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们学校一定要有院士! -- northeast

共:💬132 🌺370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再续一篇】从“东北工学院”到“东北大学”(下)

      记得东北大学“复校典礼”的那天,天气不错,同学们步行前往典礼地点:“辽宁体育馆”(俗称“大馆”,现在已经被爆破拆除了,为沈阳市的GDP增长做贡献去了)。有同学感叹:“前几天天气怎么不这么好呢?”原来,前几日,校学生会、团委组织长跑活动宣传东北大学“复校”的事,沿途还撒传单,偏偏那天下小雨……后来看录象,长跑的那些男女健将们头顶小雨跑步,有时还要对着镜头说:“要恢复东北大学了,我们心里很高兴……”(经验教训:搞活动一定要注意天气状况。)

      根据平时打车的经验,步行到“大馆”的距离也就3公里左右,肯定不会超过4公里。这点距离不要说对于这帮年轻人,就是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也不算什么。写到这里,不禁想起还有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距离很远,地点在省政府(就是历史上东北大学的校址)礼堂,就不是步行而是坐大客车去的;那次是听多年后以“一树梨花压海棠”而再次闻名全国的杨振宁的演讲,内容好像是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

      到了“大馆”,典礼开始,主席台上高朋满座:来自教育部、冶金部、辽宁省、沈阳市等方面的人士肯定少不了,校友更是一大群——省部级别就不少(担任副职的居多),我一同学的父亲是副市长,在这群校友堆里一点不突出。说是典礼,其实就是一个接一个讲话,这么多年过去了,印象中记得这么一些内容:

      (1)在宣读各单位贺电时,特意念了东北师范大学(位于长春)的贺电。东北师范大学也有老东北大学的血缘,也一直希望得到“东北大学”的牌子,可惜未能如愿,但是东北师范大学不失风度,还是发来贺电。我认为,东北师范大学没能得到“东北大学”的牌子与现在不在沈阳有很大关系。

      (2)我感觉讲得最好的是宁恩承、张捷迁二位老先生。宁恩承解放前曾是东北大学秘书长、代理校长,张捷迁是东北大学老校友,那些年为给张学良恢复自由、东北大学复校等事一直奔波。(如今两位老先生已经去世,化作东北大学图书馆前的两尊半身雕像,相对而立。)两位老先生的演讲现在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居然与两次“全场大笑”有关:宁恩承在讲到东北大学历史的时候,讲了不少人,正面人物提了,反面人物也说了,比如提到解放前东北大学的某位校领导,就说了句:“可惜这小子自己不争气,后来当了汉奸。”全场的人都笑了。张捷迁讲的时候,说了句:“我们的蒋校长……”他这里指的是当时东北大学的校长蒋仲乐,可大家都联想到蒋介石,又不禁全场大笑。

      (3)我感觉讲得最差的是宋黎。宋黎是当年东北大学地下党的,“一二九运动”时也是个主要领导人,给张学良当过秘书,“西安事变”也有功劳。但这个大人物讲话让我感到平平淡淡的,搞学生运动出身的人口才不应该很差呀,也许是身体不好?后来,在一些历史资料中得知,宋黎在“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都有功劳,但“西安事变”后东北军的内讧中(二二事变,王以哲军长被杀)没起好作用(我估计“没起好作用”是客气的说法,很有可能是参与其中了),所以后来在党内的地位很受影响。看来,一个人在历史上有时候起正面作用,有时候也可能起反面作用。

      (4)另一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钱伟长。钱伟长讲了“一二九运动”中东北大学与北大、清华等校学生共同奋斗的历史。他提到他在清华大学念书的时候有流亡到北京的东北大学学生(在清华大学借读)与他住同一寝室,给他讲东北沦陷的伤心事,对他触动很大,现在想起,还历历在目。这段经历也是钱伟长后来积极参与“一二九运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典礼完毕,学生们步行回校。到了校门,看见“东北工学院”的牌子已经被“东北大学”的牌子代替了。从此,我的母校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了,“东北工学院”、“东工”之类的词只在学校老人(不是指年纪)的口中才偶尔被提到,代之以“东北大学”、“东大”了……十几年过去了,方方面面的情况都有了很多变化。东北大学与以前相比,现在可以说是“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主要原因是国家对教育的关注、投资要比以前多得多,教师的待遇比以前高多了、学校的教育环境也比以前好多了。(当然,学生上大学的费用也比以前贵多了,我上大学时基本免费的高等教育已经不存在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