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也聊林彪(1) -- 老拙

共:💬357 🌺1998 🌵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也聊林彪(10)抗战初期的毛林之争

其实,从井冈山一直到辽沈战役,不,到抗美援朝,林彪与毛泽东之间一直有争论,而且还都是对重大军事战略和行动的大争论。可以这么说,在大的军事问题上,林彪从来没有一上来就听毛的。这在共党共军的历史上是几乎是绝无仅有。

有人说,那时候的林彪对毛泽东是:背后喊万岁,当面就争论。

可是,他们二人之间的争论,还就从来没有影响过林彪的越来越被重用。这也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兄弟也说不很好,请河友们分析一二。

但是,从抗战初期的这次争论,我们似乎还是可以看出,共军之所以最终战胜了强大的对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共党、共军对于这些肯定会发生,也确实每天在发生的内部争论,错了的一方敢于立即承认,并且大家诚心地按被事实证明正确的一方的办法去做。

抗战初期,毛林的争论,是关于我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作战方针问题。

1937年8月22-25日,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作战方针,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这个方针,包括林彪、彭德怀等八路军高级将领都不同意。特别是林彪,他在会上说,要以打运动战为主,搞大兵团作战。

会上说说还不算,带着部队上了前线,还真要组织115师在平型关打就运动战。9月14日,已率部到达山西平型关前线的林彪,电告八路军总部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提出以一个多旅之兵力在平型关伏击运动中之日军。朱彭不敢做主,将此电转报了毛泽东。毛于16日直接致电林彪:“我军应坚持既定方针,用游击战斗配合友军作战,此方针在京与蒋、何决定,基本不应动此方针。”17日,毛泽东再电嘱彭、任、林、聂等人,指示:“八路军此时是支队性质,不起决战的决定作用,但如果部署得当,能在华北地区,主要是在陕西,起支持游击战争的决定作用。”

18日,林彪接着与毛争论:“在敌目前进攻的情况下,我先头旅应以作战灭敌为主要任务。”随后又致电毛泽东,主张以一一五师两个多旅的兵力在现地协同友军作战,“暂不应以做群众工作为中心”。他强调:“目前军民正在看我军直接参战,如我参战兵力太少,则有失众望。”“目前须以打仗、捉俘虏,来提高军民抗战信心,提高党与红军威信。”

   显然,毛泽东与林彪之间有分歧:林彪是从一一五师所处的前方实际出发,时间、地点均对我有利,且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力主在平型关打一仗;毛泽东则是从八路军本身实际情况和战略全局出发,主张把主要精力放在创建敌后根据地上,尽量避免以主力和日军正面作战,因为那样既不能从根本上阻止日军进攻,也不利八路军的发展和壮大。

   9月21日,在林彪等前线将领的一再坚持下,毛作了让步,致电彭德怀,表示可同意林彪将一个旅(不是整个一一五师)暂时集中打仗,但同时指出:“如许久还无机可寻时,仍以适时把中心转向群众工作为宜。”

但他还是担心林彪没有放弃坚持运动战的观点,嘱咐彭德怀要做好林彪等人的工作。在上述给彭德怀的电报中,毛以很大篇幅再次分析了敌、友、我三方的形势,指出:“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好戏中一定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毛泽东对彭德怀说:“我完全同意你18日电中使敌深入山西,还处在我们游击战争的四面包围中这个观点,请你坚持这个观点,从远处大处着想,对于个别同志不妥当的观点给予深刻的解释,使战略方针归于一致。”

在得到毛泽东的批准之后,八路军总部于9月23日向林彪下达了侧击平型关之敌的作战命令。24日,林彪、聂荣臻调兵遣将,做好了战斗部署。25日上午,平型关战斗打响,一举歼敌1000余人,毁敌汽车百余辆、大车200余辆。

战后,林彪对平型关之战写了一个总结,如下:

平型关战斗经验------- 林彪 1937年10月17日

第八路军终于在9月中旬开到了晋北的前线,它开始执行它在抗日战争中的神圣任务了。在全国同胞热烈的期许下,我们于9月25日在平型关与日军接触了。不负全国民众与友军的期望,不负的八路军10年来的荣誉,我们的这次第一次接战获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一仗的确给了日寇以重创,提高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的信心,特别是更加提高了第八路军的威信。在这次初步与日寇交锋的战斗中,我们更获得了不少抗战的经验,这不但值得的八路军全体指挥员与战斗员学习,我们也愿意把它贡献与全国的抗战的友军与一切抗日民众,作为今后抗战的认识。据我个人在这次战斗中所感觉到的是:

1、 一到山地,敌人的战斗力与特长均要大大降低,甚至于没有。步兵穿着皮鞋爬山简直不行。虽然他们已爬到半山,我们还在山脚,但结果我们还是要先抢上去,给他们一顿猛烈的手榴弹。他们只好像滚萝卜一样滚下去了。至于炮兵则难于运动与找阵地。坦克呢?有些地方真使它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飞机的作用也不大。

2.敌人轻视中国军队,成了习惯,便由骄矜而疏忽,不注意侦察警戒,不爱做工事。打起仗来,先让飞机和大炮显神通。来到猛攻时,他们步兵连阵地也不爱占领,只隐蔽在沟里休息。这样的敌人,当然便利我们袭击。所以我们这次,一切都布置得妥妥当当了,向他们开枪了,冲锋了。他们才知道。

3.敌人不仅是弹药要靠后方输送,连粮食都要靠日本送来。他们的后方线已扯长有几千里。在这样情形下,把他们后方线一切断,他们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可以弄得他们进退维谷。所以发展游击战在敌后方线上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此次平型关战斗,我们正是派了一部分人在敌后路上阻滞其增援部队及粮食供给……

4、利用敌人攻击友军阵地时,袭击敌人侧后方,这是最好的战法,比其在行动中和刚到阵地而未站住脚时去袭击还要好些。这次就是利用敌以全副兵力注意对付友军时,突然在他们的后方大打起来。

5、 为了避免他们的炮兵和飞机,战斗开始后要迅速接近敌人,投入肉搏,连续冲锋,使敌人的炮不好放,要放就连他们自己的队伍也遭了殃。

6、友军在战斗中的配合,实在太差。他们自订的出击计划,他们自己却未能遵守。你打,他旁观。他们时常吹牛说要决战,但却决而不战,或向敌人打,而又不坚决打。他们的部队本来既不充实,在一个出击中,却以区区的八个团兵力分成叁大路,还留了总预备队,而每路又相隔十多里或二十多里,这样不仅缺乏出击力,而且连我们打败了而退下的敌人,他们碰着了,竟不但不能消灭之,反而被这些突围的敌人冲坍了。他们的指挥真笨极了,特别不能真正了解与运用在战役上于决战的地点与时机集中绝对优于敌人的步兵、炮兵、飞机以猛攻敌人。

7、敌人实在有许多弱点可为我乘。但敌人确是有战斗力的,也可以说,我们过去从北伐到苏维埃战争中还不曾碰过这样强的敌人。我所说的强,是说他们步兵也有战斗力,能各自为战,虽打败负伤了亦有不肯缴枪的。战后只见战场上敌人尸骸遍野,却捉不着活的。敌人射击的准确,运动的隐蔽,部队的掌握,都颇见长。对此种敌人作战,如稍存轻敌观念,作浮躁行动,必易受损失。我们的部队仍不善作疏散队形之作战,特别是把敌人打坍(原件如此)后,大家拢在一团,喧嚷‘老乡,缴枪呀!’──其实对日本人喊‘老乡缴枪’,不但他们不懂,而且他们也不是老乡──这种时候,伤兵往往很多。在‘抗大’的军事教育中,特别要教育干部了解正规战斗中的战斗队形之运用。

8、日本兵之死不肯缴枪,一来因日本武士道的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时也因他们对中国军民太残暴,恐怕中国人报复。但最主要的,是过去华北军队对日军俘虏政策不正确,采用野蛮的活埋、火烧、剖肚等办法。故我们今后须加紧日本士兵的日文日语的政治宣传与优待俘虏。

9. 夜袭是战胜日寇的重要作战手段,敌怕夜袭,他们的技术威力一到夜间竟至全无作用。我们要努力,非常努力地去学习夜战,以此为特长以战胜日寇。

10、我军(八路军)在目前兵力与技术条件下,基本上应以在敌后方击其后路为主。击敌后路是我们阻敌前进争取持久的最好方法,如经常集中大的兵力与敌作运动战,是不适宜的。

11、 中央军队如果还是守着挨打战术,便是糟糕透了。他们对主要点应坚持固守,而不应到处守,应行决战防御与运动战,应集中优势兵力、飞机、大炮于决战点。至于他们军官的调动,政治工作的建立和对群众关系的改善,都是他们很重要的问题。

12、 我军的军事技术,特别是战斗员与班排长的技术与战术教育,实在还需大大的努力。过去大半年,部队虽然得到了休息整顿的机会,在风纪、礼节与正规化上进步很多,但对战术训练还很差,今后当努力此方教育。

经过这次战争,部队中的一般情情形活跃了,战斗的情绪及生活高涨到万分。战地群众对我与友军完全是两个态度,见友军就逃,见我军到了则又转回,八路军所到之处,受群众热烈的欢迎与夸扬,不是无因的。

这一切经验与教训多值得我们虚心地学习,运用在今后的抗战中,这些都是我们争取抗战胜利的必要条件。

请各位注意黑体字的第10条。

毛泽东也不含糊。9月29日,即平型关大捷的第二天,毛泽东在致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的电报中,对八路军作战方针作了新的表述:“根本方针是争取群众,组织群众的游击战。在这个总方针下,实行有条件的集中作战。” 10月25日,毛泽东同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又说:“现在八路军采用的战法,我们名之为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和运动战。”后来在《论持久战》中,他把八路军作战原则定为:“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