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40军在朝鲜 -- 小成

共:💬490 🌺3460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哎呀,知音呐!

          是否是团缩成营,营缩成连?如果是这样,战时扩编应该会很容易(都升一级)。我感觉,这很有可能,这样,各部都保留了(但都缩编了),矛盾会小不少,江core应该会这么作。

          我军师改旅最大的问题出在我军的营没有合成化,营是分队而不是部队,没有独立作战的能力。

          实现营的合成化有两个途径,一是现有营扩编,加上参谋班子、作战支援分队等,第二条路是现有团精简缩编。狐狸是赞成采用团直辖连的小团编制,走第二条路的!

          握个爪!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COLOR=blue][/COLOR]

        • 家园 翟文清后来担任40军副军长

          他是352团出来的,和353团出来的赵兴元一样都是40军著名的战斗英雄,都当到40军的副军长,好象赵兴元名气更大一些,张正隆还专门给他写了一本书《战争记忆》,这待遇都快赶上老军长韩先楚了。

        • 家园 应该不是这样

          以前在网上看到过27军79师的师改旅方案,235团(济南第一团)最后只是保留了一个营部,四个步兵连,每个连都对应着原来的番号,应该就是原来的连而不是缩编的,整个79师只保留了3个营部12个步兵连,留下来的连队每一个连都有自己的荣誉称号,看的网友们既赞叹又惋惜。估计118师也应该是这样。

        • 家园 会不会两个营都留下?

          传统上都是尽量保留这些有荣誉称号的部队。有时候即使是把上一级单位撤销了,某个有荣誉称号的下级单位也可以采取调入其他部队的方法得到保留。

          • 家园 恐怕不行。

            按照前面说的,一个团就留一个营,留哪个都会引发另两个不满。但如果3个营都缩编成连,组成一个新的营呢。原部队的锦旗什么的,肯定还是会都保留的。需要扩军时,缩成一个连的重新扩编成一个营,还简单。

            不过有些事很难说。

            • 家园 嘿嘿,可以把不保留建制营的那个团的团部留下

              改编成其他的部队嘛,俺老爹的那个师的师部就是这样从步兵成了炮兵

              • 家园 好象一般都会给一个部队留点种子

                裁军裁到一个部队全部撤消一点不留的好象很少,好象唯一的一次就是沈阳军区手起刀落裁的68军全军光光,据说一个连都没留(也有人说留了一个连就近给了40军),这件事争议很大,对68军同情的人大有人在,怎么说人家也是打过白虎团嘛,名气还是很大的,以后就再也没见过这样的事了。估计师改旅时怎么说每个团都会给人家留一个营的。

      • 家园 改的时候,荣誉留下;历史不是包袱,是前进的基点
      • 家园 英雄的部队!
      • 家园 送花
      • 家园 必须牢牢记住英烈们的牺牲,必须!
      • 家园 花于水林

        也花翟文清

    • 家园 【原创】(八)配属部队

      (八)配属部队

      1951年1月25日,志愿军发起第四战役。其实严格的说,这次战役是由联合国军发起的。战前志愿军三战三捷,打到三七线,认为敌人连续败退,无力反攻。因此计划休整一个月,等春天3兵团19兵团赶到后再一鼓作气将其赶下大海。因此战役开始前,志愿军主力远在朝鲜北部休整,而各军的师团长也被组织回东北参加军事培训班。而实际上,美军虽然连续败退,主力仍在,现代化的运输手段使他们可以迅速补充损失的武器装备,高度机械化的装备,又可以在退却中迅速转入反击。更为严重的是,美军通过三次战役的观察,发现志愿军每次都是在胜利的情况下主动收兵,攻势都没有超过八天,进而意识到我军薄弱的后勤补给能力严重制约了战斗力的发挥。随即对志愿军发起大规模反击。联合国军兵力部署是:西线,集中美一军美九军及韩一师韩六师,东线集中美十军韩一军韩三军,美陆战一师和韩十一师做总预备队。

      敌人大规模的反击使战况空前严峻。此时19兵团仍没有入朝,9兵团也无法参战。真正能顶上去的,依然是最早入朝的那六个军,这些部队连续作战不仅十分疲劳,减员也十分严重。彭德怀甚至向毛泽东建议志愿军主动后撤,拥护短期停战,可见当时局面的严峻了。但远在北京的毛泽东的命令是:志愿军立即发起第四战役,歼灭敌人2-3万人,将战线推至三六线。

      军令如山!彭德怀几经斟酌,拿出了一个他认为唯一有可能实现的反击计划。即在西线坚决阻击敌人,利用东线韩军多战斗力差的弱点集中主力发动反击。计划得到军委批准,彭德怀随即下令:西线集中38军50军人民军一军团,由韩先楚指挥,阻击敌军;东线集中39军40军42军66军,由邓华指挥实施反击。

      这是一个环环相扣互为依托的方案。东线部队的集结与反击都需要时间,而时间要靠兵力相对薄弱的西线争取;而西线部队在敌主力进攻之下必然无法长期坚守,想要打退敌人最终需要东线反击的胜利迫使西线之敌后撤。因此,战役要想取得胜利,西线长时间的坚守和东线高质量的反击缺一不可。可惜,志愿军做到了第一点,却没能做到第二点。

      战前,东线适合反击的战场有两个:横城与砥平里。至于要先打哪一个,韩先楚与邓华意见相反。韩先楚主张先打砥平里,好处是使部队向横城运动时不至于过分疲劳,同时砥平里接近西线,便于两条战线互相依托。邓华主张先打横城,理由是砥平里美军较多,反击不一定能迅速得手,而横城韩军较多,便于歼灭,而后吸引砥平里的美军增援,在运动中打掉他。很难说两套方案谁更正确,因此彭德怀举棋不定,数次改变决心。最后,考虑到毕竟邓华是东线总指挥。于是下令由邓华自己选择,邓华决定,反击横城之敌。邓华的部署是:以40军为主,再加上42军66军对横城韩8师实施反击,以39军做预备队。

      这一回40军抢到了主攻的任务,上上下下都很振奋。军长温玉成下令由118师120师并肩实施反击,以118师为主,120师掩护118师侧翼,119师做预备队。40军不仅将军炮团和炮兵29团加强给118师,119师战斗力最强的355团也配属给了他们。正如温玉成对邓岳说的那样,他可是把看家的老本都押到118师身上了。

      在一旁的119师不乐意了,不过他们也没办法。因为118师的前身是山东三师,抗日战争时期就是主力,是40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进攻嘛,当然要用最能打的部队。119师和118师相比,战斗力就差点了,因此老也抢不到最重的任务。120师是小老弟,组建最晚,只好帮着两位老大哥打打下手了。因此温玉成的部署完全在40军各部队的预料之中,因为自解放战争开始,40军的仗一直就是这么打的,士兵甚至编了一个顺口溜:118打,119看,120围着打转转。

      119师坐冷板凳,355团也没捞着仗打。因为按照邓岳的部署,119师355团成了118师的预备队。355团团长李冠智心里不是滋味,却也有苦说不出,谁让咱是配属呢?

      我想,真打起仗来,一般部队都是不愿当配属部队的。

      为什么?第一是捞不着仗打。打起仗来,指挥员都喜欢用自己熟悉的老部队,既舒心又放心,心里有底。而配属部队,战斗力再强,毕竟对其指挥员的能力和部队的作战特点都不了解。部队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你让攻坚老虎去打阻击,让28军去打巷战,也不是完不成任务,没有人尽其才不是。汉江南岸阻击战,38军很多人对彭德怀不满,原因就一个,说他不了解38军的特点,拿主力去拼消耗。以至于后来江拥辉见了彭德怀提心吊胆,生怕这些话传到他那去。让万岁军去打阻击,那是形势所迫,彭老总也没办法,但38军的话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所以,指挥员指挥自己不了解的配属部队自然就不那么顺手。再说,人都是有感情的,哪个指挥员心里不是更喜欢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老部队?打歼灭战,打主攻,那是名利双收的事,好事当然是可着自己的孩子先来,配属部队抢不到主攻就再正常不过了。记得第二战役开始的时候范天恩的335团和38军失去联系,可人家说啥也不跟着40军打仗,说肯定没仗打,非要赶回去找38军。开始我还以为范天恩是了解40军的作战任务觉得正面强攻没油水,后来才知道,人家是知道跟着40军就成配属部队了,想想355团吧,范天恩还真是英明,不然哪有后来的松骨峰啊。

      二是主客关系让双方都有顾忌。对于指挥员来说,配属部队来自兄弟部队,打起仗来万一出了意外不好向人家交代,伤亡太大又有拿兄弟部队拼消耗的嫌疑,所以邓岳让355团做预备队也有打完仗还给119师一个完整的主力团以后大家见面好说话的意思。记得《亮剑》里面淮海战役李云龙的部队打阻击伤亡很大,粟裕开玩笑的说以后见了刘邓怕是不好交代了,我想,也不全是玩笑吧。配属部队也一样啊,辽沈战役开始的时候39军116师配属给40军打义县,当时116师接到的命令是在义县西面发起进攻。但师政委石瑛和参谋长汪洋看完地形后觉得从西南方向突破更为有利。本想把意见告诉韩先楚,但116师很多人都主张还是不要说了,毕竟是配属部队,命令已经下达,再提意见怕落个干扰指挥不好好配合的嫌疑。最后意见还是提上去了,韩先楚也接受了。义县攻坚战116师打的非常好,后来锦州攻坚战时东野还推广了116师的战斗经验,不过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配属部队接受兄弟部队指挥时那种小心翼翼的心态吧。

      第三嘛,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了。就说上甘岭战役吧,现在谁不知道15军出了黄继光,是上甘岭下来的部队啊。后来15军成了空降军,地位越来越高,全托这一仗的福。可实际呢,上甘岭战役后期的硬仗是12军打的,12军战果不小牺牲不少,战绩全算到15军头上了,更可气的是宣传的时候上级要求一律使用15军的名义,对12军只字不提。12军上下意见极大,战役期间志愿军司令部发出表扬15军的通报,12军副军长李德生让参谋崔明礼发给部队,崔明礼不发,他说这通报是给15军的,不是给12军的,最后李德生硬让他发下去了。有意思的是,这个崔明礼就是15军45师师长崔建功的侄子,打完仗叔侄见面,叔叔一战成名,侄子愤愤不平:12军是最关键的时候拉上上甘岭的,打的全是硬仗,连名都不提,不就是因为12军是配属15军的吗。。。。。。

      配属部队不好当,谁也不愿当,可是就好象舞台上总得有配角一样,打起仗来总会有配属部队的。每一个牺牲都是不朽的,每一个在战场上奋勇作战的解放军部队都值得我们尊重。向那些在战场上同样英勇顽强却又默默无闻的配属部队致敬。向那些无名英雄致敬。

      关键词(Tags): #40军(当生)#朝鲜(当生)#抗美援朝(当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