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潇潇007
注册:2012-03-16 01:15:33
正九品上:儒林郎|仁勇校尉
正九品上:儒林郎|仁勇校尉
💧2710
🌟70
💓548
🌟70
💓548
家园
考察调研,是中国领导人接触群众、感受民生、同时也是考察干部最重要的直接手段之一。很多时候,并不像有些想象中那么僵化,很多时候发生的事并不是事先安排的,领导人临场讲话也有不少是脱稿的,甚至意料不到的 ---- 当时想不到,结果更想不到。 [QUOTE] 他最多就是能在一堆备选的行 ...
一般来说,各省省委通过的副厅人选,部里不会反对,除非有明显问题。 省厅一把手(副部),以前也是由省委提名(一般由地委书记升任,兼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而部里会派人来考察。现在各省厅厅长降格为仅兼副省长之后,一般由中央直接从异地厅局升任,或者从GA部各局局长升任。 ...
张爱萍拍马屁整人也是一把好手。 张爱萍打一江山岛,那么紧张,新观察 戈扬去采访,张爱萍跑前跑后,伺候戈杨,为什么,他知道毛主席喜欢看这个杂志。 张爱萍 对毛爷的恨是拍马屁拍不上的恨,他一直很想向毛爷靠拢,毛爷看不上他,向毛爷汇报工作,毛爷穿睡衣,一辈子耿耿于怀,恨之入骨。 文革后 ...
“想找人,都不知道该敲哪扇门”。 走关系,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 第一得知道该敲哪些门,第二得敲得开那些门 --- 人家不了解不信任你,凭什么给你开门?稀罕你手中那点物什?给自己找那个麻烦干啥。 所以托人走关系的结果往往如此:人没少找,门没少敲,礼没少送,钱没少花 ---- ...
[URL=https://m.ccdi.gov.cn/content/17/2b/110674.html]孙志刚官方结论[/URL]: [QUOTE]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委原书记孙志刚严重违纪违法 ...
[URL=https://m.ccdi.gov.cn/content/17/2b/110674.html]孙志刚官方结论[/URL]: [QUOTE]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委原书记孙志刚严重违纪违法 ...
[URL=https://m.ccdi.gov.cn/content/17/2b/110674.html]孙志刚官方结论[/URL]: [QUOTE]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委原书记孙志刚严重违纪违法 ...
我在读《粟裕战争回忆录》时,发现粟裕除了讲排兵布阵,还喜欢讲一些纯军事以外的东西,包括政治、经济等大问题,也包括粮弹和伤员等具体问题,尤其是粟裕对于伤员问题的高度重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都说两军相逢勇者胜,如何让部队有着高昂的士气,成为勇者?粟裕的理解就是抢救好伤员。 [QUO ...
还要编出一套“自从今年4月底我公开的性别之后”的说辞,营造别人因为你自称女的才回复你的碰瓷场景。跟网络上频发的小仙女诬告别人偷拍有异曲同工之妙。就这还自称“而我自始至终从来都没有对您恶语相加甚至评头论足过,我自认我已保持了网络社交的最基本礼貌,对此不敢说是无可指摘也算是言行得当、 ...
一条一条回。 (1)一小撮群众不是群众全体,特别是那些成天喜欢代表群众的一小撮群众,他们是历史上特别著名的小团体,清流——沽名钓誉,最终清流变浊流的清流。 (2)我引用历史又不是来论证现实的【正确性】,我只是来补充我对现实的认知,根本原因是我对对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认识不足呗,我从 ...
抗战的时候就是如此,与毛的观点不一样。最后证明是毛正确,后来在延安确立毛泽东的权威的时候,毛泽东对统战形势的预见性也是加分项。 ...
教员以一己之力把中国的传统势力解构得七七八八,宗教、宗族、部落,黑社会,整个中国仿佛格式化了一样,从组织形式到思想形式,再用造反有理的思想把我们每个人武装起来,中国人的个人活力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但是也有了缺点,就是没有了我党,中国人就是一团散沙。 民主集中制的集权能力是非常恐怖 ...
资产阶级法权讲的是“按劳分配”,背后就是按社会分工情况进行分配,社会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间有收入差距、简单劳动者和复杂劳动者有收入差距、劳动群众和领导干部有收入差距……这些都体现了分工,体现了等级制度。 资产阶级法权不可能在社会主义社会彻底消灭,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随着社会高 ...
宋是团内出类拔萃的人物,尤其是私德极好,这一点与古月惺惺相惜。 可惜,宋之后,再无宋;胡之后,已绝胡(春花)。 驴兄思考过这其中的缘由么? 甚至可以说,十年前对团造成毁灭性影响的两人,都与宋有关。 抗美且不说。只说令狐公子:他仕途上四次重要提拔,有三次与宋相关: 1、在口中央由副 ...
拿那个当真的,只能说太天真了。 [QUOTE] 据报,当时同意者包括总理李克强、政协主席汪洋和中纪委书记赵乐际;反对者包括中共人大委员长栗战书、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以及常务副总理韩正。最后是习近平投下决定性的一票:反对。 [/QUOTE] 这段描述是尤为可笑的,也就境外这些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