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也聊林彪(1) -- 老拙

共:💬357 🌺1998 🌵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卫立煌虽然对共产党有好感,还不至于通共

林彪围攻长春时要他命令廖耀湘出援的是蒋介石,他真要通共顺水推舟就可以把廖送掉,何必抗命。

林彪打锦州确实要冒被夹击的风险。至于被包围,林彪当时正规军70万人,地方部队30万,只有一个纵队12个独立师围困长春,其他的基本上都调到锦州方面了。国军沈阳30万人,就算沈阳都不要了全出来,华北后来出兵一个兵团10万人,就算加倍能出20万,加上锦州的范汉杰15万,最多也就是60万,哪能“包围”林彪。林彪从红军时期就独当一面,什么时候被包围过。现在壮得不得了,兵力并无劣势,而且按照杜聿明的话,“东北共军无论兵力火力战术都远超关内共军”,怎么会反而被包围一次。

东北无论卫立煌还是廖耀湘对出援锦州都很犹豫,原因也很简单,围城打援是林彪拿手的战术,东野到底是打城还是打援,国军是需要看看情况判断的。而且到攻克锦州之前,东野确实还没有攻坚战特别拿得出手的战绩,当时国军对共军野战能力的畏惧应该甚于攻坚。东北国军当时的想法和当年四平之战差不多,先利用坚城拖垮共军,再进兵解围。但是东野已经不是吴下阿蒙,31小时就把锦州干掉了。廖后来全力攻击黑山大虎山都没攻克,看看离锦州还多远,就算他积极一点能有什么用。

至于把东北国军主力集结于锦州,老实说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成问题。锦州并没有其他战略价值,不过是关内外的咽喉。主力集结于锦州,看轻,必要时放弃长春沈阳,反过来长沈丢了锦州还有什么意义?而且东北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重工业,还有最大的产粮区,放弃东北,这个决心怎么都不容易。辽沈结束后东野虽然尚没有入关,军火立刻就源源不断地输入关内。我记得粟裕就说过一句,淮海战役的胜利要感谢大连的大炮弹。

杜聿明出徐州,粟裕一天后才发现,真不知道这个说法出处何在。杜聿明30万部队,加上民众,每天行进平均不过十几公里,按照这个速度,这个队伍从头走到尾恐怕就需要一天。杜聿明回徐州后为了故作神秘,并没有立即下达撤退命令,等了一阵子。等他正式下达命令时属下告诉他大家早就知道了。杜大惊,追问之下才知道刘峙通知他在徐州的买卖收摊,卷铺盖先溜了,结果大家立刻都明白了。杜大怒,碰上这么个“猪”总,为了自己私利军事秘密都不注意保守。撤退的意图早已暴露,哪还能瞒得过对手。

通宝推:金口玉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