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简摘+链接】《对黄巢起义的再思考》史式 -- 衲子

共:💬23 🌺2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简摘+链接】《对黄巢起义的再思考》史式

在对黄巢起义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再思考之前,不妨先探讨一下“起义”这个词的确切含义。对于“起义”一词,有的工具书上说得言简意赅,就是“仗义起兵”;有的工具书则说是“人民起来反抗暴政”或者是“原属于反动统治集团的武装力量投到革命方面”。总而言之,一定要这一行动是正义的才能称为“起义”。如果没有把握,不能判定这一行动是不是正义的,最好改用“起事”一词,因为“起义”是褒义词,“起事”是中性词;“起义”一定是好事,“起事”则好事坏事,都有可能。

“农民起义”,则顾名思义总应该和农民有密切的关系。与农民无关的起义,例如武昌起义,就不能叫做农民起义。与农民有关的条件大致是:

一、起义的领袖或主要的领袖是农民。

二、起义的队伍主要由农民所组成。

三、起义时有明确的政治口号,这种口号一定对农民有利。

四、这支队伍的所作所为有利于农民。

一次农民起义即使不能完全符合上述的条件,至少也得大致符合。如果符合的部分太少,不符合的部分太多,那就成了挂羊头卖狗肉,属于假冒伪劣的冒牌货了。

当然,对于历代王朝中的农民起义不能过于苛求,只能“从宽”承认。因为:

一、真正老实巴交的农民常常担当不了起义领袖这个重任,因此领袖人物中间就会出现落第士子、地方豪强或者流氓无产者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也无妨,只要他们能大致代表农民的利益就行。

二、一朝起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在队伍里难免会有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人物,只要农民占了很大的比例就行。

三、起义,总得有个明确的政治口号,这样我们才能把起义队伍与饥民、流民、盗贼区别开来。有了口号以后实行不了,那也无妨,因为农民起义失败的居多,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

四、既称之为农民起义,总得要为农民做一点好事。如果所作所为,对于农民是害多利少,乏善可陈,就很难挂上“农民起义”的桂冠。

如按以上的标准来衡量黄巢的所作所为,这个结论就非常难下。笔者认为:对于历代的农民起义,上起陈胜的大泽乡起义,下迄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称为起义,这都没有问题,惟有对于“黄巢起义”之说,我们应该根据历史事实,重新思考,不能轻易点头。

-------------------

下面作简摘:

一、对于“黄巢起义”的质疑

黄巢出身于私盐贩子世家。王仙芝、黄巢等人的造反,一不是为饥寒所迫(他们都是富家子弟);二不是受人欺压所激发(他们的家庭都是地方豪强,谁敢欺压他们);那么,是不是他们有志推翻暴政,救国救民呢?也不是。他们实际上是已富求贵。

二、黄巢一系列的投降活动

古今中外,不论哪一次起义,起义者总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自己的对立面是非正义的。哪像黄巢这样,起兵的第二年就开始进行投降求官活动的,并且,从此以后,他朝思暮想,念念不忘,每年都在进行这样的活动,直到自己当上皇帝为止。

他和唐廷打交道,不是“起义”行为,而是交易行为。他多占领了几个城池,本钱大了一点,求官时就要价高一点;他在败退之时,本钱小了一点,求官时价格就低一点。

三、论黄巢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才能

四、黄巢为什么逃出长安

五、“杀人问题”的争论

六、千秋诗史《秦妇吟》

---------------------

看来,我们对于“黄巢起义”之说,确有再加思考的必要。黄巢出身于累代私盐贩子的家庭,属于地方豪强之类,与纯朴的农民没有半点共同之处。他的起兵,是为了求官、做皇帝,保护并且扩大自己家族的利益。后来真正坐上龙椅,却因痛恨百姓欢迎唐军,下令屠城。到这时候,他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暴君,怎么还能戴上“农民起义领袖”的桂冠!他所活动过的地方千里不见人烟,良田沃野成为一片焦土,千年古都长安一炬成灰。对于这样的人物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值得三思。正是:

谁言黄巢是义军,

明令屠城罪非轻!

欲知当年长安事,

请读长诗《秦妇吟》。

全文:

外链出处

关键词(Tags): #黄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