶的说,啊!你们也有数学课?!

首先当时学校全员寄宿,家再近也不许走读。毕竟是战争时期,万一回家睡一觉,早上来上学发现学校人去楼空怎么办?平时学生也不许出校门,只有每天中午可以外出自由活动一小时,买些生活用品,但也必须结伴。而四临中在当时又算是比较松的了,因为别的学校连中午一小时外出时间都没有。

早上六点多钟,嘀嘀哒嘀哒的就开始吹起床号,全校学生在起床号的催促声中穿军装,整理内务、洗漱……先打住!倒带……军装???没错,那时候全国中学统一军事化管理,穿军装带军帽叠豆腐块被子,你要不仔细看,走进学校以为进军营里了呢。其实我一直认为老蒋也是有这个准备,一旦倒了破釜沉舟的时候,所有学校直接发枪就行了。

接下来吃饭出操校长训话完毕后,一天的课程安排有语文、数学、生物、外语、历史、地理……不说也罢,再详细你去看看现在中学生的课表,几十年基本没有什么大变样,连数学都和现在一样代数和几何分开来上。

不过有一样课现在肯定没有,那就是军事课。这课不一般,上课的人也不一般,全部是由现役军官任教。国民政府向每个学校驻派了数量不等的军人,负责全校学生的操练以及军事理论知识教育。四临中的主管军官姓罗,讲武学堂毕业,参加过北伐讨袁,来学校的时候是少校营长。上起课来海阔天空,从军队编制到战场救护,给学生们逐个普及。所以爷爷虽然年近八十,但是历年驻扎在阜阳附近的国军番号编制长官等都还记得十分清楚。

下午上完课集体去种菜,吃完晚饭7点左右开始自习。每天晚上学校随机吹集合号一次,听到号声,二十分钟内必须从自习室赶到操场点名一次,没到场的学生统统记大过一次。

听到这我有点一头雾水,没事干晚上搞抽查干什么。

原来阜阳当时是江苏、山东两省政府驻扎地,又是鲁苏豫皖边区总部指挥分部所在地,一时人声鼎沸名流云集。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气,有人气的地方就有娱乐业。学校穷学生多,家境不错的也不少,而且那时候普遍上中学的年龄偏大,二十岁上高一的比比皆是,晚上总有几个精力过剩的忍不住出去溜达溜达。学校对这个事情很头疼,其实不论当时还是现在,所有学校对这种事都头疼。所以学校就想出这一招来了。

点名程序也很好玩,有一个老师在前面领着大家喊抗日口号,下面各班主任负责数人头。当时报纸评价每到此时,四临中“气震山岳”。不过我觉得晚上八九点钟两千号人高喊口号,是不是有点扰民^_^

现在中学生不稀奇,四十年代可是个希罕宝贝。爷爷初中毕业乡长就来拜访太爷,想礼聘爷爷去乡里的一所小学做校长,要知道那时爷爷才十七啊!沦陷区那边的地方政府也是不断托人捎话过来,动员流落外地上学的本乡子弟回去。来人话说的也很诚恳,都是本乡本土的,回去绝不会亏待。年岁大的安排工作,年纪小的也可以继续在本地的学校上学,助学条件也是相当优厚。很多沦陷区的学生都是一个人跑过来的,随身就几件衣服,生活十分困苦。听说父母家人尚且安好,于是不少人就动了回家的打算。

对于这批想回去的人,我觉得不能以汉奸走狗意志不坚定来评述。设身处地想一想,抗战救国的道理谁都知道,可是谁又能真的眼睁看着自己爹妈在家挨饿?如果自己回去就能让他们生活有所改善,我想很多人都会犹豫的。再说那时候各地打的都是国民政府的招牌,谁脑袋上也没有写一个“伪”字。说起来也是给当地政府工作,也没有明晃晃的说为日本人干事的,所有在很多人心里上还能说的过去,或者说至少可以自己骗自己一下。

徐校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学生们的苦衷他也知道,当务之急是能够找到一笔费用来救助困难学生,才能在这场人才争夺中站住上风。

可是钱从哪来啊?

过了几天,报纸上登出一则广告,上面写徐连江代客书写牌匾条幅云云。原来这是徐校长自己出钱在报纸上登的。徐是江淮一带书法大家,来求字的人络绎不绝,于是,每个月徐校长有了固定了三千到五千元收入,而他将这笔钱全部用来资助了学校的困难学生,让他们度过了那段艰难岁月。

光阴飞逝日月如梭,爷爷上高中的时候,日本人投降了。可是好日子没有消停几天,内战爆发。阜阳再次成为战场,只是这回攻城的由日本人变成了解放军,守城也由廖运泽的十四师变成了国民党七十四师。

(待续)

关键词(Tags): #平凡一生(三)(咖啡绿茶)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