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知识】神秘的忍者 -- click
忍术,又名隐术。忍者――古老而神秘的职业,一度活跃于我们一衣带水邻国的历史舞台上。
忍者这个称谓是在日本江户时代开始有的,不过忍者的历史从更为久远的时候便开始了。据说在日本首次派谴“忍者”完成任务的,是德圣太子。在当时,忍者被人们称为“志能便”。根据时代和地点的不同,有各种各样的称谓以下是各个时期忍者的当时的称谓:飞鸟?r代:“志能便”;奈良?r代:“斥候”;战国?r代:叫法甚多,流传最广的叫法是“乱波”,这是武田信玄给起的名字。江户时代:“忍者”。
虽然是在江户时代正式确立了名字,但是正是从这一时代开始日本进入了较长时间的德川家族统治的和平时期,在历史的舞台上的活动变得越来越少。由于失去了活动的舞台,使得忍者在历史的舞台上渐渐地消失。以至于许多的忍术失传。关于忍者活动的最后记载是在1637年“岛原之乱”中,忍者曾作为幕府的部署作战。
关于忍术和忍者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忍术起源于中国汉代的五行术,后来传到了日本,当它在中华大地上销声匿迹后,在东瀛日本却得到了发扬光大,它同空手道、柔道、少林寺拳法等日本武技一样,最初是由中国古武术传到日本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日本特色武术。但是,也有人认为忍术是日本土生土长的一种密术,忍者和忍术是随日本古代封建战争应运而生的,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后来随古代日本人传入我国。
忍术的理论基础是由中国传来日本的孙子兵法而来,之後再加上修练道,以及在山中的伏击技巧发展而成。在平安时代时,由於武士阶级兴起,在山中伏击的兵法就由武士去发展。在源平时代,学会在山中伏击的源义经成功的使用了山中伏击的技巧,完成了攻击面战法的理论。在南北朝时代,楠木正成发展出防御面的兵法,在此同时,忍术跟武术才分开成不同的系统。
忍术权威著作《万川集海》中指出,忍术思想的根源来自中国殷周之际的姜太公吕望。是他首先提出了忍术概念,并写了七十一篇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也最终都被收录在他的传世名著《六韬》之中(国内学术界就《六韬》到底为何人所著尚无定论)。
后来,吴国大将孙武、汉中的张良、韩信相继对忍术理论进行了完善。特别是孙武的《孙子兵法》倍受忍者阶级推崇。此时忍术也基本形成了由权谋?形成?阴阳?技巧等几部分构成的雏形。而后,随着这些记录忍术的书籍漂洋过海传到日本,忍术也在扶桑生根发芽不断发展了起来。第三十八代天皇天智天皇时,宫廷内的清光亲王企图反叛,天智天皇的弟弟就带领他手下的忍术高手去进攻清光亲王盘踞的山城国,这些忍者潜入城中到处放火,天皇的军队则从外面进行攻击,里应外合之下清光亲王的城池很快被攻陷了。这就是日本最早关于忍者的记录。日本十七世纪的幕府时代,随着日本宫廷追捕,武术阶级势力的上升及间谍工作的需要,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忍术高手――忍者,忍术也日渐盛行。
早在中国上古伏羲氏和黄帝时期,“忍术”的早期雏形已经出现在当时的古籍中了,只不过那时的“忍术”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忍术有很大不同,最多算是古代帝王一些用兵打仗的心得,后世忍者吸收的主要是其作战理念。随着《六韬》和《孙子兵法》的出现,这种后来被日本人称做“忍术”的东西,其思想内容和训练方法都得到了相当得发展。(见忍者研究之一)
在德川家族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时代的延宝4年(1676年),甲贺的隐士藤林保武(有的译成藤林保义)结合中国和日本历代名将的思想与武学精华,参照《六韬》和《孙子兵法》的内容写成了集忍道、忍术、忍器于一体的忍者究极修行指南。并参照中国古籍《文选?左思?吴都赋》中的“百川派别,归海而汇”思想,将书命名为《万川集海》。正如书名所示,《万川集海》就是海纳百川取各流派精髓的意思。
《万川集海》由正心、将知、阴忍、阳忍、天时、忍器六部分组成。此书成为了后来忍者修行的必读教材。对比藤林保武的《万川集海》、太公望的《六韬》和孙武的《孙子兵法》你会看到很多相似之处,如:《六韬》中《文韬》的“六守”里太公望首次提出了“仁”、“义”、“忠”、“信”、“勇”、“谋”的概念,《孙子兵法》“始计”中也有“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之说。此外,孔子在《大学》中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到《万川集海》时,“正心”中指出忍术的使用应随机应变,忍者的心中应时刻不忘“仁”、“义”、“忠”、“信”四条原则,这些内容以后都成了忍者生存的信条。作为“盗贼之术”的忍术只有首先端正自己修炼的心态才能以心中的“理”和“义”随时准备尽忠于自己的主人,心不正、道亦不正。
《万川集海》“将知”中明确了“将”及“谋略”运用得当的价值,《龙韬》中的“选将”、“立将”亦说明了这点。“阴符”和“阴书”是《龙韬》里关于进行秘密的通讯联络的方法,这是“将知”卷七中要求忍者必须掌握的东西。“五音”、“兵徵”篇将阴阳五行学说引为其理论基础,利用“五行之道、天地自然、六甲之分”达到唤风雷、制鬼神的目的,正是对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崇,造就了忍者“临兵斗者、皆阵烈在前”无所不避、无坚不摧的意志。
《虎韬》论述了兵器、军用器材的种类及其性能,以及突围、渡河、对阵、迂回、伏击和反伏击、攻城、反火攻等各种形式的作战形式和战术问题。《万川集海》的“忍器篇”类似《虎韬》的“军用”,“军用”中芒长四寸的“飞钩”简直就是忍者镰手里剑的翻版嘛。孙子“军争”中提到的“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理论也被日本人加入自己的理解后形成了著名的“风林火山”。
《豹韬》由“林战”、“突战”、“敌强”、“敌武”、“乌云山兵”、“乌云泽兵”、“少众”、“分险”8篇组成,主要论述了在森林、山地、江河水泽地带和险阻地形下的作战方法,并对特种地形和特殊情况下的作战原则,如抗击突然袭击、夜袭和以寡击众,以弱击强等原则进行了总结分析。《孙子兵法》“地形”中提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指出了地形的重要性。“兵势”中“斗众如寡”以达到“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的思想与“九地”中阐述的针对九种不同地形采用不同战术的观点都在《万川集海》“天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总之,《六韬》和《孙子兵法》是对《万川集海》及忍术整体发展影响较深的两部古代著作,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些中国古代的军事武学思想为以后日本忍术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充实的理论基础,也让后世知道了忍术最早的确源于中国,可以说《万川集海》是我们中国古代军事精华和密术玄学修炼之道的概括总结。
流派
忍者世界中的流派众多,如猿飞、叶隐、罗刹、飞蝉、风魔、武藏、越後高田、信浓、纪伊等数不胜数,全盛时据说有一百多个。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伊贺国(现日本三重县境内)的伊贺流(ぃがりゅぅ)和甲贺郡(现日本滋贺县南部)的甲贺流(こかりゅぅ)。日本滋贺县甲贺郡的忍者发祥地在很久以前叫“鹿深”(かふか),这两处地方自古就是忍者故乡,那里忍术高手云集,战斗力强劲,流派近五十种。大家熟知的服部半藏、百地丹波等强忍均来自这里。除伊贺、甲贺两大忍者集团外,杂贺、伊势、甲斐和铃鹿等地也是忍术人才辈出的名所。
工作
忍者的主要工作是受雇于不同的政治集团,从事暗杀、刺探情报和完成隐秘任务。也正是由于这些任务的性质造就了忍者坚强的意志、超人的体魄、非凡的本领、冷酷的心灵和寡言的性格。
服装
忍者的服装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就是把全身能包的地方全包起来,只露一双眼睛。有时他们还会穿上钢纱衣,一种类似中国武侠小说中锁子铠的东西。按照伊贺流的观点,正宗忍者服装的颜色应该是茶色的,有时也会穿黑色和蓝色的服装。其他流派大体与此相同,也有穿暗红色和白色服装的。执行任务时他们还会装备胫当(绑在小腿上的一种防护甲胄)和笼手(绑在手上的一种甲胄),实物请参见侍魂中服部半藏的装备。
道具
最常见的忍器要算手里剑(しゅりけん)、忍者刀(にんじゃがたな)、手甲和烟幕弹了,这几样都是忍者的基本装备,平时出去“作案”,这些东西可一个都不能少。手里剑包括三种,除了一般我们在游戏、漫画中常见的那种飞镖状手里剑外,还有箸手里剑和镰手里剑。箸手里剑象筷子,镰手里剑像没把的镰刀,而普通手里剑按形状的不同又有棒状、平板型等四种之分。忍者刀又叫忍び刀(にんびとう),刀长多为60厘米以下的短刀,刀身又宽又重,以直刀系为主(不同于武士用刀),在执行任务时忍者刀还常起到攀爬辅助工具的作用。另外,其鞘可用做水蜘蛛术时的呼吸工具和窃听工具。手甲又名手甲钩,侍魂中的不知火幻庵和H.O.T的文熙俊都偏好此物。
其实,这只是忍者全部装备的一小部分,忍者用的忍器分为登器、水器、开器、火器四大类。登器是忍者攀爬时的器械,包括:结梯、云梯、高梯、叠梯、打钩、长蓑、飞行、忍杖、龙登、蜘梯、探铁、苦无、钩梯、卷梯、云梯十五种。水器包括:浮桥、沈桥、蒲筏、葛笼筏、水蜘、水搔、鹈、军船等。开器是开启箱柜和溜门撬锁时用的作案工具,包括:问外、刀曲、延??、入子??、镊、锥、镰、锁子拔、板撬、锯、钉拔、听铁等。火器部分由火器及其使用方法组成,其中包括:水火绳配方、水铁炮配方、火箱、不灭明松、打明松法、笼火法、水中火二法、风水火炬五法、火口法、熊火法、熟眠法、杨枝火配方、万年火的使用、义经明松、入子火、生灭明松、烧药法、车火炬法、明眼散方、轻足散方、寒阵火法、水篝法、卷火法、狼炯配方、忽忘散方、暗药方等内容。
锁镰(くさりがま)就镰刀加锁链的一种武器,又一种忍者常用工具,不明白的话就想想侍魂中的“地震”吧。虽然看上去这种武器的样子不怎么入流,有点像农民用来种地的工具,但它确实是古代忍者的正宗武器之一,而且杀伤力颇大。由于这东西抡起来攻击的距离相对比较远,而且也不太重,所以是女忍者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另外忍者还可以用它对敌人实施“不动金缚りの术”,说白了就是在战斗中拿几根铁链子把人缠上.........
忍术
忍术的类型包含阳忍与阴忍两种,不同流派的忍者在阳忍与阴忍的修习上会有一定差异。忍术武技要求忍者在剑术、箭术、马术、柔术、脚功、身体平衡、放毒镖等方面必须有一流的水平。但要求最高的武技还是闻名的隐身飞遁之术。隐术,其实并无真正的隐身之术,只是训练到手脚异常灵敏,纵跳奔跑能力很强,在人未发现他时,忍者便已一纵即逝了。实是靠长期的跳、抓、、越功夫才练出来的。由于忍术高手诡秘的行动,隐匿的行踪,人们又称忍术为“鬼术”、“无形术”。
忍术尤特别强调精神上的修炼,并将其整个训练体系化,使其建立在超乎想象的精神修炼基础上。那么,忍术的精神训练是怎样的超乎想象呢?首先,在古时候,作为一名忍者家族的后代,一经降生,就必须接受残酷的命运现实――成为忍者,或者死。并且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被灌输以对主人誓死效忠的思想,除了自己的主人,连天皇的话都不会听,主人的命令,无论是什么,都毫无疑义的意味着忍者的行动,效忠主人,为主人献出自己的一切,对忍者来说是无上的光荣,除此而外,忍者不再会有任何的思想,由于这种封建观念的深深植入,忍者比任何的宗教信徒都更加狂热,更加无所畏惧。
当然,仅凭机械的思想灌输创造出的只是向前冲杀的野兽,而不是无敌超人,忍术不止于此。它有着一套切实可行的强大精神力量的训练方法。这种技术才是忍术的秘中之秘,它简单的说就是:忍者是战士同时也是一名东密的修行者。
对于密教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东密和我国的藏密、印度的杂密一样,是密教的一个支派,而且东密对于人体念力的开发,向来有着自己独特的传承,在密教界一直以显著快捷著称,忍者通过通过东密秘法的修习,锤炼自己的意志,精神变得无比纯粹和坚韧,体内的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可以完全除去心灵的迷惑和恐惧,全神贯注的投入战斗。我们在影片中可以见到忍者做出许多古怪的手势,那便是东密主要修法之一的“九字秘印”。
从上面得出的结论来看,忍术与现代搏击技术的差异在于忍术对于精神力量的高度重视,实际上不仅如此,忍术对于身体训练的强度也是近乎残忍的,忍术所包括的内容,每一项忍者都必须精通,并且每项训练,都是死亡淘汰赛,无法承受的人是不允许生存的。而忍术在当时有者极强的实用性。总的来说,忍术是为古代日本忍者所掌握的整套完善的暗杀技术体系。它包括有:追踪、侦察、谍报、保镖、暗杀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忍者来说绝对的正义是不存在的。
修行
想成为一个真正的ninjia master就要从小进行近乎于肉体摧残似的特殊训练。长期以来,忍术仅为忍者家族世代秘传,外界则很难知其详貌。忍术的训练要求必须从小开始,凡忍者家族成员,不论男女老幼,均须无条件的继承这一家庭职业传统(忍术训练),就忍术训练内容来看,其基本训练主要包括平衡、灵敏、力量、持久以及特殊技巧五个方面。忍者家族的小孩不论男女,都必须继承祖先的职业传统,一般从五岁开始就接受训练。
平衡训练:首先从走竹竿开始,至能立于滚圆竹竿上而不滑倒;将竹竿升离地面三尺左右,继续走竹竿,练到行动自如;继续增高竹竿高度,直至三四十尺高度民主,至此身不畏高,翻腾跳扎,如履平地。具备这样的平衡能力后,才能在屋顶、墙头及树木上行走如飞。
灵敏训练:训练从幼年开始,多进行灵敏素质专项训练,如跳过插满刀片的绳子,训练后期做危险障碍跑,跑步途中布满许多危险的障碍物,身法稍有不灵或反映略有不敏,即受障碍物致伤。因此,忍术的灵敏要求十分严格。
持久力训练:忍术的持久力训练分静、动两种练法。静练法:双手挂于树上,支持全身,地上则放满暗器,要求练者决不能松手跳下来,动练法,采用基本的长跑功夫,要有跑五六千里的耐力。一个优秀的忍术高手,加上跳跃,可以每日跑一百五十多里(每天一个标准马拉松)。
力量训练:忍术的力量训练力求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体的力量,采用的训练方法很多。除了常规训练外,忍术还包括多种“怪力训练”,忍者通过它进一步磨练意志,忍耐力,生存能力等等。这种怪力训练诸如连续数天不食不动,杀死自己的同伴,以及与猛兽搏斗等,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地狱式修炼。
特殊技巧训练:忍术武技中的特殊技巧训练有多种:诸如潜水屏气、徒手搏斗、剑道、暗器、化装术、药物术、施毒解毒术、听力嗅觉训练......且要有高水平的忍饥耐渴的野外生存能力。
除了飞行隐身外,发放暗器亦是忍术绝技之一。忍术暗器多为毒镖及铜币(边缘开刃),也有键、钩、凿等。忍术暗器应用较多。掷发淬毒铜币是每个忍术高手都应具备的本领。
与“飞行术”“发暗器”并称“忍术三绝”的还有“施毒解毒术”。忍术高手个个都精于此道。据载,忍术所用毒药是从矿物和动植物中提炼出来的,药力之强,足以致人死命;仅少许药量也足使人昏昏欲睡、瘫痪或大笑不止。忍术的投毒手段很多也很隐秘,匕首、飞镖及箭的尖端蘸有毒药用于暗杀;食物或饮料中掺入毒药以谋杀;使用各种有毒物品如有毒的鲜花等。忍术的解毒术通用解药,是用草药和药酒等调制而成。
通过这种双管齐下的性命交修,忍者从精神到肉体都实现了超人的飞越。获得了几十倍于常人的毅力,忍耐力,战斗力,以及不同程度的拥有了某种超能力,在小说和影片中,忍者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举动,诸如藏身于灯笼中,土中,及至一张薄纸之后,或者极为凶悍,身体上遭受一般人足以致命的重创之后仍能挥刀奋战,有人说这不过是作者及导演为追求刺激效果而作出的夸张罢了,电影上当然是假的,而实际上通过忍术的训练,在精神高度集中时,人处于一种自内向外的激发状态,这些不可思议的力量,是可以出现的,忍者是如此的强大而又绝对的忠诚,因此一名优秀的,精通忍术的忍者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绝对可靠的全功率战斗机器。
“乓(りん)、兵(ひょう)、晏(とう)、者(しゃ)、皆(けい)、??(じん)、烈(れつ)、在(ざい)、前(ぜん)”。相信任何对忍者有兴趣的朋友都不会对这九个字感到陌生,对了,这就是被忍者口口相传数百年的九字真言。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九个令忍者战士迸发无限精神力量的玄妙之音。
切入正题前先说几句题外话,对忍者来说“临、兵、斗、者、皆、阵、烈、在、前”这九字真言的正确读法是“りん、ひょう、とう、しゃ、けい、じん、れつ、ざい、ぜん”,也就是按日文的音读发音,并非有些文章中提到的“あ、き、さ、た、か、は、わ、や、え”,而我听过的正统九字真言全是按照第一种方法读的。
作为一名忍者,战斗前口念九字真言同时用双手摆出各种印契是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他们口颂手结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九字真言或九字密印(九印)。既然谈到九字真言就不能不说密宗。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在古代,大多数忍者都是东密的狂热份子,尽管很多忍者不是刻意去修习密宗,但从生下来他们就被灌输了密宗思想,以后会不自觉的沉溺于其中或多或少的受到一些影响。
所谓密宗是相对于佛教显宗而言的,他是古印度后期佛教的特色,是佛教与印度教结合的产物。流派方面可分为代表印度和中国汉地密宗的杂密、由中国密宗流传到日本后改良演化形成的东密和西藏的藏密。唐玄宗时代,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三位印度密宗大师来到中国,他们传下了密宗的教门。宋末元初,由蒙古人带入西藏的密教,经过和当地喇嘛教的融会后形成了藏密。明朝永乐时期,朝廷认为密宗过于怪异,便下令废逐,故杂密在中原势渐衰微,而晚唐时期由空海大师代到日本的东密真言宗却得到了广泛传播。密宗视毗卢遮那(即大日如来,著名的镰仓大佛就是毗卢遮那)为最高统帅和创教之主,极力推崇传承、真言和密咒。而它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密宗认为人的身体有许多奥秘和潜能,只要通过密宗法门的不懈努力就能使修行者发挥全部潜力,让身体与宇宙沟通达到天人和一的境界,这和忍者追求的极限体术不谋而合。
“三密加持”是密宗修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身密――手结印契,语密――口颂真言和意密――心观尊佛。
身密的主要修行就是“结手印”。简单的说就是通过两手十指相互交叉结成不同的形状,并配合想象意念形成的修法。密宗手印的种类可谓数以千记,每种都有特殊的含义和作用,例如:吉祥印、金刚大惠印、大轮坛印、摧伏诸魔印、宝冠持宝印、光焰火界印、缚思等仙印、准九头龙印等等,虽然有些手印名字相同,但其结出的形状却大相径庭。像金刚甲胄印就是趋魔护体的一种(如是当以明印想成甲胄,擐于自身遍起光焰,恶心魔类四散驰走)。忍者九印依次为:独占印、大金钢轮印、外狮子印、内狮子印、外缚印、内缚印、知券印、日轮印和隐形印。
对东密而言,透过人体两手十个指头,配上心理想象的意念,契合某一修法,互相结成各个不同的“手印”,便可产生加持修学密法者的效力。密宗理论认为双手十指对外与法界佛性相通,对内与五脏六腑相通,所以修习密法时,结成“手印”,便可与法界中已经成就的请佛菩萨的身密互相感召,增加速成效果,自身也如同获得了佛的神通。
除了结手印以外身密还有各种坐势,它和手印一样种类繁多且各具意义,全跏趺坐中的“吉祥坐”与“降魔坐”是忍者常练习的两种。忍者平时经常要配合忍者五道中的“香”进行吉祥坐、降魔坐的精神集中修炼。
语密又称真言,是通过修习者口诵一串咒文使其心中产生造化物并促使他们异变,利用这种特殊的音符震动身体中的气脉,将心集中于一点上形成超乎寻常的潜能并启发神通与高度的智慧。密宗中真言的数量和手印一样也是种类繁多,例如:火天真言、阎魔王真言、四天王真言、金翅鸟王真言、罗刹众真言、罗刹王真言、加持句真言、三昧耶真言、不动尊真言、金刚甲胄真言等,另外还有五字真言、藏密六字真言(在中国非常有名的六个字,别告诉我你不知道!)、文殊八字真言。
忍者念的“临、兵、斗、者、皆、阵、烈、在、前”是东密中的九会曼荼罗真言。东密真言大多是根据古印度梵文字母的声与韵组合来发音的。不过,在日本高野山东密大道场所传出的咒语,大体上都已变成了带有日本音的梵语。现在要详实地研究密宗咒语的音韵,实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不同于源自古印度梵文的藏密六字真言,“临、兵、斗、者、皆、阵、烈、在、前”这九个字始出于中国东晋的道教典籍《抱朴子》。大家都知道《抱朴子》是一部道家经典,分内篇与外篇两部分。内篇主要介绍的是道教的丹法、禁术与养生,外篇则是兵略、政论等相关内容。九字真言就出自《抱朴子?内篇?登涉》中。
中国道教有许多禁术,禁术又称“禁法”,道教认为用此可遏制鬼物和毒虫猛兽。禁术盖由早期气术、符法派生而来,始见于东汉末。可分为“气禁”与“咒禁”两类。其涉及内容五花八门,从行云求雨、驱虫避灾到请鬼送神无所不能,天狗一直追求的“唤风雷?制鬼神”就是其中一种。《抱朴子》中关于九字真言的这篇属于咒禁,原文是:谓“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涉江渡海则祝曰:“卷蓬卷蓬,河伯导前辟蛟龙,万灾消灭天清明”。日人对此略加修改就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
如果从密宗念诵咒语的修习方法来讲,它是利用一种特别的音符,震动身体内部的气脉,使它发出生命的潜能,变为超越惯有现象界中的作用,而进入神妙领域,乃至可以启发神通与高度的智慧。所以在东密的三部密法中,如金刚部、胎藏部、莲花部,便各有不同的咒语,使修习者为不同目的而达到不同的效果。如果从这一观点的立场来说,密宗咒语音密的最大重心是音声与人体气脉的关系,纯粹是一种超越物理的神密作用。
意密是“三密加持”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整个密法修持过程中,身密和语密都要依靠意密才能发挥作用。意密通过“观想”引发意识潜能而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前面我说过忍术的九字真言是一种自我催眠的密术,正如现代魔术表演中魔术师对一位助手施以催眠说:“你是跟棒子”,此时即使有人站在助手悬空的身体上他也浑然不知一样。意密利用结手印颂真言的过程集中意念、自我麻痹,他使忍者全身热血沸腾并变的兴奋异常,以至在战斗中可以暂时忘却痛苦,完完全全成为一部全功率运行的杀人机器。
东密最基本的经是《大日经》和《金刚顶经》。透过这两部经书所说的基本原理,我们能够得知人类具备超越于宇宙万有的自性本能,作为从事忍者这种特殊职业的战士来说,每一次战斗都是攸关生死的恶斗,既然是以性命相搏的死斗当然希望能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为生存而战,这时就需要一种能够激励自己的精神依托和让身体充分展现机能的催化剂,九字真言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因此受到忍者们的推崇。
忍者与武士
战国时代中,虽然同为大名服务,不过忍者和武士的身份分别可谓天上地下,形象一点说就是忍者是家奴,武士是家臣。由于忍者们干的大都是涉及到上层权力争斗的秘密事件,而且危险性相当大,因此他们的结局往往十分可悲。危险首先来自雇主。这些阴险毒辣的社会头面人物在不择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后,怕事情内幕泄露,往往将执行任务的忍者杀死灭口。
忍者虽然本领超人,但执行任务中也经常有失算的时候。有一个忍者冒着夏日的酷暑,潜入一个诸侯住宅行刺。为了不发出声响他硬是用手在土中挖洞,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才潜入室内的榻榻米之下。就在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他身上的汗臭找来了苍蝇和蚊子,昆虫的嗡嗡叫声引起一个卫士的怀疑,于是卫士抽刀向下刺穿地板,将藏匿在下面的忍者杀死。
忍者最可怕的敌人是武士。武士在明处,忍者在暗处,防不胜防,故武士最憎恨忍者,忍者一旦被武士捕获,必然受到最残酷的刑罚处死。活剥皮就是酷刑的一种,皮肤被一片片剥下来,极其痛苦,而又不能立即死掉。所以忍者是绝对不肯让武士活捉的。这里讲述一位最富有传奇性的忍者的遭遇。这位忍者名叫猿飞,因为他有象猿猴一样在树上攀援飞跃的本领,来去无踪;同时他徒手格斗的武功也很好,人们根本无法捕捉他。有一次他被派去侦察住在某城堡中的一个将军,偷听到将军和一位大臣的密谈。可当他离开城堡时被守卫发现,他立即跃上城墙,巧妙地避开了追赶的人,但当他跳落花园时,踩上了一只暗设的捕熊钢夹,将他的腿紧紧夹住。这时将军手下的卫士围了上来,猿飞见状,一刀将夹住的腿砍断,单脚逃了很长一段距离。可终因失血过多,难以支持。猿飞见卫士越来越近,知道自己没有希望逃脱,便索性站定、大声辱骂了追赶他的卫士,用剑毁掉自己的面容,使人无法辨认,然后挥剑砍断自己的的脖子。一个闻名遐迩的忍者就这样可悲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那些幸存下来的忍者也往往很寂寞的了却残生。侍奉德川家康多年的“鬼半藏”可谓黑白道俱通的忍者,他深为德川家康信任,无数次的拯救过德川家康的性命,还多次挥戈上阵参加三河军团的征战,他的一生可谓是忍者最辉煌的典型了,临死时的俸禄也只是八千石而已,只是同等功勋武士出身将领待遇的零头……
为何伊贺与甲贺的忍术如此发达呢? 伊贺与甲贺离京都跟名古屋算是很近,而且位在重山险阻围绕的封闭小盆地里,自成一个小天地。可是在战略上的位置却是十分的重要。因为靠近日本的中央近畿地带,所以受到京都的文化影响蛮深的。神社,寺院,庄园都很多。在後来庄园制度崩坏的时候,土豪们就一个个崛起。在战国时代,这麽小的土地居然有60个土豪,但是因为土地都很小,所以大家都想夺取对方的土地,於是每家人家大概都会养个30-40个兵,以便对付“敌国“,忍者就成为了重要的力量。
最爱用忍者的武将--武田信玄因为信玄非常讨厌自己国家的秘密被他人知道,所以喜欢训练忍者.他最爱驱使自己培养的忍者(他叫他们为“乱波“),还有“叁者“(这也是武田家叫忍者的一种称呼).“乱波“的由来是来自於甲,信,越叁地的流浪无业游民,或是强盗集团把他们组织化,教以山地战还有其他的战斗技巧,於是这样就成为忍者啦.此外,“叁者“是“间见“,“见方“,还有“目付“的总称,这些人是斥候和间谍的专家.信玄派富田乡左卫门去统驭“叁者“这些忍者。
著名忍者一览
百地三太夫,又名百地丹波。是一个以伊贺上野为驻点的土豪、乃伊贺上忍三大家之一。在鬼瘤砦击退了织田信雄的伊贺平定军。终身与织田家抗战到底的传奇式忍者。
石川五右卫门,伊贺忍者。作为百地三太夫的部下,曾经潜入大坂城想刺杀丰臣秀吉。可惜由于不慎触动宝物“千鸟的香炉”而被发现,后被丰臣秀吉处死。
风魔小太郎,相州乱波的首领。侍奉了北条家五代家主。为北条家收集战时情报和进行破坏敌国的活动。传说风魔小太郎身高七尺二寸,据说在北条家灭亡后在江户城组织盗贼集团。他所率领的“风魔党”是活跃于黑道上的忍者集团,在日本民间流传着甚多的传说。
铃木佐大夫,杂贺众的头领。杂贺众是一个以铁炮(火枪)作为主要武器的佣兵集团。由于当时铁炮珍贵,所以杂贺众的战力自然不容忽视。与本愿寺勾结抗击织田信长。后来在与丰臣秀吉的战斗中被杀!
服部半藏正成(Hattori hanzou masanari,1542-1596)。
服部氏祖先原本是日本古代(6世纪中旬)豪族之一秦氏的后裔,而秦氏则是自中国吴国渡海过来的移民。秦氏不但传授纺织技术给日本人,更在日本各地展开「新乐」公演,令日本人大开眼界。所谓「新乐」,是3世纪末到4世纪初,在中国非常发达的一种大众艺能,内容包含歌舞、杂技、力技、魔术、偶人剧、口技,以及训练犬、猴子、鸟等小动物表演节目的大众娱乐。据说是融合西藏艺能与中国艺能的新型技艺。秦氏集团当时主要在中国南部都市与寺庙巡回演出,日后组织逐渐膨胀,分散到中国各地。其中之二、三个乐团,为了寻求新天地,渡海到日本来。日本和服的传统称呼是「吴服」,语源正是取自秦氏出身的吴国。
服部氏是秦氏集团分组之一。至于何时移居伊贺?年代不大清楚。服部氏一族如何将「新乐」技能钻研演绎成兵法忍术?也没有详细史料可追本究源。总之,服部一族于15世纪上旬离开老家,归依三河大名松平清康(德川家康祖父),世代成为松平家家臣。作为德川的家臣、服部半藏率领伊贺忍者建立了不少战功。所以人们都畏惧地称他为“鬼半藏”。而从此德川家的忍者部队的首领也以继承‘半藏’这个称号为荣耀。不过正成的两个儿子却都是悲剧型人物:长子服部正就因为自私自利和愚蠢而激起部下忍者集体叛乱(这是极为罕见的),后被德川家康贬为平民。后来为了重振家道,正就参加了1615年德川家康进攻丰臣秀赖的“大阪夏季战役”,在战斗中阵亡。次子服部正重也因为妻子娘家涉嫌叛乱而遭到株连,遭到流放的处罚,最后穷困潦倒的客死异乡。
忍者的后裔们:平和、寂寥的生活
现在日本还有忍者吗?答案就是:有。在日本忍者家族聚居的地方不止一个,但名声最为显赫的当数伊贺上野,也就是今天的三重县上野市一带。星转斗移,这班忍者的后人们如今自然个个都成了守法良民,却很为自己的祖先而骄傲,或者说,很聪明地利用祖先来招徕游客,所以这上野市便成为一个在日本乃至世界上都可算独一无二的,以刺客和间谍这个招牌来吸引游人的“忍者之乡”。
从大阪、京都或名古屋搭乘近铁电车或JR电车均可到达三重县上野市,以近铁电车较为便利,单程所需时间约为二小时。上野市规模不大,所有景点均在徒步可及的范围内,有半天时间游览就足够,所以无论从大阪、京都还是名古屋出发,当天即可往返。电车站前的观光案内所和上野公园入口处都备有观光地图,可以免费索取。这一带所产的“伊贺牛肉”在日本非常有名,电车站前有几家以牛肉料理为主的饭店,有兴趣的话不妨品尝一下。
如果参加旅行团的话,导游在列车中便会开始向游客灌输忍者的基本知识。日本人从小耳濡目染他们自己的漫画动画还有武侠片(日本叫“时代剧”),讲起忍者来就像中国人讲少林拳武当剑一样,虽然讲述者自己都很可能是大外行,不过糊弄好奇而无知的外国游客是没有问题的。停靠在上野车站站台上的电车车头便是一张忍者的脸――蒙着面只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抢着跟那个忍者车头合影,好像列车便是忍者的象征一般。
在上野市的伊贺忍者博物馆中游客们可以看到忍者的后裔们在装模作样的比划操练着,导游会兴奋的说道这都是忍者高超的技艺表演:反正游客都不懂行。“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这九字真言和口中默念它们的忍者们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