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要自信不要偏激 关于中医争论的问答 -- 老平

共:💬125 🌺10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要自信不要偏激 关于中医争论的问答

问:有网友说方舟子等人主张取消中医是别有用心,你怎么看?

答:我个人不认为方舟子是别有用心,他犯的是偏激和自大的毛病,而且没有看到民心的走向。

问:你说方舟子反中医会走向衰落,我看不一定,方舟子是打假的一副猛药。

答:我做的是一种预测,是相对于以前方舟子学术打假的正面形象来说的。反中医使他丧失了打假的正当性,也背离了大众的意向。

问:历史上反中医的人不少,鲁迅就曾说过“中医是一种有意无意的骗子”。

答:拿鲁迅出来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鲁迅只是一位文学家而已。

问:你认为中医是科学吗?

答:这要取决于你对“科学”的理解,去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也出席了庆祝大会,这表明中国政府把中医看成是一门科学。

问:政府认为科学就叫科学?

答:在中医问题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中国更有发言权。

问:中医如果是科学,为什么绝大部分人有病都去看西医?

答:我不知道这个“绝大部分人”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我只知道在我的家乡,大部分人有病都去看中医。

问:那是在农村,是在贫困落后的地方,大城市谁去看中医?

答:请问中国农村人口多还是城市人口多?另外,在大城市里面,看中医的人也不少,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人。

问:我也不是说中医一点疗效也没有,但中医太乱了,到处都是游医,还有中药有毒性,经不起科学的验证。

答:游医可以通过立法来管理,中药的毒性要放在一个合理的框架去讨论。把一味草药单独提出来化验,得出来的结论不一定适合中医的实际用药情况,中药有君、臣、佐、使的配药原则,有自己的配伍禁忌。

问:问题是中医的理论不科学,难道你还认为阴阳五行是科学的吗?

答: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整体观的一个典范,如果我们认为中医治病是有效的话,那么这个理论也是有效的。

问:那它究竟是不是科学?

答:经络理论是中医的另一个基础理论,请问它是不是科学?如果是科学,为什么人体生理教材不谈经络?如果不是科学,为什么西方国家立法允许针灸师开业?

问:那你说这是什么问题?

答:起码说明两个问题:1.科学不是衡量人类已有知识真伪的唯一标准,在现实生活里,人们更注重有效性。2.在中国古典文化里面,有一些东西是现代科学还没有涉猎的,因此,不能简单地以没有科学依据为理由来否定古人的东西。

问:这就新鲜了,你是想说古人比现代人还高明?

答:在某些方面,中国古人确实比现代人高明,这里面涉及到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科学的不同。撇开后世的宗教理法不谈,只看先秦诸子的论说,就会发现中国古人认识事物时,主张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趋于统一,可以称其为内求法,那是一种不同于现代科学的认识方法,现代科学认识事物时强调主客对立,可以称其为外求法。用内求法来认知事物,现代人的能力不如古人。

问:古人用内求法出来了什么东西?

答:第一是形成了古典整体观,又叫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古典整体观的一部分。这个整体观认为人本身是一个整体,精神与形体是分不开的,里面还有气,其中精神是人的主宰。古典整体观还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提倡要顺应自然变化,并通过外部事物来调整人的生命活动。第二是形成了一系列的人体修炼方法,这就是后世所说的道、儒、释、医、武等练功体系。

问:这些东西早被淘汰了,西医取代中医,武器取代武功,科学取代传统。

答:那倒不一定,依我看科学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就人的研究而言,它把精神与形体分隔开来研究,这样得到的认识肯定是不完整的,试问哪一个大活人能做到形神分离?

问:难道古人的东西就没有局限性?

答:一样有局限性,一部《黄帝内经》纵横几千年,都快成《圣经》了,怎么会没有局限性。古人不是说天人合一吗?几千年过去,“天”在变“人”也在变,古人的理论当然也需要发展。但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科学分属两种不同的认知模式,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已有的科学模式去规范或改造中医,否则会把华夏古文明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扔掉。

问:按你这么说中医是垮不掉了。

答:是的,透过中医古老斑杂的外表,可以隐约看到人的整体,这一点恰恰是现代医学的不足,所以我认为中医是不会垮掉的,因为它确实有比现代医学高明的地方。

问:最后问一下,你认为这次中医争论的实质是什么?

答:争论的实质是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本质区别。但好像双方都没有注意到中国古典文化的源头是内求实践,也没有注意到中国古典整体观与现代科学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现代科学用的是主客对立的二元论,中国古典整体观用的是主客统一的一元论,方法论基础不同,看出来的东西就会不一样,但可能都会有效,因为作用的层次不同。

问:你的意思是说,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立场或方法去探讨,可能都会有效?

答:是的。我认为对人的认识,中国古人走的是另一条路子。作为后人,我们应该庆幸自己有机会认识和掌握两种不同体系的知识。纵观当今世界,有可能把内求文化和外求文化融合在一起的只有中华民族,我们没有理由自断臂膀。当中华民族再次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自信而不是偏激。(老平 2006-10-16)

外链出处

关键词(Tags): #中医#内求#外求#整体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