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双石原作】《开国第一战》序言 生命中的一本书 -- MacArthur

共:💬203 🌺115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五章】得陇望蜀 联合国聚众涉险 (3)

[SIZE=2]得陇望蜀 联合国聚众涉险

励兵秣马 志愿军整装待发[/SIZE]

(续上)

哪里还用得着动员?一听说要打仗了,就连许多已经复员到地方的官兵,都纷纷跑回部队,死乞白咧软磨硬缠,要求随队参战。部队士气旺盛,斗志昂场,一夜之间,便将具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符号特征的服装、旗帜等全部清装入库,全军换着朝鲜人民军服装。团以下干部的笔记本和中文书籍都留在国内留守处。

军以上干部会议后,彭德怀与即将上阵的将军们共饮出征酒。这位沙场老将豪迈地举杯致辞:

“从井冈山到朝鲜,还是咱们这些人。咱们叫志愿军,其实我也不是志愿的。要不是美国军队压到了鸭绿江边,我也不会志愿的。现在他打到了咱们家门口,我志愿挂帅出征,你们志愿不志愿?”

“志愿!”

阳刚之气冲出丹田,震荡屋宇。

谁都想跟盛气凌人的美国鬼子过过招。

挽弓控弦,引而待发!

只等一声令下!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也将此决策向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作了通报。

各党派一致拥护中共中央的决定,并决定成立以郭沫若为主席,彭真、陈叔通为副主席的“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战争开始后称“抗美援朝总会”),动员全国人民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即使是对出兵援朝持保留态度的梁漱溟先生,在事情定下来以后,也积极地参加了抗美援朝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支持蒋介石进行内战的对华政策,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群众中种下了深深的反美情绪,即或是受过美式教育的知识分子,除了部分人存有畏美情绪,担心战争打不赢外,绝大多数人在政治态度上也都认为美国欺人太甚,应该坚决予以抵抗。

同仇敌忾!

而在当时,中国国内形势非常严峻。

革命刚胜利一年,长期战争创伤尚未恢复,财政经济状况相当严峻,物价不稳,城市有400多万职工和知识分子失业,农村有近4000万人口遭受水旱灾害。国民党残余部队和大批土匪还十分猖獗,西藏还未获解放。而且,这场即将开始的战争的对手又是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双方国力、军力和经济实力对比悬殊,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以1950年为例,美国钢产量达8772万吨,工农业总产值达2800亿美元;而中国钢产量为60万吨,工农业总产值为人民币446亿元(折合美元100亿)。美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军火工业,掌握有原子弹,仅各种弹药每年的年产量就达数百万吨。不要说中国,就是被视为中国后台的苏联,当时的工农业总产值也只有美国的1/3,虽然也有原子弹,但却难以打到美国的本土。从双方军队装备来看,美军一个军拥有火炮1428门,汽车约7000辆,坦克430辆,此外,朝鲜战区内还有1100架作战飞机和300艘舰艇;而人民解放军一个军拥有75毫米以上火炮198门,汽车约120辆,没有坦克,也没有海空军掩护。作为这次战争的始作俑者,苏联也不愿因援助朝鲜而冒与美国发生冲突的危险,只是通知中共中央:“金日成同志到中国东北组织流亡政府。”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出这样的决定,“英明决策”、“非凡气魄”等等字眼都难以通达其意,尽传其神。

谁来想个更好的?

30多年后的1986年10月,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员乔纳森 波拉克先生在为北京举行的中美关系学术讨论会提交的论文中说:

“北京决定参加朝鲜战争是受形势的支配,而不是按计划。”

1989年5月5日,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约翰 托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与他的中国同行们交流时说:

“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的。如果苏联打到墨西哥,那么美国在5分钟之内就会决定出兵。”

1994年,美国前国务卿亨利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

“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结论。”

此语信然。

寇能往,我亦能往!

**********特许版权,请勿转载**********

关键词(Tags): #朝鲜战争#双石#开国第一战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