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哈军工曾经的岁月之一 -- 大驿土猴

共:💬199 🌺78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哈军工曾经的岁月之四

哈军工曾经的岁月之四

外地的学员陆陆续续地到了,预科各个连、排也一个一个的满员了,为了让学员们对哈尔滨、哈军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满编的排由排长带领游览市容和参观学院。游览市容花了一天的时间,可是参观哈军工,足足花了两天。

当时的哈尔滨,还保留着浓郁的俄罗斯移民的文化气息。全城大大小小的东正教和犹太教教堂数十座,一到正午,市内钟声悠扬,不绝于耳。这时全城的老毛子——也就是俄国的移民都会停下手头的活儿嘟嘟囔囔在胸前划十字架,很有意思。在哈尔滨的繁华地带尤其是道里区和道外区,鳞次栉比的公寓洋房、四处揽客的四轮出租马车、方石铺就街道路面、人行道边挂着上下两条铁链的铸铁隔离栏杆、主要干道两侧的煤气街灯,让外地的学员们恍惚间好像到了欧洲。而哈尔滨开动起来叮当叮当响着车钟的有轨电车更是加深了这一印象:从司机到售票员都是老毛子,每到一站,都是先用俄语报站名,再用汉语报一遍。比如到了道里,就叫“闹维高酪的!”(新城之意)到了香坊呐,就叫“斯大勒高酪的!”(旧城之意。俄人建哈尔滨由香坊始,由此得名旧城)相当有趣。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的老毛子俄语口音并不是莫斯科标准音,莫斯科人讲“不”发音是“涅特”,重音靠前,而哈尔滨的老毛子发音是“涅度”,重音靠后,不知是哪里的方言。哈尔滨最吸引人的,无疑是南岗区的秋林百货公司了。那时秋林公司是哈尔滨最高档的百货商店,在全国也是属的上的高级商场,宽大明亮的橱窗、米黄色得大理石地面、辉煌典雅的水晶吊灯豪华得炫目逼人。主要经营的商品大多是进口的和自制的。比如巴西咖啡豆,黑海鱼子酱等等除了秋林,全国罕见。其实名气更大、味道更好的是秋林的自制食品,像粉肠、熏肠、碗口粗的茶肠,黑巧克力、方块奶糖,面包圈、面包干、炒锅大小的大面包,还有腌在玻璃瓶中的酸黄瓜等等,有许多保留到了现在,已经成为今天的哈尔滨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哈尔滨的老毛子就开始向澳大利亚转移,到了六十年代以后,哈尔滨的老毛子几近绝迹。不过1956年那会儿,秋林上上下下的服务员、售货员都是老毛子,尤其是大门口,总是有一个头戴大礼帽、身穿燕尾服、留着斯大林那样的大胡子的白头发老毛子替客人开门。

五十年代南岗区过了老巴夺烟厂就已经算是郊区了,延伸到哈军工的所在,除了一所麻风病院,周围就只有坟茔地了。最早在此地建校的是哈医大——哈尔滨医科大学,刚盖了不到五万平方米的房子,校址被肩负着建立哈军工重任的陈赓大将看中,两下里一协商,哈医大另寻校址,两个月后就让出了全部建成的校舍。陈大将很是承情,哈军工建立以后经常组织两校的学员们联欢,虽说军工有在校期间不准恋爱、不准结婚的“双不禁令”,依然挡不住两校的许多有情人终成眷属。

1953年4月25开工建设,到1956年已基本建成的哈军工东起太平桥、橡胶厂,西到一曼街,南至马家沟河南岸,北面除了极乐寺和后来改作文化公园的老毛子墓地外,囊括了一曼街以东的全部地方,总面积将近70万平方米。当时极乐寺四周都是哈市华人的私有墓地,个个有主,迁坟既是动风水,工作难做,因而保留。而极乐寺东一座小教堂周边老毛子的墓地中因为有苏军解放哈尔滨时牺牲烈士的陵园,陈大将特别指示予以保留。那墓地里葬的多是犹太人,二战时遭日本人谋财害命。建国后由于家人大多迁居国外,坟墓无人看管,多被盗掘。因为犹太人多富有,修补龋齿时喜镶金牙,下葬时又大都带有戒指,由此遭人惦记,打搅了身后安宁。这其中有以色列的副总理奥尔梅的父母和亲戚,土猴记得《哈尔滨日报》曾有报道,说那总理访华期间专程来哈扫墓,非常感谢中国人对族人坟墓的保护云云。不过他扫的那墓已经不是原装的了,因为六十年代后,民间迷信之风渐息,政府权威日重,一纸政令,所有坟茔除苏联红军烈士墓外全部限期迁到了荒山嘴子也就是现在的皇山。土地本是为哈军工扩建而腾出来的,但是之后中国政局愈加动荡,直至学院分拆,再也没有在那块地上动一锹土。哈军工迁走后,毛子坟那一片改为文化公园,土猴小时候去玩过,记得苏联红军烈士墓被一圈红砖墙围了起来,小教堂还在,教堂前笔直一条林荫路,草木幽深。林地间的小路用墓碑铺就,长短不一、各不相同,许多上面有非常好看的各式花体字母,有的还嵌有像片。现在那地方好像成了冰上运动中心,有着大型的室内冰场。

言归正传。哈军工的格局,由北向南自然分割成三个部分:最北边的部分是极乐寺以南,八一楼东至毛子坟西的一片地方围成一个院子,隔一条街就是现在的东大直街与哈军工大院相望。这个院子里是哈军工的尉官宿舍区。院内北边是哈军工医院的大门诊部,一栋两层的黄色大楼,是哈医大建成后移交的。(哈军工医院的住院部在市内南岗区中山路上,是接收的一座原由日本人建立的医院)院子的东西两头四层的黄色“U”字型大楼,是已婚尉官宿舍楼,宿舍是套间结构,楼下有食堂。两座大楼中间是四层灰色的单身尉官宿舍,单间大走廊式的结构,厕所、浴室、厨房都是公用的。土猴一家七十年代初刚回到军工大院时就住在这种宿舍楼里,印象中房屋的举架很高,窗户相当高大,冬天要想开九宫格式窗户上格中央的小气窗透气,猴爸爸要踩个椅子才够得着。室内是长条的地板,走廊和楼梯是水磨石的。这种单身宿舍楼到底有十二栋还是十八栋楼土猴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六栋围成一个院落,猴爸爸说那时楼间围合而成的院子里有篮球场和小花园,整齐漂亮,绝不像七八十年代土猴见到时,满地的菜窖和歪歪倒倒的破烂棚子。

最南边的部分,是在马家沟河南岸的职工村和附属工厂。职工村里住的是在哈军工工作的非军职的职工,一排排带院子的红色砖瓦平房,如果加盖一层就有点现在连排别墅的样子了。附属工厂的规模不大,但是加工能力强大,机床种类齐全,军工许多试验室的试验设备比如火炸药试验室的爆炸箱都是这里的师傅们加工出来的。

在这两部分之间的广阔区域,就是让猴爸爸转了三个半小时的军工大院了。

关键词(Tags): #哈军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