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漫说水浒】洪信是个什么样的官 -- 雪个
《水浒传》和《红楼梦》一样,开篇都用了个荒诞不经的神怪故事。《红楼梦》第六回里曹雪芹说荣府人多事杂,颇有无从下笔之感,于是用刘姥姥做个引子来扯出这团乱麻。《水浒传》里,则用的是洪信。
洪信是个什么人?其实对于《红楼梦》的主体贾府来说,没有刘姥姥也无妨,它照样修园子,它照样宴宾客,它照样败落了。但是对于《水浒传》里的一百零八将来说,没有洪信可就出不了世,在某种意义上,他才是梁山泊的真正缔造者。
锵得得锵!《水浒》的大幕徐徐拉开,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洪信洪主席出场~
第一篇《楔子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这样写道:“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
且慢,这个时间来得有点古怪: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三点,非常整齐。为什么是嘉佑三年?这一年,王安石给宋仁宗上了万言书,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不知跟这个有关系没有--暗示王安石变法是一切祸乱的根源?哈哈,这个理解好像很“红学”。而三月初三是汉族传统节日,旧称“上巳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从这个去病的意味来看,下文说到瘟疫,倒是很有点喜剧性的对仗效果。
还是回到朝会上来。嘉佑三年三月三日这一天,有朝官上奏说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仁宗是个爱民天子,赶紧让翰林院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可是瘟神不太给面子,瘟疫偏转盛了,不免让仁宗天子龙体不安。这时参知政事范仲淹上奏说,这场瘟疫,必得“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
大家注意,我们的洪太尉即将登场啦。为隆重起见,下面引用原文:
“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付与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
先来看看这太尉是怎么回事。
西汉前期沿用秦制,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宰相,习惯上被称为三公。其中:太尉“掌武事”(《汉书·百官公卿表》),与丞相地位相等。到了宋代,仍保留三公称号,作为加官或寄禄官阶,大都是对宰辅表示优宠的措施,前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政和二年(1112)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据《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四 职官一:
“三师 三公 宋承唐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为宰相、亲王使相加官,其特拜者不预政事,皆赴上于尚书省。凡除授,则自司徒迁太保,自太傅迁太尉,检校官亦如之。太尉旧在三师下,由唐至宋加重,遂以太尉居太傅之上。”
在北宋,官、职与差遣是分离的。“官”名只表官位、秩级和俸禄的高低;一些文官带有学士、直馆等头衔,称为“职”,通常不担任相应的馆阁职,仅是荣誉虚衔;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或工作岗位,称为“差遣”,也称“职事官”。通常在担任的“差遣”职事之前加“判、知、权、管勾、提举、提点”等名。正如《宋史。职官志》所言:“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以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关于这点,网上有个例子,《宋会要辑稿》卷106里有一句很典型:“刑部尚书[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差遣]、集贤殿大学士[职]兼枢密使[差遣]晏殊罢为工部尚书 [官]知颖州[差遣]”。
看晕了没?没有?那你跟我说说,这“内外提点殿前太尉”又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提点到太尉那儿去了?这是个官称,不是个差遣啊。
好吧,就不纠缠于这个提点的问题了,还是跟着洪太尉上路吧。
“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盛了御香,带了数十人,上了铺马,一行部队,离了东京,”“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第二天就到了龙虎山的上清宫。
原以为这就可以交差了,没想到天师不住在宫里,却在龙虎山顶的茅庵修真养性。洪太尉希望能叫人请天师下来相见,开宣丹诏。住持真人说天师踪迹不定,平时很难见到,请是请不下来的。除非洪太尉一个人诚心地换上布衣,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洪太尉沐浴更衣,登上麻鞋草履,一个人上山去了。表现好像不错?其实也谈不上,因为不这样就见不到天师,完不成皇上布置的任务。他哪敢不去啊。
且看接下来的表演。
洪太尉“约莫走过”“三二里多路”后,脚酸腿软,口里不说,心中想道:“我是朝廷贵官,在京师时,重荫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何曾穿草鞋,走这般山路!知他天师在那里,却教下官受这般苦!”此处金圣叹点评道:“朝廷贵官四字驱却无数英雄入水泊,此语却是此老说起。”
又行不到三五十步,被一只老虎吓了一回。洪太尉的表现是:“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浑身却如重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口里连声叫苦。大虫去了一盏茶时,方才爬将起来”。这个表现,就说不上有多出色了。虽然我们可以理解遇见老虎的恐惧,但身为“掌武事”的太尉高官,这样子还是太怂了点儿。
紧接着又行过三五十步,洪太尉可能从惊吓中苏醒,只见他叹了数口气,怨道:“皇帝御限差俺来这里,教我受这场惊恐。”请注意,他第一次埋怨的时候,没出声,只在心里嘀咕,那嘀咕的对象也是天师,还不敢怪到皇帝头上去。到这时就顾不了这许多,反正荒野无人,免不得口出怨言,而且这股怨气直冲皇帝而去。什么民间瘟疫,这位朝廷贵官根本想都没想过,他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安逸。他没半点惭愧自己胆小的意思,也没认为自己拿了俸禄就应该做点工作,好像他天生就该是享福来的。
这以后又来了条毒蛇,虽然有惊无险,他在“三魂荡荡,七魄悠悠”后开始骂道士:“叵耐无礼,戏弄下官,教俺受这般惊恐!若山上寻不见天师,下去和他别有话说。”好一个“别有话说”!以太尉的权势跟道士们会有什么好话说,无非是个报仇的誓言罢了。
就在这时,天师化身为牧童出现,洪太尉见了,问道童:“你从那里来?认得我么?”看到这里,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很想问一句:“你以为你是谁啊!”道童说出他的来意并告知天师已经去了京都,洪信这样寻思:“这小的如何尽知此事?想是天师分付他,已定是了。”唉,自以为是到如此地步,我已经拿他没办法了:p
我们的洪太尉并不想冒着生命危险再往上走去核实一下道童的话,他觉得已经可以交差,便一溜烟下山了。看他是如何跟众道士说的:“我是朝中贵官,如何教俺走得山路,吃了这般辛苦,争些儿送了性命……若不是俺福分大,如何得性命回京?尽是你这道众戏弄下官。”前人有批曰:“事过便说大话,富贵中痴顽人往往如此!”真乃一针见血之言。
事情做完了,洪信浑身轻松,第二天真人、道众并提点、执事人等又请他游山,不由得大喜。这一路玩耍就到了“伏魔之殿”。据真人说:“此乃是前代老祖天师锁镇魔王之殿……但是经传一代天师,亲手便添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孙孙,不得妄开。走了魔君,非常利害。”
洪太尉一听,却要“看魔王甚么模样。”真人当然不肯,洪太尉便发威了:“胡说!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良民,故意安排这等去处,假称锁镇魔王,显耀你们道术。”见真人还不肯答应,不由得“大怒,指着道众说道:‘你等不开与我看,回到朝廷,先奏你们众道士阻当宣诏,违别圣旨,不令我见天师的罪犯;后奏你等私设此殿,假称锁镇魔王,煽惑军民百姓。把你都追了度牒,刺配远恶军州受苦。’”
这等丑陋嘴脸,难怪金圣叹批这一章时说:“以洪信骄情傲色,楔出高俅、蔡京”。有如此“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官,百姓岂能不水深火热,民何得不反!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漫说水浒】洪信是个什么样的官
🙂当年为什么叫雪太傅 1 aokrayd 字28 2006-04-24 22:46:37
🙂同问!老铁设官制之事,也有文武分开吗? 燕庐敕 字0 2007-09-24 23:50:57
😄【票记包子】)洪信:我和窦娥不得不说的故事 20 老票 字2666 2006-04-24 03:16:02
🙂洪信打开“伏魔之殿”是组织批准的 万里清风来 字90 2006-10-24 23:46:10
🙂【击节送花】又是一个关公战秦琼 1 夏翁 字98 2006-04-27 17:15:13
😄哈哈!被夏兄抓个现行! 1 老票 字78 2006-04-27 20:56:47
😁其实你们都大错特错了 3 MacArthur 字447 2006-04-25 14: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