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所知道的苏州评弹 -- 东张西望

共:💬51 🌺7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苏州评话

苏州评话与评弹的区别除了一个连唱带说,一个只说不唱;另一个重大不同在于评弹文戏多,评话武戏多。评弹几乎全是才子佳人;评话呢,三国、隋唐、七侠五义、水浒、说岳、明英烈,全是武的,又称为“说大书”。

与评书相比,评话的内容要丰满得多,人物刻划也要细致。增加了好些书本里没有的情节,使故事更曲折,听上去更合理,补了原作不少的漏洞。

以大家熟悉的<三国>为例,袁阔成的评书已经说到了极致,但他基本脱不开<三国演义>这本书,可供发挥的地方很少。评话则不然,一开头就是过五关斩六将,然后马上三请诸葛,三把大火后就进入后三国,取西川,得汉中,嘎然而止。全部围绕着刘备诸葛亮展开,对于每一个细节都极为讲究。我记得以前听唐耿良的书,一个长阪坡就能说上十来天,要知道评弹评话每次都是持续一小时的。大战张合就是一小时,枪挑高览又是一小时(可怜的高览被借到了这里,可是把他提高到了河北四亭柱的地位) ,又无中生有了许多人物,如枪王张绣,擅使百鸟朝凤枪法,以后西川的张任是他的师弟,人称枪祖宗。记得还有个力大无穷的眭元进,使一柄独脚铜人,被子龙用巧打得抱鞍吐血,逃到汉中又当了大将。当然这都是戏说,您要拿着<三国志>来挑毛病,那我就得吐血了。反正对我来说,好听就行,符不符合史实问题不大。

还有草船借箭,说到诸葛看看箭差不多了,吩咐开船。这里加了一段,说是曹营中只有司马懿和徐庶看出有诈,徐当然不会点破,司马懿立功心切,向曹操讨了支令箭,带着两个儿子(那时顶多十几岁吧)乘着船就追了上来。因为顺风,一会儿就追上了。鲁大夫吓了个半死,诸葛亮不慌不忙。那边司马昭性急,看着距离差不多了,一下就蹦到了诸葛船的船梢上。可是诸葛早有准备,出发前就命令把船的船梢锯了一半,这下受了大力蹬踏,当然断了,司马昭落江。司马懿好不容易才把儿子救上岸,追人当然没空了。

你可别以为这段可有可无,唐耿良说到这里,要来一段“未来先说” ,说是到了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在城外思索进不进城,又是司马昭性急,主动要往里冲。司马懿想起当年的事,把儿子训斥一顿,说诸葛从不用险,你难道忘了当年“活络船梢”的事吗?

简单介绍几段,好象评话三国已经出书了,强烈建议北方的朋友找本看看,十分不错的。当然还是不能和在现场听书相比。

下面介绍几个名家:

一,当然是善说三国的良字辈大腕,唐耿良,陆耀良,张国良等。我也不知道他们的老师是谁,从名字看应该是师兄弟。

二,善说<包公>和<七侠五义>的伯字辈。大师兄叫顾宏伯,人称“活包公” ,好象已经过世十来年了。他最有名的徒弟就是说<水浒>的吴君玉,现在是上海说评话的头牌。差不多也有七十多岁了,前几年看他表演,精神头还很足,一段醉打蒋门神,几乎每个动作都要亲自表演出来。老先生以前也是右派,其实现在也看得出来,说书时一张“臭嘴” ,借古讽今,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每次都骂得淋漓尽致。

老二是赫赫有名的“巧嘴” 金声伯,<七侠五义>到了他手里得到了很好的整理。

还有个小师弟叫陈卫伯,不知道为什么,好好的评话不说,跑到上海演什么“单口独脚戏” 。独脚戏顾名思义,本来就是指一个人表演的,只是现在习惯是两人,名字一直没换,但听着还是别扭,就好象把二人转叫作“双人二人转” 一样。

另外还有说<明英烈>的张鸿声、张效声叔侄;说<说岳>的曹汉昌;说<康熙皇帝>的杨子江等,都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