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对1950-1970年代的对外援助问题的理性思考 -- 大风吟

共:💬58 🌺5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对1950-1970年代的对外援助问题的理性思考

现在一说到我国曾经有过的大规模对外经援(1950-1970年代),谈论者总是持否定态度,似乎当年的中国政府脑袋进水,只要面子不要肚子,不管国内人民死活,拚着命地送钱给亚非拉人民花,最后还得不到好。

真的没得好吗?理智一点思考,应该不能否认吧?最简单说,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进了联合国(当时的报道说,是亚非拉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这个好处,在后来对我国对外经援的反思中,为什么很少很少有人提呢?逆向思维一下,如果当时中国也奉行苏美的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策略,赚钱没商量,宰你无余地,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当时那种美国和苏联控制住了世界所有主流领域的时代,中国是进不了联合国的,就算进了也很难很难成为五常之一。换句说话,当时的对外经援乃是中国(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入常所必须付出代价。假设当时没能入常,今天突然想起了,也想进去了,难度有多大?因为那些否定者批评的是中国当年的经济外援,那我们不妨也拿经济来说事:今天入常要花多少钱我们可能无法计算也无须计算,因为我们已经成了既得利益者,但绝对绝对比当年我们援助亚非拉朋友的数额(刨去通货膨胀、兑换率等等之后)要大得多.

这意味着什么?梳理一下逻辑:第一,中国必须是联合国五常之一,这是没异议、没商量的目标;第二,入常必须有所付出,一个在国际上负责任的大国,是需要形象的,而形象很多时候是靠金钱来打造的(看看今天想入常的那几个国家,拿着钱还不知道该往哪儿花);第三,既然金钱是必须付出的,那么对我们来说,区别就仅仅在于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去付出、付出多少。当年的对外援助是不是多了?或者更商业一点问,付出是否超过了所得?我看未必。当时的情况是,我们的付出不仅是硬的方面如经济援助,还有软的方面如意识形态输出。换言之,当我们把意识形态和经济援助绑在一起的时候,前者是可以顶一部分金钱的。说透彻一点,当时的意识形态输出(效果应该说很不错,非洲就有不少毛泽东的崇拜者),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折价的。即是说,本来需要100个金钱单位才能搞定的,由于我还有精神产品(意识形态),所以实际上只花了70个金钱单位就搞定了。

要想成为国际公认的强国,付出是必须的。很多时候,付出了还未必有收获。天佑中华,我们当年的钱应该说并非都是白花。那笔庞大的支出,如果当年不由我们的父辈去付出,今天也必然会让我们去付出,而且付出的更多,因为今天的格局已经由美苏对立变成了单极世界,而老大美国又如此地看我们不顺眼。所以,当我们今天享受着父辈们当年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用有限的资金去赢回来的种种利益之时,还要对老一代所作出的巨大牺牲说三道四、横加指责,是不是有点不厚道了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除了能给予大国形象这样的名誉上的好处之外,是否还能让我们今天也能从中得到实惠?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譬如说,今后无论是哪个国家,只要她想入常,我想明里暗里她就必须来给我们送包袱。而且送了我们还不一定就给她开绿灯。

那为什么政府面临这种无端指责的时候,不干干脆脆把这层道理挑明呢?这应该是策略问题吧。我们总不能说,当年我花钱是为了买得联合国席位吧?要真是这样公开解释的话,那才是不折不扣的傻瓜。我们花了钱,即要得到该得的东西,同时还有一种乐于助人的好名声。这正是一箭双雕的策略,充分体现了花钱的最高境界。可惜今天某些不经大脑就随便指斥的人,看不到如此深度。是为一撼。

客观地补充一下,当年我们的对外经援,虽然很大部分都让我们得到了足够的回报,但由于当时国内的大气候,对外援助在特定时期、特定对象上,确实也出现了偏差和失误。这是值得反思的。然而,总体来看,至少我个人觉得,还是利大于弊。

关键词(Tags): #反思对外经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