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旧贴新发】辽宁没落的原因 -- 凉菜热了

共:💬628 🌺3438 🌵6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前几年调了不少南方干部去,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我看十有八九被同化了,调个别人没用,

      除非把30%的人都换成南方干部才有用。

      • 家园 有效果。来了房子就涨价,现在是飞涨,据说明年到6000。长春
      • 家园 没用,根子不在这,客观问题应该先考虑

        人的思想落后,是自然和社会两大客观环境造成的。思想问题是个主观问题,客观环境不变,先考虑改变思想,背离了马克思大神的基本教义(说笑~)

        PS:数年前很流行的一句话——解决下岗职工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下岗职工的思想问题——在我看来就是P话!

        跑题了,回东北来~传统上东北人“闯劲”不足,自然条件上长期以来地广人稀(相对的),土地肥沃,吃喝不愁;社会条件是改革滞后,传统经济模式水平较高运转稳定(又是相对的)。即便有人闯闯“野路子”,旧制度框架下也闯不出名堂,除非你离开这片土地(前边有人回帖说东北人成功的都在关内或国外,就是这个道理)

        旧的体系运转越是顺利稳定,撼动他的代价和造成的痛苦就越是巨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东北地区的经济转型困难最大,其痛苦可说是中国的“苏东巨变”!

        所谓的经济头脑,先进思想,在我看来是边发展边学习,越发展越先进,不发展就学不会,发展慢就先进不了。我不认为调动一批干部就能解决东北的问题

        举个例子说,浦东新区不开发,纵有江书记,朱市长的大才大德掌舵……上海90年代初的情况,我们也都知道(上海评建国50年十大建筑,90年代之前的,只有一个苏联展览馆入选~~)

        相对的,两税合并,大国企复活等等,才是东北的利好消息。就辽宁而言,最近两年的经济增速还是令人鼓舞的。

    • 家园 是原创吗?N年前在新浪的地域论战上无数次见过此文了

      不过东北已经形成恶循环了,找门路花钱当上了官,任期有限,就要狠捞一票,越捞越穷,越穷越凶。

      同是1000万的拨款,别的地方可能贪掉300万,然后把事情做得差不多。而东北有些地方,1000万全没了,还成钓鱼工程了。

    • 家园 楼主偏激,但是很多还是实情!

      楼主虽然偏激,但是很多还是实情,在很多地方的一些大的厂矿企业里,东北话就是普通话!

    • 家园 楼主偏激了,有部分不是事实。

        改革开放前,甚至是文革中,产品也不是无偿调拨的,相互间还是要用人民币结算,产品都是要花钱买的。

        所谓调拨是国家指定产品卖到哪个地区、企业,国家规定价格,比如解放牌卡车给一万多一辆,当时如果没有调拨计划大部分产品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退一步说,即使是无偿调拨,那么东北厂矿所用的原材料、发给工人的工资也同样是无偿调拨,并没有太大的不公平。

        关于食油,开放前是全国一盘棋,每人每月半斤,南京、内蒙都一样,东北不可能克扣到每年三两,如果说因为某种原因被克扣了每月三两还差不多,要知道三年困难时期还有每月二两的供应。每年三两还不够沾油瓶的。

        按你的说法:

      北京市的人均配比是东北的6。67倍
      那么就是北京人的食油供应也只有每人每年两斤,平均每月一两六钱多,大大低于当时全国供应水平。

        关于供应的粮食种类,南北方不同。南方大米为主,北方是小麦、杂粮为主。因为当时是粮食短缺,所以要求(指令)各地都要种高产种类。北方的大米虽好但产量大大低于玉米,小麦也大大低于玉米(这也是指北方),所以那时北方包括东北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细粮种的少当然供应就少。比如我那时在内蒙,内蒙同样可以种小麦,东部也可以种水稻。但市民供应的粮食定量中,每月给两斤大米,定量的百分之二十是面粉(标粉),剩下的定量只能买玉米(粉、碴)、高梁等,还可以买“黑”面粉。(小麦的出面粉率是百分之七十,“黑”面粉是出粉率百分之八十甚至九十,俗称八零粉、九零粉)。

        南方的大米产量高,但也被指令主要种植产量较高的秈米。南京人不爱吃面食,定量中指定要买百分之十左右的面粉,有一段时间还要指定买一定比例的玉米等杂粮。

        至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东北调出粮食(也不是无偿),全国任何时候都是从产粮区调出粮食,否则产那么多粮干什么?那时全国人都在饿肚子,产粮区一般稍好一些,但也因为国家要应付全国性的粮食短缺,产粮区的老百姓也要少吃一些。如果产粮区的人可以先吃饱自己的肚子,剩下的再调出(注意,我说的调出、调拨都不是无偿的),那么缺粮区饿死的人将会更多。

        关于上交税利,具体哪个省份交的多我不清楚,但我接触过的一些经济较发达省、市的人都说自己地区上交的多。

        如果说中央对东北的政策是“非工业化”,那么为什么一汽、汽飞等一些大型企业要设在东北?鞍钢是钢铁行业的老大,但鞍钢不是五十年代就有这么高的产量,这些都需要中央的大笔投资。

        在我接触过的各地的人中,感觉是从南到北,思想开放的程度越来越低。

      通宝推:oboeman,
      • 家园 送宝!

        送花。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不开放不是原罪

        我完全赞同这句话:从南到北,思想开放的程度越来越低。

        问题在于这背后的体制背景。之所以有思想的开放,问题在于个体力量越来越有机会得到显露。东北的工业基础,需要在全国经济整体层面才能体现其价值,譬如即便没有石油,只要国家允许,温州照样可以造鞋致富,原料可以进口嘛,没有哈锅、富重,深圳照样可以发财,有转口贸易嘛。东北人长期身处的是上万人的大厂,做的十几米高几十米长的巨大车间内一份小小的任务,要求这样的人去产生全民性的“开放”冲动,是完全不现实的。也是完全不理性的。这与一人独帆即可出海,两人帮忙就能做鞋织布缝衣的生活环境,是完全不同的。

        你可以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人“不开放”,我完全同意,但是是不是这种“不开放”,是原罪的,是没有价值的,我认为不尽然。

        不开放不是原罪,只是当要移植整棵树的时候,砍枝是最容易的,挖根是最难的。东北不幸而成为泥土里的根,当枝叶种子飞到温暖环境再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时候,根已化为烂泥,如此而已。

      • 家园 老大开个新帖子,给咱们讲讲那些往事好了,

        网上好多文章,讲这些事,

        里面的好多提法,俺们都不知道,

        像是各地区的利税啦,特产了,

        国家的不同政策啦,

        那个每月的食用油供给,

        好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

        俺的层次是:粮票还有印象,

        其他的票据没有概念了,

      • 家园 楼主是标准的大锅饭造成的惰性思想,

        在被时代抛弃后的偏激反应

        不是说大锅饭的人不勤奋,而是节奏变化上的懒惰。

    • 家园 对了,东北的农村情况是不是好一点?

      我看中央台放的农村电视剧可都是讲东北那边的事,虽然很假!

      • 家园 电视剧倒不是故意要骗大家

        国内电视剧为了拍着好看,不管城里的,乡村的都是如此。比如描写城市生活的,都住很大的房子,穿着光鲜,年轻人往往不愁工作,整日打情骂俏……电视剧为了拍了有人看,本来大家就挺苦了,还让观众晚上看穷困潦倒的悲惨世界,恐怕爱看的人不多

        君不见,连抗日、解放战争题材的片子,百姓的穿着和士兵的装备都变好了……

        说到真实情况,我原来的同事有来自东北农村的,我也去过东北,农村里面的情况比城里下岗工人那好多了。取消农业税了以后,种地还有补贴,很多人都额外租了地来中,挺高兴的。

        • 家园 谢谢了!我还想问一下,为什么中央台总是放东北农村的电视剧

          难道是东北人在北京干编剧的多么?像山东的农业也很发达吧?还有河南安徽这几个民工大省,好像能上中央台的机会少得可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