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说说我所知道的一些浙江小老板的创业发家史(三) -- 月色溶溶

共:💬68 🌺13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送花得宝,哈哈!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逐篇上花!
    • 家园 我觉得浙江模式值得中国各地大力模仿

      模仿的目的不是涌现出无穷多的小企业,那当然可以增加就业;模仿的目的是鼓励人们的敢想敢干精神,不唯书的实干精神。在讨论高考问题的时候,就有很多观点把高考当场唯一的出路。浙江模式不是恰好证明了自己的知识创业是另一条路吗?知识创业不一定是高科技,只要实用科技就行。西方的很多发明都是这么出来的,Steve Jobs、Bill Gates都是这种小作坊里打出来的。往远了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也是这么出来的,不是哪个大公司“规范科研”的成果。不是说中国的崛起还缺了独立知识产权吗?知识产权不能光盯着大公司、大学、研究机构,很大的一头来自这些不起眼的小公司。浙江模式,好!

      • 家园 说一点周围的

        正文里的黄老板,我看在浙江是个特例.首先他是在清华毕业,我父亲也是,父亲总和我讲清华校训,不过他和我说清华教会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的方法.您说说,在中国的大学里有几家有这样的求实风气的.就我所知道的不超过5家.其实正文里的黄老板,倒让我想起一个我钦佩的浙江的企业家:鲁冠球.万向集团的鲁冠球.鲁冠球和他的万向集团是个代表,代表着一批在某个领域默默无闻做到世界第一的浙江企业团体.那不仅仅是浙江的希望,那也可以看做民族的脊梁.但是,在浙江还有一批企业家,在功成名就后忙的是积极转移资产去国外,忙的是为个中利益挑战国家政策甚至利用外商侵害国家利益.(我可以直截了当的说,前年带头顶地产调控的就有南方富裕省份的商业领袖)他们的行为迟早会害了,作为一个整体的浙商利益.这是大的一块.再说问题的另一面,前面楼主所说的黄老板我钦佩的鲁冠球,都是艰苦创业刻简成家的事业家企业家.但是我接触到的浙商子弟,不愿意读书的有之(楼主正文里也有提到过),不物正业骄奢肆意者比比.昨天还和一同学说起他的圈子,他们那里的圈子的浙商亿是个基数,但是听他说他们那些同学朋友,除了吸毒摇头丸就是逃学撬课,他们信奉的就是新读书无用论.前面说的无论黄老板还是鲁冠球,他们的岁数都已经到了要把企业交接班的转型,那些二代管理这还愿意不愿意多吃苦默默的精耕细作拓展产业,甚至是把企业当作一种毕生事业来经营管理真是一个变数.起码那些人我是不指望他们搞发明与创造的.

        • 家园 葡萄兄多虑了。

          浙商第二代中,有纨绔子弟,但也有很上进的有为青年,比如说方太厨具老板的儿子,交大硕士毕业,本来已经拿到美国学校的全奖准备去读博士的,但是老子年纪大了,希望他接班,所以就没去美国,在自己的家族企业里做,据说,做的还不错,把企业的经营管理都带入了现代化的轨道。

          你提到的鲁冠球,现在也是在跟儿子的交接班过程中,不过,他的儿子,个人感觉,比老子能讲,但是不及老子实在。

          创业者和守成者的交接班,现在是高峰期快来了,也许也将是一个财富大洗牌的高峰期吧。

        • 家园 个人以为

          黄老板在浙江未必是一个特例,清华的学风也未必就是中国最好的。我遇到过清华的,没有看出有什么不同的。或者说,我还没有遇到过特别让我敬佩的北大或者清华的。名校和造诣没有直接关系。

          富家子弟好吃懒做,不思进取,这不是浙江人独有的问题,哪里人都有。我见到的上海人和广东人比较多,例子多得很。家族式经营是现在浙商的模式,未必就永远是浙商的模式。福特和洛克菲勒还是从家族式经营起家的呢。

          葡萄兄对教育对现代经济的作用的见解是有道理的,但条条大路通罗马,教育不是也不应该是成功的唯一途径。生物进化中有遗传,也有突变。放到社会里来,教育相当于遗传,个人才具和首创精神相当于突变,两者是互补的,不是互斥的。

          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到底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容我另做一个小包子,到时候一定请葡萄兄来指教。

          • 家园 花花晨老大,等老大的小笼包.
          • 家园 有的话我就这里说说吧(1)

            其实我说的和你还有月MM说的是两回事情,然后接下来的讨论里我也看到了我担忧的地方.

            先说第一层意思,人才与现代企业以及家族企业之间的关系.我和朋友讨论这三者关系的时候,作为家族企业的一员的他实际是想摆脱一种叫周期性的东西.其实道理很浅显:企业发展依赖人才,人才对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归根结底和自身利益是密切关联的,在企业发展起来后日益专业化职业化的经理人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的意志往往在企业集团里起中坚作用,对他们的控制力实际是对企业控制力的一种表现,而并不是每一个家族企业都可以在企业壮大的同时牢牢的控制住自己开创的企业.那么在家族利益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的取舍,那将是一个家族或者一个企业命运的转折点.在这里,您可以看到为什么浙商总是做不大问题之一就在与此.毕竟家族企业中有管理天份的并非凤毛麟角,但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尽为家族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企业管理者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竞争.在我接触不少浙商群体中,老一辈里不识字但是把企业做到几千万的很多再更上层楼的少,问题就在于企业做大后管理模式与小作坊吃苦打拼时代不一样.而对于读书问题,我不是迷信读书,而对于天才而言无论是以企业管理者为代表的人群还是普通人为参考的人群,天才毕竟是少数.现代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这种素质尽管绝对不等于书本知识与理论知识.但是要管好一个企业做好一种经营尤其是那种已经是规模化的企业与经营,除了那些占人群少比例的天才,多数人不努力通过各种手段与方式学习现代化知识群管理这样的企业与经营肯定没有出路.这是个概率问题,不是一个又一个成个案的比较.我接触的浙商子弟一般两种路,一种纵情享乐,一种是对父辈刻苦传统的继承.前一种我会在后面的第三层意思里再提及,后一种在多数人看是好事情,但是这样的继承后面有很轻视现代管理与经营知识的一面,一句话说他们是在走父辈们艰苦的老路.是一种已经证明了的模式的再循环,这样的模式有什么问题我这里就要提到第二层意思:资本的本质.

            (待续)喝口水回来

            • 家园 喝水别太久啊,坐等了

              企业是不是一定要做大?能做大当然好,但与其有“一小撮”富可敌国的大企业,对于中国来说,我还是更希望有一大片小康的小企业,惠及全国人。索尼和微软的故事很动人,但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企业对“一般人”的鼓励和榜样作用更大。中国的崛起现在在靠“航空母舰”,没有就“打造”几艘出来。但这些航空母舰上甲板空空,要什么都是外国来的。中国的真正崛起必须靠最大多数人的创意,包括在产品、经营和概念上的创意。否则中国只能是世界工厂,而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原动机。

              • 家园 (2)

                这一层意思是说资本的本质,资本的本质无疑很多书本都说过,我的理解就是资本的本质就是要扩张.比如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浙商的崛起一方面是他们自己身的刻苦与聪明才智,但是另一方面是资本全球化这个大背景.没有全球资本的转移,没有全球产业链的大转移尤其是向中国的集中与转移,没有浙商的今天,或者说没有改革开放中国的今天.这个不是由中国人浙江人或者日本人\美国人的意志决定的,是资本的本质决定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一般我们把这个本质修饰为:竞争.

                其实我们都知道,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经历了自由竞争阶段\垄断资本阶段和帝国主义阶段.美国是不是帝国主义国家我这里不评论,这里我只说中国,在我看今天的中国再转型不仅仅是产业升级与生产力优化组合的转型,在我看实际是一个资本与产业竞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竞争的转型.晨兄或许您并不认为中国市场环境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或者说在这个阶段的转型与整和并不需要看的见的手去控制.但是我这里说的是规律问题,是不随个人意志转移的规律问题.不管中国转型是否就代表着中国资本发展向垄断阶段发展,也不问看不见的手与看的见的手整合市场谁更有效,这样的发展趋势是必然.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决定企业命运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创造力与素质品质问题,还有一个资本的问题.而这就牵涉到今天中国所有民营企业都要遇到的一个融资问题,也就是在中国金融资本国家绝对垄断地位下企业的再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浙江企业不愿意做大,和这个背景也是息息相关的.而作为民间资本的浙商财团,在资本扩张的选择里多体现在很多所谓的灵活性上,这样的灵活性模式有合理的一面,有无奈的一面,但是不容否认的是那些行为模式有不合理与不合法的一面.这个不是浙商或者其他地区的商人可以自主选择的,这个很多人管他叫潜规则.不管什么原因产生,那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必然天性.不是浙江人,不是其他什么地区的人的意志可以转移的.但是面对国家的转型,我就要说到第三层意思,一个家族企业中家族与企业利益矛盾类似的问题,企业和国家利益之间矛盾平衡与取舍的问题.

                (待续)烧完水回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