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瞎说内阁变动(移自talkcc) -- 神仙驴

共:💬263 🌺336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驴兄能不能侃一下常委们的分工职责?

      很好奇的说。这样我们瞎侃胡侃也好有个对照。非常感谢!!

      • 家园 大致这样

        总书记、全国人大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就不说了。

        行五的国家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主要是作为总书记的副手,是党建组织工作的上级;

        行六的国务院副总理是作为总理的副手,履行政府副手职责;

        中纪委书记当然是纪检监察系统的上级;

        政法委书记是公检法司系统的上级;

        关键是李长春,他有一个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任的头衔,其实是意识形态的主管。

        五、七、八、九这些党务总管,在政治局、书记处中都有主要副手:

        曾庆红--贺国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

        吴官正--何勇:书记处书记、中纪委副书记;

        李长春--刘云山: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

        罗干--周永康: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政法委副书记、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

        当然,吴邦国在人大有王兆国作副手,而作为统战部门最高主管的贾庆林,主要副手可以看作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刘延东。

    • 家园 【原创】继续,中纪委、监察部

      中纪委、监察部

      纪检监察系统是个大头,我也为此头大。

      先简略一说中纪委。

      经常看到有人一看这样的报道就义愤填膺――这样的报道多是某人由中纪委查实有某些违反党纪事实,被纪委宣布开除党籍免去党职并被移送检察机关。他们义愤填膺的话也多是,这样的干部为什么不枪毙判刑,并得出结论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官官相护党大于法等等等等。其实这里要说的是,纪委依党纪对党员作惩戒,确实和检察司法部门对干部行使检察审判权不一样。君不见判刑也得在上述干部被移交司法检察机关后。

      另外象双规这样的做法,一方面是产生党纪国法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给犯罪嫌疑人的威慑之大也让小老百姓私下叫好。矛盾吗,矛盾,看从情从理的角度了。确实不好想象,在中国若无党纪惩治,单凭国法会被钻出多少个篓子窟窿来。

      个人看来,中国惩治贪官的力度,还是不小,这里我不说足够。

      说的远了些。

      78年重设中纪委后,党纪检查这里总算有了个着落,但党管干部只能是党职,无论实际如何,上述情况下,上级党委/党组只能“建议免去”而不能够直接免去犯事者公职,这样,86年底,政府系统内行使行政监督权的监察部也就应运而生。

      首位监察部部长,是时任中组部部长的尉健行。

      尉健行前任的中组部部长乔石,1985年晋升党和国家领导人行列,被任命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这样将中组部部长的重任交给了副部长尉健行。到1987年年中,一些事情发展变化到了高层。

      我们知道,1987年年初的大地震,使得胡耀邦离开中共中央总书记职位。在这之后到1987年10月十三大召开前,中央及地方高层的一批较年轻干部离开原有工作岗位另谋他就,中央书记处里,王兆国、郝建秀都失去党和国家领导人职务,而对56岁的尉健行来说,中组部部长的位置也实在太沉重了。5月,尉健行正式转行到恢复组建的监察部出任首任部长。而他的对口上级乔石,十三大当选中纪委书记,更成为他名副其实的顶头上司。尉健行卸去的中组部部长,由宋平出任,后来因为特殊事件晋升政治局常委,此是后话,与本主题无关,就不这里多言了。

      92年十四大及来年两会换届,乔石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其所兼任的中纪委书记交棒给监察部部长尉健行,中央政法委书记传递给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作为乔石左肩右膀,两人双双进入中央书记处。而从政治地位来说,十四届中央,相对而言中纪委和政法委书记都还不高。此时的中纪委书记,是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而政法委书记,连政治局都进入不得。到十五大后,尉健行晋升常委,而政法委书记罗干也进入政治局,十六大更是晋升常委,实现了中纪委、政法委书记的再度平级。

      但十四届中央的这种现象,放在当时环境中,也是不出奇的。这时的中组部部长吕枫及其继任者张全景,连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门都摸不进去。一直要到1999年,曾庆红出任中组部部长,这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才得以结束。再怎么说,十四届中央书记处一共五位书记:胡锦涛、丁关根、尉健行、温家宝、任建新,比例也不算低了。

      93年中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合署办公这一形式多见于性质功能相似的党政机关,是提高效率减少浪费的不错选择。监察部是先单设后再与中纪委合署办公的,有些部门则干脆是一个部门两块牌子,比如中央台工办/国务院台办、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等等。

      中纪委书记由党代会时的中纪委委员直接选出,这与其他中央直属机关有着本质的不同。因而比之中宣部、中组部、政法委等,中纪委的地位只高不低。

      自恢复建制来,中纪委书记几乎都跻身权力最高层――政治局常委,只有十四届尉健行因特殊原因除外。

      十四大将中央最高权力模式加以修正,与前届相比,突出表现在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位居奇数位政治局常委前四位。十四届政治局常委中有几个特例,一是朱镕基的神奇入常,这个是有总设计师极力推荐的结果,但常委中必有一位副总理是定例;一是军方的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入常,这个是按照军队要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来的;再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胡锦涛直接擢升常委,这是未雨绸缪为下一代考虑的。曾有海外消息说是最后一刻拍板胡锦涛取代尉健行入常,而高层曾属意胡出任中组部部长。但个人看法,十四届中央党务主管普遍配置不高,假如不是丁关根当初意外转入党务系统,则那个中宣部部长也未必可以进局。另外,虽然我不乐意提被别人嚼烂了的派系二字,但十四届中央乔石仍在台上第三把手,尉健行这时入常,难免会被人嚼舌头。从公平角度上说,他也不需要此时一定进局。十五大后乔石退休,尉健行升为常委就理所应当顺理成章了。

      尉健行之后的中纪委书记是由吴官正接任,而当初呼声较高的还有罗干,那么考察一下纪委书记为什么不再从副书记中提拔,这里再回顾一下。

      为什么十四届中纪委书记是由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尉健行出任、而十六届中纪委书记不能从几个副书记中直接产生?

      上面说了,尉健行甫任中纪委书记,政治局中只是普通委员。他是正常前进一步。而到十六届中央改选,中纪委书记铁定是最高权力机关政治局常委之一了,从正部长级的中纪委副书记中提拔一人进入常委,那真是跳跃式的前进两大步,这样的越级晋升,在老人撒手后早已不见。十六届政治局常委,在上届政治局中都有一席之地,这次晋升也是合理晋升,当初胡锦涛似的正省入常,内无老人压轴、接班人压力、外无逼迫式环境,条件不具备,越级晋升也就不存在可能。

      但是,中纪委书记入常后,排名第一的副书记有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障,这个稍后来谈。

      十五大中央格局,是中纪委书记尉健行身居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要津,罗干当时是中央政法委书记,是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吴官正时任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从资历上看,罗、吴二人相当。当时罗吴被广泛看好的原因,首先有上述中纪委书记该从政治局常委的前一步、即一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起的原因。到十六大前,年龄合适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吴邦国、温家宝肩负更重的担子,中央系统曾庆红仕途不至于此,除此也只有罗干一人,地方上贾庆林黄菊李长春并不比忠厚清廉相的吴官正更看好些。相比于罗,吴显然更适合于党务部门,但除了中纪委也别无好去处。如果常委不是变身为九人的话,罗干出任中纪委书记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但常委扩大到九人、抬升了政法委书记的层次,吴、罗双双入常,皆大欢喜。关于政法委书记入常,之后讲述政法系统时专门探讨。

      (待续)

      • 家园 好久不见,驴兄风采依旧啊

        十七大上九常的模式应该是高层角力的权宜之计吧,相信以后不会出现九常了.同样的,80年代5常+元老的主政模式也一去不复返了.据小弟看来,今后7常的模式将会进一步稳定.正如驴兄所说,7常中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全国政协的掌门人将稳居前四席(天罡北斗阵中的斗勺?).后三席(斗柄)中,政协和人大的第一副手自然是无缘的了.在目前的政治体制下,国家副主席兼中央书记处书记应被视为中央总书记的第一副手居于第五位.其实际影响力甚至应该在人大委员长和政协主席之上.担任此要职的不是监国就是王储(当然在储君正式继位前还会兼任一段军委副主席以提前熟悉军务).按照党政军的排列,第六位理当是国务院常务副总理了,这一点应无疑义.关于7常中的最后一位,小可一直以为有两种方案:一是在当前整肃党治吏治的大环境下由中纪委书记出任,这样在7常中出身党务系统的就占了三席.另一种是出于国际大气候的考量,以实际主军的军委副主席出任,这样后三席就变成了党政军各执一柄,虽然可能性不大但也说得通.

        说到纪委,窃以为中纪委权力最大的时代应该是80年代早期,几位书记里面第一书记陈云,第二书记邓颖超,第三书记胡耀邦,常务书记黄克诚--都是开国元勋而且都是自成一家的人物.而现今的中纪委书记更应该被看作是总书记的助手和配角吧.

    • 家园 瞎聊为什么无聊写这个

      刚才看了看,这个帖子从开头到现在,眼看着就是一年了,而真正设计到的部门,不过才16个部。也罢,下面的需进行下去,留在talkcc的几篇整理整理也要挪过来。这里先歇口气,侃侃大山。

      有朋友说,俺们升斗小民多关心的是身边鸡毛蒜皮,你怎么对这看得见够不着的高层人事那么有劲。吭……,俺倒不能算是爱国不爱命的政治狂热扇子,只是当年身居海外,原本甚少接触的到的纸面或网络媒体铺天盖地而来,而其中不少涉及到中国高层人事的错漏百出,水平低劣,令人错愕惊讶无奈呆笑不已。但这样的报道/评论,对不知情的大众,欺骗性还是太大。于是就练练笔,写的也就是些止谣去惑的东西,再深了谈不上,我都说只是政治科普而已。本人专业远离国内政治,更非尖兵喉舌。也是积习吧,中国官僚任免向来被人看作是敏感话题,信息的封闭自然使得各种靠谱不靠谱的猜测油然而生。所幸是高层的逐步透明,加上愈发迅捷的交流沟通手段,大家对诸如此事的判断,已非当初我出国时所见的、对海外媒体全听全信的情况了。这里要说的是,并非指海外媒体落座在中国官方反面,――相反,对中国正面报道的越来越多,很多负面消息也是极好的信息补充,――但是,部分媒体确实仍报鸵鸟姿态,我以为确实有其幕后者以这样那样的文宣方式达到自己需要的目的,当然,里面不乏有不成器的独运轮人士,成天宣扬中南海内部高层斗殴、派系火并、甚至“逼真”到描述政治局里吹胡子瞪眼睛唧唧歪歪骂骂咧咧的,就更让人啼笑皆非了。

      兼听明,偏信暗,人事这块也请各位对我一样如此。当然,这种大空虚玄的东西,主客观差别仍然会很大。我所写下的,都能找到出处,只是之前可能大家看到的还不太系统而已。关于自己写的高层的人事变动话题的预测部分,个人的处理方法是,通常以近十五年比较稳定的人事变更历史为参考依据,依循目前发展趋势,不考虑巨变,作较合理的推断,仅此而已。给的范围较宽,但更意外的情况总会出现,比如之前的作协主席变更和这次的科技部部长任命。

      就啰嗦到这,说到底自己也是局外人,不靠谱的事太多,我说过,确定的人事变动得看到红头文件才算数。国内同好者比我资料更多、总结也更细,而自己在这里能作的,也就是对给这块比我还不了解的朋友们,一个简单的答疑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