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文革,台湾,大陆人 -- 给一位深蓝朋友的回复 -- 萨苏

共:💬283 🌺748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么算起来,燕大哥跟我老师们一辈啊

          80年代毕业的好多人都留下当了老师。敬燕前辈一花。

          • 家园 俺有个师弟,后来研究所毕业到北大读博士

            现在在北大当教授。

            按说你92年上大学,留校的和我同届的人应该还不是讲师,只是助教。也就当当班主任辅导员和习题课老师什么的。

            当然,我不是北大毕业,不了解北大传统,我说的是我们学校的情况。

            • 家园 没错

              虽然俺也不是北大的,但是我们学校的情况也是差不多。我的辅导员就是跟你一届,后来留校的。他们班留校的好多人在我大三左右升的讲师,所以,大三以后的很多课都是他们上的。

              [FLY]燕老前辈啊。[/FLY]

              北大要复杂一些,因为当时老先生们还在,而且出国热潮以及88事件,造成了那一段学生的断档。俺后来投奔北大,你们那几届的人留下来当老师的,还真没遇见过。

              • 没错
                家园 中科院也差不多。

                凡是所谓名校毕业的,没出国简直就是和笨蛋画等号的。

                有一天在校友网上看到,出国学生俺们学校按比例算,吓了俺一跳,怎么这么高啊。

                • 家园 真发财的在国内呀

                  我那几个四级没过结果没有学位的大学同学现在都在国内很发财了。

                  • 家园 说的没错

                    我国内最发达的那批同学,大多数是在本科期间喜欢折腾,功课不行的那种。

                    不过,这不算是中国发展中的异象。只能算是各方面开始发展前期的一个共同现象。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现在的国内没有那么多机会了。大家开始意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钱财的重要性了。

                    不过话说回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批人发展起来的轨迹,注定了其中的大部分人,不会很好地融入一个发达的社会。没有必要去羡慕他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再过十年,20年再回头看看现在发达的这批人。又是如何?

                    呵呵,我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回顾一下,从80年开始,大家轮流富裕了一下。笑到最后的,我目前还没看出来,但是笑在现在的,很明显不是10年前最火的那批人。

                    咱们走技术路线的,不要羡慕别人,自己有个温暖的小家,事业上能够尽量的向上走一走,一生足矣。

      • 家园 92年月收入一百多

        作为研究人员,好像是太低了。那时候中等收入普遍在三四百一个月。

      • 家园 不会吧,我93年大学毕业留校当助教的第一个月实习工资128。
      • 家园 不会错的

        我1992年毕业,第一个月到天地大厦拉门,加上进门祝贺的钱工资才100多。

        • 家园 91年大连这边码头工人都一千出头,不算额外发钱。

          大连这边知识分子的收入不清楚,但有件事可以看出点门道90年大连理工分房,一居室一万,两居室两万,三居室三万,我看这些知识分子哪个也没含糊,去新房看看冰箱彩电录放像机哪家也不少。多少年了大连人一直吵吵工资低。

        • 家园 呵呵

          “那時候我父親作爲研究員收入只有人民幣一百多元,”

          ”我1992年毕业,第一个月到天地大厦拉门,加上进门祝贺的钱工资才100多。” 

          萨大的工资跟老人家一样?...坚决要求提高知识分子待遇!!!!...

          • 呵呵
            家园 按照当时的级别,研究员的基本工资就是那么多

            我的主任,后来曾任所长,当时是特批的研究员,基本工资和萨爹的完全一样。

            是靠岗位津贴和奖金拉开收入差距的。不过,也只有450圆,比我一个毕业没几天的小年轻多一倍加一点。可是,他有家有口,上面有四个老人,下面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还是88年上了我所在的大学,就在我同一个系。

            你觉得这个事实够不够冷酷?

            肩上担的担子,是上千万的军工项目,整天加班加到家里太太怒喝:“你还知道回来呀?”挣上4千5百大毛,养上一家8口,谁愿意来试试?欢迎!

            另一个资深工程师--用现在的话来说叫资深。提上副研究员时,了无喜色。问他为何,回曰,当今的副研,一毛钱十一个。这潜台词,嗬嗬,一文不值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