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再谈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 子玉
看了葡萄关于印度经济的文章,受益匪浅。别人抛玉,我也把自己2006年6月份的老砖拿一块出来,献宝!
作者:辛桦 提交日期:2006-6-13 09:03:00
所谓“再谈”,是因为笔者写过一个《中国和印度谁更有发展前途》。[1] 最近有好几位读者提出问题,希望能够讨论一下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劣。这个问题也是笔者一直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笔者对于这个问题还不能说有了足够的了解,印度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实际上不是那么清楚,所以这个“再谈”还是属于盲人摸象,属于一种揣测。
网友猫道长这样分析:中国经济起飞是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正规路线,可印度不然,好象想尽量跳过工业化阶段,直接发展第三产业。
那么这两种发展模式究竟有什么优劣?
几个经济数据
首先我们可以确认一些要点:
1。中国的确是走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这样一条发展道路。而印度的确是一个农业大国,工业发展不足,而第三产业优先。
2。问题是印度的第三产业究竟状况如何?
3。我们知道印度的软件产业,确切地说是IT外包产业(这是属于第三产业),比较发达。此外似乎很少听到其它什么第三产业的具体行业?什么第三产业的业务呢?
4。但是我们知道印度的GDP增长很快,每年也达到8%到9%。
笔者比较好奇地是:既然工业没有大的发展,而第三产业也没有听说什么具体的行业,那么这个8%是从哪里出来的?
笔者在最近收集印度股市大跌和金融危机的情况时,看到了如下几个数字。这些数字也许说明了一些问题。而这些数字我们从来没有看到经济学家们讲起过。
1. 首先,印度有一个巨大的股市。其巨大是指的市值。多大呢?相当于90%的GDP。如果拿我们中国做个比喻的话,我们的GDP是15万亿,那么我们沪深股市要有12万亿的市值。一个国家没有我们工业的密度,但是有一个巨大的股市。这点是很有意思的。
2.这个股市在近三年指数翻了3倍。
我们还知道:
3. 印度进出口是逆差,国际贸易去年逆差380亿美元。
4. 印度的股市有大量的外资游资。2005年就有什么100亿美元进入股市。
5. 印度的外汇储备有1500亿美元。
笔者根据这些数据,作个推测。笔者的这个关于印度的经济的推测,在一开始就说了,属于盲人摸象,笔者希望有真正了解印度的人,能够指正。
印度无法从第二产业起飞
笔者推测:印度政府在注视中国突飞猛进地发展了20年之后,一直在琢磨找到一个印度发展的道路。
印度没有中国在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初期的那个工业基础。印度的劳动力是便宜,印度也有一个庞大的在海外的侨民移民人口,象中国的华侨投资者。但是印度没有工业基础,印度的第二产业没有突飞猛进的基础。
如果印度凭自己的努力,重走毛泽东发展中国的道路,自己发展第二产业基础,印度不可能。而且中国大量地吸收外国资本,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印度要在工业化上谋求发展,近在咫尺的中国是印度无法与之争锋的对手。因此即使依靠外部资金技术来发展第二产业,印度也不会快速起飞。
印度必须要走另一条道路。
克林顿推手
印度在软件行业的起步,很大程度可能要归功于克林顿。当然印度自己搞软件很久了。但是2000年克林顿访问印度,亲自鼓动印度在农村试点互联网应用,并且把这个活动在美国大肆宣扬,无疑为印度的软件外包推了一把。
印度软件业实际上到现在也是以IT外包为主。无论是克林顿的推动宣传也好,还是媒体的一致叫好,都无法使得人们真正明白印度的IT行业到底怎样先进,怎样能够推动国家发展,怎样应该值得中国反省和学习模仿。因为数字自己说话:2004年印度的第三产业占GDP的51%,但是IT行业产值只占了4%不到。
因此,印度的第三产业发展模式就不是媒体宣传的以IT行业软件外包形成的世界办公室。那么究竟印度的模式是什么?
印度股市应该是谜底
从印度的GDP发展过程看,印度的发展是从2003年开始加速的。
2003年4月21日印度储备银行(央行)行长贾兰对新闻界表示,与去年GDP增速4.4%相比,储备银行对印度GDP今年实现6%的增长速度充满信心,与此同时,通胀指数将跌落到5-5.5%。
当时印度的GDP达到6%,是一件极其令人惊奇的事。后来印度接连几年快速增长,到最近宣布9.3%,印度似乎成了新的奇迹。
2003年为什么印度那么突然启动快速发展? 贾兰称,储备银行这一预测是建立在印度气象部门天气预报的基础上的。印度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印度季风季节正常降雨的可能性达到96%。如果季风时节风调雨顺,印度农业有望能实现 4-4.5%的增速。
笔者认为第一产业即农业能够推动整体GDP加快2%的增速,是不能令我信服的。而且银行行长是在农业收成还没有实现时预测的。完全不合逻辑。
2004年7月,世界银行宣布印度2003-2004年度的确增长6%。非常奇怪的是到了2005年1月28日,印度经济智库-国家应用经济研究委员会(NCAER)把2003-2004年GDP的增长又提高到了8.2%。笔者不打算在这里探究这些数字的神秘性。笔者只是要指出这些大跃进的数字是从2003年开始,以后越来越快的。
笔者认为这个谜底,应该是印度的股市。
三年增长3倍的股市
从印度股市的市值和增长速度,90%的GDP市值和三倍的增长。笔者推测,印度的GDP增长,应该是得益于股市等金融行业大量引进外资的结果。股市3年增长到300%,恰恰应该是从2003年左右开始的。
外资进入印度,银行服务、股市服务、楼市,以及相应的许多行业,急剧地推升了印度GDP的增长。这个应该是不会错的。比较奇怪地是大家都不说明白。
不是风调雨顺的农业收入,不是家喻户晓的赫赫有名的IT行业,是印度的金融业,启动了印度2003年开始节节升高的GDP。
股市也是一种对第三产业的行业,证券公司、交易的管理费、其它相关的服务设施、都是服务行业。当大量外资游资进入经济体时,可以激发资本市场倍增发展,股市和楼市都大幅度升值。这点我们自己也略有体会。而印度的股市为6000亿美元的市值,达到了GDP的90%,所以产生的GDP效益相对高得多。我们沪深股市总值刚刚达到4万亿人民币,国家GDP为15万亿。
印度模式的利弊
笔者关于印度模式的揣测:
印度不是依靠IT行业也不是依靠农业取得GDP大幅度增长的,印度是利用股市楼市等金融市场的暴涨取得GDP快速增长的。
这点是关键。
印度在最近三年中利用国际资本大量剩余的机会,促成了自己股市楼市的大幅上涨,使得GDP快速地升高。类似的可能在东欧和中东等所谓新兴市场国家都是如此。
这个模式的好处就是比较快地吸引了外资,利用外资促成资产市场的繁荣,获得财政收益,带动自己的相关服务行业成长。其效果可能达到推动GDP三到四个百分点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没有能源的耗费,也不造成污染。此外这种繁荣也带动了外资直接投资于第二产业。
这个模式的弊端也是明显的,就是金融繁荣的危险在于资产市场泡沫可能会破裂,造成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这点笔者已经分析过了。而目前印度可能已经在金融危机的边缘。
如果印度能够挺过目前的危机,不陷入储备紧缺之后的债务危机的话,印度还是要面临这种模式不可能长久的问题。资产市场终究不可能长期暴涨,还是要回到其他的领域求发展。第二产业的发展是不可回避的。
中国是否应该学习印度模式
中国目前在资产市场特别是楼市采取严防外资游资投机的措施,可以说中国没有采取印度模式。中国更关心金融安全,不打算冒险。陈经在他的文章中指出过,中国没有重复印度模式的必要。中国在第二产业的发展比较成功,GDP经常在二位数增长。没有必要再火上加油了。
不过一旦第二产业逐渐失去发展动力,相对产能已经饱和的情况下,印度模式也还是可以考虑的。就是开放金融市场,利用外资促进金融资产市场的发展。这个课题相当难,不是简单可以放开的。关于这点不是一篇短文可以涵盖的。
总述
印度不是通过IT行业形成GDP快速发展的。印度可能是通过金融市场的开放实现这一点的。
印度模式的危险在于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如果印度能够熬过金融危机,那么印度模式还是成功的。
印度模式只是解决了第一桶金的问题,最后还是要回到第二产业求发展。
中国没有必要在目前学习印度模式,10年之后可能需要。
[1]中国和印度谁更有发展前途
http://www7.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worldlook&idArticle=80827&flag=1
[2]印度经济智库预计2004-05财年GDP增长达6.7%
http://in.mofcom.gov.cn/aarticle/ddgk/zwjingji/200504/20050400080703.html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再谈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美国人开始上菜了 葡萄 字0 2006-10-29 23:14:13
🙂【文摘】烟雾后果严重 明年可能出现超级厄尔尼诺现象 孤子 字1279 2006-10-30 06:25:44
🙂厄尔尼诺之后就是拉尼那 葡萄 字0 2006-10-30 07:18:42
🙂Intel ,AMD ,Micron 这些公司对印度的投 dafemren 字722 2006-10-29 15:28:36
🙂您这么说着好像是一届足球世界杯似的... 子玉 字124 2006-10-29 20:11:25
🙂别拿足球作类比 wydygo 字6 2006-10-29 23:07:56
🙂“摆平印度”只是热身赛 2 加东 字128 2006-10-29 18: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