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一丝伤情 – 走过八十年代 -- 萨苏

共:💬47 🌺7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一丝伤情 – 走过八十年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今天对龙应台的作品已经有些敬谢不敏,当年曾经很喜欢。

台湾,在八十年代给我的印象是和今天完全不同的,那时候我印象中的台湾,是很多精美的文字,甚至在文化上,都曾给我剧烈的震动与影响,比如白先勇,比如农妇。记得那年看了《农妇随笔选》,正看着父亲提着磨破了角的皮包走向他的办公室,那份泰然和怡然俨若王侯,脑子里便都是刚读过农妇的那句话 – “但求破衣里面是人”。

这是我们当时的教科书里读不到的。

盖因为文革的时代,大陆的文化破坏太厉害了,甫一接触到这些深情的,带有让人心动的东方灵魂的文字的时候,那种发自心灵的感动至今难忘。那是一种回归的感觉。

很欣赏席慕蓉的诗和文字。记得她写的燕子和乌秋,里面提到她的父亲喜欢她唱那首《送别》,她是这样写的: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

   “长亭外,古道边……”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一段文字,今天读来,我这去国怀乡的中国人眼里,还是酸酸。

今天我不看龙应台了,就像今天我不看北明,她的《柏林墙故事》曾经如此深情,以至于当我看到《杀人灭口的血染的风采》,我根本无法想象这样荒诞的文字出自同一人之手。

同样,我也不能相信当年悲天悯人的潇湘女子龙应台,今日在文章中的傲慢和优越感。“中国知识分子对自己国家的专注可以狂热到中国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中国、除了中国之外什么都不存在的地步。说得刻薄一点,这是一种对自己肚脐眼的狂热和专心。”

我分明看到龙应台的背影,不屑回头。如同听到那次台湾同胞在我面前警惕而坚决地对同席的日本人说:“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

这是说给日本人听来澄清的。

苦笑,若我这个大陆人不在席上,或许“我是台湾人”就够了吧。

其实大陆人在海外,是很少强逼着台湾的朋友站边的,我们多少存了些古老的人情,能模糊的时候,何必让人家为难呢。

也许,台湾的朋友已经习惯了剑拔弩张。

那边,文革还方兴未艾呢。

观点的不同,并没有什么可以让人介怀的。但是,今天台湾的文字里,我只能看到激烈,看到谩骂,看到浮躁,看到傲慢与偏见,昔日的清丽,如滚滚东逝水,我看不见。

看到今日龙应台,我感到的不是不满,而是另一种情绪 – 悲伤。

怀念席慕蓉,和那个时代,虽然有人说,那个时候台湾是“白色恐怖”。

[完]

后记:以龙应台当年敏感的心灵,应该能够体验到大陆的同样的中国人们,为了今天,做出的怎样努力和牺牲。民主的发展是要人努力的,经济的发展同样是要人努力的。今天大陆所有的,是大陆人用他们的汗水和辛苦换来,同样,大陆人也在用他们自己的努力走向自己的民主,这种努力看不到,然而结果也许将会比台湾今天的民主更为坚实。起步于一片满目疮痍的土地,大陆只有比台湾走得更有勇气。你可以反共,但是你如果受过民主的教育,应当知道尊重每一个灵魂的平等和尊严。

不要伤害大陆人的感情吧,龙应台先生,假如你是个中国人,伤害我们就是伤害你自己,握一握手,希望你还是当年那一蓬炙烈而燃烧着爱心的野火。

关键词(Tags): #龙应台#席慕蓉#台湾#农妇通宝推:善居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