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海军里的大英帝国爵士---记民国传奇将领陈策 -- 萨苏

共:💬271 🌺12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四。海军也可以当军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题图:陈策广东海军坚如号炮舰。坚如是孙中山嫡系军事家邓铿的字,邓任粤军总参谋长及第一师师长,被阴谋叛乱的陈炯明刺杀。这艘军舰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

      前些年有一首歌广为传唱,叫做《四海一心》,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词从哪儿兴起来的。你要说它来自“六王毕四海一”那没错,但是港台的娱乐圈人士没那么深文化修养,这个词在台湾见的最多,最早的地方是海军各部队,几乎有礼堂的地方都挂一块匾,上面写“四海一心”。

      这是有典故的,因为国民党的海军,传统上由四个派系组成,就是所谓的四海:陈绍宽的中央海军是中国海军主力舰队,人员多半来自福建,称为闽系,喝英国茶说英国话,打仗一般但是一派皇家海军的绅士形象;沈鸿烈东北海军,大多军官为留日海军人员,满嘴巴哥牙路加妈拉巴子骁勇善战,九一八后退据青岛,称为青岛系;蒋介石自己在海军的嫡系 -- 电雷学校,负责人欧阳格,喜欢鼓捣鱼雷水雷这类带响儿的玩艺儿,称为电雷系;还有就是陈策的老牌儿革命党海军广东系。这四个派系共同组成国民党海军,其矛盾纠葛直到今天还可以看到影子。为了强调团结,国民党海军才到处挂出来“四海一心”的招牌。

      反正陈策那个年代,四海是不太一心的。陈绍宽孤芳自赏,和老蒋不大对付,他因为倔脾气被部下称为“清正廉”,意思是少一个“明”字,太犟,老蒋用他,但限制他;蒋介石自己插手海军较晚,没有拿得出手的人才,电雷学校盛气凌人可惜底气不足;陈策和沈鸿烈是当时海军中最善战的将领,称为“南陈北沈”,从历史上看,沈鸿烈在民国海军将领中战功最卓著,对苏联,日本,内战都有精彩战例,陈策仅次于他,看后来打日本人那也绝不是吃素的。这两个人一个属北洋军阀,一个是同盟会的老革命,更风马牛不相及。如此几股人能够“一心”那才怪。蒋介石深知其中奥妙,将陈绍宽所部编为第一,第二舰队,属海军部,却将沈的第三舰队,陈策的第四舰队,电雷学校直属于军政部,从而达到分化使用的目的。

      相对来说陈策和中央是比较接近的。

      从1927年到1932年,陈策一直在率舰东征西讨中度过。

      1927年11月,张发奎在广州发动政变后,任冯肇铭为广州军事委员会航务秘书,试图掌握海军,陈策则拒绝服从,表示效忠中枢。中央以蔡廷锴(后来的十九路军军长)第六十师为主力讨张,蔡师协同陈策所部舰队沿江西进。蔡廷锴与陈策共同乘坐中山舰指挥作战,连续占领肇庆、德庆、都城。陈策的海军运送蔡师一部在封川县长岗登陆,下旬占领梧州。张发奎战败。

      1928年1月,李济深任广东省主席,以陈策为广东海军司令。3月1日,李济深在陈策陪同下,乘中山舰赴香港访问。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任命后来的“南霸天”陈济棠为广东编遣特派员。陈济棠从此主持广东政务。陈策虽然和李济深有旧,依然宣布广东海军服从中央。副司令舒宗鎏觉得老陈你怎么这么不够朋友呢,擅自率飞鹰、中山等舰在南石头集中,宣布反对陈策,支持桂系。此后舰队和反桂的空军陆军发生连续战斗。陈策当时正在香港访问,连忙返回,利用自己的威望与各舰舰长协商归降条件,最后以三十万元“礼送”舒宗鎏离开,将各舰收复。之后,陈策乘中山舰赴西江,与桂军作战。

      5月,中山等舰在马口炮击桂军。30日,中山等舰进驻封川。1929年6月1日,陈策指挥中山、江大等舰,对界首、鸡笼洲、狮子山等炮台进行轰击,大量杀伤桂军。在完成作战任务后,同月9日回抵广州。此次讨桂之战,以蒋胜桂败告终。

      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陈策还给共产党帮了一个忙。

      陈策除了杀李之龙,1927年更参与捕杀共产党高级将领,代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熊雄,和共产党可谓仇深似海,怎么会给共产党帮忙呢?又有哪个共产党敢上门求他帮忙呢?

      有的。

      盖因那时候国共两党本是同根所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范石生帮过朱德,陈赓还救过蒋介石呢,陈策帮个把共产党算什么奇怪?

      蒋桂战争刚刚结束,俞作柏在广西重组省政府,有个老同盟会员外加陈策的文昌老乡来找他,请陈策帮忙介绍到广西谋差事。陈策这人一生最怕别人给戴高帽子,一番恭维便得意洋洋,再想不到这位暗中还戴着顶红帽子,当即将此人介绍到广西。陈策的面子大,广西方面当然重视,委任此人为教导总队总队长,相当于旅长的职务。此人旋即拉上邓小平,李明瑞打响了两江起义,广西军的教导总队成了红七军。陈策闻讯吓一大跳,但已经泼水难收了。

      这个人就是中共开国十大将之一,新四军名将张云逸。 唉,前面算文昌的人才,还忘了计算他呢。

      这期间,陈策看出来陈绍宽兵强马壮斗不过,蒋介石又不太信任,自己入主中央海军希望渺茫,于是,他也开始考虑出路问题。

      他发现实力是最重要的,那么,怎么保存和建立自己的实力呢?这位“老革命”想来想去觉得只能是去作军阀。

      海军也可以做军阀?难道扛着船上岸干么?

      那有什么奇怪,海军当军阀的不是陈策一个,沈鸿烈后来也干过青岛特别市市长呢。1930年1月21日,陈策率中山舰等出击海南,占领原由桂军控制的琼州,开始在海南岛建立自己的势力。

      其实陈策一直在试图建立自己的力量。他经营教育,开办海南大学,自任校委会委员长,这是海南第一所大学。1930年6月,黄埔海军学校复校, 陈策担任校长,培养自己的军事人才。他同时裁撤部队中的“爷爷舰”,“姥姥舰”,淘汰前清留下的陈旧舰艇如海镜清等,争得政府支持购买和利用香港造船厂改建新舰,用国民党牺牲元老命名的仲元,仲恺,执信等浅水炮舰,海瑞号运输舰等相继加入第四舰队。

      如此一来,陈策依靠自己掌握的海军舰队,海军陆战队和海南岛,俨然也成了一个袖珍的“南霸天”。

      问题是他身边还有一个大号的南霸天呢 -- 那就是割据广州的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 陈济棠。

      [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三。革命与反革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题图:中山舰,注意其舰首的青天白日徽,这是陈策所部广东海军的特点。

      陈策追随孙中山,忠心耿耿,不但英勇善战,而且清廉自守,应该算是革命者吧,可是他偏偏一生和以革命为职业的共产党不合拍,陈策是典型的国民党右派。

      离开广东以后,孙中山去了上海,组织军队,在张作霖的支持下 -- 张作霖豪爽,雪中送炭,几十万几十万的给孙先生送军饷,想想张学良资助刘长春参加奥运会,这父子二人都有千金散尽的古侠士风度 -- 顺利打回广州,陈炯明抵挡不住,跑到惠州煲汤去了。

      1923年2月,孙重新成立了大元帅府,就任海陆军大元帅,第三次在广东主持革命军政府。随即提出三大政策,开办黄埔军校,励精图治,各方面都走上正轨。陈策,依然是孙在海军中信任的第一人,任广东舰队司令,他独出心裁,每艘舰艇的舰首两侧都漆有青天白日徽,成为广东海军的一大特色。

      一九二五年三月,孙中山先生逝世。同年四月十三日,广州革命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永丰舰改名为中山舰。这艘战舰屡经风霜,于抗战中战沉金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湖北花费巨资将其打捞,从军事角度,中山舰不过是一艘日制中型炮舰,无论战绩还是作用和宁海,平海,应瑞,逸仙等民国战舰都是无法相比的。打捞它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该舰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纪念意义。

      一朝天子一朝臣,蒋介石掌握国民党军权后,多少忌惮陈策的资历,把他作为耆老看待,其实这时候的陈策也不过三十多岁。长江后浪推前浪,在三大政策面前,陈策也并不是与时俱进的人,多种原因使他自此多少偏离了国民党的统治核心。

      国民党海军中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这就是黄埔军校一期高材生李之龙。

      国民党军队早期历史上有两位二十余岁就独当一面,名噪一时,挂中将局长衔的青年将领,一位,是孙中山先生信任有加的华侨航空专家杨仙逸,他是因为崇拜孙先生,把中山先生的字逸仙反转过来作了自己的名字,此人是国民党空军的创始人,继朱卓文(刺廖案主犯,其女为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担任广东革命政府航空局局长,后来国民党空军中早期将领多出自其门下;一位,就是李之龙,共产党员,爱唱戏的东征军名将,29岁时担任中将 海军局代理局长.是黄埔生中第一个升中将衔的.两个人都短命,杨仙逸在东征时为了改进轰炸机亲自进行试验,不幸因炸弹爆炸而牺牲,李之龙呢,经过中山舰事件离开海军 --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红色海军将领的最后归宿是落在了陈策的手里。

      其实,李之龙担任海军局局长,多少有些勉强。因为他是陆军出身,他的提升多少沾了些蒋介石军队“黄埔化”的光,想想,一个步兵出身的,没干几天就成了海军中将,人家陈策干了那么多年,出生入死还是个少将,搁您是国民党元老派的人物,心里能没有想法么?出头椽子先烂,所以后来发生中山舰事件,李之龙首当其冲。

      中山舰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件事如同罗生门,一人一个说法,至今不能大白于天下。

      罗嗦几句。

      共方说是老蒋故意调中山舰去黄埔,然后诬陷共方要暴动。《中国现代史》是这样叙述“中山舰事件”的:事件发生前,蒋介石支持下的孙文主义学会分子到处散布谣言说共产党要暴动,推翻国民政府,组织工农政府,以惑乱人心,煽动反共。三月十八日,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通知海军局,谓奉蒋介石命令,调派得力兵舰开赴黄埔,听候差遣。李之龙(青年军人联合会负责人,共产党员)即派出中山舰前往。但十九日晨军舰到达黄埔后,蒋却声称并无调舰命令,随后因苏联顾问要参观,李之龙又将中山舰调回,中山舰得往返开动,本是奉命行事,但蒋介石却说这是“无故生火达旦”,是“扰乱政府之举”,亦即诬蔑共产党要暴动。蒋以此为借口,于三月二十日凌晨擅自宣布戒严,调动大批军警,逮捕李之龙,占领中山舰和海军局,扣捕了黄埔军校和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

      国方说是共党开“中山舰”到黄埔,要挟持老蒋去苏联。台湾出版的《中国现代史》称:三月十八日晚代理海军局长李之龙(共产党员),令蒋校长座舰中山舰由广州驶回黄埔,准备劫持蒋中正直驶海参威,送往俄国。三月二十日,蒋采取断然措施,拘捕李之龙,扣留中山舰,包围俄国顾问住宅及共党机关,收缴共党分子所操纵的罢工委员会枪械,是为“中山舰事件”。中山舰的调动,系听从俄国顾问的命令。事发之后,俄国顾问季山嘉等被遣送回国,共党同意解除中共分子在军校中担任的职务,并解散“青年军人联合会”,军校教务长邓演达的职务亦被解除。

      真相如何?不知道(也许温相知道)。 -- 现在是一个谜,估计以后更没戏了,因为当事人都见马克思和孙先生去也。

      我从海军角度了解的情况,对此事另有一种说法,兄弟以为,它之所以扑朔迷离,不是因为里面秘密太深,而是因为它根本没有秘密。大家姑妄听之吧。

      查阅当时的资料,发现李之龙调动中山舰的命令来自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主任朱一鸿,是一个电话,那么谁要求朱一鸿去要军舰的呢?根本不是蒋介石,而是因为当时走私猖獗,缉私部门要求黄埔军校调两条“巡船”前去黄埔水面搜索。这个要求到了李之龙那里,却变成了调两条“巡舰”去黄埔待命。

      这“巡舰”和“巡船”完全不同,“巡船”,是带有轻武装的帆船,排水量二三十吨,抓个水贼什么的可以,真打仗是不行的,就是在蒋介石窗户前面晃悠他大概也不会理会。而“巡舰”不同,是千吨级的战舰,大炮锃亮,当时革命军政府控制的最大的战舰大概就是中山舰了,它也是老蒋的座舰。

      那么李之龙为什么不调别的军舰呢?根据当时纪录,因为要求仓促,他手中“仅中山自由两舰可调”,而自由舰刚刚进入船坞修理汽笛烟突,无法出航,所以调动中山舰到黄埔,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可能是一个误会,也可能是有右派分子故意制造混乱。

      问题是当时的形势正在热闹时候。共党和苏俄的影响急剧扩大,国民党里进入大批共产党在“和平演变”,不免引起国民党方面的疑虑,-- 当时共党是左派,老蒋不左不右,原来多年追随孙中山,现在失势的居正等西山会议派才是右派。换句话说,蒋介石的黄埔军人在国民党中是新鲜血液,还算能接受共产党,而国民党中的老人,一方面逐渐失去权力,一方面从思想上不能接受共产党,蠢蠢欲动。老蒋当时并没有全面控制局面的能力,因此眼看各方矛盾日深,一触即发,老蒋无论对左对右,都不能不感到担忧和警惕。

      结果,看到共产党控制的中山舰突然开来,后面又提到苏联顾问要参观军舰,老蒋本能的就想到阿芙乐尔号炮击冬宫的起义。难道他们要对我下手?-- 当然右派早就在散布谣言说共产党要暴动。这里要说说苏联顾问,大家都知道苏联人那种毛病,从来不肯给人白占便宜的,给了黄埔军校军火当然就狂傲些,偏巧老蒋最信任的加伦将军还给调回去了,换了个喜欢到处伸鼻子的季山嘉。老蒋是多疑加死犟头那种人,根据纪录,他当时的反应是大哭一场,总觉得自己已经对左派够好的了,你们还要整我!

      据记录老蒋最初并不想反击,他撂挑子了,带人上车,要离开黄埔,一走了之。是陈立夫硬追上去给他分析,老蒋才冷静下来。的确,当年撂挑子有孙先生三番五次的去请,这次要撂挑子,大概左派右派中的大人物们求之不得呢,而且,这共产党暴动也越看越不象真的。

      管它是不是真的呢,有了这件事,就可以借题发挥!

      老蒋动手了,利用中山舰事件先打掉了左派。第一军中的共产党撤走了,苏联顾问换了,李之龙捉了。。。共产党因为猝不及防,而且习惯单线联系秘密工作,也闹不清自己内部有没有人冒险捣鬼,一时陷入被动;等共产党反应过来,老蒋又推出右派顶缸,因为右派当时欣喜若狂,对共产党落井下石,结果多遭弃用。

      其结果就是左派右派都被削弱,而蒋介石终于稳固的确立了领导地位。

      中山舰为什么开到黄埔或许并没有什么秘密,把它搞得神秘是为了适应各方的政治需要 -- 我要的不是真实的口供,而是我需要的口供。。。

      说陈策怎么扯到中山舰事件去了?这太离谱了。

      说起来陈策在中山舰事件中起了什么作用,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只不过大陆把他和王柏龄等统统列入右派分子名单,而且抓李之龙的欧阳格又是他的好友,他恐怕是难逃干系。右派基本都是追随孙中山很久的国民党元老,陈策和他们同甘共苦,感情上应该比较一致,何况,陈对于李之龙恐怕一直不太看得惯,看中山舰事件和后来国共大翻脸,广东囚禁左派人士的地点,虎门要塞,鱼珠炮台,都是陈策管辖的阿!估计他和共产党是难有好感情。

      不过,因为老蒋的左右开弓,陈策并没有从中山舰事件中获得进阶,蒋介石在海军问题上的确需要人,但是陈策资格太老不好控制,蒋更看重比他易于掌握的欧阳格,此后委派欧阳格组建电雷学校,试图建立自己的海军力量。

      北伐战争开始后,湘鄂群山中军舰又没有翅膀,兵种缺陷暴露了,在这场国民党最为辉煌的战役中,陈策的海军无从参战,只能袖手旁观。蒋介石打长江的时候,中央海军的陈绍宽又主动输诚,给国民党奉上一支从战舰到官兵都第一流的海军舰队,陈策和他那些又老又旧的广东军舰就更没人搭理了。

      估计陈策也只能慨叹生不逢时也。

      这段最后说说李之龙,他比较倒霉,就此离开海军,此中将本来就擅长楚剧,索性去办宣传,开“血花剧社”去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李之龙秘密组织海军社,策动海军起义,他的活动范围不可能去陈绍宽的闽系海军 -- 谁能讲他们的福建话啊?当然是针对陈策的部下。陈策自然是看这少年得志的阿龙为眼中钉。广州起义失败后,李一度赴日避难,1928年2月从日本经香港潜回广州,准备策划海军兵变时终于被陈策抓住,19日逮捕,20日就被枪杀于红花岗 -- 您看,上边说陈策有个毛病抓住人急着搂火吧?可惜了一代豪杰李之龙,壮志未酬英年早逝,否则肖劲光的海军司令员不是他的才怪。

      陈策也有陈策的考虑,这李之龙是黄埔一期的优秀生。老蒋对黄埔一期学生感情深厚,轻易不舍得下杀手,一个肄业的宣侠父,明知是脑后反骨,用了抓,抓了用,直到抗战,-- 宣本人每得重用必反蒋,从个人角度没有情义,也有取死之道;一个陈赓千辛万苦抓住了又舍不得动刀,治好伤放他走路(陈赓脱险似乎是逃的,但是仔细想想别人怎么逃不了呢?明逃暗纵连陈赓自己都蒙在鼓里也是有的)。。。假如把李之龙送到南京,虽说共产党叛变的很少,万一校长说动了他,一回头他还是海军中将领导我 -- 我干吗找不自在呢?

      一声枪响,之龙死矣。

      1928年,广东海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海军第四舰队,陈策积功升任中将舰队司令。

      官升了,军舰还是这些,没变化。

      [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中山舰事后

        老蒋曾对属下讲过:“此事内情非常复杂,细节俺现在不会讲出来,等俺翘辫子以后,你们看俺的日记。”

        谁看过丫的日记?

      • 家园 中山舰事件的罗生门,和尚还见过一讲,说其实是兆铭兄。。。

        中山舰事件的罗生门,和尚还见过一讲,说其实是兆铭兄在里面插了一脚,好象王伯龄后来写过回忆,语焉不详地白话过几句,说汪某人之前曾再三查核老蒋的行踪,举动甚为可疑,云云,所以事后被老蒋逼出去看西洋景了。兆铭兄当时算是左派呢,走得不明不白,因此老蒋事后回黄埔军校训话时,有共产党学生哥当场站起来打抱不平,质问说:“请问校长,汪代表哪里去了?”素知西西河里有汪代表专家,和尚这里就不敢乱扑腾了,或者请红姑娘替汪代表澄清则个?

        老萨说李之龙因中山舰事件落魄跑去血花剧社唱戏,是不是有点走板了?李之龙在升为李局长之前,就是已经是血花剧社的掌门之一,那时在黄埔一期还没毕业呢。有个胡宗南同学也曾想在剧团扮个角儿,可惜与曾扩清等小生相比,人老珠黄,又不甘跑龙套,自恃写一笔好字,就跳槽到政治部代抄文件充作课外活动,顺带拍拍周部长马屁,结果周部长赏了胡同学一个“黄埔先进”的赞誉呢。

      • 家园 李之龙和欧阳格

        都是烟台海校的,不过李除了上学,还真不是海军,是给老鲍当翻译当来的局长,属于革命革来的官,欧阳以后带的那帮学生,也是靠革命当官,哦,左边的同志说,是靠反革命当的官,都一样。欧阳的大结局,也一样。

        • 家园 回an兄 回红红

          那个字念 qi,我也是折腾了好久才弄明白。坚如的确不是纪念邓铿的,谢谢您的指正。我记得他造的几艘纪念舰除了坚如后来都殉难于对日的三水之战,您提到的仲元,仲恺大概也不例外。这篇文章等我写完土耳其战列舰后会接着写。

          回红红,广东政府的核心人物是胡汉民,后面还要提到。

          • 家园 谢谢老萨,仲元、仲恺是都在三水殉难

            执信当时是旗舰,舰长殉职,坚如前一年在虎门已被击沉一次,捞起修复了,在三水再次被击沉。

      • 家园 精彩!!!!!!!
      • 家园 据说蒋介石听说李之龙的死信后半晌无言

        无论政治态度如何,无论是谁的责任,"校长"听说自己的高材生被杀总是难以心安理得吧.

      • 家园 精辟!我也觉得中山舰事件一开始更像是误会。

        看当时的情况,说蒋蓄意或者共蓄意大概都勉强,但是发生的很不是时候,后来就什末“阴谋”的解释都有了。好像杨奎松先生也持类似的观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