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台海登陆作战的一些思考 -- 晨枫

共:💬55 🌺8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台海登陆作战的一些思考

    在去拉斯维加斯(游记另发,在等PP呢)来回的路上,闲来无事,带了本梁光烈主编的《渡海登陆作战》看看,其中不光有战例,还有点评,都是国防大学和军科的专家执笔。有精彩之笔,也有八股。看着看着就想起了台海了。

    一般认为,两栖登陆作战是所有作战形式中最复杂的一种,这是因为两栖登陆作战牵涉到地面、海上和空中的三维作战,在谋略、战术、装备、训练、后勤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由于这许多挑战,历史上兵家都多两栖作战十分慎重,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必要之仗。然而,两栖登陆作战也掌握了一个其他作战方式不具备的特点:进攻性和主动性。两栖登陆作战天然是进攻作战,掌握在时机和地点上的主动性,抗登陆一方只能被动防守,难以迫使登陆一方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决战。其结果是,两栖登陆作战很少有登不上去的,登上去后又被打下来的更是少见。

    两栖登陆作战要遵守一般的战争原则,但具体起来,还是有一些特别的地方。

    猛虎掏心还是迂回攻击

    登陆作战的战斗方向的选择对战斗的成败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是不言而喻的。登陆点应该选择在航渡距离近、容易登陆、敌人防备松懈、登陆后能迅速打击敌人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和防御节点。但这些要求是互相矛盾的,你能想到的地方,敌人也能想到;你想登陆的地方,敌人自然会加强防御。所以在规划实际登陆作战的时候,就要在风险和效益之间综合平衡,并没有一定之规。

    诺曼底登陆选择在诺曼底而不是加莱,出乎德军的意料,以至于至关重要的德军装甲机动反击部队迟迟按兵不动,还在等待加莱方向的主攻。这不是德军的愚蠢,也不单是盟军欺骗作战的成功,而是加莱具有登陆地点的很多优点。加莱所在的海峡宽度最窄,从加莱出发,离德国的工业中心鲁尔地区很近,容易沿施里芬计划的右勾拳的反方向进击,直捣龙门。然而盟军选择的南方的诺曼底登陆,一来避开德军的重兵防守集团,二来里离英国南部的主要港口(如朴茨茅斯和南安普顿)近,也不像加莱海峡一样水深流急。尽管航渡距离远,离德军的防御节点远,部队便于展开,还达成了完全的出其不意。

    仁川登陆在地图上看是很显然的一个选择,但仁川的地形并不适合登陆,需要穿过狭长的浅水水道,也只有很少的时机可供登陆。麦克阿瑟针对朝鲜人民军大军尽出、在仁川的守备薄弱的缺点,冒险在仁川登陆,成为打碎金日成脊梁的雷霆一击。

    在岛群登陆时,也可有猛虎掏心和剥洋葱的选择。冲绳登陆除了个别在航道上的外岛外,美军直接在冲绳本岛登陆,虽然在占领冲绳的过程中承受了重大伤亡,如果采用剥洋葱的办法,也未必见得能避免这些伤亡。相反,解放舟山的时候,解放军首先相继攻占了大榭岛、金塘岛、桃花岛,最后舟山守军被迫放弃,不战自降。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是直接攻击台南的高雄;施琅收复台湾的时候,就是先攻下澎湖,然后台湾不战自降。

    不管是猛虎掏心还是迂回攻击,在登陆点选择上的出其不意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登陆点被敌人准确地预计到了,登陆作战将遇到极大的困难。盟军在意大利南部萨勒诺的登陆就犯了这个问题。盟军登陆西西里之后,即将攻击意大利本土,这是明摆着的事。盟军可以越过墨西拿海峡,沿意大利半岛的纵长逐步攻击,或者在意大利中部登陆,越过德军的重重阻击线,大大加速占领意大利的进程。这就有两个选择:在西海岸的那不勒斯附近萨勒诺海滩登陆,或者在东海岸的布林迪西-塔兰托一线登陆,其中那不勒斯拥有深水良港和向罗马进军的良好公路,萨勒诺也正好在盟军空军掩护半径的尽头,最后成为登陆点的选择,但也为德军司令官凯塞林元帅所准确预计,结果登陆的美英军差点被赶下海去。后来在罗马以南的安齐奥的登陆作战又陷入同样的困境。

    因此,登陆作战必须避免“只有在xx登上去”的情形,避免被守军准确判断登陆的时间和地点,在战术上失去突然性,这样容易打成烂仗,而登陆战最怕打成烂仗。

    登陆之后的攻与守

    登陆作战在本质上是进攻性作战,当然是以攻为主,但登陆作战中的防守也是非常重要的,至少必须守住登陆场,顶住守军对登陆场的反冲击,否则谈不上进攻。

    通常的登陆作战都是在夺取滩头后,乘敌不备,迅速向纵深发展。如果不能迅速突出滩头,将造成被动。诺曼底登陆的冲滩作战自然是十分艰巨的,但从滩头向纵深突破也是十分的艰巨。然而一旦突破,广阔的敌后就是海阔天空了。萨勒诺的登陆在登陆后没有及时突破守军防线,造成极大的被动,差点被打下海去,幸好陆路的盟军援兵到达,迫使德军后退,否则还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子呢。

    守卫滩头为了站稳脚跟,接受后援。滩头守卫不力,造成后援不继,可能会造成大问题。解放军在浙江舟山的登步岛作战失利后,幸好滩头还在,还得以撤退。金门登陆就是因为忽视了滩头和后援的问题,结果造成孤军作战,导致全军覆没。

    然而,在特定的情况下,登陆后的防御作战也可以成为主要作战样式。瓜岛美军登陆后,本想迅速进入附近山区,搜缴残余日军。但未及行动,就遭到日军反登陆突击,美军只得退守亨德逊机场附近地区。美军及时转入防御作战,在机场周围组织了坚强的抵抗,使日军遭受不可忍受的惨重伤亡,最后放弃瓜岛作战,这是登陆后依靠防御作战取得胜利的例子。

    在战略层面上,登陆作战是“有攻无守”;但在战役层面上,进攻与防守是同样重要和可行的选择,不能偏废。

    抗登陆作战中也有攻与守的问题。常规的抗登陆作战原则是“歼敌于水际滩头之间”,打的就是登陆一方立足未稳。但这要求将相当的防御力量部署在滩头或者邻近地区,容易暴露于登陆一方的海空打击之下。日军在火力弱势的情况下,在硫磺岛和冲绳都采取放敌上岸,在坚固筑垒地域坚强抗击登陆部队,希图用巨大的伤亡迫使对方放弃作战。这是瓜岛美军作战的一个翻版。不过对手不一样,美军具有强大的后援,没有后援的日军反而最后黔驴技穷,全军覆没。最后,抗登陆一方也可以在登陆一方的侧翼组织自己的反登陆,以登陆作战从侧背攻击敌方的登陆场,陷敌于被动。以前一直不理解台湾为什么花大力气组建海军陆战队和登陆力量,估计反攻大陆不是目的,反登陆才是。但是反过来,登陆之后的攻也可以不局限于地面进攻,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在敌后作二次登陆,超越攻击,加速守军防御的瓦解。

    对于抗登陆一方,根据对双方态势和后援的评估,在我强敌弱时,可以选择“歼敌于水际滩头之间”,用歼灭战消灭入侵之敌;在敌强我弱但可以依靠外援断敌后援时,也可以选择“放敌上岸、层层抗击、阻敌后援”,用消耗战达到同样的目的。

    集中兵力还是多点突破

    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这是作战的一般指导原则。登陆作战时,可以在临近的滩头并肩登陆;也可以在一定距离上的滩头多点登陆。登陆作战最艰难的阶段是抢占滩头,这一阶段集中兵力有利于突破岸防,互相掩护,站稳脚跟。占领滩头后,登陆部队要尽快打开局面,迅猛突破,向纵深发展,这时多点登陆的部队有利于交替突击,牵制守敌,在机动中制造战机,拉开防守间隙。要是集中兵力登陆后遇到守军的强力阻击,有可能造成僵持的状况;但多点登陆也可能遇到被守军各个击破的问题。

    诺曼底登陆是典型的齐头并进,美英加军队一字排开,在几个海滩强行登陆,然后并肩突破德军防线,向纵深发展。西西里登陆的时候,开始想过英军在西西里东南角登陆,直指墨西拿;美军在西面登陆,进军巴勒莫;两路夹击,扯开德意军队的防线,迅速歼灭岛上守军。但后来改了,将美英军并肩登陆,上陆后再分进合击。但当主攻的英军的进攻受阻,辅攻的美军改辅攻为主攻,绕过德意军的防线,在敌后两次再次登陆,超越攻击,迅速动摇了守军的防御,打开了局面。盟军在北非的登陆就是多点登陆,在卡萨布兰卡、奥兰和阿尔及尔同时登陆,但登陆点的选择和同情盟军的法军据点有关。真正的多点登陆要数海南登陆。为了和岛上的琼崖支队取得联系,先遣营先期登陆,以后又有营级部队陆续登陆,直至最后主力部队大规模登陆。在登陆的时间、地点上都是分散的,但不但没有遭到守军的各个击破,反而极大地调动了守军,并接应了主力部队的登陆。

    在火力、通信和机动能力高度发达的今天,重兵突击集团依然是一举打碎敌人防御体系的有力手段,但水银泻地、分合无定的“分布式”小分队作战方式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组合成较大的力量,集中打击顽强之敌;或分散为协调但独立活动的小分队,牵制和掩护各自的行动。这种非线性的全面开花式的作战可以极大的迷惑和动摇守军的防御,即使不能代替重兵集团的突击,也可以起到极大的策应作用。

    火力准备还是突然袭击

    在登陆战斗之前,用最大的火力轰击滩头和浅近纵深的防御体系,这是登陆作战的一般做法。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削弱敌人的防御力量,为登陆部队抢滩冲击和站稳脚跟创造条件。但具有良好准备的防御体系通常对这样的重火力轰击有所准备,火力准备的效果可能因此受损。更重要的是,火力准备暴露了登陆时机和地点的意图。当然,火力准备可以是谋略的一部分,对多个可能登陆的地域作广泛的火力准备可以隐真示假,打而不登也可以造成“狼来了”的效果,麻痹敌人。

    诺曼底登陆之前,盟军对加莱至诺曼底的法国沿海作了广泛而持久的轰炸,对德军防御体系作了系统的破坏。为了迷惑德军,盟军在加莱投下了两倍于诺曼底的炸弹,制造加莱才是登陆目的地的假象,获得了成功。硫磺岛、冲绳等地登陆前的火力准备是惊人的,但事后证明,效果甚微。

    然而,要达成最大限度的突然性,少做甚至不做火力准备,突然登陆,有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守敌还没有清醒过来之前,就突破岸防,向纵深发展。美军在格林纳达的登陆就没有大规模的火力准备,而是超越海滩,用垂直登陆直接夺占格林纳达的纵深要地,达成了战术上的极大的突然性。这里面既有守军火力和情报薄弱的原因,也有美军对突然袭击的战术考虑。金门和海南登陆也是无火力准备的登陆作战,当然,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解放军没有大规模火力准备的能力,但在客观上也造成了突然袭击、抢滩成功的效果。

    然而,如果登陆作战的意图暴露了,还要坚持无火力准备的突然袭击,这就是掩耳盗铃了。萨勒诺登陆前,登陆意图已经暴露,但指挥登陆的克拉克将军依然掩耳盗铃,不顾海军的反对,坚持无火力准备登陆,结果美军登陆方向在登陆过程中受到重大伤亡。不过这里的无火力准备只是在战术层面上的,在战略层面上,盟军早已 对包括萨勒诺在内的整个意大利实施战略和战术轰炸了。未来两栖登陆作战中,完全没有从战略到战术层面的火力准备将是不可想象的。

    台海怎么打?

    登陆作战的原则是一个问题,如何运用到台海作战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台海当然是不要打仗最好,但台独要是执意公开化、永久化,那就由不得大陆了。台独必打,但怎么打呢?

    台湾岛南北狭长,东部多山,只有西部沿海一条平原。台湾的政治经济中心集中在南北两端,尤以台北-基隆-淡水一线为重要。如果登陆选择在这里,可以直捣黄龙,一举打碎台湾的防守体系的关键节点和士气。基隆、淡水拥有深水良港,台北地区拥有大型的中正机场和桃源机场,夺取后,有利于从海空运进后援。登陆的首选当属台湾北部莫属。如果台北一线拿下了,进占台中到高雄应该只是时间问题。但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一、台北-基隆-淡水一线人烟密集,地形狭窄,登陆部队既要面对台湾的重兵防守,又难以依靠机械化部队高速穿插,一旦打成胶着,就容易夜长梦多。

    二、要是台湾并不坚守,而是有秩序地交替掩护,节节防守,龟缩到南方的坚强筑垒地域,并从东部山地基地威胁解放军侧翼,一方面消耗登陆部队的实力,另一方面给太平洋美军拦截解放军后援以机会,然后反攻,这就可能打成金门的局面,同样是十分地不妙。

    第二个选择是澎湖,这是当年施琅收复台湾时的进攻路径。澎湖介于福建南部和台湾本岛的中间,本身是由若干岛屿组成的。夺取澎湖的话,台湾的防御就大门洞开了,有利于逼迫台湾放弃抵抗。当年台湾的郑家小王朝在施琅夺取澎湖后,就放弃了抵抗。选择澎湖作为突破点有两个个好处:

    一、澎湖本身距离大陆相对较近,但澎湖又比较小,不容聚集重兵防守,所以相对易攻难守。首战风险较小,首战获胜会对台湾造成巨大压力,有利于实现“小战而屈人之兵”。

    二、澎湖离台湾本岛也较近,夺取澎湖后,整个台中和台南就暴露在解放军的攻击之下,登陆点的选择大大增加,进一步登陆台湾本岛的成功希望较大。

    首先夺取澎湖也有不利的因素:

    一、澎湖并不是台湾本岛,如果台独决心顽抗的话,占领澎湖并不能确保台湾投降。

    二、澎湖的易攻不易守的特点也可以为台湾所用,由于澎湖难以驻扎重兵,台湾可以用海空力量加强打击澎湖,使之难以为解放军再次登陆作战所用。即使台湾方面不猛烈攻击澎湖,解放军也难以在澎湖大量屯兵,用作进一步向台湾攻击的跳板。

    三、先打澎湖再打台湾本岛在时间上拖得比较长,可能夜长梦多,横生枝节,增加美日干涉的风险和机会。

    第三个选择是东部的苏澳到花莲一线。苏澳所在的宜兰平原和台北盆地临近但又为丘陵所阻隔,有利于阻击从台湾中部、南部赶来的反登陆力量,也容易出击台北-基隆-淡水一线。花莲临近台东的山洞机场和海军基地,是台湾空海军在遭受打击后的反击基地。在摧毁西部暴露的空海军基地后,拔除这些基地有利于解除台湾的空中和海上的武装。一旦台湾被解除海空武装,大量解放军重装甲部队就可以有条不紊地上陆,给残余的台独武装以决定性的打击。首先夺取苏澳-花莲一线有几个好处:

    一、苏澳-花莲一线地形狭窄,难以屯驻重兵防守,有利于登陆夺占。

    二、中央山脉是阻挡来自西部地面进攻的天然屏障,有利于阻击台湾的反突击力量,巩固登陆场。如果登陆本身造成的巨大心理冲击能够促使台湾投降,在苏澳-花莲登陆反而是风险最小的。

    三、在苏澳-花莲一线而不是台湾西海岸或澎湖登陆,容易出乎台湾的意料,达成战役的突然性。

    首先夺取苏澳-花莲也有不利因素:

    一、从这里向台北、台中、台南进军,也需要越过中央山脉,将迟滞后续作战行动。

    二、花莲距离大陆很远,登陆作战和海空补给将比较困难,也容易暴露在美日海空截击之下。

    将三个方案结合起来,或许可以取长补短,形成一个较合理的方案。比如说,首先在台湾北部登陆,形成直指台北-基隆-淡水一线的态势,用稳固的防御作战吸引台军主力;然后用二次登陆突袭苏澳-花莲一线,一方面对台湾空军釜底抽薪,另一方面和在台湾北部已经登陆的力量连成一线,稳定在台湾的基地,并形成穿越中央山脉横截台湾的威胁;再后在澎湖登陆,并从澎湖出发登陆台湾的中部或南部,形成对向北移动的台军主力围点打援,或者与北部登陆集团形成南北夹击,在运动中最后粉碎台军的抵抗。

    也可以反过来,在苏澳-花莲一线首先登陆,利用中央山脉掩护,占领稳固的登陆场,然后在台军力图反攻登陆场的时候,在基隆-淡水一线台军的侧背作二次登陆,既打击台军的有生力量,又威胁台湾的政治经济中心。

    另一个设想是在台湾北部登陆后,集中于西海岸作战,在台军防线后方的中部做二次登陆,促使防御瓦解。

    台海登陆最后的决胜力量只能是重兵集团,给台湾守军以决定性的打击,夺取台湾的政治、军事要点,粉碎台湾的防守体系和士气。但是在作战的过程中,大量“分布式”作战的加强连级战斗队也可以起到重要作用。这些加强连级战斗队可以在不利于大部队登陆因此也是防守松懈的地域登陆。加强连级战斗队比特种部队的小分队的常规战斗力要强得多 ,民防或警察部队将不是对手。它们虽然依然难以攻坚或固守,但对于次要的无防御或只有轻型防御的目标,还是有相当的威胁。在运动中,这些加强连级战斗队还可以根据战局的需要,时而聚沙成山,形成相当规模的打击或防守力量;时而水银泻地,避开和台军重兵集团硬抗。百把号穷凶极恶的精锐大兵的真实出现和只有十来个人的特种部队对目击者的心理效果截然不同,一两百个大兵很容易被夸张成五六百甚至上千人。这些遍地开花的加强连级战斗队可以在台湾制造最大的混乱和恐慌,对台军防御体系和机动造成极大的困扰和牵制,更不用说对台湾军心、民心的震撼了。台军要对这些加强连级战斗队清缴,需要至少营级的战斗队,而且为了避免对抗登陆兵力的过度牵制,必须速战速决,尽快归建。在解放军重兵集团即将登陆或者已经登陆的时候,要调动这样的营级战斗队并不容易。为了增加混乱,这些加强连级战斗队还可以携带充气的仿真重型装备,并用声、光器材增加仿真效果。还可以设置假的电台、雷达,仿真的防空导弹制导雷达信号被台湾飞机的雷达告警接受到,还可以干扰台湾空中的作战行动。要是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出现了大批解放军的“坦克”或其他重型装备,绝对会造成台军指挥决心的混乱。最低限度,台军必须派出火力侦察分队或空中侦察去对每一个可疑目标进行查明,谁也不敢对这样的威胁置之不理。如果派遣地面的火力侦察分队,兵力还不能太小,否则落到伏击的加强连手里,会死得很难看;派遣武直也有受到肩射防空导弹伏击的危险,派遣F-16侦察机则占用已经很紧张的资源,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台军指挥决心的混乱。这样的混乱将给解放军真正的重型打击力量的登陆和展开赢得时间和机会,在真坦克登陆和开始穿插之后,在敌后出现的假坦克反而具有更大的效果。

    这些只是设想,是用来抛砖引玉的,应该有更多更好的方案的。

    关键词(Tags): #纸上谈兵#台湾台湾
    • 家园 俺觉得

      不妨搞一搞多点环状登陆,一来展示收复台湾的决心, 二来心理上彻底摧毁台独

      • 家园 这要提放被各个击破哦
        • 家园 俺觉得如果是多点登陆的话,

          阿独们想各个击破只怕没那个兵力, 况且, 只要PLA突破一口, 就可能会瓦解阿

          独们的斗志,

          不过, 俺觉得中央要是下大决心, 估计会先定点抢一抢, 看看阿独们的水平,

          差不多了, 亮底牌, 多点登陆, 一举解决, 花点大价钱, 搞碗干净饭。

        • 家园 多点登陆是肯定的。

            要解决问题至少要上岛40万军队以上,靠一两个登陆点是不够的。

            即使一两个登陆点被击破,这些时间内其他登陆点也巩固了。

          • 家园 不一定

            力分则散。而且多点登陆后勤压力太大,部队协调难度大增。我觉得首攻台南,拿下港口。海运还是大量人员装备登陆的最快方式。同时空降澎湖,再蛙跳台中,阻止台北增援。台南一定,沿台中北上,估计台北可不战而降。

            • 家园 大陆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多船多。

                不可能不利用这个优势。

                完全可以由一个军区(战区)负责一个点,每个点也要多个滩头同时登陆,另有一支佯攻澎湖,还有特战部队空降和在东面袭击,能搞掉那个佳山基地更好。

                如果北京、武汉军区做总预备队,南京、广州军区主攻,这两个军区各有三个登陆点,就可以有六个师同时登陆,只要征用民船后勤没问题。

                海军把海峡两个口把住,部分兵力加空军扫荡海峡中的敌舰,滩头火力准备由民船上炮与扫荡舰队再加一部分空军负责。

                一开始就要打出所有常备导弹中的三分之二以上,剩下小部分再加上加班赶造的导弹用于后面的召唤打击。

                空军第一波就要用上能出动的全部兵力,压制住对方后再留下一半到三分之二用于可能的外来干涉。

                一般来说一个滩头只能容下一个师攻击,后续部队只能等第一波有进展后才能上陆,如果只打一点就等于要用一个师去对付几十万大军。

                后勤可以两个军区各自负责,甚至可以由每个军自己负责,每个军配属部分后勤部队,上面只要协调一下就行了。

            • 家园 这里大家可能有点概念分歧

              多个登陆地点和多个登陆滩头是两个概念,前者就象是在诺曼底和加莱,这是两个地点,后者就象是尤他和奥马哈,这是两个滩头,不说清这个,大家说不定,都是指一码事呢!

              蚂蚁闲看上树(故意的,)这个思路个人还是支持的,至于要不要蛙跳,还是蛙走着过去,都影响不大了,另外,还有一点,如果没记错的话,台南地区地形相对还是比较平整的,便于大队人马上岸后展开。

              • 家园 从回文看,意思也没全拧

                滩头肯定要多个,这个是战术。登陆地点用一个。这个是战略,不过njyd想用两个登陆点,个人觉得悬,运力有限。如果再要夜战,调度上更是吃不消。可以考虑盟军当年诺曼底登陆,虚拟出一个登陆点,虚虚实实,迟滞台军反应就够了。

    • 家园 [斗胆]对台作战原则

      1。全灭台空军。

      2。基本消除台海军活动能力。

      3。登陆与空降相配合,占领要点,控制台陆军移动能力。以水雷封锁港口,断外敌增援之途。

      4。分割包围台陆军,歼灭绿色台军,招降其余。

      5。对彭湖之敌,以消除其远程攻击能力为目标,拿下台湾本岛之后自然不战而降。

      6。尽量避免城市攻坚作战。

      • 家园 这标准也忒高了吧!

        基本上就是伊拉克战争的原则,如能实现,那还打啥呀,早就统一了!

      • 家园 全灭台空军是不可能的。

          如果他们缩头躲在山洞里,你怎么灭?

          只要在战争期间基本压制住就行了。

          开打后,台海军就基本没有在海峡里活动的能力,台湾东面可能还能串串。

          到了能“分割包围台陆军”的阶段大局已定。

    • 家园 看晨大大摘花如检菜,俺也心痒难熬。。

      咱换位思考一下:

      从守方角度来看,都希望有个依托;台军的天然依托就是中央山脉。由中央山脉,台军进可攻退可守,并可居高临下以火力威胁大片地区;上岸的G军,在充满敌意的人口密集区,会有四面受敌之感;人员调动和士气都会受打击。

      所以,依据敌之要点乃我之要点的军事原则,俺认为中央山脉乃登陆战斗开始阶段我之必得要点。好处不仅在于能切断东西岸敌军联系,尤可对敌士气民心造成极大的压抑感----想想看,头顶上一群G军随时能居高临下地对你打击,抵抗登陆的台军会是种啥心态?而且,就是想打游击都没地方可去了。

      具体作战,可以空降兵+特种部队+山地部队夺取中央山脉面对登陆地段的要点地带;这种地形复杂且难以用大面积火力杀伤的山地战,可充分发挥我单兵作战能力强的优势;在充分夺取了制空权的情况下,空中补给应不是大问题。战役关键在于迅速实现山上要点与登陆地点的连通。

      如能迅速夺取佳山等山中基地,则可说战争已然进入收尾阶段了。

      所以,俺认为夺取了中央山脉的要点,才能说登陆部队站稳了脚跟。地形地势,永远是将军们首要考虑的要素之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