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脚踢开古典音乐的大门 一 -- 五度
五度兄给的那篇谈配器的文章我看过了,搞明白了现代配器的基本手段。他提到的噪音部分是点睛之笔,深有同感。
我提到的那三首歌,A Whiter Shade of Pale现在属于经典曲目,所谓经典,也就意味着该进博物馆了 :-) 它的配器手段拿今人眼光看来显然是比较单一初级的。这首歌我推荐的不好,因为实际上 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首根据这首歌改编的音乐,里面的低音贝司效果令人印象特别深刻,好到让人有时抛掉主旋而特别关注贝司旋律 而顿感应接不暇的程度。
黎明和祖儿两首,我好像怎么听都不厌。祖儿那首低音繁复到我很难将其与其他部份区分开来的程度。相比较而言还是更喜欢黎明那首的伴奏一些,虽然五度兄可能觉得那首贝司部分比较简单。不知为何我特别喜欢有清晰贝司音色的曲目,无论是吉他贝司还是提琴贝司。另外就是五度兄提到的两把吉他。我个人最最喜欢的音乐伴奏还是两把吉他、一个贝司,再加一个“温暖的”提琴小乐队。
祖儿那首“痛爱”第二段里那个声音确实是噪音,后来其实也出现过,但都是淹没在其他音色里,真正突出的就是第一下。这就是配器者比较深的地方。老用就不值钱了。
关于和弦是否该追求复杂、罕见的问题,我觉得可能是我落伍了吧。60-80年代初,还是比较时兴使用复杂和弦的,我接触到的原曲配器不算多,但知道Beetles,Paul Simon and Art Garfunkel的东西,港台琼瑶阿姨作品改编的许多流行歌曲如“红豆”、“偶然”,还有后来的齐秦等等,都普遍使用不常见和弦。大学时代曾努力扒过这些歌曲的和弦,后来与其他琴友切磋的时候他们总是问我为什么这里会用这个和弦,我就说是扒出来的。当时大家公认确实是这些不常见和弦非常原汁原味。
其实后来街面儿上卖的一些流行歌曲的配器书籍,很多都是简化了的,比如明明是G6,就简化成G...
还有就是弹分解和弦时有些吉他的“和弦外音”,比如Am和弦中加入一个G音,就是在613中加入5。这种情况既可以说它是和弦外音,也可以说是Am7和弦。
再者就是后来配器手段的丰富,也令吉他的作用有所减低,配器无须依靠吉他的罕见和弦来表现个性特点了,所以吉他和弦部分就比较简化了。而90年代以前的歌曲吉他比重很高...
说到作曲时用和弦导引主旋的问题,想起一个事儿。当年崔健一曲“一无所有”振聋发聩,我们学校一位校园歌手(在当时的京城也比较有名) 完全按照这首歌曲的和弦部分弄了一首歌出来,摇滚味道十足,当时红遍京城高校... 当然了,正规作曲的常见形式应该不是拿和弦导引,但对于业余歌手来说倒是个有趣的尝试。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4 层
🙂del 五度 字0 2006-07-09 08:33:21
🙂说到贝司,冒昧地向五度兄推荐几首歌曲 2 煮酒正熟 字2164 2006-07-08 13:30:28
🙂接着聊配器 2 五度 字1958 2006-07-11 07:49:50
🙂回五度兄
🙂两把吉他我也比较喜欢 1 五度 字508 2006-07-23 06:43:23
😁我比较倾向于用和弦来定旋律 1 绿野仙踪 字327 2006-07-13 12:55:58
🙂披头四也是如此 五度 字144 2006-07-14 01:45:25
😄我是说象俺这种入门水平的, 1 绿野仙踪 字351 2006-07-16 23: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