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国防科大这种学校还是撤销算了 -- 深空探索

共:💬50 🌺1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什么叫军人气质?泥里滚土里爬才是吗?军队的科技人员在电脑前台灯下的奋斗就不是你所谓的战斗吗?

      21世纪了,很多人的想法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以为200米外百发百中,10天走500公里就是军人了。可是仅仅靠这样的军人怎么可能打赢21世纪的现代战争?美军打伊拉克、打南联盟还没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吗?我们还想继续跟敌人拼人海战术吗?只可惜,恐怕人海变成血海也见不到敌人的影子。

      国庆50周年阅兵,外国报纸杂志关注的是我们的装备,而不是我们的正步踢得到不到位、队列走的整不整齐、口号响不响亮。卫星能被你踢上天吗?潜艇能被你拉练下水吗?

      即使有国防科大,军队也是大量吸收地方大学生进入部队。军队里曾经考虑广泛推行4+1--4年地方本科+1年军校集训,不知道现在情况怎样。

      我同意doom的观点,军队的科研机构应该转到地方,这是由科研本身和目前军队的环境不兼容导致的,只可惜太难实现了。

      • 家园 老兄消消火

        要撤你母校你生气我理解,我也不同意撤你母校,但军人气质和现代战争也不是你理解的那么简单的。美军打伊拉克现在不就是在打近战嘛,伊拉克现在收拾美军最有效的手段不就是人海战嘛。

        凡是初入军事这一行当的人,都会从对武器装备的兴趣开始,因为这最容易看出高低,但真正研究到一定程度,都会从军事历史、军事文化中找答案,是谓总结规律。这就是为什么军队的装备总是最受关注的原因——因为注视军队的目光中永远是外行居多(当然我不是说装备不重要,别又生气)。

        象你说的4+1制度,在我看来是完全失败的。大学四年没有军人经历,要在一年的时间内一下具备军官的素质,太不现实了。何况这一年还是质量很难保证的一年。现在的体制是,4+1的大学生先到部队报到,接受基本训练一、两个月,再以大区为单位集中于某地训练。结果是部队觉得反正要送去集训,集训地又觉得反正不是自己的人,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教会他们什么,但求把他们完完整整地送走别出什么事就好(不怕你笑话,这个方面连桂陆都不能免俗)。加上这些大学生反正已经是要当军官的了,训成什么样子都跑不了这个军官身份,所以训练内容、训练强度、训练标准根本得不到保证。再加上部队也不负责,老想把本该自己管的事推给地方大学。某地方名校——就是你们科大对应的那所地方大学的军训负责人就说,总参只管定大纲,要求我们要训队列,要训战术,要训射击,要训地形学,可我们一没枪二没弹三没场地四没教员,朝总参要他又不给,我们凭什么训这些科目呀。这一系列原因加起来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家一片热情来参军,结果是谁都不待见,到了部队又突然把人家当人才了,这也高标准,那也高标准,搁谁也受不了。我这几年手下过了几百名4+1的学员,能够坚持到第4年还不想转业的不到十分之一。而且每年都有训练结束就想法走人的。

      • 家园 还是赶快填你的坑去吧,等着下文呢

        人不和你比5公里越野,比200米射击,难道和你比得了多少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多少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家园 哈哈,我就知道你会来

        我就是看了你的贴才想起了这个话题

        前线将士作战时,奋不顾身,义无反顾,视死如归,这种气质没有艰苦的磨练使培养不起来的,许多指挥院校的学生毕业时回想当年,有种浴火重生的感觉,整个人都发生了变化,正是这种磨练的写照,关键的问题,这种磨练对搞技术没有用处,甚至是有害的,你按培养指挥军官的模式培养不出技术人才,

        国防科大的毕业生会分配到前线作战单位吗?大多分配到军队的科研单位里面吧?其工作性质与地方来的大学生有区别吗?干得比地方来的大学生更好吗?为什么非得在军校里折腾四年?

        我比较赞赏你提到的4+1模式,这种模式正是对国防科大模式的反思

        你所说的卫星上天、潜艇下水,这些都是国防工业的成就,主要依赖于国防工业体系如研究所、工厂、学校的支持,与军队的体制关系不大,这里面国防科大所起的作用应该排不上号吧?国防科大的毕业生分到发射场的不少,分到航天部门的不多,不能说没有作用,但起不到核心作用。

        • 家园 其实咱俩观点是一致的

          只是细节有点不同意。

          要说国防科大撑起整个国防工业或整个国防工业的核心,那肯定不可能,学校就那么点大,学生那那么点多,还有一半被分配去做跟国防科研无关的事情。但是要如你之前说对国防工业的贡献排不上号,也有点过分了,怎么说国防科大也是军队系统科研人才最大的培养基地。

          潜艇下水卫星上天主要是针对一个军人气质来说的,可是现在想想这东西太虚,弹性太大,永远讨论不出什么结果。

          就此罢手,以后有机会再讨论吧,翻来覆去码字确实不好玩。

        • 家园 不g不w不y就下结论是不道德的

          10月17日上午,当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的消息传来,国防科大校园再次一片欢腾,更让该校师生感到喜悦和自豪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周建平,神舟六号载人航天7大系统正副总指挥、总设计师中有13人毕业于国防科大。大批校友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担当重任,进一步激发了全校师生为发展我国高科技事业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贡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外链出处

          这就是你所说的,国防科大在航天中不起核心作用?

          • 家园 这种自吹自擂的文章多了,哪都可以写

            神舟发射后,全国一片欢腾,写这种文章的单位没有上百也差不多,不单单是国防科大一家

            1 现在航天发射场、航天员等系统都由军方掌控,国防科大在这些系统内自然露脸多些,但总体并不比其它院校多

            2 担当总设计师一级的,应该是哈军工或当年学生不穿军装时毕业的吧?现在学生参军了,毕业主要面向部队,除了部队的装备部门、发射场外,分配的航天工业系统的人多吗?分配到航空、造船、兵器工业系统的人多吗?

            3 从你的表达看,国防科大的培养方向不是前线作战的技术军官,仍然是国防工程技术人员,而军校的体制对培养这些技术人员有优势吗?你能说一说吗?

            4 象空气动力研究中心、卫星发射中心、远望测量船这样的单位,大量接收国防科大的毕业生,而这些单位本来就应该由民用部门来管理,如果以后这些军内的科研单位由民用部门来管理,那国防科大的毕业生要分配的哪去?都到军校当老师吗?改成国防师范大学得了

            另外,你标题中英文字母啥意思啊?英文学太好没地方发挥了?

            • 家园 西工大、哈工大、北航、北工、。。

              现在毕业的学生奉献的顺序是递减的,至于清华、北大基本就可以忽略了。

              • 家园 西工大埋头做了不少事情,只是

                觉得北航在天子脚下,在一些事情上难免近水楼台,所以心里总有点不服气,这些不服气又多多少少转变成不服输,所以总体的风气还是比较努力向上的

                当然,北航其实也不错,水平、风气也挺好,航空系统的三所重点院校:北航、南航、西工大,都是不错的学校,与航空院校三国鼎立相对应的是,航天系统的院校则是哈工大一枝独秀,独享各方的关爱,所以哈工大出来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的程度要比那三所学校大一些

            • 家园 你说了半天都是估计,能拿出数据来吗?

              不知道你所谓的整体是哪些整体?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周建平,神舟六号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邓一兵,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副总设计师潘腾,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张育林、副总指挥崔吉俊,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董德义,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于志坚,副总设计师盛捷、张忠华、陈长贵,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韩振宇。

              从发射到着陆,都有科大的毕业生,难道非得所有人都是科大人才叫起核心作用吗?那就对不起了,科大没那么多毕业生。

              哈军工毕业现在至少要60了,应付航天这么高强度的任务恐怕有些吃力,我选择的查了一下,上面这13人没发现哈军工毕业的。即使没穿军装,也是国防科大毕业生。

              我并不是认为国防科大在军队系统好,也不认为军队培养科研人员好,只是认为你在论证的时候有太多不靠谱的东西了。

              g、w、y分别是google、wiki和youtub。这句话来源请参考外链出处

              • 家园 关于国防科大在国防工业领域中的作用

                在几个国防工业领域中,航天领域是军方介入较深的领域,发射场、测控站、测量船、包括后来的航天员、着陆场等系统,都由军方掌控,由于同属军队系统的关系,这些部门中同国防科大联系比较紧密,国防科大毕业生的比例比较高,起的作用也比较大,你提到的那些总师不少属于这种情况。

                而在航天工程中最核心部分的火箭、卫星(飞船)及应用系统领域(包括测控等电子系统的研制、生产),则由航天工业部门来完成,人员主要来源于地方院校,国防科大的比例不高(杨利伟曾说:“在我工作的周围有近40%的人是哈工大毕业生。” ),以前国防科大学生不参军的时候,还是面向全国分配,也有一些学生分配到这些工业部门,另外,通过报考研究生也能到这些部门工作,就象飞船系统张柏楠总师一样。学生参军后,毕业分配的方向我想应该是主要面向军队,这样的话,分配到工业部门的毕业生会越来越少,使得在这些航天技术核心领域,国防科大毕业生本来就不高的比例会越来越低,这点你不怀疑吧!

                在航空、船舶、兵器等领域,国防科大所起的作用与航天工业部门类似,发展趋势也应类似,你曾经提到过“潜艇下水”的事,你要是有兴趣,就gwyb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免得自己不小心也“没谱”一回。

                实际上,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否认国防科大的水平,有一些领域(如火箭发动机、计算机)的水平在国内的一流的,但我关心的问题并不在此,我也不想在这方面与你节外生枝纠缠下去,正如你的几个回复所证明的,国防科大的办学方向仍是培养军队和国防科研方面的人才,而不是直接参与作战行动的技术军官,我所质疑的正是这种军校体制培养科研技术人才的方式,我的想法在主贴和几个回复中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你要是不感兴趣就算了,也就不用翻来覆去码字回贴了。

                • 家园 军队院校又不是只这一所学校,怎么可能所有领域都是她的毕业生撑场面

                  这个链接是对外招生的军队院校名单,你看看有多少工程技术类的,死咬国防工大干什么?

                  http://www.cn-no1.com/mycn/military/index9.htm

                  实际上你的三点抱怨一和三矛盾,如果你的重点是说军校约束,技术人员不需要按战斗人员要求,那一没有意义,第二点根据你后来的帖子不知道你到底怎么想,一会说军校限制军队从地方招人,一会又说军校生的贡献不大,那不就是说军队靠地方院校毕业生吗?怎么限制了?

                  而且你一直说军校的约束对技术人员培养不利不知道怎么想的。首先军队有上级欺负下级的事,普通大学老师欺负学生的事也不少,得罪了老师,辅导员照样倒楣。其次所谓大学生的乐趣,那的确是乐趣,比如蹦迪,打游戏,上网,看片子,可惜对学习没啥帮助,上大学不是为了找乐趣的。相反军校的一些约束,比如训练,排队上课之类更有利于学习。就算真的现在军队高校的毕业生不行,那主要原因也是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学校号召力不行招不到好生源,归根结底是军队吸引力有限,撤了军队院校从地方更招不到人。除了少数理想主义者外(这种人肯定不是大多数,而且人一般越小越理想主义,俺高中毕业时还有过参军保卫祖国的念头,大学入党后毕业时就想着个人发展),当初的高中毕业生里某些家庭比较穷的可能会受学费的优惠措施上军校,如果千辛万苦从地方大学毕业,人家都熬出头了还参军干什么?

    • 家园 思路相当混乱

      你说这学校的毕业生没军人气质,又说学生受军队的各种约束,那么军人的所谓气质不就是靠军队约束练出来的吗?或者你想象中德军人气质是如网上军事作家们吹嘘的那种敢和流氓打架,整天想着杀人之类的东东?

      还有阻碍军队吸收人材就更不知道从何说起了,难道中国军队规定技术人材必须从这个学校毕业生里选拔?俺就知道一个大学本科同班同学毕业后跑北京山沟里车火箭尾翼去了,还有同校的学电气的本科生毕业后去酒泉了,第一个不知道算不算军队编制,第二个肯定是。

      • 家园 嗯?

        俺就知道一个大学本科同班同学毕业后跑北京山沟里车火箭尾翼去了

        可是依山傍水,刁民曰‘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不忘八机床’之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