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邵氏VS嘉禾;一段香港电影的传奇 -- 大尉

共:💬19 🌺3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二) 邵逸夫错失李小龙 邹文怀喜得许冠文

话说嘉禾公司成立之初,虽得境外资金支持,但毕竟根基尚浅,如无惊人业绩,难保不关门大吉。

所幸邹文怀、何冠昌早就抱了艰苦创业的准备,纵然初期惨淡经营,却仍能沉着应对,积极寻求机会,务求步步为营、每炮必响。

只可惜,嘉禾先期推出的《天龙八将》、《刀不留人》两部武打片尽管皆有近百万票房(当时香港电影若收百万左右便是卖座,张彻“百万导演”之誉即由此而来),但依然难敌实力雄厚的邵氏出品。尤为甚者,是两家公司继纠缠不清的《独臂刀》版权案后,皆感不忿,居然各自翻拍该片,再次较量。

邵氏的《新独臂刀》仍由原作导演张彻执导,男主角则换上了新人姜大卫;嘉禾的《独臂拳王》则由以《独臂刀》成名的王羽自导自演,故事大同小异,只是由刀变拳。1971年,两部影片先后上映,结果《新独臂刀》的票房为150万,《独臂拳王》只收100万,相比之下,嘉禾自然甘拜下风。

而在当时,业内人士多半不看好邹文怀,以为嘉禾能维持下去已是万幸,若想抗衡邵氏根本是痴人说梦。事实上,即便邹文怀本人开始亦未敢存此念头。

通常情况下,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只看当事人如何解决和把握了。

1970年,在美国影界发展的李小龙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透露如果剧本、片酬合适的话,他愿意回香港发展。

消息传开,多家香港电影公司对李小龙发出邀请,但当他提出影片投资不得低于六十万以保证制作水准的前提条件时,却又令不少小公司望而止步,真正有意合作的其实只有邵氏和嘉禾两家。

而李小龙原本对财雄势大的邵氏最有兴趣,尽管邵逸夫开出的条件并不优厚(不但每部片酬仅有2000美金,还要签长期合约,与邵氏旗下的那些明星艺员并无区别),但他仍旧表示只要邵氏寄来剧本及相关资料,合作事宜尽可再作商量。

孰料邵逸夫早已看准李小龙在好莱坞发展并不得意,又怎崽 铀 陌才牛康毕孪猿龃罄习宓呐赏罚 匦肜钚× 刃谢馗郏 拍馨才乓磺小4司僮匀蝗腔鹆怂乩葱母咂 恋睦钚× ⒓辞坑脖硖 且 凼吓扇说矫拦 退 覆豢桑 较嘟暇⒅ 拢 献髦 鹿 孀靼铡?

既然邵氏与李小龙谈崩,邹文怀便得了机会,本来他已派罗维之妻刘亮华作为嘉禾特使去美国拉拢已婚的前邵氏“武侠皇后”郑佩佩加盟,虽然游说不成,却正好乘机当面拜访李小龙。

面对首位越洋过海的港台制片商的热情相邀,李小龙怎能不足感诚意?加之嘉禾给他的片酬是每部7500元美金,并尽量满足他提出的其他要求,李小龙终于口头答应为嘉禾开拍两部电影。

1971年7月,李小龙赴泰国全景拍摄了嘉禾投资的功夫片《唐山大兄》,三个月后影片上映,创下香港本埠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纪录,引发香港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轰动效应,李小龙在银幕上展现的打斗场面,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功夫片,动作前所未有的激烈精彩,令观众如痴如醉。

翌年3月的《精武门》将李小龙的功夫魅力与极度渲染的民族情绪结合在一起,使得影片大获成功,仅在香港本地便狂收近450万港币,破了《唐山大兄》(320万)保持的本埠票房,甚至打开日本、欧美等国际市场,而嘉禾亦凭借这两部空前卖座的影片赚了个钵满盆盈,公司实力突飞猛进。

待至1972年,李小龙与邹文怀合股创办“协和”影业,公司首部作品(亦是唯一作品)即为他自导自演的《猛龙过江》。

片中,李小龙全面展示了自创的“截拳道”格斗技艺,同时在前半段融入喜剧风格,结尾打死对手时又有惺惺相惜英雄武德,较之前两部更显成熟气度,也更容易受到观众欢迎。

《猛龙过江》于1972年12月30日上映,香港观众对它的兴趣甚至超过了欢度元旦佳节,争相涌入影院一睹龙之风采,影片票房最终达到惊人的530万,直令邹文怀笑得合不拢嘴。

而那边厢,邵逸夫却自生闷气,他没想到李小龙能够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其实错失良将倒也罢了,真正让他懊恼之处还是让仇家嘉禾捡了大便宜。

眼见嘉禾及李小龙气势如虹,邵逸夫不得不寻求应对之策。恰巧此时邵氏叛将李翰祥经营台湾电影公司失败后悄悄回港发展,邵老六深知这黑老李目前虽然落魄,但拍绝世好片的本事尚在,正可用他来对付嘉禾。为此邵逸夫不计前嫌,重将李翰祥招之旗下,而李大导演果然不负厚望,重回邵氏的头炮《大军阀》票房虽不及李小龙的《精武门》,却同样广受欢迎。

再者,李翰祥亦凭借《大军阀》成为风月笑片鼻祖,仅72、73两年,便拍了《风月奇谭》、《一乐也》、《风流韵事》、《北地胭脂》等五部电影,香港票房合计近1500万,较之李小龙的那三部电影总收入近1300万,当真是以量取胜。

1973年7月20日,正值壮年的李小龙在女明星丁佩家中离奇猝死,当时他为嘉禾拍摄的《死亡游戏》仅完成了几场打斗部分;

为美国华纳拍摄的《龙争虎斗》年底在港上映,票房亦被邵氏导演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轻易超过。

没了李小龙的嘉禾影业似乎前途暗淡,邵氏则因竞争对手的身陷困境暗松了口气,以为嘉禾至少短期内不会再对他们构成威胁。

可惜事实恰恰相反,李小龙逝世仅一年,嘉禾便再次风生水起,至于原因,居然仍是邵逸夫未能慧眼识人,将又一位“票房巨星”拱手让给邹文怀!

说到这位投奔嘉禾的影星非为旁人,乃是邵氏旗下大名鼎鼎的“冷面笑匠”许冠文。

他原本是邵氏无线《双星报喜》电视节目主持人,后来蒙李翰祥提拔主演《大军阀》,一举成名,接下来的《一乐也》、《声色犬马》,李导、许演,票房、口碑皆强,许冠文亦因此稳坐香江第一谐星的交椅。

1973年,素来有意向身兼编、导、演的创作型电影人发展的许冠文将亲自编写的剧本《鬼马双星》交到邵逸夫手上,希望和邵氏合资拍片平分利润,但一向独裁的邵逸夫岂能容许属下提出如此“非分”条件,当即以剧本太差为由断然拒绝。既然无法谈拢,许冠文只好另寻合作者,其时许之弟弟冠杰已是嘉禾的签约艺员,加之邹文怀求贤若渴,又答应帮助许氏兄弟创办电影公司,怎能不令“冷面笑匠”内心大热、甘愿投诚?

1974年10月17日,许冠文主演的邵氏制作《声色犬马》刚下片不到一个半月,他为嘉禾拍摄的《鬼马双星》便隆重上映。

该片针对香港市民的普遍好赌心理,以本土粤语俚言编织笑料,既揣摩观众口味,又兼具讽刺批判意识,自然深受欢迎。

《鬼马双星》本埠票房最终竟达到625万,超过李小龙影片及邵氏的《七十二家房客》!

至1981年,许冠文为嘉禾制作了《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卖身契》、《摩登保镖》等五部作品,全部夺得当年度票房冠军,其中《鬼马双星》、《半斤八两》和《摩登保镖》还先后创下三次香港开埠以来最卖座电影纪录,同时打入日本、加拿大等国电影市场,若论风头之劲,当年无人能及。

同时许氏喜剧更成功令苟延残喘的粤语片重新焕发生机,并为嘉禾日后称雄香港影坛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