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通鉴评说》军事系列 -- 唵啊吽
《资治通鉴》卷六 评说 (5):李牧不战而“屈”匈奴之兵
评说6:
李牧是赵国抵御匈奴入侵的良将,其优秀战略被匈奴的话语贬得一钱不值,赵王竟然认可匈奴的话语权,换下了李牧,结果赵国惨遭匈奴侵害。赵王不得已重新起用李牧,结果李牧保境平安多年,然后一仗打得匈奴十几年都不再犯赵。
李牧守雁门关,就地设置政府管理经济,使得边城生产足以供养守边军队,这是中国军事伟大创举之一,叫做屯田制,为中国历代沿用。《通鉴评说》关于白起坑卒和地缘政治中,都谈到军事对峙,就是看谁的后勤能扛过谁。屯田制是能够永远扛下去的策略,是守势军队的策略。贵州现在还遗留许多明代屯田制留下的屯堡文化【3】。毛泽东在南泥湾屯田,建国后在新疆屯田,使得军队建设不单不消耗国民经济产出,而且还促进经济发展。中国经济许多交通电讯基础建设都得益于解放军的贡献。李牧置政府,就地收租养兵,发展边疆经济。今天中国保卫海疆,不知能否借鉴中国屯田制智慧,走出一条兵民渔业的海上屯田法。地球表面70%是洋面,有世界20%人口的中国还未能得到其海洋资源的应有权益。
李牧搞好边疆经济同时,积极练兵,建设烽火通讯和间谍信息情报事业。李牧同时严令,如有匈奴进犯,必须赶快回城坚守,出战杀匈奴的要以军法处置。匈奴认为李牧胆小,赵军和赵王也跟着认为李牧胆小。这些都是忘记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缘故,忘记了战争的目的本身。
匈奴是游牧民族,攻赵在于抢掠;赵国是农业国家,抵御匈奴的目的是保护赵国民间和王室的资产。双方的战争动机就在这一资产。李牧“收保不战”就是坚壁清野,达到保护赵国资产这一政治目的,所以每次匈奴无功而返,就是李牧的战争胜利。这一胜利是“不战而屈敌之兵”,是成本小而且人道的胜利,匈奴话语却把这一胜利贬为“胆怯”,并把这一话语变为主流舆论,使得赵王换下李牧,致使匈奴侵略得逞。可见话语权可以杀人。如明明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了,有些人就说中国没有胜利,与匈奴说李牧胆怯何其相似。中国终于摆脱了百年来任西方列强摆布的命运,有些人却说中国要感谢西方列强,难道匈奴没能攻入雁门关李牧就应该感谢匈奴吗?
李牧被撤职以后,赵国就发现国家利益被匈奴侵害,因此重新起用李牧。李牧恢复了“收保不战”的方针,拖了匈奴几年,待时机成熟后,李牧突然出击,一仗把匈奴打得十几年都没侵扰赵国。自古知兵非好战。李牧“收保不战”而达到保护赵国资产的政治目的,可以算作“不战而屈人之兵”之一种。
《孙子兵法·谋攻》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 用 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 天下, 故兵 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4】。
孙子认为战争能够取胜的最好的方法是谋划,其次是外交,再其次是开战,最下策是攻城。如果说不开战可以取胜,那么取胜的含义应该是达到政治目的。李牧“收保不战”而达到保护赵国资产这一政治目的,靠的完全是谋划,即没有借助外交斡旋,也没有开战。从这个意义上,李牧战略是符合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定义。然而,孙子讲的是“谋攻”,而李牧是“谋守”,所以李牧“收保不战”又与《孙子兵法》本义上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有所区别。李牧“收保不战”是谋守式不战而屈人之兵,类似的战例有孔明使曹操陷于“鸡肋”处境而退出斜谷,司马懿穿妇人衣服而使孔明无法攻出岐山等等。
政治较量往往被理解为权力争夺,如竞选总统是美国媒介政治栏目的主题之一。而权力是指对社会资源运用的支配和影响能力。由于国际政治没有竞争总统一说,所以国际政治目的就是直接扩大一国对世界资源配置的控制权和影响能力。如美国中东的军事行动,就是为了达到美国对石油的控制权以及对石油价格的影响能力。国际战争胜负的判断是:资源往哪流?资金往哪流?人才往哪流?市场被谁占?知识技术在哪里聚集生成?所以,当我们观看台海、东海和伊朗局势时,一定要看国际政治实质。
以国内政治眼光来看待台海两岸对峙的话,水扁盘踞台湾总统一职,掌握台湾政权,是水扁政治胜利。但大家都知道,台海问题实质是美日与中国的较量。在此较量中,政治目的是对台海资源的控制和影响。现在台湾海峡通道中美日都可以使用,可以说是双赢局面;万一政治冲突上升为战争冲突,谁可以垄断海峡通道并安全使用呢,八成是双输局面。而就海峡两岸人力和资本资源的利用来讲,过去十五年都是台湾资本、商业人才、管理和市场技术流向大陆,就这一点来说,大陆一直是台海政治的赢家。
钓鱼岛争端的目的之一,是中日争夺东海海洋资源。日本现在垄断钓鱼岛附近洋面的渔业资源,是日本得手;而东海石油开发是中国得手。这与海峡航道双赢双输局面不同,这是零和博弈,各有输赢。多方对渔业资源无控制的争夺会导致破坏生态的双输结局,所以,虽然中日搁置主权谈判,但中日还是应该就规范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来谈判,以便在渔业资源遭致破坏时,中国海军可以理直气壮到钓鱼岛周围扣留日本渔船。
伊朗问题实质上是石油问题。美国旨在控制或左右伊朗石油生产和出口,伊朗旨在反控制。伊朗反控制的方法,就是出口国多元化和交易结算去美元化。石油做为紧缺物资反而一直是买方市场,这是美国作为石油进口国在国际政治中操作的结果,石油输出国组织一直致力于打造石油卖方市场。俄国是石油出口国,在市场竞争方面与伊朗是对手,在提供油价上与伊朗是联盟。中国是新生石油进口国,在压低油价上与美国利用一致,在争取石油进口来源上与伊朗出口多元化利用一致。同为石油进口国,美国与中国利益一致的地方是控制油价,而矛盾的地方是争取安全的石油来源。美国国会阻止中海油的收购以及压人民币升值的行为,扩大了中东政治中(石油政治和美元政治)中国与美国的矛盾而缩小了中美的共同利益,因此中国与伊朗和俄国携手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必然结果,中国是别无选择。
只要伊朗不卷入战争,中国就已经赢了,因为中伊石油合作已经步入正轨。不开战,则中伊双赢、俄伊双赢、中俄伊赢而美输。美对伊开战而导致油价上升及伊朗战乱破坏,是中美伊输而俄赢,因为高油价有利俄国石油战略。所以中俄在伊朗问题上的联盟还有脆弱性,只因战后局势走向的未知数风险,激励中俄伊保持联合以保护既得胜利果实。伊朗战争若爆发,则伊朗损失最大,主要是人道主义灾难;美国其次,高油价对美冲击大于对中国冲击。战后谁能控制和利用伊朗石油及其地缘政治影响力,这依然是个未知数,也是阻止伊朗战争应该着重谋划的领域。美国若对伊朗开战,一定是对战后结局有乐观估计。中俄与美在联合国的拉锯口水战,即是为了主导世界舆论的争论,也是为了影响伊朗战后走向的争论。核扩散问题的争论,定义战争的正义性,决定美国发动战争的可利用资源,也决定战后伊朗局势的走向。
唵啊吽2006年5月16日三稿于国学论坛
【1】 《史记列传二十一》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hiji/sj_081.htm
【2】 支菊生《史记译注》http://www.ld.nbcom.net/shiji/liezhuan/lz021.htm
【3】 http://www.tunpu.com/show.aspx?id=1&cid=5
【4】 《孙子兵法》http://wenhua.jztele.com/szbf.htm
原文6: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匈奴皆以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之,李牧如故。 王怒,使他人代之。岁馀,屡出战,不利,多失亡,边不得田畜。王复请李牧,李牧杜门称病不出。王强起之,李牧曰:“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边,如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十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之,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衤詹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 奔走,十馀岁不敢近赵边。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谢补充 1 唵啊吽 字0 2006-06-08 16:52:39
😜噢豁,晚了一步,花! 1 嘎嘎 字0 2006-06-08 14:47:15
🙂沙发并送花! 1 landlord 字6 2006-06-08 14:35:02
🙂【原创】《通鉴评说》:雁门关战例分析
😄送花! 1 燕庐敕 字14 2006-06-08 02:11:07
🙂送花,可惜没得宝。 1 njyd 字0 2006-06-08 02:01:21
🙂因为占领了伊拉克,有了稳定的石油输入资源 2 好知明言 字242 2006-06-08 01:42:27
🙂除开其它因素不谈,欧亚大陆东乱对美国总有好处 1 唵啊吽 字150 2006-06-08 07: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