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学《中庸》心得 -- 唵啊吽

共:💬88 🌺16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庸就是反对原教旨主义

      上节谈到,我理解的中庸,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生产和科技当然要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那么治国和社会建设,就得按照社会规律来办事。《中庸》地六章说,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这讲的就是中庸治国的道理。

      中庸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那么,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呢?唵啊吽认为,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做到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符合就是中庸了。

      中国有两千年伟大的农业文明,但是,宋明理学把农业社会上层建筑推到原教旨的地位,结果是过犹不及,物极必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华夏文明在近代落后于西方文明。

      以中庸观点来看,大跃进是“过”,是上层建筑超前了,不符合经济基础,过犹不及,结果三年灾害,发展倒退。文革后期姓资姓社争论十年,邓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抛弃所有原教旨,不管姓资姓社,符合经济基础的制度就行。这个非常中庸,坚持资本主义和坚持共产主义都太原教旨了,不是“过”就是“不及”。

      911后,美国专注反恐,中国得以和平发展,这看似偶然机遇,实际上是中国中庸传统救了中国。1927年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从莫斯科回国,发动城市起义,就是按照莫斯科国际共运原教旨行事。过了,不符合中国农业过实情,不符合社会客观规律。后来毛泽东搞农村调查,找出“天命之谓性”的性,然后“率性之谓道”地搞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是以中庸反对原教旨的典型。建国后农场合作化,也不走苏联的集体农庄道路,而是让农民有自留地,留一条资本主义小尾巴,别看这条小尾巴,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经济后这条小尾巴就发芽了。美苏争霸,两个原教旨争得你死我活,中国两边不搭杠,走自己的路,虽然艰难,终究是实事求是的中庸道路。苏联解体后,美国转把原教旨铜头撞向中国,银河号、南领馆、海南飞机、对台军售等等不一而足,结果碰上了中庸的棉花肚,无从着力。如果不是中国的中庸传统,中美冲突可能就会在911前爆发。

      98亚洲金融风暴,先冲东南亚,后来波即韩日,许多这些国家此前都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国家,与美国一起遏制中国的国家,中国非常中庸,挺身救市,使得金融风暴在香港败下去。如今美国在东南亚被逐渐边缘化,是原教旨败于中庸的实例。

      中国商人也很中庸,比较少做赢者通吃的霸盘生意。亚洲金融风波,就是西方金融炒家赢者通吃的案例。国际垄断资本赢者通吃,中国大豆被吃掉了,菲律宾大米被吃掉了。但中国商人很少做得那么绝,所以逐渐得到亚非拉市场的信任。美国说中国的软实力很强,这个软实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传统文化里的中庸。中庸,办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掌握分寸,发之皆中节。

      911美国遭受袭击,反恐正义。布什要先发制人,要消灭所有可能的潜在的敌人,把不帮助美国反恐的国家都视为美国的敌人。布什太过分了,太原教旨了。所谓过犹不及,结果正义就变成了非正义。对比之下,中印中越战争中国完成反击后就退回来,绝不趁势多占,点到为止,止于至善。不像美国,想趁反恐机会顺势建立中亚军事基地,控制中东石油。

      经济全球化了,人类比以往更加紧密地相互依赖了,原教旨是人类未来最大的敌人,中庸是人类宽容共荣和平的希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中庸》就是不偏不倚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朱熹认为《中庸》这书【6】:其书始言一 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

      始言一理,即说《中庸》讲的是一个道理;中散为万事,即这个道理是可以应用到世事各方面的。朱熹这句话也可以说是讲出了《中庸》文章的结构,即开篇宣示一个道理,然后用大篇幅从世事各个方面来应用这个道理。

      《中庸》说的这个道理,是儒家认为的人类应该如何处世行为的道理。那么,中庸说的是什么道理呢?

      “其书始言一理”这个道理就是开篇第一句【7】: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朱熹解释道【6】:

      命, 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率,循也。 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 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

      既然《中庸》可以用到世事各个方面,让我们先看看人类应该如何对待客观事务。

      如果用于人类对待客观事务 的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可以这样理解:事务都有自然的客观规律,人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是正道,让大家认识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是教育。注意,这种解释是没有价值取向的,是今天科技教育体系所遵循的原则。发现客观规律,经过教育让大家认识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是“道”。这个道非善非恶,只是合于道办事才能成功,才有效果。朱熹还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用在这里,就是说要严格地不偏不倚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过头,也不能不及。比如春播,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农时掌握到恰到好处了,就是中庸务农了。有比如吃饭,不要为了瘦身而不吃饭,也不应该吃撑了。吃饭八成饱,就是中庸吃饭,中庸养生。这就是“过犹不及”的道理。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孔子感叹中庸之难。就拿吃饭这件事吧,如今穷国患营养不良甚至饥饿,而富国患肥胖症并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吃饭这么简单的问题,愣是国际金融经济无法中庸,孔子如果活到今天,依然要有此一叹。

      读者或许会说了:唵啊吽你这心得也太离谱了吧,找遍《中庸》也没有科技教育务农吃饭的事呀。哎,子思“散为万事”当然用的是他那个时代所关心的事情来举例,我要理解中庸,只能从今天的感受来理解,跨时代了就会有代沟,难以理解了。

      好了,纯客观的事情《中庸》不是没有说,而是说的笼统,如“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显然包括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我这里是具体化了。当然了,《中庸》虽然讲关于处世行为的道理,但子思和朱熹的重点放在修身养性上,这个以后再谈。

      【6】http://www.confucius2000.com/zhyzhji.htm

      【7】http://www.guoxue.com/jinbu/13jing/liji/lijj031.htm

    • 家园 《中庸》是谁写的?

      前边介绍了。《礼记》的“记”,指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语录。那么,《中庸》是孔子哪位弟子的言论文章呢?儒家文化网是这样说的【4】: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 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 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 《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 题了。

      班固在《汉书·文艺志》里写道【5】:“昔 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 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这说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得古代书籍失散,汉代重新收集民间书籍,加以编校。其中经部、子部和集部中的诗赋等是由刘向编校的。以此说来,《中庸》大概也是刘向编校出来的。

      【4】http://www.chinakongzi.com/2550/gb/book/jianjie.asp?id=75

      【5】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hansu/hsu_041.htm

      • 家园 一路狂花,又被雷倒!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看到唵兄好贴花,一逐篇花之,好人好报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